《博物誌》卷八



黃帝登仙,其臣左徹者削木象黃帝,帥諸侯以朝之。七年不還,左徹乃立顓頊。左徹亦仙去也。
子路與子貢過鄭神社,社樹有鳥,〔子路捕鳥〕,〔社〕神牽(率)〔攣〕子路,子貢說之,乃止。
處士東(鬼)〔里〕塊責禹亂天下事,禹退作(三章)〔三匈之城〕。強者攻,弱者守,敵〔者〕戰。城郭蓋禹始也。
澹臺子羽子溺水死,(欲葬之)〔弟子欲收而葬之〕,滅明曰:「此命也,與螻蟻何親?與魚鼈何讎?」遂不使葬。
元始元年,中謁者沛郡史岑上書,訟王宏奪董賢璽綬之功。
靈帝(和光)〔光和〕元年,遼西太守黃翻上言:海邊有流屍,露冠絳衣,體皃完全,(使翻感夢云)〔感翻夢云〕:「我伯夷之弟,孤竹君〔之子〕也。海水壞吾棺槨,求見掩藏。」(民有襁褓視)〔吏民有嗤視者〕,皆無疾而亡。
豫章郡衣冠〔之〕人有數婦,暴面(予道)〔市廛〕,(尋道)爭分銖以給其夫(與)〔輿〕馬衣資,及舉孝廉,更(敢)〔取〕富者,一切皆給先者,雖有數年之勤,婦子滿堂室,猶放黜以避後人。
〔盧植云〕代城始築,立板幹,一旦亡,西南四五十〔里〕,板於澤中自立,結(草)〔葦〕為(外)門,因就營築焉。(故)其城〔圓匝而不方〕(直)周三十七里,為九門,故城處(為)〔呼曰〕東城。
漢滕公薨,求葬東都門外。公卿送喪,駟馬不行,踣地悲鳴,(跑蹄下地得石)〔以足跑地〕,〔掘馬蹄下地〕,〔得石槨〕,有銘,曰:「佳城鬱鬱,三千年見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遂葬焉。
衛靈公葬,得石槨,銘曰:「(不逢箕子)〔不馮其子〕,靈公奪我里。」
漢西都時,南宮寢殿內有醇儒王史威長死,葬銘曰:「明明哲士,知存知亡。崇隴原舋,非寧非康。不封不樹,作靈乘光。厥銘何伊,王史威長。」
《列傳》云:聶政刺韓相,白虹為之貫日;要離刺慶忌,彗星襲月;專諸刺吳王僚,鷹擊殿上。
子胥伐楚,燔其府庫,破其九龍之鍾。
武王伐紂,至盟津,渡河,大風波。武王操(戈)〔鉞〕秉(麾)〔旄〕麾之,風波立霽。
魯陽公與韓戰酣而日暮,援戈麾之,日反三舍。
太公為灌壇令,〔風不鳴條〕。(武)〔文〕王夢婦人當道夜哭,問之曰:「吾是(東海)〔泰山〕神女,嫁於(西)〔東〕海神童。今灌壇令當道,廢我行。我行必有大風雨,而太公有德,吾不敢以暴風雨過,是毀君德。」(武)〔文〕王明日召太公。三日(三夜),果有疾風暴雨從太公邑外過。
晉文公出,大蛇當道如拱。文公反修德,使吏守蛇。吏夢天〔使〕殺蛇曰:「何故當聖君道?」覺而視蛇,則自死也。
齊景公伐宋,過泰山,夢二人怒。公謂太山之神,晏子謂宋祖湯與伊尹也。為言其狀,湯晳容多(髮)〔鬚〕,伊尹黑而短,即所夢也。景公進軍不聽,軍鼓毀,公(怒)〔恐〕,散軍〔不果〕伐宋。
澹臺子羽渡河,(濟)〔齎〕千金之璧(于河),河伯欲之,至陽侯波起,兩鮫挾船。子羽左操璧,右操劍,擊鮫皆死。既渡,三投璧于河(伯),河伯〔三〕躍而歸之,子羽毀〔璧〕而去。
荊軻字次非,渡〔江〕,〔兩〕鮫夾船,次非(不奏)〔下劍盡〕斷其頭,而風波靜(除)。
(東阿王)〔東海上〕(勇士有)〔有勇士〕(蕃)〔菑〕丘訢,過神淵,〔強〕,使飲馬,馬沈,訢〔去〕朝服拔劍〔而入〕,(二日一夜)〔三日三夜〕,殺二蛟一龍而出,雷〔神〕隨〔而〕擊之,七日〔七〕夜,眇其左目。
楚(熊渠子)〔子熊渠〕夜行,射(窮)〔寢〕石以為伏虎,(不)〔矢〕為沒羽。
(《徐偃王志》)〔《徐州地理志》〕云:徐君宮人娠而生卵,以為不祥,棄之水濱。獨孤母有犬名鵠蒼,獵於水濱,得所棄卵,𠾑以來歸。獨孤母以為異,覆煖之,遂(𧉸)〔烰〕成兒,生時正偃,故以為名。徐君宮中聞之,乃更錄取。長而仁智,襲君徐國,後鵠倉臨死生角而九尾,實黃龍也。偃王(又)葬之徐界中,今見(狗襲)〔有狗壟〕。偃王既〔襲〕其國,仁義著聞,欲舟行上國,乃通溝陳、蔡之間,得朱弓朱矢,以已得天瑞,遂因名為(弓)〔號〕,自稱徐偃王。江淮諸侯皆伏從,伏從者三十六國。周王聞〔之〕,遣使乘駟,一日至楚,使伐之,偃王仁,不忍(聞言)〔鬭害〕,其民為楚所敗,(逃)〔北〕走彭城武原縣東山下。百姓隨之者以萬數,後遂名其山為徐山。山上立石室,〔廟〕,有神靈,民人祈禱。今皆見存。
京兆都張潛客居遼東,還後為駙馬都尉、關內侯,表言故為諸生太學時,聞故太尉常山張顥為梁相,天新雨後,有鳥如山䧿,飛翔近地,市人擲之,稍下墮地,民爭取之,即為一圓石。言縣府,顥令搥破之,得一金印,文曰「忠孝侯印」。顥表上之,藏於官庫。後議郎汝南樊行夷校書東觀,表上言堯舜之時,舊有此官,今天降印,宜可復置。
孝武建元四年,天雨粟。孝元(景)〔竟〕寧元年,南陽(郡)〔山〕都雨穀,小者如黍粟而青黑,(而)味苦;大者如大豆,赤黃,味如麥。下三日,生根葉,狀如大豆初生時也。
大司馬曹休所統中郎謝璋部曲義兵奚儂息女年四歲,病歿故,埋葬五日復生。太和三年,詔令休使父母(同時)〔持〕送女來視〔之〕。其年四月三日病死,四(月)〔日〕埋藏,至八日同墟(入)〔人〕採桑,聞兒〔啼聲〕,〔即語儂妻〕,〔往發〕,〔視兒〕生活。今能飲(酒)〔食〕如常。
結胸國,有滅蒙鳥。
奇肱〔國〕,〔其〕民善為(拭扛)〔機巧〕,以殺百禽,能為飛車,從風遠行。湯時西風至,吹其車至豫州。(揚)〔湯〕破其車,不以視民,十年東風至,乃復作車遣返,其國去玉門關四萬里。
比翼鳥,一青一赤,在參嵎山。
羽民國,民有翼,飛不遠,多鸞鳥,民食其卵。去九疑四萬三千里。
驩兜國,其民(盡)〔畫〕似仙人。帝堯司徒。驩兜民常捕〔魚〕海島中,人面鳥(口)〔喙〕,去南國萬六千里,(盡)〔畫〕似仙人也。
厭(光)〔火〕國民,(光)〔火〕出口中,(形)(盡)〔畫〕似猿猴,黑色。
三苗國,昔唐堯以天下讓於虞〔舜〕,三苗之(民)〔君〕非之。帝殺〔之〕,有苗之民叛,浮入南海為三苗國。
穿胸國,昔禹平天下,(禽)〔會〕諸侯〔於〕會稽之野,防風氏後到,殺之。夏德(之)盛,二龍降(之)〔庭〕。禹使范成光御之,〔以〕行域外。既周而還至南海,經房風,房風(之神)〔氏之〕二臣以塗山之戮,見禹便怒而射之,(迅風雷)〔迅雷風雨〕,二龍昇去。二臣恐,以刃自貫其心而死。禹哀之,乃拔其刃,療以不死之草,是為穿胸民。
交趾〔民〕,(足交)〔其為人交足〕,在穿胸東。
孟舒國民,人首鳥身。其先主為(霅)〔虡〕氏,訓百禽,夏后之世,始食卵。孟舒去之,鳳皇隨焉。
止些山,多竹,長千仞,鳳食其實。去九疑萬八千里。
員丘山上有不死樹,食之乃壽。有赤泉,飲之不老。多大蛇,為人害,不得居也。
蒙雙民,昔高陽氏有同產而為夫婦,帝放之此野,相抱而死,神鳥以不死草覆之,七年男女皆活,同頸二頭、四手,是蒙雙民。
大人國,其人孕三十六年(生)〔而生兒〕,白頭,(其兒則)長(大)〔又〕能乘雲而不能走,蓋龍類。去會稽四萬六千里。
風山之首方高三百里,風穴如電突,深三十里,春風自此而出也。
君子國,人衣冠帶劍,使兩〔文〕虎,民衣野絲,好禮讓,不爭。土〔方〕千里,多(薰)〔蕣〕華之草,民多疾風氣,故人不蕃息,好讓,故為君子國。
堇花朝生夕死。
箕子居朝鮮,其後(伐燕)〔燕伐〕,之朝鮮,亡入海為鮮國。
(師雨妻)〔雨師妻〕黑色,珥(雨)〔兩〕青蛇,操兩蛇,蓋勾芒也。
神宮在高石沼中,有神人,多麒麟,其芝神草有英泉,飲之,服三百歲乃覺,不死。去琅邪四萬五千里。
嘔絲之野,女子(乃)〔方〕跪,據樹嘔絲,在三桑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