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觀漢記卷七列傳二宗室




《齊武王縯》


縯字伯升,伯升進圍宛,莽素震其名,大懼,使畫伯升像于埻,旦起射之。平陵後部攻新野,不下,宰潘臨登城言曰:「得司徒劉公一言,願先下。」及伯升軍至,即開門降。伯升作攻城鬭車,上曰:「地車不可用,誰當獨居此上者?」伯升曰:「此兵法也。」上曰:「兵法但有所圖畫者,實不可用。」伯升遂作之。後有司馬犯軍令,當斬,坐鬭車上。
更始遂共謀誅伯升,乃大會諸將,以成其計。更始取伯升寶劍視之,繡衣御史申屠建隨獻玉玦,更始竟不能發。
伯升部將宗人劉稷,數陷陣潰圍,勇冠三軍。聞更始立,怒曰:「本起兵圖大事者,伯升兄弟,更始何為者?」更始聞而心忌之。以稷為抗威將軍,稷不肯拜。更始乃收稷,將誅之,伯升固爭,并執伯升,即日害之。
有二子。建武二年,立長子章為太原王,興為魯王。十一年,徙章為齊王。十五年,追諡伯升為齊武王。章少孤,光武感伯升功業不就,撫育恩養甚篤,以其少貴,欲令親吏事,故試守平陰令。


《北海靖王興》


興遷弘農太守,縣吏張申有伏罪,興收申案論,郡中震慄。時年旱,分遣文學循行屬縣,理冤獄,宥小過,應時甘雨澍降。
每朝廷有異政,京師雨澤,秋稼好醜,輒驛馬下問興。其見親重如此。


《北海敬王睦》


北海敬王睦,顯宗之在東宮,尤見幸。而睦〔性〕謙恭好士,名儒宿德,莫不造門。永平中,法憲頗峻,睦乃謝絕賓客,放心音樂。歲終,遣中大夫奉璧朝賀,召而謂曰:「朝廷設問寡人,大夫將何辭以對?」使者曰:「大王忠孝慈仁,敬賢樂士,臣雖螻蟻,敢不以實?」睦曰:「吁,子危我哉!是吾幼時狂憃之行也。大夫其對以孤襲爵以來,志意衰惰,聲色是娛,犬馬是好。」使者受命而行。
睦善草書,臨病,明帝驛馬令作草書尺牘十首焉。


《趙孝王良》


光武初起兵,良搏手大呼曰:「我欲詣納言嚴將軍。」叱上起去。出閤,令人視之。還白方坐啗脯,良復讙呼。上言「不可讙露」。明旦欲去。前白良曰:「欲竟何時詣嚴將軍所?」良意下,曰:「我為詐汝耳,當復何苦乎?」
裔孫乾嗣位,私出國,到魏郡鄴、易陽,止宿亭,令奴金盜取亭席,金與亭佐孟常爭言,以刃傷常,部吏追逐,乾藏逃,金絞殺之,懸其尸道邊樹。相國舉奏,詔書削中邱(縣)。


《(宏)〔弘〕》


(宏)〔弘〕字孺孫,先起義兵,卒。


《梁》


梁字季少,病筋攣卒。


《城陽恭王祉》


城陽恭王初名終,後改為祉。
父敞,敞曾祖節侯買,以長沙定王子封于零道之舂陵為侯。敞父仁嗣侯,以舂陵地勢下濕,有山林毒氣,難以久處,于時見戶四百七十六,上書求減邑內徙,留子男昌守墳墓,元帝許之。初元四年,徙南陽之白水鄉,猶以舂陵為國名,仁卒,敞謙儉好義,推父時金寶財產與昆弟。荊州刺史上其義行,拜廬江都尉。歲餘,遭旱,行縣,人持枯稻,自言稻皆枯。吏強責租。敞應曰:「太守事也。」載枯稻至太守所。酒數行,以語太守,太守曰:「無有。」敞以枯稻示之,太守曰:「都尉事(也)〔邪〕?」敞怒叱太守曰:「鼠子何敢爾!」刺史舉奏,莽徵到長安,免就國。
敞為嫡子終娶翟宣子女習為妻,宣使嫡子姬送女入門,二十餘日,宣弟義起兵攻莽。祉以建武二年三月見光武于懷宮。


《東海恭王彊》


東海恭王彊,光武皇帝長子也。母郭氏。建武二年六月,立為皇太子。十七年十月,郭后廢為中山太后。自郭后廢,彊不自安,〔數〕因左右陳誠,願備藩輔。十九年六月,彊廢為東海王。二十八年十月,就國,王兼食東海、魯國二郡二十九縣,租入倍諸王,賞賜恩寵絕於倫比,置虎賁髦頭,宮殿設鐘𧇽之懸,擬于乘輿。彊性明達恭謹,臨之國,數上書讓還東海十九縣,又因皇太子固辭。上不許,以彊章宣示公卿大夫,甚嘉歎之。
彊薨,明帝發魯相所上檄,下床伏地,舉聲盡哀,至長樂宮,白太后,因出幸津門亭發喪。
追念彊雅性恭儉,不欲令厚葬以違其意,詔中常侍杜岑、東海傅相曰:「王恭遜好禮,以德自終。敕官屬遣送,務行約省,茅車瓦器,以成王志。」王孫頃王肅,性謙儉。永初中,以西羌未平,上錢二千萬。元初中,上縑萬匹,以助國費。


《沛獻王輔》


沛獻王輔,善《京氏易》。永平五年秋,京師少雨,上御雲臺,召尚席取卦具自為卦,以《周易卦林》卜之,其繇曰:「蟻封穴戶,大雨將集。」明日大雨。上即以詔書問輔曰:「道豈有是耶?」輔上書曰:「案《易》卦《震》之《蹇》,蟻封穴戶,大雨將集。《蹇》、《艮》下《坎》上,《艮》為山,《坎》為水。山出雲為雨,蟻穴居而知雨,將雲雨,蟻封穴,故以蟻為興文。」詔報曰:「善哉!王次序之。」
沛王、楚王來朝就國,明帝告諸王傅相,王之子年五歲以上,皆命帶列侯綬,復送綬十九枚,為諸子在道欲急帶之也。
王性好經書,論集經傳圖讖,作《五經通論》。奉藩以至沒身,遵履法度,未嘗犯禁,稱為賢王。


《楚王英》


楚王英奉送黃縑三十五匹、白紈五匹入贖,楚相以聞,詔書還入贖縑紈,以助伊蒲塞桑門之盛饌。


《濟南安王康》


濟南安王康,多殖財貨,大修宮室,起內第,奴婢至千四百人,廄馬千二百匹,私田八百頃,奢侈恣欲,游觀無節。


《東平憲王蒼》


東平王蒼,少好經書,雅有智慧。少有孝友之質,寬仁弘雅。明帝即位,詔曰:「東平王蒼寬博有謀,可以託六尺之孤,臨大節而不可奪,其以蒼為驃騎將軍,位在三公上。」
是時四方無虞,蒼以天下化平,宜修禮樂,乃與公卿共議定南北郊冠冕車服制度,及祖廟登歌《八佾》舞數。蒼以親輔政,盡心王室,每有議事,上未嘗不見從,名稱日重。
蒼開東閤,延英雄。上書表薦賢士左馮翊桓虞等,虛己禮下,與參政事。上愛重蒼,嘗問蒼曰:「在家何業最樂?」蒼對曰:「為善最樂。」上嗟歎之。蒼與諸王朝京師,月餘還。上臨送歸宮,悽然懷思,乃遣使手詔諸國曰:「辭別之後,獨坐不樂,因就車歸,伏軾而吟,瞻望永懷,實勞我心,誦及《采菽》,以增歎息。」詔問東平王處家何等最樂,王對曰:「為善最樂。」〔帝曰〕:「其言甚大,副其要腹。」蒼體大美鬚眉,要帶八尺二寸。上以所自作《光武皇帝本紀》示蒼,蒼因上《世祖受命中興頌》。上甚善之,以問校書郎:「此與誰等?」皆言類揚雄、相如、前世史岑之比。
章帝建初三年,賜蒼書曰:「歲月驚邁,山陵浸遠,孤心慘愴。饗衛士于南宮,因過按行閱視皇太后舊時衣物。惟王孝友之德,今以光烈皇后假髻、帛巾各一、衣一篋遺王,可時瞻視,以慰《凱風》寒泉之思。今魯國孔氏尚有仲尼車輿冠履,明德盛者,光靈遠也。聞武帝歌《天馬》,沾赤汗,今親見其然,血從前髆上小孔中出。」
四年,蒼上疏願朝。上以王觸寒涉道,使中謁者賜乘輿貂裘。蒼到洛陽,使鴻臚持節郊迎,引入,不在贊拜之位,升殿乃拜,上親答拜。蒼上疏曰:「事過典故。」諸王歸國,上特留蒼。賜以秘書列圖、道術秘方。至八月飲酎畢,大鴻臚奏遣發,乃許之。手詔賜蒼曰:「骨肉天性,誠不以遠近親疏,然數見顏色,情重昔時,中心戀戀,惻然不能言。」於是車駕祖送,流涕而訣。復賜乘輿服御、珍寶鞍馬,錢布以億萬計。
蒼到國後病水氣喘逆,上遣太醫丞相視之,小黃門侍疾。置驛馬,傳起居,以千里為程。
蒼葬。上詔有司加贈鑾輅乘馬,龍旂九旒,虎賁百人。
上幸東平,祭東平王墓,云:「思其人,到其鄉,其處在,其人亡。」


《阜陵質王延》


阜陵質王延在國驕泰淫泆。


《廣陵思王荊》


廣陵王荊自殺。


《中山簡王焉》


焉以郭太后少子,獨留京師。


《琅邪孝王京》


琅邪孝王京就國都,雅好宮室,窮極技巧,壁帶珠玉,飾以金銀。
光烈皇后崩,明帝悉以太后所遺金寶賜京。


《彭城靖王恭》


永平九年,恭未有國邑,賜號靈壽王。
恭子男丁前妻物故,子酺侮慢丁小妻,恭怒,閉酺馬廄,酺亡,夜詣彭城縣欲上書,恭遣從官蒼頭曉令歸,數責之,乃自殺。
元初五年,封恭少子丙為都鄉侯,國為安鄉侯,丁為魯陽鄉侯。本初元年,封恭孫據、卞亭侯,光、昭陽亭侯,固、公梁亭侯,興、蒲亭侯,延、昌城亭侯,祀、梁父亭侯,堅、西安亭侯,代、林亭侯。


《樂成靖王黨》


樂成靖王黨,善史書,喜正文字。


《樂成王萇》


安帝詔曰:「樂成王居諒闇,衰服在身,彈棊為戲,不肯謁陵。」


《下邳惠王衍》


和帝賜彭城靖王詔曰:「皇帝問彭城王始夏無恙。蓋聞堯舜九族,萬國協和,書典之所美也。下邳王被病沈滯之疾,昏亂不明,家用不寧,姬妾嫡庶,諸子分爭,紛紛至今。前太子卬頑凶失道,陷于大辟,是後諸子更相誣告,迄今嫡嗣未知所定,朕甚傷之。惟王與下邳王恩義至親,正此國嗣,非王而誰?《禮》重嫡庶之序,《春秋》之義大居正。孔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貴仁者所好惡得其中也。太子國之儲嗣,可不慎與!王其差次下邳諸子可為太子者上名,將及景風拜授印綬焉。」


《孝德皇》


永元四年,上移幸北宮章德殿,講白虎觀,慶得入省宿止。


《平原懷王勝》


平原王葬,鄧太后悲傷,命史官述其行迹,為作傳誄,藏于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