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治卒霍亂諸急方第十二


凡所以得霍亂者,多起飲食,或飲食生冷雜物,以肥膩酒鱠,而當風履濕,薄衣露坐,或夜臥失覆之所致。
初得之便務令煖,以炭火布其所臥下,大熱減之。又並蒸被絮,若衣絮自苞,冷易熱者,亦可燒地,令熱,水沃,敷薄布席,臥其上,厚覆之。亦可作灼灼爾熱湯著甕中,漬足,令至膝,并銅器貯湯,以著腹上,衣藉之,冷復易。亦可以熨斗貯火著腹上。如此而不淨者,便急灸之。但明案次第,莫為亂灸。須有其病,乃隨病灸之。未有病,莫預灸。灸之雖未即愈,要萬不復死矣。莫以灸不即而止灸,霍亂艾丸,苦不大,壯數亦不多。本方言七壯為可,四五十無不便,火下得活。服舊方用理中丸及厚朴大豆豉通脈半夏湯,先輩所用藥者難得,今但疏良灸之法及單行數方,用之有效,不減於貴藥。已死未久者,猶可灸。
餘藥乃可難備,而理中丸、四順、厚朴諸湯,可不預合,每向秋月,常買自隨。
卒得霍亂,先腹痛者,灸臍上十四壯,名太倉,在心厭下四寸,更度之。
先洞下者,灸臍邊一寸,男左女右,十四壯,甚者至三十、四十壯,名大腸募。洞者宜瀉。
先吐者,灸心下二寸十四壯,又并治下痢不止,上氣,灸五十壯,名巨闕,正心厭尖頭下一寸是也。
先手足逆冷者,灸兩足內踝上一尖骨是也,兩足各七壯,不愈加數,名三陰交,在內踝尖上三寸是也。
轉筋者,灸蹶心當拇指大聚筋上六七壯,名涌泉。又灸足大指下約中一壯,神驗。
又方:灸大指上爪甲際七壯。
轉筋入腹痛者,令四人捉手足,灸臍左二寸十四,灸股中大筋上去陰一寸。
若啘者,灸手腕第一約理中七壯,名心主,當中指。
下利不止者,灸足大指本節內側寸白肉際,左右各七壯,名大都。
乾嘔者,灸手腕後三寸兩筋間是,左右各七壯,名間使。若正厥嘔絕,灸之便通。
《小品方》起死:
吐且下利者,灸兩乳連黑外近腹白肉際,各七壯,亦可至二七壯。
若吐止而利不止者,灸臍一夫納中七壯。又云臍下一寸二七壯。
若煩悶湊滿者,灸心厭下三寸七壯,名胃管。
又方:以鹽內臍中,上灸二七壯。
若達臍痛急者,灸臍下三寸三七壯,名關元,良。
治霍亂神祕起死灸法:以物橫度病人人中,屈之,從心鳩尾飛度以下灸,先灸中央畢,更橫灸左右也。又灸脊上,以物圍令正當心厭,又夾脊左右一寸各七壯,是腹背各灸三處也。
華佗治霍亂已死,上屋喚魂,又以諸治皆至而猶不差者。
捧病人腹臥之,伸臂對以繩度兩頭肘尖頭,依繩下夾背脊大骨穴中,去脊各一寸,灸之百壯。不治者,可灸肘椎。已試數百人,皆灸畢即起坐。佗以此術傳子孫,代代皆祕之。
右此前並是灸法。
治霍亂心腹脹痛:煩滿短氣,未得吐下方:
鹽二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頓服,得吐愈。
又方:生薑若乾薑一二升,㕮咀,以水六升煮三沸,頓服。若不即愈,更可作,無新藥,煮滓亦得。
又方:飲好苦酒三升,小老羸者,可飲一二升。
又方:溫酒一二升,以蠟如彈丸一枚,置酒中,消乃飲。無蠟,以鹽二方寸匕代,亦得。
又方:桂屑半升,以煖飲二升和之,盡服之。
又方:濃煮竹葉湯五六升,令灼已轉筋處。
又方:取楠若樟木大如掌者,削之,以水三升煮三沸,去滓,令灼之也。
又方:服乾薑屑三方寸匕。
又方:取蓼若葉,細切二升,水五升煮三沸,頓服之。煮乾蘇若生蘇汁,即亦佳。
又方:小蒜一升,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又方:以煖湯漬小蒜五升許,取汁服之,亦可。
又方:以人血合丹,服如梧子大二丸。
又方:生薑一斤,切,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分為三服。
又方:取賣解家机上垢如鷄子大,溫酒服之,差。
又方:飲竹瀝少許,亦差。
又方:乾薑二兩,甘草二兩,附子一兩,水三升煮取一升,內豬膽一合,相和,分為三服。
又方:蘆蓬茸一大把,濃煮,飲二升,差。
若轉筋方:燒鐵令赤,以灼踵白肉際上近後,當縱鐵,以隨足為留停,令成瘡,兩足皆爾。須臾間,熱入腹,不復轉筋,便愈。可脫刀燒蝦尾用之,即差。
又方:煮苦酒三沸,以摩之,合少粉尤佳。以絮胎縛,從當膝下至足。
又方:燒梔子二七枚,研末,服之。
又方:桂、半夏等分,末,方寸匕,水一升和服之,差。
又方:生大豆屑,酒和服方寸匕。
又方:燒蜈蚣,膏傅之,即差。
若轉筋入腸中,如欲轉者:
取鷄矢白一寸,水六合煮三沸,頓服之,勿令病者知之。
又方:苦酒煮衣絮,絮中令溫,從轉筋處裹之。
又方:燒編薦索三撮,仍酒服之,即差。
又方:釜底黑末,酒服之,差。
若腹中已轉筋者:
當倒擔病人,頭在下,勿使及也,腹中平乃止。
若兩臂腳及胸脅轉筋:
取鹽一升半,水一斗,煮令熱灼灼爾,漬手足。在胸脅者,湯洗之。轉筋入腹中,倒擔病人,令頭在下,腹中平乃止。若極者,手引陰,陰縮必死,猶在倒擔之,可活耳。
若注痢不止,而轉筋入腹欲死:
生薑二兩,累擘破,以酒升半煮合三四沸,頓服之,差。
治霍亂吐下後,心腹煩滿方:
槴子十四枚,水三升煮取二升,內豉七合,煮取一升,頓服之。嘔者,加橘皮二兩;若煩悶,加豉一升,甘草一兩,蜜一升,增水二升,分為三服。
治霍亂煩躁,臥不安穩方:
葱白二十莖,大棗二十枚,水三升煮取二升,頓服之。
治霍亂吐下後,大渴多飲則煞人方:
以黃米五升,水一斗煮之,令得三升,清澄,稍稍飲之,莫飲餘物也。
崔氏云理中丸方:
甘草三兩,乾薑、人參、白朮各一兩,搗,下篩,蜜丸如彈丸,覺不住,更服一枚。須臾不差,仍溫湯一斗,以麋肉中服之,頻頻三五度,令差。亦可用酒服。
四順湯:治吐下腹乾嘔,手足冷不止。
乾薑、甘草、人參、附子各二兩,水六升煮取三升半,分為三服。若下不止,加龍骨一兩;腹痛甚,加當歸二兩。胡洽用附子一枚,桂一兩。人霍亂,亦不吐痢,但四支脈沉,肉冷汗出渴者,即差。
厚朴湯:治煩嘔腹脹。
厚朴四兩,炙桂二兩,枳實五枚炙,生莖三兩,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為三服。
凡此湯四種,是霍亂諸患皆治之,不可不合也。霍亂若心痛尤甚者,此為挾毒,兼用中惡方治之。
附方:
孫真人治霍亂。
以胡椒三四十粒,以飲吞之。
《斗門方》治霍亂。
用黃杉木劈開作片,一握,以水濃煎一盞,服之。
《外臺祕要》治霍亂煩躁。
燒亂髮如鷄子大,鹽湯三升,和服之,不吐,再服。
又方:治霍亂腹痛吐痢。
取桃葉三升,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三合,分溫二服。
《梅師方》治霍亂心痛利無汗。
取梨葉枝一大握,水三升煎取一升,服。
又方:治霍亂後煩躁臥不安穩。
葱白二十莖,大棗二十枚,以水三升煎取二升,分服。
《兵部手集》救人霍亂,頗有神效。
漿水稍酸味者,煎乾薑屑呷之,夏月腹肚不調,煎呷之,差。
孫用和治大瀉霍亂不止:
附子一枚,重七錢,炮,去皮,臍,為末,每服四錢,水兩盞,鹽半錢,煎取一盞,溫服,立止。《集效方》治吐瀉不止,或取轉多四肢發厥,虛風,不省人事,服此四肢漸暖,神識便省。
回陽散:天南星為末,每服三錢,入京棗三枚,水一盞半,同煎至八分,溫服,未省,再服。《聖惠方》治霍亂轉筋垂死。
敗蒲席一握,細切,漿水一盞煮汁,溫溫頓服。
又方:治肝虛轉筋。
用赤蓼莖葉,切三合,水一盞,酒三合,煎至四合,去滓,溫分二服。
又方:治肝風虛轉筋入腹。
以鹽半斤,水煮少時,熱漬之,佳。
孫尚藥治腳轉筋疼痛攣急者。
松節一兩,細剉如米粒,乳香一錢,右件藥用銀、石器內慢火炒令焦,只留三分性,出火毒,研細,每服一錢至二錢,熱木瓜酒調下,應時筋病皆治之。
《古今錄驗》方:治霍亂轉筋。
取蓼一手把,去兩頭,以水二升半煮取一升半,頓服之。


治傷寒時氣溫病方第十三


治傷寒及時氣、溫病,及頭痛、壯熱、脈大,始得一日方:
取旨兌根、葉、合搗三升許,和之真丹一兩,水一升合煮,絞取汁,頓服之,得吐便差。若重,一升盡服,厚覆取汗,差。
又方:小蒜一升,搗取汁三合,頓服之。不過,再作,便差。
又方:烏梅二七枚,鹽五合,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之。
又方:取生杍木,削去黑皮,細切裏白一升,以水二升五合煎,去滓,一服八合,三服差。
又方:取朮丸子二七枚,以水五升,挼之令熟,去滓,盡服汁,當吐下,愈。
又方:鷄子一枚,著冷水半升,攪與和,乃復煮三升水極令沸,以向所和水投湯中,急攪令相得,適寒溫,頓服取汗。
又方:以真丹塗身令遍,面向火坐,令汗出,差。
又方:取生蘘荷根、葉合搗,絞取汁,服三四升。
又方:取乾艾三斤,以水一斗煮取一升,去滓,頓服取汗。
又方:鹽一升食之,以湯送之腹中,當絞吐,便覆取汁,便差。
又方:取比輪錢一百五十七枚,以水一斗煮取七升,服汁盡之。須臾,復以五升水更煮,令得一升,以水二升投中,合令得三升,出錢,飲汁,當吐毒出也。
又方:取豬膏如彈丸者,溫服之,日三服,三日九服。
又方:烏梅三十枚,去核,以豉一升,苦酒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頓服。
又傷寒有數種,人不能別,令一藥盡治之者。若初覺頭痛,肉熱,脈洪,起一二日,便作葱豉湯:用葱白一虎口,豉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取汁。不汗,復更作,加葛根二兩,升麻三兩,五升水煎取二升,分再服,必得汗。若不汗,更加麻黃二兩。又用葱湯,研米二合,水一升,煮之少時,下鹽、豉後,內葱白四物,令火煎取三升,分服取汗也。
又方:豉一升,小男溺三升,煎取一升,分為再服,取汗。
又方:葛根四兩,水一斗煎取三升,乃內豉一升,煎取升半,一服。搗生葛汁,服一二升亦為佳也。
若汗出不歇已三四日,胸中惡,欲令吐者:
豉三升,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內蜜一兩,又煮三沸,頓服。安臥,當得吐。不差,更服,取差。祕法傳於子孫也。
又方:生地黃三斤,細切,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亦可服藜蘆吐散及苦參龍膽散。
若已五六日以上者:
可多作青竹瀝,少煎令減,為數數飲之,厚覆取汗。
又方:大黃、黃連、黃檗、梔子名半兩,水八升煮六七沸。內豉一升,葱白七莖,煮取三升,分服,宜老少。
又方:苦參二兩,黃芩二兩,生地黃半斤,水八升煮取一升,分再服。或吐下毒則愈。
若已六七日,熱極,心下煩悶,狂言見鬼,欲起走。
用乾茱萸三升,水二升煮取一升後,去滓,寒溫服之,得汗便愈。此方恐不失,必可用也,祕之。
又方:大蚓一升,破去,以人溺煮令熟,去滓,服之。直生絞汁及水煎之,並善。又絞糞汁,飲數合至一二升,謂之黃龍湯。陳久者佳。
又方:取白犬,從背破取血,破之多多為佳,當及熱以薄胸上,冷乃去之,此治垂死者活。無白犬,諸純色者亦可用之。
又方:取桐皮,削去上黑者,細擘之,長斷,令四寸一束,以酒五合,以水一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之,當吐下青黃汁數升,即差。
又方:鷄子三枚,芒消方寸匕,酒三合,合攪散消,盡服之。
又方:黃連三兩,黃檗、黃芩各二兩,梔子十四枚,水六升煎取二升,分再服,治煩嘔不得眠。
治時氣行垂死,破棺千金煮湯:苦參一兩,㕮咀,以酒二升半,舊方用苦參,酒煮令得一升半,去滓,適寒溫盡服之。當間苦寒吐毒如溶膠,便愈。
又方:大錢百文,水一斗煮取八升,內麝香當門子李子大,末,稍稍與飲至盡,或汗,或吐之。
治溫毒發斑,大疫難救,黑膏:生地黃半斤,切碎,好豉一升,豬脂二斤,合煎五六沸,令至三分減一,絞去滓,末雄黃、麝香如大豆者,內中攪和,盡服之,毒從皮中出,即愈。
又方:用生蝦蟆,正爾破腹去腸,乃搗吞食之。得五月五日乾者,燒末亦佳矣。
黑奴丸,胡洽《小品》同,一名水解丸。又一方加小麥黑㪍一兩,名為麥奴丸。支同此注。
麻黃二兩,大黃二兩,黃芩一兩,芒消一兩,釜底墨一兩,竈突墨二兩,梁上塵二兩,搗蜜丸如彈丸,新汲水五合,末一丸,頓服之。若渴,但與水。須臾寒,寒了汗出便解。日移五赤不覺,更服一丸。此治五六日,胸中大熱,口噤,名為壞病,不可醫治,用此黑奴丸。
又方:大青四兩,甘草、膠各二兩,豉八合,以水一斗煮二物,取三升半,去滓,內豉煮三沸,去滓,乃內膠,分作四服,盡又合。此治得七八日,發汗不解,及吐下大熱,甚佳。
又方:大黃三兩,甘草二兩,麻黃二兩,杏人三十枚,芒消五合,黃芩一兩,巴豆二十粒,熬,搗,蜜丸和如大豆,服三丸,當利毒。利不止,米飲止之。家人視病者,亦可先服取利,則不相染易也。此丸亦可預合置。
麻黃解肌,一二日便服之。
麻黃、甘草、升麻、芍藥、石膏各一兩,杏人二十枚,貝齒三枚,末之,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覆取汗出即愈。便食豉粥補虛,即宜也。
又方:麻黃二兩,芩、桂各一兩,生薑三兩,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為四服。
亦可服葛根解肌湯:葛根四兩,芍藥二兩,麻黃、大青、甘草、黃芩、石膏、桂各一兩,大棗四枚,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為三服,微取汗。
三日已上至七八日不解者,可服小柴胡湯:柴胡八兩,人參、甘草、黃芩各三兩,生薑八兩,無者乾薑三兩,半夏五兩,湯洗之,大棗十二枚,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分為三服,微覆取汗,半日須臾便差。若不好,更作一劑。
若有熱實,得汗不解,復滿痛煩躁,欲謬語者,可服大柴胡湯方:柴胡半斤,大黃二兩,黃芩三兩,芍藥二兩,枳實十枚,半夏五兩,洗之,生薑五兩,大棗十二枚,水一斗煮取四升,當分為四服,當微利也。
此四方最第一急須者,若幸可得藥,便可不營之,保無死憂。諸小治為防以窮極耳。若病失治,及治不差,十日已上,皆名壞病,唯應服大、小鱉甲湯。此方藥分兩乃少而種數多,非備急家所辦,故不載。凡傷寒發汗,皆不可使流離過多。一服得微汗,汗絜便止。未止,粉之,勿當風。初得傷寒,便身重腰背痛,煩悶不已,脈浮,面赤斑斑如錦文,喉咽痛,或下痢,或狂言欲走,此名中陽毒。五日可治,過此死。宜用此方:
雄黃、甘草、升麻、當歸、椒、桂各一分,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溫覆取汗。服後不汗,更作一劑。
若身重背強,蟄蟄如被打,腹中痛,心下強,短氣嘔逆,唇青面黑,四肢冷,脈沉細而緊數,此名中陰毒。五日可治,過此死。用此方:
甘草、升麻各二分,當歸、椒各一分,鱉甲一兩,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溫覆取汗。汗不出,湯煮更作也。
陰毒傷口鼻冷者,乾薑、桂各一分,末,溫酒三合,服之,當大熱,差。凡陰、陽二毒,不但初得便爾,或一二日變作者,皆以今藥治之,得此病多死。治熱病不解,而下痢困篤欲死者,服此。
大青湯方:大青四兩,甘草三兩,膠二兩,豉八合,赤石脂三兩,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盡更作,日夜兩劑,愈。
又方:但以水五升,豉一升,梔子十四枚,韭白一把,煮取三升半,分為三服。
又方:龍骨半斤,搗碎,以水一斗煮取五升,使極冷,稍稍飲,其間或得汗即愈矣。
又方:黃連、當歸各二兩,乾薑一兩,赤石脂二兩,蜜丸如梧子,服二十丸,日三夜再。
又方:黃連二兩,熟艾如鴨卵大,以水二斗煮取一升,頓服,立止。
天行諸痢悉主之:黃連三兩,黃檗、當歸、龍骨各二兩,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入蜜七合,又火煎取一升半,分為三服。效。
天行毒病,挾熱腹痛,下痢:升麻、甘草、黃連、當歸、芍藥、桂心、黃檗各半兩,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服之,當良。
天行四五日,大下熱痢:黃連、黃檗各三兩,龍骨三兩,艾如雞子大,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為二服。忌食豬肉,冷水。
若下膿血不止者:赤石脂一斤,乾薑一兩,粳米一升,水七升煮米熟,去滓,服七合,日三。
又方:赤石脂一斤,乾薑二兩,水五升煮取三升,分二服。若絞臍痛,加當歸一兩,芍藥二兩,加水一升也。
若大便堅閉令利者,大黃四兩,厚朴二兩,枳實四枚,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分再服,得通者止之。
若十餘日不大便者,服承氣丸:大黃、杏人各二兩,枳實一兩,芒消一合,搗蜜和丸如彈丸,和湯六七合服之,未通更服。
若下痢不能食者,黃連一升,烏梅二十枚,炙燥,並得搗末,蠟如棊子大,蜜一升,合於微火上令可丸,丸如梧子大,一服二丸,日三。
若小腹滿,不得小便方:細末雌黃,蜜和丸,取如棗核大,內溺孔中令半寸,亦以竹管注陰,令痛朔之通。
又方:末滑石三兩,葶藶子一合,水二升煮取七合,服。
又方:搗生葱,薄小腹上,參易之。
治胸脅痞滿,心塞氣急,喘急方:人參、朮各一兩,枳實二兩,乾薑一兩,搗蜜和丸,一服一枚。若嗽,加括蔞二兩;吐,加牡蠣二兩,日夜服五六丸。不愈,更服。
毒病攻喉咽腫痛方:切當陸,炙令熱,以布藉喉,以熨布上,冷復易。
又方:取真䕡茄爪甲大,內口中,以牙小嚼汁,以漬喉,當微覺異為佳也。
毒病後攻目方:煮蜂窠以洗之,日六七度,佳。
又方:冷水漬青布,以掩之。
若生翳者,燒豉二七粒,末,內管鼻中以吹之。
治傷寒嘔不止方:甘草一兩,升麻半兩,生薑三兩,橘皮二兩,水三升煮取二升,頓服之,愈。
又方:乾薑六分,附子四分,末,以苦酒丸如梧子大,大服三丸,日三服。
治傷寒啘不止方:甘草三兩,橘皮一升,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服,日三,取差。
又方:熟洗半夏,末服之,一錢一服。
又方:赤蘇一把,水三升,取二升,稍稍飲。
又方:乾薑六分,附子四分,末,苦酒丸如梧子大,服三丸,日三服。
比歲有病時行,仍發瘡,頭面及身,須臾周匝,狀如火瘡,皆戴白漿,隨決隨生。不即治,劇者多死。治得差後,瘡瘢紫黑,彌歲方滅,此惡毒之氣。世人云:永徽四年,此瘡從西東流,遍于海中,煮葵菜,以蒜虀啖之,即止。初患急食之,少飲下菜亦得。以建武中於南陽擊虜所得,仍呼為虜瘡。諸醫參詳作治,用之有效方:
取好蜜通身上摩,亦可以蜜煎升麻,并數數食。
又方:以水濃煮升麻,綿沾洗之:苦酒漬彌好,但痛難忍。
其餘治猶依傷寒法,但每多作毒意防之,用地黃黑膏亦好。
治時行病發黃方:茵蔯六兩,大黃二兩,梔子十二枚,以水一斗,先煮茵蔯,取五升,去滓,內二物,又煮取三升,分四服。亦可兼取黃疸中雜治法,差。
比歲又有膚黃病,初唯覺四體沉沉不快,須臾見眼中黃,漸至面黃及舉身皆黃,急令溺白紙,紙即如蘗染者,此熱毒已入內,急治之。若初覺,便作苽蔕赤豆散,吹鼻中,鼻中黃汁出數升者,多差。若已深,應看其舌下兩邊,有白脈彌彌處,蘆刀割破之,紫血出數升,亦歇。然此須慣解割者,不解割,忽傷亂舌下青脈,血出不止,便煞人。方可燒紡軨鐵,以灼此脈令焦,兼苽蔕雜巴豆搗為丸服之,大小便亦去黃汁。破灼已後禁諸雜食。又云有依黃坐黃復,須分別之方:
切竹煮,飲之如飲。
又方:搗生瓜根,絞取汁,飲一升至二三升。
又方:醋酒浸雞子一宿,吞其白數枚。
又方:竹葉切五升,小麥七升,石膏三兩,末,綿裹之,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七升,一服一升,盡喫即差也。
又方:生葛根汁二升,好豉一升,梔子三七枚,茵蔯切一升,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內葛汁,分為五服。
又方:金色腳雞,雌雞血,在治如食法,熟食肉,飲汁令盡。不過再作,亦可下少鹽、豉,佳。
治毒攻手足腫,疼痛欲斷方:用虎杖根剉,煮,適寒溫以漬足,令踝上有赤許水止之。
又方:以稻穰灰汁漬足。
又方:酒煮苦參,以漬足,差。
又方:鹽、豉及羊尿一升,搗令熟,以漬之。
又方:細剉黃蘗五斤,以水三斗,煮漬之。亦治攻陰腫痛。
又方:作坎令深三赤,少容兩足,燒炊令熱,以酒灌坎中,著屐踞坎中,壅勿令泄。
又方:煮羊桃汁,漬之,雜少鹽、豉尤好。
又方:煮馬矢若羊矢汁,漬。
又方:豬膏和羊矢塗之,亦佳。
又方:以牛肉裹腫處,腫消痛止。
又方:搗常思草,絞取汁,以漬足。
又方:豬蹄一具,合葱煮,去滓,內少鹽,以漬之。
毒病,下部生瘡者,燒鹽以深導之,不過三。
又方:生漆塗之,綿導之。
又方:大丸艾灸下部,此謂窮無藥。
又方:取蚓三升,以水五升得二升半,盡服之。
又方:煮桃皮,煎如飴,以綿合導之。
又方:水中荇菜,搗,綿裹導之,日五易,差。
又方:櫸皮、槲皮合煮汁,如粘糖以導之。又濃煮桃皮飲之,最良。
又方:搗蛇苺汁,服三合,日三。水漬烏梅令濃,并內崖蜜,數數飲。
若病人齒無色,舌上白,或喜睡眠憒憒,不知痛痒處,或下痢,急治下部。不曉此者,但攻其上,不以下為意,下部生蟲,蟲食其肛,肛爛見五臟便死。治之方:
取雞子白,內漆合攪,還內殼中,仰頭吞之,當吐蟲則愈。
又方:燒馬蹄作灰,細末,豬脂和,塗綿以導下部,日數度,差。
又方:桃人十五枚,苦酒二升,鹽一合,煮取六合,服之。
又方:燒艾於管中薰之,令煙入下部中,少雄黃雜妙。此方是溪溫,故爾兼取彼治法。
又有病𧏾下不止者,烏頭二兩,女萎、雲實各一兩,桂二分,蜜丸如桐子,水服五丸,一日三服。
治下部卒痛,如鳥啄之方:赤小豆、大豆各一升,合搗,兩囊貯,蒸之令熟,更牙坐,即愈。
此本在雜治中,亦是傷寒毒氣所攻故。凡治傷寒方甚多,其有諸麻黃、葛根、桂枝、柴胡、青龍、白虎、四順、四逆二十餘方,並是至要者,而藥難盡備。且診候須明悉,別所在撰大方中,今唯載前四方,尤是急須者耳。其黃膏、赤散,在辟病條中預合,初覺患便服之。傷寒、時行、溫疫,三名同一種耳,而源本小異,其冬月傷於寒,或疾行力作,汗出得風冷,至夏發,名為傷寒。其冬月不甚寒,多暖氣及西風,使人骨節緩墯受病,至春發,名為時行。其年歲中有癘氣兼挾鬼毒相注,名為溫病。如此診候相似,又貴勝雅言,總名傷寒。世俗因號為時行,道術符刻言五溫,亦復殊大歸終止,是共途也。然自有陽明、少陰、陰毒、陽毒為異耳。少陰病例不發熱,而腹滿下痢,最難治也。
附方:
《必效方》治天行一二日者,麻黃一大兩,去節,以水四升煮,去沫,取二升,去滓,著米一匙,及豉為稀粥,取強一升。先作熟湯浴,淋頭百餘椀,然後服粥,厚覆取汗,於夜最佳。
《梅師方》治傷寒汗出不解已三四日,胸中悶吐。豉一升,鹽一合,水四升煎取一升半,分服,當吐。
《聖惠方》治傷寒四日已嘔吐,更宜吐。以苦參末,酒下二錢,得吐差。
又方:治時氣熱毒,心神煩燥。用藍澱半大匙,以新汲水一盞服。
又方:治時氣頭痛不止,用朴消三兩,搗羅為散,生油調,塗頂上。
又方:治時煩渴,用生藕汁一中盞,入生蜜一合,令勻,分二服。
《勝金方》治時疾熱病,狂言心燥,苦參不限多少,炒黃色,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八分,溫服,連煎三服。有汗無汗皆差。
《博濟方》治陰陽二毒,傷寒黑龍丹:舶上硫黃一兩,以柳木槌研三兩日,巴豆一兩,和殼記箇數,用二升鐺子一口,先安硫黃鋪鐺底,次安巴豆,又以硫黃蓋之,釅醋半升已來澆之,盞子蓋合令緊蜜,更以濕紙周回固濟縫,勿令透氣,縫紙乾,更以醋濕之,文武火熬,常著人守之,候裏面巴豆作聲,數已半為度,急將鐺子離火,便入臼中,急搗令細,再以少米醋并蒸餅少許,再搗令冷,可丸如雞頭大。若是陰毒,用椒四十九粒,葱白二莖,水一盞煎至六分,服一丸。陽毒,用豆豉四十九粒,葱白二莖,水一盞同煎,吞一丸,不得嚼破。
《孫用和方》治陽毒入胃,下血頻疼痛不可忍。鬱金五箇大者,牛黃一皁莢子,別細研二味,同為散,每服用醋漿水一盞,同煎三沸,溫服。
《孫兆口訣》治陰毒傷寒,手足逆冷,脈息沉細,頭疼腰重,兼治陰毒欬逆等疾方:
川烏頭、乾薑等分,為麤散,炒令轉色,放冷,再搗為細散,每一錢,水一盞,鹽一撮,煎取半盞,溫服。
又方:治陰勝隔陽傷寒,其人必燥熱,而不欲飲水者是也。宜服霹靂散:附子一枚,燒為灰,存性,為末,蜜水調下,為一服而愈。此逼散寒氣,然後熱氣上行而汗出,乃愈。
《聖惠方》治陰毒傷寒,四肢逆冷,宜熨,以吳茱萸一升,酒和勻,濕絹袋二隻貯,蒸令極熱,熨腳心,候氣通暢勻暖即停熨,累驗。
唐崔元亮療時疾發黃,心狂煩熱悶不認人者,取大括樓一枚黃者,以新汲水九合浸,淘取汁,下蜜半大合,朴消八分,合攪令消盡,分再服,差。
《外臺秘要》治天行病四五日,結胸滿痛,壯熱,苦參一兩剉,以醋二升煮取一升二合,盡飲之,當吐,即愈。天行毒病,非苦參醋酒不解,及溫覆取汗,愈。
又方:救急治天行後,嘔逆不下食,食入即出,取羊肝如食法,作生淡食,不過三度,即止。
又方:以雞卵一枚,煮三五沸,出以水浸之,外熟內熱則吞之,良。
《聖惠方》治時氣嘔逆,不下食,用半夏半兩,湯浸洗七遍去滑,生薑一兩,同剉碎,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分二服,不計時候,溫服。
《深師方》治傷寒病啘不止,半夏熟洗,乾,末之,生薑湯服一錢匕。
《簡要濟眾》治傷寒咳噫不止及噦逆不定。
香一兩,乾柿蔕一兩,焙乾,搗末,人參湯下一錢,無時服。
《外臺秘要》治天行毒病衂鼻,是熱毒血下數升者,好墨末之,雞子白丸如梧子,用生地黃汁下一二十丸,如人行五里再服。
又療傷寒已八九日至十餘日,大煩渴若勝而三焦有瘡𧏾者,多下或張口吐舌呵吁,目爛口鼻生瘡,吟語不識人,除熱毒止痢方:
龍骨半斤,碎,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沉之井底令冷,服五合,漸漸進之,恣意飲,尤宜老少。
《梅師方》治熱病後下痢膿血不止,不能食。
白龍骨末,米飲調方寸匕服。
《食療》治傷寒熱毒下血,羚羊角末,服之即差,又療疝氣。
《聖惠方》治傷寒孤惑,毒蝕下部,肛外如𧏾,痛痒不止。雄黃半兩,先用瓶子一箇口大者,內入灰上,如裝香火,將雄黃燒之,候烟出,當病處薰之。
又方:主傷寒下部生𧏾瘡,用烏梅肉三兩,炒令燥,杵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以石榴根皮煎湯,食前下十丸。
《外臺秘要方》崔氏療傷寒手足疼欲脫,取羊屎煮汁以灌之,差止。亦療時疾。陰囊及莖熱腫,亦可煮黃檗等洗之。
《梅師方》治傷寒發豌豆瘡未成膿,研芒消,用豬膽和塗上,效。
《經驗後方》治時疾發豌豆瘡,及赤瘡子未透,心煩狂燥,氣喘妄語,或見鬼神。
龍腦一錢,細研,旋滴豬心血,和丸如雞頭肉大,每服一丸,紫草湯下。少時心神便定得睡,瘡後發透,依常將息取安。
《藥性論》云:虎杖治大熱煩燥,止渴,利小便,壓一切熱毒。暑月和甘草煎,色如琥珀,可愛堪貯,嘗之甘美,瓶置井中,令冷徹如水,白瓷器及銀器中貯,似茶啜之,時人呼為冷飲子,又且尊於茗。能破女子經候不通,搗以酒浸,常服。有孕人勿服,破血。


治時氣病起諸復勞方第十四


凡得毒病愈後,百日之內,禁食豬、犬、羊肉,并傷血及肥魚久膩乾魚,則必大下痢,下則不可復救。又禁食麪食、胡蒜、韭薤、生菜、蝦䱉輩,食此多致復發,則難治。又令到他年數發也。
治篤病新起,早勞及食飲多致欲死方:
燒鱉甲,服方寸匕。
又方:以水服胡粉少許。
又方:粉三升,以煖水和服之,厚覆取汗。
又方:乾蘇一把,水五升煮取二升,盡服之。無乾者,生亦可用。加生薑四兩,豉一升。
又方:鼠矢,兩頭尖者二七枚,豉五合,以水三升煎半,頓服之,可服溫覆取汗,愈。有麻子人內一升,加水一升,彌良。亦可內枳實、葱白一虎口也。
又方:取伏雞子殼碎之,熬令黃黑,細末,熱湯服一合,溫覆取汗。
又方:大黃、麻黃各二兩,梔子人十四枚,豉一升,水五升煮取三升,分再服,當小汗及下痢。
又方:濃煮甘皮服之。蘆根亦佳。
覺多而發復方:燒飯篩末,服方寸匕,良。
治交接勞復,陰卵腫,或縮入腹,腹中絞痛,或便絕方:
燒婦人月經衣,服方寸匕。
又方:取㹠子一枚,撞之三十六,放於戶中,逐使喘極,乃刺脅下取血一升,酒一升,合和飲之。若卒無者,但服血。慎勿使冷,應用猳㹠。
又方:取所交接婦人衣,覆男子上,一食久,活。
又方:取猳㹠脛及血,和酒飲之,差。
又方:刮青竹筎二升,以水三升煮令五六沸,然後絞去滓,以竹筎湯溫服之,此方亦通治勞復。
又方:礬石一分,消三分,末,以大麥粥清可方寸匕,三服,熱毒隨大小便出。
又方:取蓼子一大把,水挼取汁,飲一升。乾者,濃取汁服之。葱頭搗,以苦酒和服,亦佳。
又方:蚯蚓數升,絞取汁,服之良。
若差後,病男接女,病女接男,安者陰易,病者發復,復者亦必死。
卒陰易病,男女溫病,差後雖數十日,血脈未和,尚有熱毒,與之交接者即得病,曰陰易。殺人甚於時行,宜急治之。
令人身體重,小腹急,熱上腫胸,頭重不能舉,眼中生䁾,膝脛拘急,欲死方:
取婦人褌親陰上者,割取燒末,服方寸匕,日三,小便即利,而陰微腫者,此當愈。得童女褌亦良。若女病,亦可用男褌。
又方:鼠矢兩頭尖者二七枚,藍一把,水五升煮取二升,盡服之,溫覆取汗。
又方:蚯蚓二十四枚,水一斗煮取三升,一服,仍取汗,並良。
又方:末乾薑四兩,湯和,頓服,溫覆取汗,得解止。
又方:男初覺,便灸陰三七壯。若已盡,甚至百壯即愈。眼無妨,陰道瘡復常。
兩男兩女,並不自相易。則易之為名,陰陽交換之謂也。
凡欲病人不復,取女人手足爪二十枚,又取女中下裳帶一尺,燒灰,以酒若米飲服之。
大病差後,小勞便鼻衂:
左顧牡蠣十分,石膏五分,搗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四。亦可蜜丸服如梧子大,服之。
大病差後,多虛汗及眼中流汗方:
杜仲、牡蠣分等,暮臥水服五匕則停,不止更作。
又方:甘草二兩,石膏二兩,搗末,以漿服方寸匕,日二服,差。
又方:龍骨、牡蠣、麻黃根,末,雜粉以粉身,良。
又差復,虛煩不得眠,眼中㾓疼,懊憹,豉七合,烏梅十四枚,水四升,先煮梅取二升半,內豉取一升半,分再服。無烏梅,用梔子十四枚亦得。
又方:黃連四兩,芍藥二兩,黃芩一兩,膠三小挺,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亦可內乳子黃二枚。
又方:千里流水一石,揚之萬度二斗半,半夏二兩,洗之,秫米一斗,茯苓四兩,合煮得五升,分五服。
附方:
《梅師方》治傷寒差後,交接發動,困欲死,眼不開,不能語方:
梔子三十枚,水三升煎取一升,服。


治瘴氣疫癘溫毒諸方第十五


辟瘟疫藥干散:大麻人、柏子人、乾薑、細辛各一兩,附子半兩,炮,搗,篩,正旦以井華水,舉家各服方寸匕,疫極,則三服,日一服。
老君神明:白散木一兩,附子三兩,烏頭四兩,桔梗二兩半,細辛一兩,搗,篩,正旦服一錢匕。一家合藥,則一里無病。此帶行所遇,病氣皆消,若他人有得病者,便溫酒服之方寸匕,亦得。病已四五日,以水三升,煮散,服一升,覆取汗出也。
赤散方:牡丹五分,皁莢五分炙之,細辛、乾薑、附子各三分,肉桂二分,真珠四分,躑躅四分,搗、篩為散。初覺頭強邑邑,便以少許內鼻中,吸之取吐,溫酒服方寸匕,覆眠得汗,即差。晨夜行,及視病,亦宜少許以內粉,粉身佳。牛馬疫,以一匕著舌下,溺灌,日三四度,甚妙也。
度瘴散,辟山瘴惡氣,若有黑霧鬱勃及西南溫風,皆為疫癘之候方:
麻黃、椒各五分,烏頭三分,細辛、朮、防風、桔梗、桂、乾薑各一分,搗,篩,平旦酒服一盞匕。辟毒諸惡氣,冒霧行,尤宜服之。
太乙流金方:雄黃三兩,雌黃二兩,礬石、鬼箭各一兩半,羖羊角二兩,搗為散,三角絳囊,貯一兩帶心前并門戶上。月旦青布裹一刀圭,中庭燒溫,病人亦燒燻之,即差。
辟天行疫癘:雄黃,丹砂,巴豆,礬石,附子乾薑,分等,搗,蜜丸,平旦向日吞之。一丸如胡麻大,九日止,令無病。
常用辟溫病散方:真珠、肉桂各一分,貝母三分熬之,雞子白熬令黃黑,三分,搗篩,歲旦服方寸匕。若歲中多病,可月月朔望服之,有病即愈,病人服者,當可大效。
虎頭殺鬼方:虎頭骨五兩,朱砂、雄黃、雌黃各一兩半,鬼臼、皁莢、蕪荑各一兩,搗,篩,以蠟蜜和如彈丸。絳囊貯,繫臂,男左,女右。家中懸屋四角,月朔望夜半,中庭燒一丸,一方有菖蒲、藜蘆、無虎頭、鬼臼、皁莢,作散帶之。
趙泉黃膏方:大黃、附子、細辛、乾薑、椒、桂各一兩,巴豆八十枚,去心皮,搗細,苦酒漬之,宿臘月豬膏二斤,煎三上三下,絞去滓,蜜器貯之。初覺勃色便熱,如梧子大一丸,不差,又服亦可。火炙以摩身體數百遍,佳。并治賊風、走遊,皮膚,並良,可預合之,便服即愈也。
單行方術:西南社中柏,東南枝取暴乾,末,服方寸匕,立差。
又方:正月上寅日,搗女青屑,三角絳囊,貯繫戶上帳前,大吉。
又方:馬蹄木搗屑二兩,絳囊帶之,男左,女右。
又方:正月朔旦及七月,吞麻子、小豆各二七枚,又各二七枚,投井中。又以附子二枚,小豆七枚,令女子投井中。
又方:冬至日,取雄赤雞作腊,至立春煮食盡,勿分他人。二月一日,取東行桑根,大如指,懸門戶上,又人人帶之。
又方:埋鵲於圊前。
斷溫病令不相染,著斷髮仍使長七寸,盜著病人臥席下。
又方:以繩度所住戶中壁,屈繩結之。
又方:密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壯,不得令知之,佳也。
又方:取小豆,新布囊貯之,置井中三日出,舉家男服十枚,女服二十枚。
又方:桃木中蟲矢末,服方寸匕。
又方:鮑魚頭燒三指撮,小豆七枚,合末服之,女用豆二七枚。
又方:熬豉雜土酒漬,常將服之。
又方:以鯽魚密致臥下,勿令知之。
又方:柏子人、細辛、米、乾薑三分,附子一分,末,酒服方寸匕。日服三,服十日。
又方:用麥蘖,服米,乾薑,又云麻子人,可作三種服之。
附方:
外臺祕要辟瘟方:
取上等朱砂一兩,細研,白蜜和丸,如麻子大,常以太歲日平旦,一家大小,勿食諸物,面向東立,各吞三七丸,永無疾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