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則第四



聖王者、有聽〔微〕決疑之道,能屏讒權實,逆淫辭,絕流語,去無用,杜絕朋黨之門。嫉妬之人不得著明,非君子術數之士,莫得當前,故邪弗能奸,禍不能中。彼天地之以無極者以守度量而不可濫,日不踰辰,月宿其列,當名服事,星守弗去,弦望晦朔,終始相巡,踰年累歲,用不縵縵,此天之所柄以臨斗者也。中參成位,四氣為政。前張後極,左角右鉞,九文循理以省宮眾,小大畢舉。先無怨讎之患,後無毀名敗行之咎,故其威上際下交,其澤四被而不鬲,天之不違,以不離一。天若離一,反還為物。不創不作,與天地合德。節璽相信,如月應日。此聖人之所以宜世也,知足以滑正,略足以恬禍,此危國之不可安,亡國之不可存也。故天道先貴覆者,地道先貴載者,人道先貴事者,酒保先貴食者,待物◇也,領氣、時也,生殺、法也。循度以斷、天之節也,列地而守之,分民而部之。寒者得衣,饑者得食,冤者得理,勞者得息,聖人之所期也。夫裁衣而知擇其工,裁國而知索其人,此固世之所公哉。同而後可以見天,異而後可以見人,變而後可以見時,化而後可以見道,臨利而後可以見信,臨財而後可以見仁,臨難而後可以見勇,臨事而後可以見術數之士。九皇之制,主不虛王,臣不虛貴。階級、尊卑、名號,自君吏民,次者無國,歷寵歷錄,副所以付授,與天人參相結連,鉤攷之具不備故也。下之所逜,上之可蔽,斯其離人情而失天節者也。緩則怠,急則困;見間,則以奇相御,人之情也。舉以八極,信焉而弗信,天之則也。差繆之間,言不可合,平不中律;月望而晨,月毀於天,珠蛤蠃蚌虛于深渚,上下同離也。未令而知其為,未使而知其往,上不加務而民自盡,此化之期也。使而不往,禁而不止,上下乖謬者,其道不相得也;上紇下撫者,遠眾之慝也;陰陽不接者,其理無從相及也;筭不相當者,人不應上也;符節亡此,曷曾可合也?為而無害,成而不敗。一人唱而萬人和,如體之從心,此政之期也。蓋毋錦杠悉動者,其要在一也。
未見不得其𧭉而能除其疾也。文武交用而不得事實者,法令放而無以梟之謂也。舍此而按之彼者,曷曾可得也?冥言易而如言難,故父不能得之於子,而君弗能得之於臣,已見天之所以信於物矣,未見人之所信於物也。捐物任勢者,天也。捐物任勢,故莫能宰而不天。夫物故、曲可改,人可使法章物而不自許者,天之道也。以為奉教陳忠之臣未足恃也。故法者曲制,官備主用也。舉善不以窅窅,拾過不以冥冥,決此,法之所貴也。
若礱磨不用,賜物雖詘,有不效者矣。上下有間,於是設防知蔽並起,故政在私家而弗能取,重人掉權而弗能止,賞加無功而弗能奪,法廢不奉而弗能立,罰行於非其人而弗能絕者,不與其民之故也。夫使百姓釋己而以上為心者,教之所期也。八極之舉,不能時贊,故可壅塞也。
昔者有道之取政,非於耳目也。夫耳之主聽,目之主明,一葉蔽目,不見太山。兩豆塞耳,不聞雷霆。道開而否,未之聞也。見遺不掇,非人情也。信情脩生,非其天誅,逆夫人僇,不勝任也。為成求得者,事之所期也。為之以民,道之要也。唯民知極,弗之代也。此聖王授業,所以守制也。彼教苦,故民行薄。失之本,故爭於末。人有分於處,處有分於地,地有分於天,天有分於時,時有分於數,數有分於度,度有分於一。天居高而耳卑者,此之謂也。故聖王天時人之地之雅,無牧能因,無功多。尊君卑臣,非計親也;任賢使能,非與處也。水火不相入,天之制也。明不能照者,道弗能得也;規不能包者,力弗能挈也。自知慧出,使玉化為環玦者,是政反為滑也。田不因地形不能成穀,為化不因民不能成俗,嚴疾過也,喜怒適也,四者已仞,非師術也。形嗇而亂益者,勢不相牧也。德與身存亡者,未可以取法也。昔宥世者未有離天人而能善與國者也。先王之盛名,未有非士之所立者也。過生於上,罪死於下,濁世之所以為俗也。一人乎!一人乎!命之所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