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議第二十三》



明於禍福之實者,不可以虛論惑也;察於治亂之情者,不可以華飾移也。是故不疑之事,聖人不謀,浮游之說,聖人不聽。何者?計不背(是)〔見〕實而更爭言也。是以明君先盡人情,不獨委夫良將,脩己之備,無恃於人,故能攻必勝敵,而守必自全也。
羌始反時,計謀未善,黨與未成,人眾未合,兵器未備,或持竹木枝,或空手相附,草食散亂,未有都督,甚易破也。然太守令長,皆奴怯畏偄不敢擊。故令虜遂乘勝上彊,破州滅郡,日長炎炎,殘破三輔,「覃及鬼方。」若此已積十歲矣。百姓被害,訖今不止。而癡兒騃子,尚云不當救助,且待天時。用意若此,豈人也哉!
夫仁者恕己以及人,智者講功而處事。今公卿內不傷士民滅沒之痛,外不慮久兵之禍,各懷一切,所脫避前,苟云不當動兵,而不復知引帝王之綱維,原禍變之所終也。
《易》制禦寇,《詩》美薄伐,自古有戰,非乃今也。《傳》曰:「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廢一不可,誰能去兵?兵所以威不軌而昭文德也,聖人所以興,亂人所以廢。」齊桓、晉文、宋襄,衰世諸侯,猶恥天下有相滅而己不能救,況皇天所命四海主乎?晉、楚大夫,小國之臣,猶恥己之身而有相侵,況天子三公典世任者乎?公劉仁德,廣被行葦,況含血之人,己同類乎?一人吁嗟,王道為虧,況滅沒之民百萬乎?《書》曰:「天子作民父母。」父母之於子也,豈可坐觀其為寇賊之所屠剝,立視其為狗豕之所噉食乎?
除其仁恩,且以計利言之。國以民為基,貴以賤為本。願察開闢以來,民危而國安者誰也?(上)〔下〕貧而(下)〔上〕富者誰也?故曰:「夫君國〔者〕,將民之以〔處〕,民實瘠〔矣〕,而君安得肥?」夫以小民受天永命,竊願聖主深惟國基之傷病,遠慮禍福之所生。
且夫物有盛衰,時有推移,事有激會,人有(愛)〔變〕化。智者揆象,不其宜乎!孟明補闕於河西,范蠡收責於(故)〔姑〕胥,是以大功建於當世,而令名傳於無窮也。
今邊陲搔擾,日放族禍,百姓晝夜望朝廷救己,而公卿以為費煩不可。徒竊笑之,是以晏子輕囷倉之蓄而惜一杯之鑽何異?今但知愛見薄之錢穀,而不知(末)〔未〕見之待民先也;知傜伇(出)〔之〕難動,而不知中國之待邊寧也。
《詩》痛「或不知叫號,或慘慘劬勞。」今公卿苟以己不被傷,故競割國家之地以與敵,殺主上之民以餧羌。為謀若此,未可謂知,為臣若此,未可謂忠,才智未足使議。
且凡四海之內者,聖人之所以遺子孫也;官位職事者,群臣之所以寄其身也。傳子孫者,思安萬世;寄其身者,各取一闋。故常其言不久行,其業不可久厭。夫此誠明君之所微察也,而聖主之所獨斷。今言不欲動民與煩可也。即然,當脩守禦之備。必今之計,令虜不敢來,無所得;令民不患寇,既無所失。今則不然,苟憚民力之煩勞,而輕使受滅亡之大禍。非人之主,非民之將,非主之佐,非勝之主者也。
且夫議者,明之所見也;辭者,心之所表也。「維其有之,是以似之。」諺曰:「何以服很?莫若聽之。」今諸言邊可不救而安者,宜誠以其身若子弟補邊太守令長丞尉,然後是非之情乃定,捄邊乃無患。邊無患,中國乃得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