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忠第三十一》




人君之稱,莫大於明;人臣之譽,莫美於忠。此二德者,古來君臣所共願也。然明不繼踵,忠不萬一者,非必愚闇不逮而惡名揚也,所(道)〔以〕求之非其道(之)爾。
夫明據下起,忠依上成。「二人同心,則利斷金。」能如此者,兩譽俱具。要在於明操法術,自握權秉而已矣。所謂術者,使下不得欺也;所謂權者,使勢不得亂也。術誠明,則雖萬里之外,幽冥之內,不得不求效;權誠用,則遠近親踈,貴賤賢愚,無不歸心矣。周室之末則不然,離其術而舍其權,怠於己而恃於人。是以公卿不思忠,百僚不盡力,君王孤蔽於上,兆黎冤亂於下,故遂衰微侵奪而不振也。
夫帝王者,其利重矣,其威大矣,徒懸重利,足以勸善;徒設嚴威,可以懲姦。乃張重利以誘民,操大威以驅之,則舉世之人,可令冒白刃而不恨,赴湯火而不難,豈云但率之以共治而不宜哉?若鷹、〔野鳥〕也,然獵夫御之,猶使終日奮擊而不敢怠,豈有人臣而不可使盡力者乎?
《詩》云:「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夫神明之術,其在君身,而〔君〕忽之,故令臣鉗口結舌而不敢言。此耳目所以蔽塞,聰明所以不得也。制下之權,日陳君前,而君釋之,故令(君)〔群〕臣懈弛而背朝。此威德所以不照,而功名所以不建也。
《詩》云:「我雖異事,及爾同僚。我即爾謀,聽我敖敖。」夫惻隱人皆有之,是故耳聞啼號之音,無不為之慘悽悲懷而傷心者;目見危怠之事,無不為之灼怛驚而赴救之者。君臣義重,行路禮輕,過耳悟目之交,未恩未德,非貧非貴,而猶若此,則又況於北面稱臣被寵者乎?
是故進忠扶危者,賢不肖之所共願也。誠皆願之而行違者,常苦其道不利而有害,言未得(言)〔信〕而身敗爾。歷觀古來愛君憂主敢言之臣,治勢一成,君自不能亂也,況臣下乎?法術不明而賞罰不必者,雖(曰)〔日〕號令,然勢自亂。亂勢一成,君自不能治也,況臣下乎?是故勢治者,雖委之不亂;勢亂者,雖懃之不治也。堯、舜恭己无為而有餘,勢治也;胡亥、王莽馳騖〔而不足〕,勢亂也。故曰:善者求之於勢,弗責於人。是以明王審法度而布教令,不行私以欺法,不黷教以辱命,故臣下敬其言而奉其禁,竭其心而稱其職。此由法術明而威權任也。
夫術之為道也,精微而神,言之不足,而行有餘;有餘,故能兼四海而照幽冥。權之為勢也,健悍以大,不待貴賤,操之者重;重,故能奪主威而順當也。是以明君未嘗示人術而借下權也。孔子曰:「可與權。」是故聖人「顯諸仁,藏諸用。」「神而化之,使民宜之。」然後致其治而成其功。功業效於民,美譽傳于世,然後君乃得稱明,臣乃得稱忠。此所謂明據下作,忠依上成,二人同心,其利斷金〔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