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沖》




《諫預召兵戍南鄭表》


秦州險阸。地接羌夷。自西師出後。餉援連續。加氐胡叛逆。所在奔命。運糧擐甲。迄茲未已。今復豫差戍卒。懸擬山外。雖加優復。恐猶驚駭。脫終攻不剋。徒動民情。連胡結夷。事或難測。輒依旨密下刺史待軍剋鄭城。然後差遣。如臣愚見。猶謂末足。何者。四道險阸。單徑千里。今欲深戍絕界之外。孤據群賊之口。敵攻不可卒援。食盡不可運糧。古人有言。雖鞭之長。不及馬腹。南鄭于國。實為馬腹也。且昔人攻伐。或城降而不取。仁君用師。或撫民而遺地。且王者之舉。情在拯民。夷寇所守。意在惜地。校之二義。德有淺深。惠聲已遠。何據于一城哉。且魏境所掩。九州過八。民人所臣。十分而九。所未民者。惟漠北之與江外耳。羈之在近。豈急急于今日也。宜待大開疆宇。廣拔城聚。多積資糧。食足支敵。然後置邦樹將。為吞并之舉。今鍾離壽陽。密邇未拔。諸誠新野。跬步弗降。所剋者。舍之而不取。所降者。撫之而旋戮。東道既未可以近。力守西蕃。寍可以遠兵固。若果欲置者。臣恐終以資敵也。又今建都士中。地接寇壤。方須大收死士。平蕩江會。輕遣單寡。棄令陷沒。恐後舉之日。眾以留守致懼。求其死效。未易可獲。推此而論。不戍為上。《魏書‧李沖傳》。


《荅詔表》


臣等徼逢幸會。生遇昌辰。才非利用。坐班位列。功無汗馬。猥受山河。叨忝之寵。終古無比。莫大之施。萬殞靡酬。而叡丕識乖犬馬。心同梟獍。潛引童稚。構茲妖逆。違悖天常。罪踰萬殞。叡結釁在心。陰構不息。閒說戚蕃。擬窺乾象。雖覩休平。未懷疑惑。何嘗片辭。披露宿志。原心語迹。實為賊首。丕之二子。從惡累年。交扇東西。窺擾并夏。測觀此狀。無容不知。惟聖慈含育。恕其生命。其若天地何。其若神祇何。夫效誠盡節。為下之恆分。刑茲無赦。在上之常法。況曲蒙莫大之恩。獎以忠貞之義。而更違天背道。包藏奸逆。求情推理。罪乃常誅。而慈造寬渥。更流恩貸。續叡三斷之骸。還丕已絕之魄。二三縱宥。實虧憲典。猶復上延天眷。言念疇日。不以臣等背負餘黨。別垂明詔。再申齊信之恩。重喻日之旨。伏讀悲慚。惟深愧惕。《魏書‧陸俟附傳》。陸叡構送賜死高祖詔僕射李沖領軍于烈云云沖烈表。


《表彈李彪》


臣聞範國匡人。光化昇治。輿服典章。理無暫失。故晉文功建九合。猶見抑于請隧。季氏藉政三世。尚受譏于璵璠。固知名器之重。不可以妄假。先王既憲章于古。陛下又經綸于今。用能車服有敘。禮物無墜。案臣彪昔于凡品。特以才拔。等望清華。司文東觀。綢繆恩眷。繩直憲臺。左加金璫。右珥蟬冕。闕東省。宜感恩厲節。忠以報德。而竊名忝職。身為違傲。矜勢高亢。公行僭逸。坐輿禁省。冒取居官材。輒駕乘黃。無所憚懾。肆志傲然。愚聾視聽。此而可忍。誰不可懷。臣輒集尚書以下令史以上并治書侍御史麗道元等。于尚書都座。以彪所犯罪狀告彪。訊其虛實。若或不知。須訊部下。彪荅臣言。事見在目。實如所劾。皆彪所知。何須復召部下。臣今請以見事免彪所居職付廷尉治獄。《魏書‧李彪傳》。


《又表》


臣與彪相識以來。垂二十載。彪始南使之時。見其色厲辭辯。才優學博。臣之愚識。謂是拔萃之一人。及彪位宦升達。參與言燕。聞彪評章古今。商略人物。興言于侍筵之次。啟論于眾英之中。賞忠識正。發言懇惻。惟直是語。辭無隱避。雖復諸王之尊。近侍之要。至有是非。多面抗折。酷疾矯詐。毒諐非違。厲色正辭。如鷹鸇之逐鳥雀。懍懍然實似公清之操。臣雖下才。輒亦尚其梗概。欽其正直。微識其褊急之性。而不以為瑕。及其初登憲臺。始居可直。首復騶唱之儀。肇正直繩之體。當時識者僉以為難。而彪秉志信行。不避豪勢。共所彈劾。應弦而倒。赫赫之威。振于下國。肅肅之稱。著自京師。天下改目。貪暴斂手。臣時見其所行。信謂言行相符。忠清內發。然時有私于臣云其威暴者。臣以直繩之官。人所忌疾。風謗之際。易生音謠。心不承信。往年以河陽事。曾與彪在領軍府共太尉司空及領軍諸卿等。集閱廷尉所問囚徒。時有人訴枉者。二公及臣。少欲聽采。語理未盡。彪便振怒東坐攘袂揮赫。口稱賊奴。叱吒左右。高聲大呼云。南臺中取我木手去搭奴肋折。雖有此言。終竟不取。即言南臺所問。唯恐枉活。終無枉死。但可依此。時諸人以所枉至重。有首實者多。又心難彪。遂各嘿爾。因緣此事。臣遂心疑有濫。審加情察。知其威虐。猶未體其采訪之由。訊檢之狀。商略而言。酷急小罪。肅禁為大。會而言之。猶謂益多損少。故懷寢所疑。不以申徹。實失為臣知無不聞之義。及去年大駕南行以來。彪兼尚書。日夕共事。始乃知其言與行舛。是己非人。專恣無忌。尊身忽物。安以身作之過。深劾他人。已方事人。好人佞己。聽其言同振古忠恕之賢。校其行是天下佞暴之賊。臣與任城。卑躬曲己。若順弟之奉暴兄。其所欲者。事雖非理。無不屈從。依事求實。悉有成驗。如臣列得實。宜殛彪于有北。以除姦矯之亂。政如臣無證。宜投臣于四裔。以息青蠅之白黑。《魏書‧李彪傳》。


《上書言宜立三長》


宜準古五家立一鄰長。五鄰立一里長。五里立一黨長。長取鄉人彊謹者。鄰長復一夫。里長二。黨長三。所復復征戍餘若民。三載亡愆。則陟用陟之。一等其民調。一夫一婦帛一匹粟二石。民年十五以上未娶者四人。出一夫一婦之調。奴任耕。婢任績者八口。當未娶者四耕。牛二十頭。當奴婢八。其麻布之鄉。一夫一婦布一匹。下至牛以此為降。大率十匹為工調。二匹為調外費。三匹為內外百官俸。此外雜調。民年八十以上。聽一子不從役。孤獨癃老。篤疾貧窮。不能自存者。三長內迭養食之。《魏書‧食貨志》。太和十年給事中李沖上言云云書奏高祖從之。


《奏錄劉昞子孫》


昞河右碩儒。今子孫沈屈。未有祿潤。賢者子孫。宜蒙顯異。《魏書‧劉昞傳》。太和十四年尚書李沖奏于是除其一子為郢州鄖陽令。


《奏養子不從坐》


前彭城鎮將元拔與穆泰同逆。養子降壽。宜從拔罪。而太尉咸陽王禧等。以為律文養子而為罪。父及兄弟不知情者不坐。謹審律意以養子于父非天性。于兄弟非同氣。敦薄既差。故典刑有降。是以養子雖為罪。而父兄不預。然父兄為罪。養子不知謀。易地均情。豈獨從戮乎。理固不然。臣以為依據律文。追戮于所生。則從坐于所養明矣。又律惟言父不從子。不稱于不從父。當是優尊厲卑之義。臣禧等以為律雖不正見。互文起制于乞也。舉父之罪于養也。見子坐是為互起。互起兩明。無罪必矣。若以嫡繼。養與生同。則父子宜均。祗明不坐。且繼養之注云。若有別制。不同此律。又令文云。諸有封爵。若無親子。及其身卒。雖有養繼。國除不龔。是為有福不及己。有罪便預坐。均事等情。律令之意。便相矛盾。伏度律旨。必不然也。臣沖以為指例條尋。罪在無疑。準令語情。頗亦同式。《魏書‧李沖傳》。


《奏獄成許家人訴枉》


使雖結案。處上廷尉。解送至省。及家人訴枉。尚書納辭。連解下鞫。未檢遇宥者。不得為案成之獄。推之情理。謂崔纂等議為允。《魏書‧刑罰志》。兼廷尉卿元志上言獄成不許家人陳訴大理正崔纂等以為宜許陳訴尚書李韶奏詔從之。


《宗室助祭議》


案然統曰。有事于太廟。群昭群穆咸在。鄭氏注。昭穆咸在。謂同宗父子皆來。古禮之制。如是其廣。而當今儀注。唯限親廟四。愚竊疑矣。何以明之。設使世祖之子男。于今存者。既身是戚蕃。號為重子。可得賓于門外。不預碑鼎之事哉。又因宜變法。禮有其說。記言五廟之孫。祖廟未毀為庶人冠娶必告。死必赴。注曰。實四廟而言五者。容顯考始封之君子。今因太祖之廟在。仍通其曾玄侍祠。與彼古記。甚相符會。且國家議親之律。指取天子之玄孫。乃不旁準于時后。至于助祭。必謂與世主相倫。將難均一。壽有長短。世有延促。終當何時。可得齊同。謂宜入廟之制。率從議親之條。祖祧之裔。各聽盡其玄孫。使得駿奔堂壇。肅承禘礿。則情差通。不宜復各為例。令事事舛駮。《魏書‧禮志》二。江陽王繼表言道武曾孫宜得預祭李琰之議。又見《通典》五十一。


《奏定常侍員限》


比因多故。常侍遂無員限。今以王元景等為常侍。定限八員。《北史》二十四《王昕傳》。太昌初吏部尚書李神儁奏言。


《乞黜落子登表》


臣上或近臣下不決引一人而恩出分外。冀荷榮祿。當今聖明之朝。理應謙讓。而臣子登引人求進。是臣素無教訓。請乞黜落。《魏書‧于栗磾附傳》。太和十九年大選百僚烈子登引例求進烈表。


《因子忠奏事》


臣雖朽邁。心力猶可。此等猖狂。不足為慮。願緩蹕徐還。以安物望。《魏書‧于栗磾附傳》。咸陽王禧謀反世宗敕烈子忠馳覘虛實因忠奏。


《矯詔誅裴植》


凶謀既爾。罪不合恕。雖有歸化之誠。無容上議。亦不須待秋分也。《魏書‧裴叔業附傳》。時于忠專擅朝權既構成其禍又矯為此詔。


《疾病上胡太后表》


先帝錄臣父子一介之誠。昭臣家世奉公之節。故申之以婚姻。重之以爵祿。至乃位亞三槐。秩班九命。自大明利見之始。百官總己之初。以復得猥攝禁戎。緝寍內外。斯誠社稷之靈。兆民之福。臣何力之有焉。但陛下以叡明御寓。皇太后以聖善臨朝。衽席不遺。簪屨弗棄。復乃寵窮出內。榮徧宮閨。外牧兩河。入參百揆。顧服知妖。省躬識戾。而臣將慎靡方。致慈疴疚。自去秋苦痢。纏綿迄今。藥石備嘗。日增無損。又今年以來。力候轉惡。微喘緒息。振復良難。鴻慈未酬。伏枕涕咽。臣薄福無男。遺體莫嗣。貪及餘生。謹陳宿抱。臣先養亡第四弟第二子司徒掾永超為子。猶子之念。實切于心。乞立為嫡。傳此山河。《魏書‧于栗磾附傳》。
《懷田賦》闕


《上言葬埋戰亡者》


自遷都以來。凡戰陳之處。及軍罷兵還之道。所有骸骼。無人覆藏者。請悉令州郡戍邏。檢行埋掩。并符出兵之鄉。其家有死于戎役者。使皆招魂復魄。祔祭先靈。復其年租調。身被傷痍者。免其兵役。《魏書‧裴駿附傳》。裴宣遷太尉長史上言。


《豫州大饑表》


去歲不收。饑饉十五。今又災雪三尺。民人萎餧。無以濟之。臣輒日別出州倉米五十斛為粥。救其甚者。《魏書‧辥安都附傳》。真度為豫州刺史景明初豫州大饑真度表。


《博譜》


烏曹作博。其所由來尚矣。雙箭以象日月之照臨。十二博以象十二辰之纏次。則天地之運動。法陰陽之消息。表人事之窮達。窮變化之機微。履謙謝則知沖退以致福。觀殺罰則知當路而速禍。行其道則掎鹿有歸。保其家乃瞻鳥爰集。隱顯藏用。莫不合道。龍潛雀起。率皆趣良。足以諧畼至娛。洽協妙賞者也。《御覽》七百五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