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




《東征賦》


惟吾生于末運。託一葉于鄧林。顧微軀之眇眇。若絕響之遺音。壯公瑾之明達。吐不世之奇策。挫百勝于崇朝。靡雲旗于赤壁。三光一舉而參分。四海指麾而中隔。過武昌以消搖。登樊山以流眄。訪遺老以證往。乃西鄂之舊縣。曩有吳之初基。升員丘而豹變。爾乃出桑洛。會通川。背彭澤。面長泉。洲渚迢遰。𡼠岫虛懸。即雲似嶺。望水若天。日月出乎波中。雲霓生于浪閒。嗟我行之彌留。跨晦朔之倏忽。風褰林而蕭瑟。雲出山而逢勃。驚瀾嶾嶙而嶽轉。穨波嵔𡾋以嶺沒。若魚舟之小狹。衝奔湍以檮杌。擢弱楫之弗施。投洪流以纖骨。向孫氏之南面。鑽靈龜以相土。橫酆鎬之制度。窮河洛之規矩。經始郛郭。築室葺宇。金城萬雉。崇墉百堵。君臣有章。上下獲敘。所以能三分天下。而有其文武。到吳都以停舟。覽闔閭之餘塵。建修城以營郭。引通流而發津。遠矣吳德。舊邦維新。泰伯被髮。仲雍文身。言偃以文學遺風。季札以讓國稱仁。高節顯于華夏。端委行乎海濱。《蓺文類聚》二十七。
沿西塞之峻崿。《御覽》四十八。
精金百鍊。在割能斷。功則治人。職思靖亂。長沙之勳。為史所讚。《世說‧文學篇》。又《晉書‧袁宏傳》作功以濟時。
風鑒散朗。或搜或引。身雖可亡。道不可隕。則宣城之節。信義為允。世說文學篇注引《續晉陽秋》。


《北征賦》


于時天高地涸。木落水凝。繁霜夜灑。勁風晨興。日曖曖其已穨。月亭亭而虛昇。《御覽》二十七。
魚託水而成鯤。木在山而有松。《御覽》九百四十。
聞所聞于相傳。云獲麟于此野。誕靈物以瑞德。奚授體于虞者。悲尼父之慟泣。似實慟而非。假豈一物之足傷。實致傷。實致傷于天下。感不絕于余心。遡流風而獨寫。世說文學篇注引《袁宏集》又見《晉書‧袁宏傳》。
于是背梁山。截汶波。汎清濟。傍祝阿。《初學記》六引兩條。


《酎宴賦》


朱帷赫以霞布。文選赭白馬賦注。


《夜酣賦》


開金扉。坐瓊筵。衛姬進。鄭女前。形窈窕以纖弱。豔妖冶而清妍。似春蘭之齊秀。象明月之隻懸。《文選‧謝朓始出尚書省詩》注。《御覽》三百八十一。


《表》


田畝由是丘墟。都市化為珠玉。《御覽》八百四十。


《與謝僕射書》


聞見擬為吏部郎。不知審爾。果當至此。誠相遇之過。《御覽》二百十六。


《與范曾書》


四海鼎沸。天轡將移。杖短策以晨征。登重幙以吐奇。指六合以倒戈。望崑崙而舉麾。《御覽》三百五十九。
《後漢紀》序


《後漢紀序》


予嘗讀後漢書。煩穢雜亂。睡而不能竟也。聊以暇日。撰集為後漢紀。其所綴會。漢紀謝承書。司馬彪書。華嶠書。謝忱書。漢山陽公紀。漢靈獻起居注。漢名臣奏。旁及諸郡耆舊先賢傳。凡數百卷。前史闕略。多不次敘。錯繆同異。誰使正之。經營八年。疲而不能定。頗有傳者。始見張璠所撰書。其言漢末之事差詳。故復搜而益之。夫史傳之興。所以通古今而篤名教也。丘明之作。廣大悉備。史遷剖判。六家建立。十書。非徒記事而已。信足扶明義教。網羅治體。然未盡之。班固源流周贍。近乎通人之作。然因藉史遷無所甄明。荀悅才智經綸。足為嘉史所述。當世大得治功已矣。然名教之本。帝王高義韞而未敘。今因前代遺事。略舉義教所歸。庶以弘敷王道。前史之闕。古者方今不同。其流亦異。言行趣舍。各以類書。故觀其名迹。想見其人。丘明所以斟酌抑揚。寄其高懷。末吏區區。注疏而已。其所稱美。止宇事義。疏外之意。歿而不傳。其遺風餘趣。蔑如也。今之史書。或非古之人心。恐千載之外。所誣者多。所以悵怏躊躇。操筆悢然者也。《後漢紀》黃姬水本又蔣國祥本。


《七賢序》


阮公瓌傑之量。不移于俗。然獲免者。豈不以虛中犖節。動無過則乎。中散遣外之情。最為高絕。不免世禍。將舉體秀異。直致自高。故傷之者也。山公中懷體默。易可因任。平施不撓。在眾樂同。游刃一世。不亦可乎。《御覽》四百四十七。案:此當即《竹林名士傳.敘》也。《世說.文學篇》注:「宏以夏侯泰初,何平叔、王輔嗣為正始名士,阮嗣宗、嵇叔夜、山巨源、向子期、劉伯倫、阮仲容、王濬仲為竹林名士,裴叔則、樂彥輔、王夷甫、庾子嵩、王安期、阮千里、衛叔寶,謝幼輿為中朝名士。


《三國名臣序贊》


夫百姓不能自治。故立君以治之。明君不能獨治。則為臣以佐之。然則三五迭隆。歷代承基。揖讓之與干戈。文德之與武功。莫不宗匠陶鈞。而群才緝熙。元首經略。而股肱肆力。雖遭離不同。迹有優劣。至于體分冥固。道契不墜。風美所扇。訓革千載。其揆一也。故二八升而唐朝盛。伊呂用而湯武寍。三賢進而小白興。五臣顯而重耳霸。中古陵遲。斯道替矣。居上者不以至公理物。為下者必以私路期榮。御員者不以信誠率眾。執方者必以權謀自顯。于是君臣離而名教薄。世多亂而時不治。故蘧甯以之卷舒。柳下以之三黜接輿以之行歌。魯連以之赴海。衰世之中。保侍名節。君臣相體。若合符契。則燕昭樂毅。古之流也。夫未遇伯樂。則千載無一驥。時值龍顏。則當年控三傑。漢之得材。于斯為貴。高祖雖不以道勝御物。群下得盡其忠。蕭曹雖不以三代事主。百姓不失其業。靜亂庇人。抑亦其次。夫時方顛沛。則顯不如隱。萬物思治。則默不如語。是以古之子。不患弘道難。患遭時難。遭時匪難。遇君難。故有道無時。孟子所以咨嗟。有時無君。賈生所以垂泣。夫萬歲一期。有生之通塗。千載一遇。賢智之嘉會。遇之不能無欣。喪之何能無慨。古人之言。信有情哉。余以暇日。常覽國志。攷其君臣。比其行事。雖道謝先代。亦異世一時也。文若懷獨見之明。而有救世之心。論時則民方塗炭。計能則莫出魏武。故委面霸朝。豫謀世事。舉才不以標鑒。故人亡而後顯。籌畫不以要功。故事至而後定。雖亡。身明順。識亦高矣。董卓之亂。神器遷逼。公達慨然志在致命。由斯而譚。故以大存名節。至如身為漢隸。而跡入魏幕。源流趣舍。其亦文若之謂。所以存亡殊致。始終不同。將以文若既明。名教有寄乎。夫仁義不可不明。則時宗舉其致。生理不可不全。故達識攝其契。相與弘道。豈不遠哉。崔生高朗。折而不撓。所以策名魏武。執笏霸朝者。蓋以漢主當陽。魏后北面者哉。若乃一旦進璽。君臣易位。則崔生所以不與。魏氏所以不容。夫江湖所以濟舟。亦所以覆舟。仁義所以全身。亦所以亡身。然而先賢玉摧于前。來哲攘袂于後。豈非天懷發中。而名教束物者乎。孔明盤桓俟時而動。遐想管樂。遠明風流。治國以禮。人無怨聲。刑罰不濫。沒有餘泣。雖古之遺愛。何以加茲。及其臨終顧託。受遺作相。劉后授之無疑心。武侯受之無懼色。繼體納之無貳情。百姓信之無異辭。君臣之際。良可詠矣。公瑾卓爾逸志不群。總角料主。則素契于伯符。晚節曜奇。則參分于赤壁。惜其齡促。志未可量。子布佐策。致延譽之美。輟哭止哀。有翼戴之功。神情所涉。豈徒謇諤而已哉。然杜門不用。登壇受譏。夫一人之身。所照未異。而用舍之閒。俄有不同。況沈跡溝壑。遇與不遇者乎。夫詩頌之作。有自來矣。或以吟詠情性。或以紀德顯功。雖大指同歸。所託或乖。若夫出處有道。名體不滯。風軌德音。為世作範。不可廢也。故復撰序所懷。以為之讚云。魏志九人。蜀志四人。吳志七人。荀彧字文若。諸葛亮字孔明。周瑜字公瑾。荀攸字公達。龐統字士元。張昭字子布。袁煥字曜卿。蔣琬字公琰。魯肅字子敬。崔琰字季珪。黃權字公衡。諸葛瑾字子瑜。徐邈字景山。陸遜字伯言。陳群字長文。顧雍字元歎。夏侯玄字泰初。虞翻字仲翔。王經字承宗。陳泰字玄伯。□火德既微。運纏大過。洪飆扇海。二溟揚波。虯虎雖驚。風雲未和。潛魚擇淵。高鳥候柯。赫赫三雄。竝迴乾軸。競收杞梓。爭采松竹。鳳不及棲。龍不暇伏。谷無幽蘭。嶺無亭菊。英英文若。靈鑒洞照。應變知微。探賾賞要。日月在躬。隱之彌曜。文明映心。鑽之愈妙。滄海橫流。玉石同碎。達人兼善。廢已存愛。謀解時紛。功濟宇內。始救生人終明風概。公達潛朗。思同蓍蔡。運用無方。動攝群會。爰初發迹。遘此顛沛。神情玄定。處之彌泰。愔愔幕裏。筭無不經亹亹通韻。迹不暫停。雖懷尺璧。顧哂連城。知能拯物。愚足全生。郎中溫雅。器識純素。貞而不諒。通而能固。恂恂德心。汪汪軌度。志成弱冠。道敷歲暮。仁者必勇。德亦有言。雖遇履虎。神氣恬然。行不脩飾。名迹無愆。操不激切。素風愈鮮。邈哉崔生。體正心直。天骨疏朗。牆宇高嶷。忠存軌迹。義形風色。思樹芳蘭。翦除荊棘。人惡其上。時不容哲。琅琅先生。雅杖名節。雖遇塵霧。猶振霜雪。運極道消。碎此明月。景山恢誕。韻與道合。形器不存。方寸海納。和而不同。通而不雜。遇醉忘辭。在醒貽荅。長文通雅。義格終始。思戴元首。擬伊同恥。民未知德。懼若在已。嘉謀肆庭。讜言盈耳。玉生雖麗。光不踰把。德積雖微。道映天下。淵哉泰初。宇量高雅。器範自然。標準無假。全身由直。迹洿必偽。處死匪難。理存則易。萬物波蕩。孰任其累。六合徒廣。容身靡寄。君親自然。匪由名教。敬授既同。情禮兼到。烈烈王生。知死不撓。求仁不遠。期在忠孝。玄伯剛𥳑。大存名體。志在高構。增堂及陛。端委虎門。正言彌啟。臨危致命。盡其心禮。堂堂孔明。基宇宏邈。器同生民。獨稟先覺。標牓風流。遠明管樂。初九龍盤。雅志彌確。百六道喪。干戈迭用。苟非命世。孰埽雰雺。宗子思寍。薄言解控。釋褐中林。鬱為時棟。士元弘長。雅性內融。崇善愛物。觀始知終。喪亂備矣。勝塗未隆。先生標之。振起清風。綢繆哲后。無妄惟時。夙夜匪懈。義在緝熙。三略既陳。霸業已基。公琰殖根。不忘中正。豈曰摸擬。實在雅性。亦既羈勒。負荷時命。推賢恭己。久而可敬。公衡仲達。秉心淵塞。媚茲一人。臨難不惑。疇昔不造。假翮鄰國。進能徽音。退不失德。六合紛紜。民心將變。鳥擇高梧。臣須顧眄。公瑾英達朗。心獨見。披草求君。定交一面。桓桓魏武。外託霸迹。志掩衡霍。恃戰忘敵。卓卓若人。曜奇赤壁。三光參分。宇宙暫隔。子布擅名。遭世方擾。撫翼桑梓。息肩江表。王略威夷。吳魏同寶。遂獻宏謨。匡此霸道。桓王之薨。大業未純。把臂託孤。惟賢與親。輟哭止哀。臨難忘身。成此南面。實由老臣。才為世出。世亦須才。得而能任。貴在無猜。昂昂子敬。拔迹草萊。荷擔吐奇。乃構雲臺。子瑜都長。體性純懿。諫而不犯。正而不毅。將命公庭。退忘私位。豈無鶺鴒。固慎名器。伯言蹇蹇。以道佐世。出能勤功。入能獻替。謀寍社稷。解紛挫銳。正以招疑。忠而獲戾。元歎穆遠。神和形檢。如彼白珪。質無塵玷。立上以恆。匡上以漸。清不增潔。濁不加染。仲翔高亮。性不和物。好是不群。折而不屈。屢摧逆鱗。直道受黜。歎過孫陽。放同賈屈。詵詵眾賢。千載一遇。整轡高衢。驤首天路。仰挹玄流。俯弘時務。名節殊塗。雅致同趣。日月麗天。瞻之不墜。仁義在躬。用之不匱。尚想重暉。載挹載味。後生擊節。懦夫增氣。《文選》。《晉書‧袁宏傳》《蓺文類聚》四十五。


《單道開讚》


物儁招奇。德不孤立。遼遼幽人。望巖凱入。飄飄靈仙。茲焉遊集。遺屣在林。千載一襲。法苑珠林五十九引梁高僧傅又見《十六國春秋》二十一。


《去伐論》


夫君者。必量才任以授官。參善惡以毀譽。課功過以賞罰者也。苟伐其善。必忘其惡。于是怨責之情。必存乎心。希望之氣。必形乎色。此矜伐之士。自賢之人。所以為薄。而先王甚惡之者也。君子則不然。勞而不伐。施而不德。致恭以存其位。下人不隱其功。不避汙。官不辭卑。唯懼不任。唯患弗能。故力有餘。而智不屈。遠咎悔。而行成名立也。《蓺文類聚》二十三。


《明謙》


賢人君子。推誠以存禮。非袶己以應世。率心以誠謙。非匿情以同物。故侯王以孤寡饗天下。江海以卑下朝百川。易曰。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下行。老子曰。高以下為基。貴以賤為本。此之謂乎。《御覽》四百二十三。


《祖逖碑》


逖為豫州刺史薨時。君柩未旋。郡寇圍城。衝櫓既附。城將降矣。勇士五百。撫戈同泣。非祖侯之為。吾誰為死。并力齊赴。卷甲霄起。遂陷堅乘。負戈而反。《御覽》三百三十六。


《丞相桓溫碑銘》


文武開業。尚父定王佐之契。宗周不競。桓公弘九伐之勳。脫履于必濟之功。忘懷于屈伸之會。高氏出乎生民。公亮坦于萬物。遂復改謀迴慮。策馬武關。總轡丹扸之塗。揚鞭終南之嶺。兵交則戰無全敵。勸義則繈負雲集。從以懸軍輕進。因蓄靡儲。而豺狼懼殪。保固窟穴。乃方軌迴轅。反師凱入。雖奇功大勳。未捷于一朝。而宏謨神略。義高于天下。公惟秀傑英特。奇姿表于弱冠。俊神朗鑒。明統備于成德。巾褐衡門。風流推其高致。忘已應務。天下謝其勳業。輔相兩儀。而通運之功必周。虛中容長。而方圓之才咸得。道濟而不有。處泰而逾約。可謂固天時。縱生民之傑者也。銘曰。
美盡黃裳。道畼伊呂。哲人應運。命世作輔。卓卓英風。略略宏宇。亮心高列。俊神閒舉。忘已濟物。撫化翼世。河洛澄流。華梁卷翳。俾我仁公。弘道作鏡。如何不弔。雲巒落映。《蓺文類聚》四十五。


《孟處士銘》


處士名陋。字少孤。武昌陽新人。吳司空孟宗後也。少而希古。布衣蔬食。棲遲蓬蓽之下。絕人閒之事。親族慕其孝。大將軍命會稽王辟之。稱疾不至相府。歷年虛位。而澹然無悶。卒不降志。時人奇之。《世說‧棲逸篇》注。


《祭牙文》


天生五才。治道所司。廢一不可。靜亂輔時。赫赫晉德。乃武乃文。中世不競。王度暫屯。戎狄滑夏。虔劉生民。蠢爾東胡。被髮左衽。思我皇澤。稽首海裔。受爵納貢。服膺累世。後嗣不恭。實叛實戾。侵我神畿。隔我嘉惠。哀彼黎民。嬰此彫殘。況荷大寵。任其艱難。慨然發憤。撫劍忘飡。敢建高牙。烈烈桓桓。《御覽》三百三十九又《蓺文類聚》六十引首四句。


《羅山疏》


善道開尸在石室北壁下。形體朽壞。有白骨在。昔在都。識此道士。聞之使人惻然。其業行殊異。當蟬蛻解骨耳。石室中。先有甌盛香。得便使埽除燒香。《御覽》七百五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