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九》



《夏侯湛(二)》


《抵疑》


當路子有疑夏侯湛者而謂之曰:「吾聞有其才而不遇者,時也;有其時而不遇者,命也。吾子童幼而岐嶷,弱冠而箸德,少而流聲,長而垂名。拔萃始立,而登宰相之朝;揮翼初儀,而受卿尹之舉。盪典籍之華,談先王之言。入閶闔,躡丹墀,染彤管,吐洪煇,干當世之務,觸人主之威,有效矣。而官不過散郎,舉不過賢良。鳳棲五朞,龍蟠六年,英耀禿落,羽儀摧殘。而獨雍容蓺文,蕩駘儒林,志不輟箸述之業,口不釋《雅》《頌》之音,徒費情而耗力,勞神而苦心,此術亦以薄矣。而終莫之辯,宜吾子之陸沈也。且以言乎才,則吾子優矣。以言乎時,則子之所與二三公者,義則骨肉之固,交則明道之觀也。富于德,貴于官,其所發明,雖叩牛操築之客,傭賃抱關之隸,負俗懷譏之士,猶將登為大夫,顯為卿尹。于何有寶咳唾之音,愛錙銖之力?向若垂一鱗,迴一翼,令吾子攀其飛騰之勢,挂其羽翼之末,猶奮迅于雲霄之際,騰驤于四極之外。今迺金口玉音,漠然沈默。使吾子棲遲窮巷,守此困極,心有窮志,貌有飢色。吝江河之流,不以濯舟船之畔;惜東壁之光,不以寓貧婦之目。抑非二三公之蔽賢也,實吾子之拙惑也。」
夏侯子曰:「噫!湛也幸,有過,人必知之矣。吾子所以褎飾之太矣。斟酌之喻,非小醜之所堪也。然過承古人之誨,抑因子大夫之忝在弊室也,敢布其腹心,豈能隱几以覽其概乎!」客曰:「敢祗以聽。」
夏侯子曰:「吾聞先大夫孔聖之言:『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四德具而名位不至者,非吾任也。是以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僕也承門戶之業,受過庭之訓,是以得接冠帶之末,充乎士大夫之列,頗闚《六經》之文,覽百家之學。弱年而入公朝,蒙蔽而當顯舉,進不能拔群出萃,卻不能抗排當世,志則乍顯乍昧,文則乍幽乍蔚。知之者則謂之欲逍遙以養生,不知之者則謂之欲遑遑以求達,此皆未是僕之所匱也。」
「僕又聞,世有道,則士無所執其節;黜陟明,則下不在量其力。是以當舉而不辭,入朝而酬問。僕,東野之鄙人,頑直之陋生也。不識當世之便,不達朝廷之情,不能倚靡容悅,出入崎傾,逐巧點妍,嘔喁辯佞。隨群班之次,伏簡墨之後。當此之時,若失水之魚,喪家之狗,行不勝衣,言不出口,安能干當世之務,觸人主之威,適足以露狂簡而增塵垢。縱使心有至言,言有偏直,此委巷之誠,非朝廷之欲也。」
「今天子以茂德臨天下,以八方六合為四境,海內無虞,萬國玄靜,九夷之從王化,猶洪聲之收清響;黎苗之樂函夏,若遊形之招惠景。鄉曲之徒,一介之士,曾諷《急就》、習甲子者,皆奮筆揚文,議制論道,出草苗,起林藪,御青瑣,入金墉者,無日不有。充三臺之寺,盈中書之閣。有司不能竟其文,當年不能編其籍,此執政之所厭聞也。若乃群公百辟,卿士常伯,被朱佩紫,耀金帶白,坐而論道者,又充路盈寢,黃幄玉階之內,飽其尺牘矣。若僕之言,皆糞土之說,消磨灰爛,垢辱招穢,適可充衛士之爨,盈埽除之器。譬〔猶〕投盈寸之膠,而欲使江海易色;燒一羽之毛,而欲令大爐增勢。若燎原之煙,彌天之雲,噓之不益其熱,噏之不減其氣。今子見僕入朝蹔對,便欲坐望高位,吐言數百,謂陵嶒一世,何吾子之失評也!僕固脂車以須放,秣馬以待卻,反耕于枳落,歸志乎渦瀨,從容乎農夫,優游乎卒歲矣。」
「古者天子畫土以封群后,群后受國以臨其邦,懸大賞以樂其成,列九伐以討其違,興衰相形,安危相傾。故在位者以求賢為務,受任者以進才為急。今也則九州為一家,萬國為百郡,政有常道,法有恆訓,因循而禮樂自定,揖讓而天下大順。夫道學之貴游,閭邑之搢紳,皆高門之子,世臣之胤,弘風長譽,推成而進,悠悠者皆天下之彥也。諷詁訓,傳《詩》《書》,講儒墨,說玄虛,僕皆不如也。二三公之簡僕于凡庸之肆,顯僕于細猥之中,則為功也重矣;時而清談,則為親也周矣。且古之君子,不知士,則不明不安。是以居逸而思危,對食而肴乾。今也則否。居位者以善身為靜,以寡交為慎,以弱斷為重,以怯言為信。不知士者無公誹,不得士者不私愧。彼在位者皆稷、契、咎、益、伊、呂、周、召之倫,叔豹、仲熊之儔,稽古則踰黃唐,經緯則越虞夏,蔑昆吾之功,嗤桓文之勳,抵㧙管仲,蹉雹晏嬰。其遠則欲升鼎湖,近則欲超太平。方將保重嗇神,獨善其身,玄白沖虛,仡爾養真。雖力挾泰山,將不舉一羽;揚波萬里,將不濯一鱗。咳唾成珠玉,揮袂出風雲。豈肯蹩𨇨鄙事,取才進人,此又吾子之失言也。子獨不聞夫神人乎!噏風飲露,不食五穀。登太清,遊山嶽,靡芝草,弄白玉。不因而獨備,無假而自足。不與人路同嗜欲,不與世務齊榮辱。故能入無窮之門,享不死之年。以此言之,何待進賢!」
客曰:「聖人有言曰:『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今子值有道之世,當太平之會,不攘袂奮氣,發謀出奇。使鳴鶴受和,好爵見縻。抑乃沈身郎署,約志勤卑,不亦羸哉!且伊尹之干成湯,甯戚之迕桓公,或投己鼎俎,或庸身飯牛,明廢興之機,歌《白水》之流,德入殷王,義感齊侯。故伊尹起庖廚而登阿衡,甯戚出車下而階大夫。外無微介,內無請謁,矯身擢手,徑躡名位。吾子亦何不慕賢以自厲,希古以慷慨乎!」
夏侯子曰:「嗚呼!是何言歟!富與貴是人之所欲,非僕之所惡也。夫干將之劍,陸斷狗馬,水截蛟龍,而鉛刀不能入泥。騏驥驊騮之乘,一日而致千里,而駑蹇不能邁畝。百鍊之鑑,別鬚眉之數,而壁土不見泰山。鴻鵠一舉,橫四海之區,出青雲之外,而尺鷃不陵桑榆。此利鈍之覺,優劣之決也。夫欲進其身者,不過千萬乘,而僕以上朝堂,荅世問,不過顯所知。僕以竭心思,盡才學,意無雅正可準,論無片言可採,是以頓于鄙劣而莫之能起也。以此言之,僕何為其不自衒哉!子不嫌僕德之不劭,而疑其位之不到,是猶反鏡而索照,登木而下釣,僕未以此為不肖也。」
「若乃伊尹負鼎以干湯,呂尚隱遊以徼文,傅說操築以寤主,甯戚擊角以要君,此非僕所能也。莊周駘蕩以放言,君平賣卜以自賢,接輿陽狂以蔽身,梅福棄家以求仙,此又非僕之所安也。若乃季札抗節于延陵,揚雄覃思于《太玄》,伯玉和柔于人懷,柳惠三黜于士官,僕雖不敏,竊頗彷彿其清塵。」○《晉書‧夏侯湛傳》。


《周詩》敘


《周詩》者《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六篇,有其義而亡其辭。湛續其亡,故云《周詩》也。○《世說‧文學篇》注引《夏侯湛集》。


《虞舜贊》


有虞愔愔,揖讓鼓琴。垂拱臨民,詠彼南音。世澄道玄,天下混心。思我王度,如玉如金。○《藝文類聚》十一。


《左丘明讚》


世亂讒勝,君子道憂。丘明達聖,致意春秋。微言逃難,旁行不流。〔庶幾斯文,希志訓猷〕。○《初學記》十七。


《顏子贊》


知彰知微,體深研機。明象介石,量同聖師。探賾罔滯,在言靡遺。仰諸惟高,瞻之攸希。○《藝文類聚》二十。


《閔子騫贊》


聖既擬天,賢亦希聖。蒸蒸子騫,立體忠正。干祿辭親,事親盡敬。勉心景迹,擢辭流詠。○《藝文類聚》二十。《初學記》十七。


《管仲像贊》


堂堂管生,忘存興仁。仁道在己,唯患無身。包辱遠害,思濟彝倫。心寄鮑子,動成生民。


《鮑叔像贊》


鮑子愔愔,式昭德音。綢繆敬叔,二人同心。厥芳猶蘭,其堅如金。遙遙景迹,君子攸欽。○《藝文類聚》二十一。


《范蠡贊》


悠悠范子,求仁在己。進報危國,退弘妙理。身與勳偕,名與身否。逸群遠遊,永齊終始。


《魯仲連贊》


峨峨先生,有邈其節。流仁憂亂,抗道自絜。隨事抑揚,與時開闔。在幽能泰,處悶惟悅。


《莊周贊》


邁邁莊周,騰世獨遊。遁時放言,齊物絕尤。垂釣一壑,取戒犧牛。望風寄心,託志清流。○《藝文類聚》三十六。
《東方朔畫贊》并序


《東方朔畫贊并序》


大夫諱朔,字曼倩,平原厭次人也。魏建安中分厭次以為樂陵郡,故又為郡人焉。事漢武帝,《漢書》具載其事。
先生瓌瑋博達,思周變通,以為濁世不可以富貴也,故薄遊以取位;苟出不可以直道也,故頡頏以慠世。慠世不可以垂訓也,故正諫以明節;明節不可以久安也,故詼諧以取容。潔其道而穢其迹,清其質而濁其文。弛張而不為邪,進退而不離群。若乃遠心曠度,贍智宏材,倜儻博物,觸類多能。合變以明笇,幽贊以知來。自《三墳》、《五典》、《八索》、《九丘》,陰陽圖緯之學,百家眾流之論,周給敏捷之辯,支離覆逆之數,經脈藥石之蓺,射御書計之術,乃研精而究其理,不習而盡其功,經目而諷于口,過耳而闇于心。夫其明濟開豁,包含弘大,陵轢卿相,嘲哂豪桀,籠罩靡前,跆籍貴勢,出不休顯,賤不憂戚,戲萬乘若寮友,視儔列如草芥。雄節邁倫,高氣蓋世,可謂拔乎其萃,遊方之外者已。
談者又以先生噓吸沖和,吐故納新;蟬蛻龍變,棄俗登仙;神交造化,靈為星辰。此又奇怪惚恍,不可備論者也。
大人來守此國,僕自京都言歸定省,覩先生之縣邑,想先生之高風;徘徊路寢,見先生之遺像;逍遙城郭,觀先生之祠宇。慨然有懷,乃作頌焉。其辭曰:
矯矯先生,肥遯居貞。退不終否,進亦避榮。臨世濯足,希古振纓。涅而無滓,既濁能清。無滓伊何,高明克柔。能清伊何,視汙若浮。樂在必行,處淪罔憂。跨世淩時,遠蹈獨游。瞻望往代,爰想遐蹤。邈邈先生,其道猶龍。染迹朝隱,和而不同。棲遲下位,聊以從容。
我來自東,言適茲邑。敬問墟墳,企佇原隰。墟墓徒存,精靈永戢。民思其軌,祠宇斯立。徘徊寺寢,遺像在圖。周旋祠宇,庭序荒蕪。榱棟傾落,草萊勿除。肅肅先生,豈焉是居?是居弗形,悠悠我情。昔在有德,罔不遺靈。天秩有禮,神監孔明。彷彿風塵,用垂頌聲。○《文選》。又《顏魯公重刊碑拓本》。
《夏侯稱夏侯榮敘》


《夏侯稱夏侯榮敘》


稱字叔權。自孺子而好合聚童兒,為之渠帥,戲必為軍旅戰陳之事,有違者輒嚴以鞭捶,眾莫敢逆。淵陰奇之,使讀《項羽傳》及兵書,不肯,曰:「能則自為耳,安能學人?」年十六,淵與之田,見奔虎,稱驅馬逐之,禁之不可,一箭而倒。名聞太祖,太祖把其手喜曰:「我得汝矣!」與文帝為布衣之交,每讌會,氣陵一坐,辯士不能屈。世之高(明)〔名〕者多從之游。年十八卒。弟榮,字幼權。幼聰惠,七歲能屬文,誦書日千言,經目輒識之。文帝聞而請焉。賓客百餘人,人一奏刺,悉書其鄉邑名氏,世所謂爵里刺也,客示之,一寓目,使之徧談,不謬一人。帝深奇之,漢中之敗,榮年十三,左右提之走,不肯,曰:「君親在難,焉所逃死!」乃奮劍而戰,遂沒陣。○《魏志‧夏侯淵傳》注引(此)《〔世〕語》。


《羊秉敘》


秉字長達,泰山平陽人。漢南陽太守續曾孫。大父魏郡府君,即車騎掾元子也。府君夫人鄭氏無子,乃養秉。齠齕而佳,小心敬慎。十歲而鄭夫人薨,秉思容盡哀。俄而公府掾及夫人竝卒,秉群從父率禮相承,人不閒其親,雍雍如也。仕參撫軍將軍事。將奮千里之足,揮沖天之翼,惜乎春秋三十有二而卒。昔罕虎死,子產以為無與為善。自夫子沒,有子產之歎矣!亡後有子男,又不育。是何行善而禍繁也?豈非司馬生之所惑歟?○《世說‧言語篇》注。


《羊太常辛夫人傳》


夫人字憲英,衛尉肅侯毘之女,聰明有才鑒。初文帝與陳思王爭為太子,既而文帝得立,抱毘頸而喜曰:「辛君知我喜不?」毘以告憲英,憲英歎曰:「太子,代君主宗廟社稷者也。代君不可以不戚,主國不可以不懼,宜戚而喜,何以能久?魏其不昌乎!」弟敞為大將軍曹爽參軍。司馬宣王將誅爽,因爽出,閉城門。大將軍司馬魯芝將爽府兵,犯門斬關,出城門赴爽,來呼敞俱去。敞懼,問憲英曰:「天子在外,太傅閉城門,人云將不利國家,于事可得爾乎?」憲英曰:「天下事不可知,然以吾度之,大傅殆不得不爾!明皇帝臨崩,把太傅臂,以後事付之,此言猶在朝士之耳。且曹爽與太傅俱受寄託之任,而獨專權勢,行以驕奢,于王室不忠,于人道不直,此舉不過以誅曹爽耳。」敞曰:「然則事就乎?」憲英曰:「得無殆就!爽之才非太傅之偶也。」敞曰:「然則敞可以無出乎?」憲英曰:「安可以不出。職守,人之大義也。凡人在難,猶或恤之;為人執鞭而棄其事,不祥,不可也。且為人死,為人任,親昵之職也,從眾而已。」敞遂出。宣王果誅爽。事定之後,敞歎曰:「吾不謀于姊,幾不獲于義。」逮鍾會為鎮西將軍,憲英謂從子羊祜曰:「鍾士季何故西出?」祜曰:「將為滅蜀也。」憲英曰:「會在事縱恣,非持久處下之道,吾畏其有他志也。」祜曰:「季母勿多言。」其後會請子琇為參軍,憲英憂曰:「他日見鍾會之出,吾為國憂之矣。今日難至吾家,此國之大事,必不得止也。」琇固請司馬文王,文王不聽。憲英語琇曰:「行矣,戒之!古之君子,入則致孝于親,出則致節于國,在職思其所司,在義思其所立,不遺父母憂患而已。軍旅之閒,可以濟者,其唯仁恕乎!汝其慎之!」琇竟以全身。憲英不好華麗,祜上夫人鼲子帔,緣以錦,不肯服。從外孫胡母揚,上夫人錦被,夫人反臥之。年至七十有九,泰始五年卒。○《魏志‧辛毘傳》注引《世語》。


《張平子碑》


河閒諱衡,字平子,南陽此縣人也。體德純和,秉行孝友,加以俊才命世,英識秀建。崔子玉為之造化高才瑋蓺,與神合契,君子以為褎然聞之風聲。至于仕乎史官,筭二儀之數,研陰陽之理,□□日月,致巧渾儀,有極深探賾之思,數往知來之驗,此崔生所以發德音也。若夫好學博古,貫綜謨籍,墳典兵索之流,經禮訓詁之載,百家九流之辯,詩賦雅頌之辭,金匱玉板之奧,讖契圖緯之文,音樂書畫之蓺,方技博奕之巧,自洪範彝倫,以逮于若郯子之所習,介盧之所識者,网不該羅其情,原始要終,故能學為人英,文為辭宗,紹羲和之顯跡,系相如之遐風。向若生于春秋之間,游乎闕里之堂,將同貫宰貢,齊衡游夏,豈值取足于身中,垂名于一涂哉。是以先生恆屈于不知己,仕居下位,再為史官,而發應間之論。時不容道,遂興思玄之賦。爰登侍中,則黨言允諧;出相河間,則黎民時雝,庸渠限其所至哉。若夫巡狩誥頌,所以敷陳主德,二京南都,所以贊美畿輦者,與雅頌爭流,英英乎其有味與。若又造事屬辭,因物興下筆流藻,潛思發義,文無擇辭,言必華麗,自屬文之士,未有如先(王)〔生〕之善選言者也。南陽相夏侯湛,自涉境以經于諸邑,每縣咨其故老,訪其先賢,有兆者表其墓,經墳者揖其魂,涂出魯陽,行次西鄂,眄狐山而頌□英,歷茲邑而懷夫子,暨路過塋域,止駕衢首,覩封樹之蕭條,觀高碑之稱美,于是慨然永思,愴爾長懷,若死者可起,吾其與歸。乃延邑宰而問之曰:昔武王入殷,封比干之隴;高祖經巍,酬信陵之墓,此聖賢之所以禮忠旌能,甄表明德也。有可以優其胤嗣者,禮其在是,而世冑絕紹,支庶無聞。于是乃翦其墟落,寵其宗人,使奉其四時,獻其粢盛,遂糾集舊跡,攝載新懷而書之碑側,以闡美抒思焉。其頌曰:
奕奕張生,秉德淑清。研深綜理,思俊才英。實掌天地,幽贊神明。冠曩興美,傾漢流聲。匪唯天象,亦垂人文。有炳其猶,有鑠其新。仰鑒遺籍,馳心哲人。殊世投好,百載交神。奉命南邦,行出爾涂。□及隧首,輟駕前衢。徘徊崇碑,逍遙故墟。企仰网瞻,長懷焉如。昔在先賢,唯德作友。古而無死,願言攜手。世則茲泯,道乃□□。在珠詠隋,于璧稱和。戢寶無彫,人壽幾何。望兼京臺,思踰竢河。○《隸釋》十九。


《魯芝銘》


爽既誅,宣王即擢芝為并州刺史,以綜為安東將軍。○《魏志‧曹爽傳》注。


《新論》


爪生于肉,去爪而肉不知。○《御覽》三百七十。


《懷思賦》


何天地之悠長。悼人生之短淺。思縱慾以求歡。苟抑沈以避免。嗟聖王之制作。所以貴夫善善。信循道以從法。何世路之迍蹇。始絜操以迄今。每適道而靡違。思典言以攝事。弗履過而循非。恆戰戰以矜慄。杜穢釁而防微。斂規節以踐跡。冀天鑒之佑誠。勤恭肅以端厲。常苦心而勞形。桑榆掩其薄沒。既白首而無成。世務多故。吾固甘夫無為。名不足以為尚。空勞穢以自卑。永無事以安神。故幸歿之無知。《蓺文類聚》二十六。


《笙賦》


嗟萬物之殊觀。莫比美乎音聲。總眾異以合體。匪求一以取成。雖琴瑟之既麗。猶靡尚乎清笙。爾乃採桐竹。翦朱密。摘長松之流肥。咸崑崙之所出。抑揚噓吸。或𠱿或吹。擪拈挹按。同覆互移。初進飛龍。重繼鵾雞。振引合和。如會如離。若夫纏緜約殺。足使放達者循察。通豫平曠。足使廉規者棄節。沖虛冷澹。足使貪榮者退讓。開明爽亮。足使慢惰者進竭。豈眾樂之能倫。邈奇特而殊絕。《蓺文類聚》四十四。《初學記》十六。


《彈棊賦》


嫌深宇以舒情。遘眾蓺以廣娛。觀奇巧之壞麗。律彈棊之妙殊。局則崑山之寶。華陽之石。或煩蜿龍藻。或分帶班駮。或發色玄黃。或皦的鱗白。悉魯匠之精能。傾工心于雕錯。形方隆而應矩。焜煜霞以倏鑠。爾乃延良人。洽坐際。隆局施輕棊。列徐正。控往來。必有中而告憩。相形投巧。左撫右拔。揮纖捐以長邪。因偃掌而發八。陵超踰落。歸趣援勢。紛交務而踖合。乘流密以遙曳。若乃釋正彈。循亂湯。滑石周。散勢縱橫。捭撥捶撇。肆應無方。侈若天星之列。閃若流電之光。或擗拍散爛。揮霍便娟。或奮振唐唐。頹水參連。棊單局匱。等分紀殘。勝者含和。負者喪顏。惜情娛之未遂。恨白日之微遄。實機蓺之端首。固君子之所歡也。《蓺文類聚》七十四。


《馳射賦》


參武蓺以遊遨。《文選‧赭白馬賦》注。


《賀德音表》


伏聞明詔。悉除養熊虎之費。舉朝增慶。咸稱聖主。伏惟陛下未觀古今成敗之戒。而卓爾玄覽。明發自然。遣除無益。務在嗇民。誠可謂性與天道。生而知之。孔子十五志學。四十不惑。陛下年在志學之後。而思洞不惑之前。三代之興。無不抑損情欲。三季之衰。無不肆其侈靡。陛下不學其興。而與興者同功。不覽其衰。已去衰者之弊。道侔上哲。德邁中古。吐絲髮之言。著如綸之美。臣聞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人主之言。則右史書之。陛下此詔既當。等之史籍。又宜宣布天下。自喪亂已來。四十餘載。塗炭之餘。思治久矣。陛下智成當年。而運值百六。德音之詔。發自聖德。願復觸類而長之。廣求其比。無使朝有游食費祿之臣。野有逋竄不傜之民。使居官者。必有供時之賦。則何患倉廩之不實。下土之不均。凡修此術。易于反掌耳。臣誠總猥。官自朝末。不足對揚盛化。裨益大猷。然目覩聖美。心悅至教。自忘叢細。謹拜表以賀。《群書治要》二十九引《晉書》成帝咸和七年詔除諸養禽之屬無益者集書令史夏侯盛表。


《婦喪久不葬服議》


婦喪既周而未葬。服當除否。荅云。凡婦喪。夫為主。子不以杖即位。避父之尊也。主喪不變。禮有明文。然子亦不除。《通典》一百三。


《荅魏孟叔難》


魏孟叔難盛曰。嫡子婦死。其舅亦為喪主。家貧經年不葬。舅及子孫。竝不得除邪。豈可為一嫡婦。使三代累載不釋服乎。盛荅。仲由傷貧之言。啜菽飲水。盡其懽。還葬而無椁。豈有非之者哉。若知禮者。自當不淹久。同上
魏又難曰。舊時夫為妻杖居倚廬。服竝如三年之制。今人通所不行。即自宜隨時而除。何應以喪主為斷。盛荅曰。棄先王之教。而令隨俗。意所未可。今人不禫不杖。蓋失禮耳。《通典》一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