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六十一》



《釋慧遠(一)》


《荅秦主姚興書》


欲令作大智論序。以伸作者之意。貧道聞懷大非小堵所容。汲深非短綆所測。披省之日。有愧高命。又體羸多疾。觸事有廢。不復屬意以來。其日亦久。來告之重。輒粗輟所懷。至於研究之美。當復寄諸明德。《釋藏輦》九又《百》五。


《荅王謐書》


古人不愛尺璧而重寸陰。觀其所存。似不在長年耳。檀越既履順而游性。乘佛理以御心。因此而推。復何羨於遐齡邪。聊想斯理久已得之。為復酬來訊耳。《釋藏輦》九又《百》五又《世說》。


《荅戴處士書》


釋慧遠頓。首省君別示。以偽慨然。先雖未善相悉。人物來往。亦未始暫忘。分明窮達。非常智所測。然依傍大宗。似有定檢。去秋與諸人共讀君論。竝亦有同異。觀周郎所作荅意。謂世典與佛教是其中。今封呈。想暇日能力尋省。《廣弘明集》二十。


《又與戴處士書》


見君與周處士往復。足為寡主。然佛教精微。難以事詰。至於理玄數表。義隱於經者。不可服言。但恨君作佛弟子。未能留心聖典耳。頃得書論。亦未始暫忘。年衰多疾。不暇有荅。脫因講席之餘。粗綴所懷。今寄往。試與同疑。共尋。若見其族。則比干商臣之流。可不思而得。釋慧遠頓首。《廣弘明集》二十。


《與隱士劉遺民等書》


每尋疇昔遊心世典。以為當年之華苑也。及見老莊。便悟名教。是應變之虛談耳。以今而觀。則知沈冥之趣。豈得不以佛理為先。苟會之有宗。則百家同致。君諸人竝為如來賢弟子也。策名神府。為日已久。徒積懷遠之興。而乏因籍之資。以此永年。豈所以勵其宿心哉。意謂六齋日。宜簡絕常務。專心空門。然後津寄之情篤。來生之計深矣。若染翰綴文。可託興於此。雖言生於不足。然非言無以畼。一詣之感。因驥之喻。亦何必遠寄古人。《廣弘明集》三十二。


《遣書通好鳩摩羅什》


釋慧遠頓首。去歲得姚左軍書。具承德問。仁者曩絕殊域。越自外境。於時音譯未交。聞風而悅。但江湖難寘。以形乖為歎耳。須知承否通之會。懷寶來遊。至止有問。則一日九馳。徒情欣雅味。而無由造盡。寓目望途。固以增其勞佇。每欣大法宣流。三方同遇。雖運鍾其末。而趣均在昔。誠未能扣律妙門。感徹遺靈。至於虛襟遣契。亦無日不懷。夫旃檀移植。則異物同熏。摩尼吐曜。則眾珍自積。是惟教合之道猶虛。往實歸況。宗一無像。而應不以情者乎。是故負荷大法者。必以無執為心。會友以仁者。使功不自己。□若令法輪不停軫於八正之路。三寶不輟音於將盡之期。則滿願不專美於絕代。龍樹豈獨善於前蹤。今往比量衣裁。願登高坐為著之。并天漉之器。此既法物。聊以示懷。《高僧傳》六。


《重與鳩摩羅什書》


日有涼氣。比復何如。去月法識道人至。聞君欲還本國。情以悵然。先聞君方當大出諸經。故未欲便相諮求。若此傳不虛。眾恨可言。今輒略問數十條事。冀有餘暇。一一為釋。此雖非經中之大難。要欲取決於君耳。井報偈一章日。本端竟何從起。滅有無際。一微涉動境。成此穨山勢。惑相更何乘。觸理自生滯。因緣雖無主。開途非一世。時無悟宗匠。誰將握玄契。末問尚悠悠。相與期暮歲。《高僧傳》六。


《遣書通好曇摩流支》


佛教之興。九行上國。自分流巳來。四百餘年。至於沙門律戒。所闕尤多。頃有西域道士弗若多羅。是罽賓人。其諷十誦梵本。有羅什法師。通才博見。為之傳譯。十誦之中。文始過半。多羅早喪。中途而寢。不得究竟大業。慨恨良深。傳聞仁者。齎此經自隨。甚欣所遇。冥運之來。究竟大業。慨恨良深。傳聞仁者。齎此經自隨甚欣所遇。冥運之來。豈人事而已邪。想弘道為物。感時而動。叩之有人。必情無所吝。若能為律學之徒。畢此經本。開示梵行。洗其耳目。使始涉之流。不失無上之津。澡懷勝業。日月彌朗。此則惠深德厚。人神同感矣。幸願垂懷。不乖往意。一二悉諸道人所具。《高僧傳》二。


《荅桓玄書》


大道淵玄。其理幽深。銜此高旨。實如來談。然貧道出家。便是方外之賓。雖未踐古賢之德。取甚一往之志。削除飭好。落名求實。若使幽冥有在。故當不謝於俗人。外似不盡。內若斷金。可謂見形不及道。哀哉哀哉。帶索枕石。華而不實。管見之人。不足羨矣。雖復養素山林。與樹木何異。夫道在方寸。假練形為真。卞和號慟於荊山。患人不別故也。昔聞其名。今見其人。故莊周悲慨。人生天地之閒。如白駒之過隙。以此而尋。孰得久停。豈可不為將來作資。言學步邯鄲者。新無功。失其本質。故使邯鄲人匍匐而歸。百代之中。有此一也。豈混同以通之。貧道巳乖世務。形權於流俗。欲於其中化未化者。雖復沐浴踞傲。柰疑結何。一世之榮。劇若電光。聚則致離。何足貪哉。淺見之徒其惑哉。可謂下士聞道。而大笑之。真可謂迷而不反也。貧道形不出入。才不應世。是故毀其陋質。被其割截之服。理未能心冥玄化。遠存大聖之制。豈拾其本懷而酬高誨。貧道年與時穨。所患未痊。乃復曲垂光慰。怠慶交至。檀越信心。幽當大法所寄。豈有一傷毀其本也。將非波旬試嬈之言。辭拙寡聞。加酬高命。蓋是火逆之懷耳。《弘明集》十一。


《與桓玄書論料簡沙門》


佛教陵遲。穢雜日甚。每一尋思。憤慨盈懷。常恐運出非意。混然淪湑。此所以夙宵歎懼。忘寢與食者也。見檀越澄清諸道人教。實應其本心。失涇以渭分則清濁殊流。枉以宜正則不仁自遠。推此而言。符命既行。必二理斯得。然後令飾偽取容者。自絕於假通之路。信道懷真者。無復有負俗之嫌。如此則道世交興。三寶復隆於茲矣。貧道所以寄命江南。欲託有道以存至業。之隆替。實由乎人。植檀越當年。則是貧道中興之運。幽情所託。己冥之在昔。是以前後書疏。輒以憑寄為先。每尋告慰。眷懷不忘。但恐年與時乖。不盡檀越盛隆之化耳。今故諮白數條如別疏。
經教所開。凡有三科。一者禪思入微。二者設味遺典。三者興建福業。三科誠異。皆以律行為本。檀越近制。是大同於此。是所不疑。或有興福之人。內不毀禁。而迹非阿練若者。或多誦經。諷詠不絕而不能畼說義理者。或年已宿長。雖無三科可記。而體性貞正不犯人非者。凡如此輩。皆是所疑。今尋檀越所遣之例。不堪問此。而外物惶惑。莫敢自寍。故以別白。夫形跡易察而真偽難辯。自非遠鑒得之信難。若是都邑沙門經檀越視聽者。固無所疑。若邊局遠司。識不及遠。則未達教旨。或因符命濫及善人。此最其深憂。若所在執法之官意所未詳。又時無宿望沙門。可以求中得令送至大府以經高鑒者。則於理為弘。想檀越神慮已。得之於心。直是貧道常近之情。不能不及耳。若有族姓子弟。本非役門。或世奉大法。或弱而天悟。欲棄俗入道。求作沙門。推例尋意。似不塞其清塗。然要須諮定。使洗心向味者無復自疑之情。昔外國諸王。多參懷聖典。亦有因時助弘大化。扶危救弊。信有自來矣。檀越每期情古人。故復略敘所聞。《弘明集》十二。《高僧傳》六有節文。


《荅桓玄書》


詳省別告及八座書。問沙門所以不敬王者音。義在尊主崇上。遠存名體。徵引老氏。同王侯於三大。以資生運通之道。故宜重其神器。若推其末1以尋其源。咸稟氣於兩儀。受形於父母。則以生生通運之道為弘。資存日用之理為大。故不宜其德而遺其禮。霑其惠而廢其敬。此檀越立意之所據。貧道亦不異於高懷。求之於佛教。以尋沙門之道理則不然。何者。佛經所明凡有二科。一者處俗弘教。二者出家修道。處俗則奉上之禮。尊親之敬。忠孝之義。表於經文。在三之訓。彰乎聖典。斯與王制同命。有若符契。此一條全是檀越所明。理不容異也。出家則是方外之賓。迹絕於物。其為教也。達患異緣於有身。不存身以息患。知生生由於稟化。不順化以求宗。求宗不由於順化。故不重運通之資。息患不自於存身。故不貴厚生之益。此理之與世乖道之與俗反者也。是故凡在出家。皆隱居以求其志。變俗以達其道。變俗服章。不得與世典同禮。隱居則宜高尚其迹。夫然故能拯溺族於沈流。拔幽根於重劫。遠通三乘之津。廣開天人之路。是故內乖天屬之重。而不違其孝。外闕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若斯人者。自誓始於落簪。立志成於暮歲。如令一夫全德。則道洽六親。澤流天下。雖不處王侯之位。固已協契皇極大庇生民矣。如此豈坐受其德。虛霑其惠。與夫尸祿之賢同其素飡者哉。檀越頃者以有其服而無其人。故澄清𥳑練。容而不雜。此命既宣。皆人百其誠。遂之彌深。非言所喻。若復開出處之迹。以弘方外之道。則虛襟者挹其遺風。漱流者味其餘津矣。若澄𥳑之後。猶不允情。其中或真偽相冒。涇渭未分。則可以道廢人。固不應以人廢道。以道廢人則宜去其服。以人廢道則宜存其禮。禮存則制教之旨可尋。跡廢則遂志之歡莫由。何以明其然。夫沙門服章法用。雖非六代之典。自是道家之殊。俗表之名器。名器相涉則事乖其本。事乖其本。則禮失其用。是故愛夫禮者。必不虧其名器。得之不可虧亦有自來矣。夫遠遵古典者。猶存告朔之餼羊。餼羊猶可以存禮。豈況如來之法服邪。推此而言。雖無其道必宜存其禮。禮存則法可弘。法可弘則道可尋。此古今所同。不易之大法也。又袈裟非朝宗之服。鉢盂非廊廟之器。軍國異容。戎華不雜。剔髮毀形之人。忽廁諸夏之禮。則是異類相涉之像。亦竊所未安。檀越奇韻挺於弱年。風流邁於季俗。猶參究時賢以求其中。此而推之。必不以人廢言。貧道西垂之年。假日月以待盡。情之所惜。豈存一己苟恪所執。蓋欲令三寶中興於命世之運。明德流芳於百代之下耳。若一旦行此。佛教長淪。如來大法。於茲泯滅。天人感歎。道俗革心矣。貧道幽誠所期。復將安寄。緣眷愚之隆。故坦其所懷。執筆悲懣不覺涕泗橫流矣。《沙門不拜俗事》一。
夫稱沙門者何邪。謂能發矇俗之幽昏。啟化表之玄路。方將以兼忘之道。與天下同往仗布高者挹其遺風。漱流者味其餘津。若然。雖大業未就。觀其超步之迹。所悟固已宏矣。又袈裟非宗之服。鉢盂非廊廟之器。沙門塵外之人。不應致敬王者。《高僧傳》六。


《與晉安帝書》


釋慧遠頓首。陽月和暖。願御膳順宜。貧道先嬰重疾。年衰益甚。猥蒙慈詔曲重光慰。感懼之深。實百於懷。幸遇慶會而形不自運。此情此慨。良無以喻。《高僧傳》六。


《荅盧循書》


損餉六種。深抱情至。益智乃是一方異味。即於僧中行之。《蓺文類聚》八十七。《御覽》九百七十二。


《沙門不敬王者論五篇并序》


晉成康之世。車騎將軍庾冰。疑諸沙門抗禮萬乘。所明理。何驃騎有荅。至元興中。太尉桓公。亦同此義。謂庾言之未盡。與八座書云。佛之為化。雖誕以茫浩。推乎視聽之外。以敬為本。此出處不異。蓋所期者殊。非敬恭宜廢也。老子同王侯於三大。原其所重。皆在於貲生通運。豈獨以聖人在位。而比稱二儀哉。將以天地之大德曰。生。通生理物存乎王者。故尊其神器。而理實唯隆。豈是虛相崇重。義存弘御而已。沙門之所以生。生貲國存。亦日用於理命。豈有受其德而遺其禮。沾其惠而廢其敬哉。於時朝士名賢。荅者甚眾。雖言未悟時。竝互有其美。徒咸盡所懷。而厘蘊於情。遂令無上道服毀於塵俗。亮到之心。屈乎人事。悲夫。斯乃交喪之所由。千載之否運。深懼大法之將淪。感前事之不忘。故著論五篇。究敘微微意。豈曰。淵壑之待晨露。蓋是伸其罔極。亦庶後之君子。崇敬佛教者式詳覽焉。
在家一
原夫佛教所明大要之出家為異。出家之人。凡有四科。其弘教通物。則功侔帝王。化兼治道。至於感俗悟時。亦無世不有。但所遇有行藏。故以之廢興為隱顯耳。其中可得論者請略而言之。在家奉法。則是順化之民。情未變俗。跡同方內。故有天屬之愛。奉主之禮。禮敬有本。遂因之而成教。本其所因。則功由在昔。是故因親以教愛。使民知其有自然之恩。因嚴以教敬。使民知其有自然之重。二者之來。實由冥應。應不在今。則宜尋其本。故以罪對為刑罰。使懼而後慎。以天堂為爵賞。使悅而後動。此皆即其影響之報而明於教。以因順為通。而不革其自然也。何者。夫厚身存生。以有封為滯。累根深固。存我未忘。方將以情欲為苑囿。聲色為遊觀。耽湎世樂。不能自勉而特出。是故教之所檢。以此為涯。而不明其外耳。其外未明大則大同於順化。故不可受其德而遺其禮。沾其惠而發其敬。是故悅釋迦之風者。輒先奉親而敬君。變俗投簪者。必待命而順動。若君親有疑。則退求其志。以俟同悟。斯乃佛教之所以重資生。助王化於治道者也。論者立言之旨貌有所同。故位夫內外之分。以明在三之志。略敘經意。宣寄所懷。
出家二
出家則是方外之賓。跡絕於物。其為教也。達患累緣於有身。不存身以息患。知生生由於稟化。不順化以求宗。求宗不由於順化。則不重運通之資。息忠不由於存身。而不貴厚生之益。此理之與形乖。道之與俗反者也。若斯人者。自誓始於落簪。立志形乎變服。是故凡在出家。皆遯世以求其志。變俗以達其道。變俗。則服章不得與世典同禮。遯世。則宜高尚其跡。夫然者。故能拯溺俗於沈流。拔玄根於重劫。遠通三乘之津。廣開天人之路。如令一夫全德。則道洽六親。澤流天下。雖不處王侯之位。亦以協契皇極。在宥生民矣。是故內乖天屬之重而不違其孝。外闕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從此而觀。故知超化表以尋宗。理深而義篤。昭泰息以語仁。則功末而惠淺。若然者。雖將面冥山而而旋步。猶或恥聞其風豈況與夫順化之民。尸祿之賢。同其孝敬者哉。
求宗不順化三
問曰。尋夫老氏之意。天地以得一為大。王侯以體順為尊。得一故為萬化之本。體順。故有運通之功。然則明宗必存乎體極。體極必由於順化。是故先賢以為美談。眾論所不能異。異夫眾論者。則義無所取。而云不順化何邪。荅曰。凡在有方同稟生於大化。雖群品萬殊。精麤異貫。統極而言。唯有靈與無靈耳。有靈則有情於化。無靈則無情於化。無情於化。化畢而生盡。生不由情。故形朽而化滅。有情於化感物而動。動必以情。故其生不絕。其生不絕。則其化彌廣而形彌積。情彌滯而累彌深。其為患也。焉可勝言哉。是故經稱泥洹不變。以化盡為宅。三界流動以罪苦為場。化盡則因緣永息流動則受苦無窮。何以明其然。夫生以形為桎梏。而生由化有。化以情感。則神滯其本。而智昏其照。介然有封。則所存唯已。所涉唯動。於是靈轡失御。生塗日開。方隨貪愛於長流。豈一受而已哉。是故反本求宗者。不以生累其神。超落塵封者。不以情累其生。不以情累其生則生可滅。不以生累其神則神可冥。冥神絕境。故謂之泥洹。泥洹之名。豈虛稱也哉。請推而實之。天地雖以生生為大。而未能令生者不死。王侯雖以存存為功。而未能令存者無患。是故前論云。達患累緣於有身。不存身以息患。知生生由於稟化。不順化以求宗。義存於此。義存於此。斯沙門之所以抗禮萬乘。高尚其事。不爵王侯而沾其惠者也。
體極不兼應四
問曰。歷觀前史。上皇已來。在位居宗者未始異其原本。本不可二。是故百代同典。咸一其統。所謂唯天為大。唯堯則之。如此。則非智有所不照。自無外可照。非理有所不盡。自無理可盡。以此而推。視聽之外。廓無所寄。理無所寄。則宗極可明。今諸沙門不悟文表之意。而惑教表之文。其為謬也。固已甚矣。若復顯然有驗。此乃希世之聞。荅曰。夫幽宗曠邈。神道精微。可以理尋。難以事詰。既涉乎教則以因時為檢。雖應世之見優劣萬差。至於曲成。在用感即民心而通其分。分至則止其智之所不知。而不關其外者也。若然則非體極者之所不兼。兼之者不可竝御耳。是以古之語大道者。五變而形名可舉。九變而賞罰可言。此但方內之階差。而猶不可頓設。況其外者乎。請復推而廣之以遠其旨。六合之外存而不論者。非不可論。論之或乖。六合之內論而不辯者。非不可辯。辯之惑疑。春秋經世先王之志辯而不議者。非不可議。議之者或亂。此三者。皆即其身耳目之所不至以為關鍵。而不關視聽之外者也。因此而求聖人之意。則內外之道可合而明矣。常以為道法之與名教。如來之與堯孔。發致雖殊。潛相影響。出處誠異。終期則同。詳而辯之。指歸可見。理或有先合而後乖。有先乖而後合。先合而後乖者。諸佛如來則其人也。先乖而後合者。歷代君王未體極之主斯其流也。何以明之。經云。佛有自然神妙之法。化物以權。廣隨所入。或為靈仙轉輪聖帝。或為卿相國師道士。若此之倫。在所變現。諸王君子。莫知為誰。此所謂合而後乖者也。或有始創大業。而功化未就跡有參差。故所受不同。或期功於身後。或顯應於當年。聖王則之而成教者。亦不可稱算。雖抑引無方。必歸塗有會。此所謂乖而後合者也。若令乖而後合。則擬步通塗者。必不自崖於一揆。若令先合而後乖。則釋迦之與堯孔。發致不殊。斷可知矣。是故自乖而求其合。則知理會之必同。自合而求其乖。則悟體極多方。但見形者之所不兼。故惑眾塗而駭其異耳。因茲而觀。天地之道。功盡於運化。帝王之德。理極於順通。故雖曰道殊所歸一也。不兼應者。物不能兼受也。若以對夫獨絕之教。不變之宗。固不得同年而語其優劣亦已明矣。
形盡神不滅五
問曰。論旨以化盡為至極。故造極者必違化而求宗。求宗不由於順化。是以引歷代君王使同之佛教。令體極之至。以權居統。此雅論之所託。自必於大通者也。求之實當。理則不然。何者。夫稟氣極於一生。生盡則消液而同無。神雖妙物。故是陰陽之所化耳。既化而為生。又化而為死。既聚而為始。又散而為終。因此而推。固知神形俱化。原無異統。精麤一氣。始終同宅。宅全則氣聚而有露。宅毀則氣散而照滅。散則反所受於天本。滅則復歸於無物。反覆終窮皆自然之數耳。孰為之哉。若令本異。則異氣數合。合則同化。亦為神之處形。猶火之在木。其生必存。其毀必滅。形離則神散而罔寄。木朽則火寂而靡託。理之然矣。假使同異之分。昧而難明。自無之說必存乎聚散。聚散氣變之總名。萬化之生滅。故莊子曰。人之生。氣之聚。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若使生為彼徒苦。吾又何患。古之善言道者。必有以得之。若果然邪。至理極於一生。生盡不化義可尋也。荅曰。夫神者何邪。精極而為靈者也。精極則非卦象之所圖。故聖人以妙物而為言。雖有上智。猶不能定其體狀。窮其幽致。而談者以常識生疑。多同自亂。其為誣也。亦己深矣。將欲言之。是乃言夫不可言。今於不可言之中。復相與而依俙。神也者。圖應無生。妙盡無名。感物而動。假數而行。感物而非物。故物化而不滅。假數而非數。故數盡而不窮。有情則可以物感。有識則可以數求。數有精麤。故其性各異。智有明闇。故其照不同。推此而論。則知化以情感。神以化傳。情為化之母。神為情之根。情有會物之道。神有冥移之功。但悟徹者反本。惑理者逐物耳。古之論道者。亦未有所同。請引而明之。莊子發玄音於大宗曰。大塊勞我以生。息我以死。又以生為人羈。死為反真。此所謂知生為大患。以無生為反本者也。文子稱黃帝之言曰。形有靡而神不化。以不化乘化。其變無窮。莊子亦云。特犯人之形。而猶喜若人之形。萬化而未始有極。此所謂知生不盡於一化。方逐物不反者也。二子之論雖未究其實。亦嘗傍宗而有聞焉。論者不尋無方生死之說。而惑聚散於一化。不思神道有妙物之靈。而謂精麤同盡。不亦悲乎。火木之喻。原自聖典。失其流統。故幽興莫尋。微言遂淪於常教。令談者資之以成疑。向使時無悟宗之匠。則不知有先覺之明。冥傳之功。沒世靡聞。何者。夫情數相感。其化無端。因緣密構。潛相傳寫。自非達觀。孰識其變。自非達觀。孰識其會。請為論者驗之以實。火之傳於薪。猶神之傳於形。火之傳異薪。猶神之傳異形。前薪非後薪。則知指窮之術妙。前形非後形。則悟情數之感深。惑者見形極於一生。便以謂神情俱喪。猶覩火窮於一木。謂終期都盡耳。此由從養生之談。非遠尋其類者也。就如來論。假今令神形俱化。始自天本。愚智貲生。同稟所受。問所受者為受之於形邪。為受之於神邪。若受之形。凡在有形。皆化而為神矣。若受之於神。是以神傳神。則丹朱與帝堯齊聖。重華與瞽瞍等靈。其可然乎。其可然乎。如其不可。固知冥緣之搆。著於在昔。明闇之分。定於形初。雖靈物善運。猶不能變性之自然。況降茲已還還乎。驗之以理。則微言而有徵。效之以事。可無惑於大道。
論成後。有退居之賓步朗月而宵遊。相與共集法堂。因而問曰。敬尋雅論。大歸可見。殆無所間。一日試重研究。蓋所未盡亦少許處耳。意以為妙門德式。是變俗之殊制。道家之名器。施於君親。固宜略於形敬。今所疑者。謂甫創難就之業。遠期化表之功。潛澤無現法之效。棶報玄而未應。乃今王公獻供。信士屈體。得無坐受其德。陷乎早計之累。虛沾其惠。貽夫素餐之譏邪。主人良久乃應曰。請為諸賢近取其類。有人於此。奉宣時命。遠通殊方。九譯之俗。問王者以當貲以餱糧。錫以舉服不。荅曰。然。主人曰。類可尋矣。夫稱沙門者何邪。謂其發蒙俗之幽昏。啟化表之玄路。方將以兼忘之道與天下同往。使希高者挹其遺風。漱流者味其餘津。若然。雖大業未就。觀其超步之跡。所悟固已弘矣。然則運通之功。貲存之益。尚未酬其始誓之心。況荅三業之勞乎。又斯人者。形雖有待。情無近寄。視夫四事之供。若蟭蚊之過乎其前者耳。濡沬之惠復焉足語哉。眾寡於是始悟冥塗以開轍為功。息心以淨畢為道。乃欣然怡襟。詠言而退。晉元興三年。歲次閼逢。於時天子蒙塵。人百其憂。凡我同志。僉懷綴旒之歎。故因述斯論焉。《弘明集》五。《沙門不拜俗事》二又略見《高僧傳》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