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六十七》



《闕名(二)》


《四阿含暮鈔序》


阿含暮者。秦言趣無也。阿難既出十二部經。又采掫其要逕至道。法為四阿含暮。與阿毗曇及律。竝為三藏焉身毒學士以為至德未墜於地也。有阿羅漢名婆素跋陀鈔其膏腴。以為一部九品四十六葉。斥重去複。文約義豐。真可謂經之瓔鬘也。百行美妙。辯是與非。莫不悉載也。幽奧深富。行之能事畢矣。有外國沙門。字因提麗先。齎詣前部國。祕之佩身。不以示人。其王彌第。求得諷之。遂得布此余以壬午之歲八月。東省先師寺廟於鄴寺。令鳩摩羅佛提執梵文。僧念僧護為譯。僧導曇究僧叡筆受。至冬十一月乃訖。此歲夏出阿毗曇。冬出此經。一年之中。具三藏也。深以自幸。但恨八九之年。始遇此經。恐韋編未絕。不終其業耳。若加數年。將無大過也。近敕譯人。直令轉梵為秦。解方言而已。經之文質。所不易也。又有懸數懸事。皆訪其人。為注其下。時復以意消息者。為其章注。修妒路者。其人注解引經本也。其有直言修妒路者。引經證。非注解也。《釋藏藉》五又《迹》九。


《沙彌十戒法并威儀序》


夫乾坤覆載以人為貴。立身處世以禮儀為本。君臣父子非禮不立。防邪止奸非禮不禁。和崇婚非禮不定。遜悌鄉邑非禮不通。師徒朋友非禮不敬。弔喪問疾非禮不行。昔先賢垂範。永以軌。則喪祭之儀。世務之急。是以信行之機。旦夕之要。今世浮遊。或輕或重。或深或淺。不諧法則。以致譏論。《釋藏叔》四。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序》


尊婆須蜜菩薩。大士次繼彌勒作佛。名師子如來也。從釋迦文降生鞞提國。為大婆羅門梵摩渝子。厥名鬱多羅。父命觀佛。尋侍四月。具覩相表威變容止。還白所見。父得不還。已出家學。改字婆須蜜。佛般涅槃後。遊教周妒國槃柰園。高才蓋世。奔逸絕塵。撰集斯經焉。別七品為一楗度。盡十三楗度。其所集也。後四品一楗度。訓釋佛偈也。凡十一品。十四楗度也。該羅深廣。與阿毗曇竝興外國。傍通大乘。特明盡漏。博十涉十法。百行之能事畢矣。尋之漭然猶滄海之無涯。可不謂之廣乎。陟之瞠爾猶崑岳之無頂。不謂之高乎。寶渚極目猒夜光之珍。巖岫舉睫猒天智之玉。懿乎富也。何過此經。外國升高者未墜於地也。集斯經己。入三昧定。如彈指頃。神升兜術彌妒路。彌妒路刀利。及僧伽羅剎。適彼天宮。斯二三君子皆次補處人也。彌妒路刀利者。光炎如來也。僧伽羅剎者。柔仁佛也。茲四大士集乎一堂。對揚權智。賢聖默然。洋洋盈耳。不亦樂乎。罽賓沙門僧伽跋澄。以奏建元二十年。傳此經一部。來詣長安。武威太守趙政文業者。學不猒士也。求令出之。佛念譯傳。跋澄難陀禘婆三人執梵本。慧嵩筆受。以三月五日出。至七月十三日乃訖。梵本十二千首廬也。余與法和對校。修飾武威。少多潤色。此經說三乘為九品。持善修行。以止觀經十六最悉。每尋上人之高韻。未常不忘意味也。恨闚數仞之門晚。懼不悉其宗廟之美。百官之富也。《釋藏集》一又《跡》十。


《首楞嚴三昧經注序》


首楞嚴三昧者。晉曰勇猛伏定意也。謂十住之人。志當而功顯。不為而務成。蓋勇猛伏之名。生於希尚者耳。雖功高天下。豈係其名哉。直以忘業宗而稱立遺稱。故名遺訓三千敷典誥。群生瞻之而弗及。鑽之而莫喻。自非奇致超玄梵。可以應乎。聖錄所謂勇猛者。誠哉難階也。定意者。謂迹絕仁智。有無兼忘。雖復寂以應感。惠澤者倉生。何嘗不通。惠以仁智。照以玄宗。所以寂者。未可得而分也。故其篇云。悉遍諸國。亦無所分於法身不壞也。謂雖從感若流。身充宇宙。豈有為之者哉。謂化者以不化為宗。作者以不作為主。其自忘焉像可分哉。若至理之可分。斯非至極也。可分則有虧。斯成則有散。所謂為法身者。絕成虧。遺合散。靈鑒與玄風齊蹤。員神與太陽俱畼。其明不分。萬類殊觀。法身全濟。非亦宜乎。故曰。不分無所壞也。首楞嚴者。沖風冠乎知喪。洪緒在於忘言。微旨盡於七住。外迹顯乎三權。洞重玄之極奧。耀八特之化筌。插高木之玄標。建十準以伺能。翫妙旨以調習。既習釋而知玄。遺慈故慈洽。棄照而照弘也。故有陶化育物紹以經綸。自非領略玄宗。深達奇趣。豈云究之哉。沙門支道林者。道心冥乎上世。神悟發於天然。俊朗明徹。玄映色空。啟於往數。位敘三乘。余時復疇諮。豫聞其一。敢以不敏。後於句末。想望來賢。勵刪定焉。《釋藏跡》七。


《漸備經十住梵名并書序》


波牟提陀。晉曰一住。維摩羅。晉二住。波披迦羅。晉曰曰三住。阿至摸。晉曰四住。頭闍邪。晉曰五住。阿比目佉。晉曰六住。頭羅迦摩。晉曰七住。阿庶羅。晉曰八住。抄頭摩提。晉曰九住。曇摩彌迦。晉曰十住。漸備經晉曰十住名。
第一住名悅豫。第二住名離垢。第三住名興光。第四住名輝耀。第五住名難勝。第六住名目前。第七住名玄妙。第八住名不動。第九住名善哉意。第十住名法雨漸備經十住行。
第一住今亡。第二住說戒行。第三住說十二門五通事。第四住說三十七品事。第五住說四諦事。第六住說十二因緣事。第七住說權智事。第八住說神足變化事。第九住說神足教化事。第十住亦說神足教化事。漸備經。護公以元康七年出之。其經有五卷。五萬餘言。第一卷。說一住事。今無此一卷。今現有二住以下。至十住為十品。
漸備經十住。與本業大品異。說事委悉於本業大品。不知何以曀於涼州。昔涼州諸道士。釋教道竺法彥義。斯二道士。竝皆博學以經法為意。不知何以不集此經。又亦不聞其有所說。始知博聞之難為人興顯。經且亦是大經。說事廣大。義理幽深。乃是眾經之美望。辭敘茂贍。真有奇聞。而帛法巨亦是博學道士。昔鄴中亦與周旋。不知何以復不集此經。又不聞其言。博聞強記信難。有護公出須賴經。雖不見。恆聞彥說之。張天錫更出楞嚴。故當應委於先者。云康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沙門法護。在長安市西寺中。出漸備經。手執梵本。譯為晉言。護公菩薩人也。尋其餘音遺迹。使人仰之彌遠。夫諸方等無生諸三昧經。類多此公所出。真眾生之冥梯。大品出來雖數十年。先出諸公。略不綜習。不解諸公何以爾。諸公才明過人。當能留心思研。心以為至業者。故當極有所得。先出諸公。故恨太簡。於文句殊多可恨。大品頃來東西諸講習。無不以為業。於文句猶不同。覺其轉深。但才分有限。思尋有極。幽旨作非短思所盡。然文句故可力為。方欲研之。窮此一生。冀有微補。漸備經恨不得上一卷。冀因緣冥中之助。忽復得之。漸備所說。位分眾行。各有階級。目下殊異於眾經。方欲根悉研尋之。如今茫茫。猶涉大海。不知第一住中何說。彼或有恩緣信使。君不可不持作意。盡尋求之理。大品上兩卷。若有可尋之階。亦勤以為意。護公出光讚計。在放光前九年不。九年當八年。不知何以遂逸在涼州不行於世。尋出經時。乃在長安出之。而都不流行。乃不知其故。吾往在河北。唯見一卷。經後記云。十七章。年號日月。亦與此記同。但不記處所。所以為異。然出經時人云聶承遠。筆受。帛元信。沙門法度。此人皆長安人也。以此推之。略當必在長安出此經。梵本亦言于闐沙門祇多羅所齎來也。此同如慧常等涼州來疏。正似涼州出。未詳其故。或乃護公在長安時。經未流宣。唯持至涼州未能。乃詳審。泰元元年。歲在丙子五月二十四日。此經達襄陽。釋慧常以酉年因此經寄牙市人康兒。展轉至長安。長安安法華遣人送至牙市。牙市人送達襄陽。付沙門釋道安。襄陽時。齊僧有三百人。使釋僧顯寫送與揚州道人竺法汰。漸備經以泰元元年十月三日達襄陽。亦是慧常等所送。與光讚俱來。頃南鄉閒人留寫。故不與光讚俱至耳。首楞嚴。須賴。竝皆與漸備俱至涼州。道人釋慧常。歲在壬申。於內苑寺中寫此經。以酉年因寄至子年四月二十三日達襄陽。首楞嚴經。事事多於先者。非佰第一第二第九此章最多。近三四百言許。於文句極有所益。賴經亦復小多。能有仕處云。有五百戒。不知何以不至。此乃最急。四部不具。於大化有所闕。般若經乃以善莮子善女人為教首。而戒立行之本。百行之始。猶樹之有根。常以為深恨。若月緣。便盡訪求之理。先梵本有至信。因之勿零落。《釋藏跡》九。


《阿毗曇心序》


釋和尚昔在關中。令鳩摩羅跋提出此經。人不閑晉語。以偈本難譯。遂隱不傳。至於斷章。直云修妒路。及見提婆。乃知有此偈。以偈檢前所出。又多首尾隱沒。互相涉入。譯人所不能傳者。彬彬然是以勸令更出。以晉泰元十六年。歲在單閼。貞於重光。其年冬。於潯陽南山精舍。提婆自執梵經。先誦本文。然後乃譯為晉語。比丘道慈筆受。至來年秋。復重與提婆校正。以為定本。時眾僧上座竺僧根支僧純等八十人。地主江州刺史王凝之。優婆塞西陽太守任固之為檀越。竝共勸佐而興焉。《釋藏跡》十。


《法顯傳自記遊天竺事後序》


是歲甲寅。晉義熙十二年。歲在壽星。夏安居末。迎法顯道人既至。留共冬齋。因講集之際。重問遊歷。其人恭順。言輒依實由是先所略者。勸令詳載顯復。具敘始末。自云顧尋所經。不覺心動汗流。所以乘危履險。不惜此形者。蓋是志有所存。專其愚直。故投命於不必全之地。以達萬一之冀。於是感歎斯人。以古今罕有。自大教東流。未有忘身求法。如顯之比。然後知誠之所感。無窮否而不通。志之所獎。無功業而不成。成夫功業者。豈不由忘夫所重。重夫所忘也哉。《釋藏兵》八。


《戒因緣經鼻柰耶序》


阿難出經。面承聖旨。五百應真更互定察。分為十二部。於四十九年之誨。無片言遺失。又鈔十二部。為四阿含。阿毗曇。鼻柰耶。三藏備也。天竺學士罔弗尊焉。諷之詠之。未墜於地也。其大高座沙門則兼該三藏。中下高座則通一通二而已耳。經流奏土。有自來矣。隨天竺沙門所持來之經。遇而便出於十二部。毗曰羅部最多。以斯邦人。莊老教行與方等經。兼忘相似。故因風易行也。道安常恨三藏不具。以為闕然歲在壬午。鳩摩羅佛提。齎阿毗曇鈔四阿含鈔。來至長安。渴仰情久。即於其夏出阿毗曇鈔四卷。其冬出四阿含鈔四卷。又其伴罽賓鼻柰。厥名耶舍。諷鼻柰經甚利。即令出之。佛提梵書。佛念為譯。曇景筆受。自正月十二日出。至三月二十五日乃了。凡為四卷。與往年曇摩侍出戒典相似。如合符焉。於二百六十事疑礙之滯。都謏然焉。上聞異要。煥乎可觀焉。二年之中。於此秦邦。三藏具焉。然世尊制戒。必有所因。六群比丘。生於貴族。攀龍附鳳。雖貪出家。而豪心不盡。鄙悖之行。以成斯戒。二人得道。二人生天。二人墮龍。一入無擇。明恃貴不節。自遺伊慼。向使中開家子。遇佛出學。雖不能一坐成道。可由如此之困乎。然此經是佛未制戒時其人所犯。穢漏行多。既制之後。改之可貴。天竺持律。不都通視。惟諸十二法人。堅明之士。乃開緘騰而共相授耶。舍見囑見誨諄諄。人可使由之。不可使知。其言切至。乃自是也。而今以後。秦士有此一部律矣。唯願同我之人。尤慎所授焉。未滿五歲。非持律人。幸勿與之也。《釋藏兄》一。


《僧伽羅殺所集佛行經序》


僧伽羅剎者。須賴國人也。佛去世後七百年。生此國。出家學道。遊教諸邦。至揵阤越土。甄阤罽貳王師焉。高明絕世。多所述作。此土修行道也經。其所集也。又著此經。憲章世尊自始成道。迄於淪虛。行無巨細。必因事而演。遊化夏土。莫不曲備雖普燿本行度世諸經佛起居至謂為密。今攬斯經。所悟復多矣。傳其將終。我若立根得力大士誠不虛者。立斯樹下。手援其葉。而棄此身。使那羅延力大象之勢。無能移余如毛髮也。正使就耶維者。當不燋此葉。言然之後。便即立終罽貳王自臨。而不能動。遂以巨絚象挽。未始能搖。即就耶維炎葉不傷。尋昇兜術。與彌勒大士高談彼宮。將補佛處賢劫第八。以建元二十年。罽賓沙門僧伽跋證。齎此經本來。詣長安。武威太守趙文業。請令出焉。佛念為譯。慧嵩筆受。正值慕容作難於近郊。然譯出不衰。余與法和對檢定之。十一月三十日乃了也。此年出中阿含六十卷。增一阿含四十六卷。伐鼓擊柝之中。而出斯一百五卷。窮通不改其恬。詎非先師之故迹乎。《釋藏宜》一。


《達摩多羅禪經序》


夫三業之興。以禪智為宗。雖精粗異。而階藉有方。是故發軫分逵。途無亂轍。革俗成務。功不待積。靜復所由。則幽詣告微。淵博難窺。然理不云昧。庶旨統可尋。試略而言。禪非智無以窮其寂。智非禪無以深其照。然則禪智之要。照寂之謂。其相濟也。照不離寂。寂不離照。感則俱遊。應必同趣。功玄於在用。交養於萬法。其玅物也。運群動以至一。而不有廓。大象於未形。而不無無。思無為而無不為。是故洗心靜亂者。以之研慮。悟徹窮神者。以之入微也。若乃將入其門。機在攝會。理玄數廣。道隱於文。則是阿難曲承音詔。遇非其人。必藏之靈府。何者。必無常規。其變多方。數無定象。待感而應。是故化行天竺。緘之有匠。幽關莫闢。罕闚其庭。從此而觀。理有行藏。道不虛授。良有以矣。如來泥曰未久。阿難傳其共行弟子末田地。末田地傳舍那婆。斯此二應真。咸乘至願冥契於昔。功在言外。經所不辯。必闇軌元匠。孱焉無差。其後有優波崛。弱而超悟。智絕世表。才高應寡。觸理從簡。八萬法藏。所存惟要。五部之分。始自於此。因斯而推。固知形運以系。廢興自兆。神用則幽步無迹。妙動難尋。涉粗生異。可不慎乎。可不察乎。自此以來。感於事變。懷其舊典。者五部之學竝有其人咸懼大法將穨理深其慨遂各述讚禪經以隆盛業。其為教也。無數方便。以求寂然。寂乎惟寂。其揆一耳。而尋條求根者眾。統本運末者寡。或將暨而不至。或守方而未變。是故經稱滿願之德。高普事之風。原夫聖旨。非徒令其長。亦所以救其短。若然五部殊業。存乎其人。人不經世。道或隆替。廢興有時。則互相昇降。小大之目。其可定乎。又達節善變。出處無際。晦名寄迹。無聞無示。若斯人者。復不可以名部分。即非名部之所分。亦不出於其外。別有宗明矣。每慨大教東流。禪數尤寡。三業無統。斯道殆廢。頃鳩摩耆婆。宣馬鳴所述。乃有此業。雖其道未融。蓋是為山於一簣。欣時來之有遇。感趣於若人。捨夫制勝之論。而順不言之辨。遂誓被僧那。至寂為己任。未懷德未忘。故遺訓在茲。其為要也。圖大成於未象。開微言而崇體。悟惑色之悖德。杜六門以寢患。達奮競之傷性。齊彼我以宅心。於是異族同氣。幻形告疏。入深緣起。見生死際。尒乃闢九關於龍津。超三忍以登位。垢習凝於無生。形累畢於神化。故日無所從生。靡所不生於諸所生。而無所生。今之所譯。出自達摩多羅。與佛大先。其人西域之儁。禪訓之宗。搜集經要。勸發大乘。宏教不同。故有詳略之異。達摩多羅閤眾篇於同道。開一色為亙沙。其為觀也。明起不以。滅不以盡。雖往復無際。而未始出於如。故曰色不離如。如不離色。色不離如。色則是如。如不離色。如則是色。佛大先以為澄源引流。固宜有漸。是以始自二道開甘露門。釋四義以反迷。啟歸途以領會。分別陰界。導以止觀。暢散緣起。使優劣自辨。然後令原始反終。妙尋其極。其極非盡。亦非所盡。乃曰無盡。入於如來無盡法門。非夫道冠三乘。智通十地。孰能洞元根於法身。歸宗一於無相。靜無遺照。動不離寂者哉。


《廬山諸道人遊石門詩序》


石門在精舍南十餘里。一名障山。基連大嶺。體絕眾阜。闢三泉之會。竝立而開流。傾巖玄映其上。蒙形表於自然。故因以為名。此雖廬山之一隅。實斯地之奇觀。皆傳之於舊俗。而未覩者眾。將由懸瀨險峻。人獸迹絕。逕迴曲阜。路阻行難。故罕經焉。釋法師以隆安四年仲春之月。因詠山水。遂杖錫而遊。於時交徒同趣。三十餘人。咸拂衣晨征。悵然增興。雖林壑幽邃。而開塗競進。雖乘危履石。竝以所悅為安。既至。則援木尋葛。歷嶮窮崖。猿臂相引。僅乃造極。於是擁勝倚巖。詳觀其下。始知七嶺之美。蘊奇於此。雙闕對峙其前。重巖映帶其後。巒阜周迴以為障崇。巖四營而開宇。其中則有石臺石池。宮館之象。觸類之形。致可樂也。清泉分流而合注。淥淵鏡淨於天地。文石發綵。煥若披面。檉松芳草。蔚然光目。其為神麗。亦已備矣。斯日也。眾情奔悅。矚覽無厭。遊觀未久。而天氣屢變。霄霧塵墜。則萬象隱形。流光迴照。則眾山倒影。開之闔之際。狀有靈焉。而不可測也。乃其將登。則翔禽拂翮。鳴猿厲響。歸雲迴駕。想羽人之來儀。哀聲相和。若玄音之有寄。雖髣髴猶聞。而神以之暢。雖樂不期歡。而欣以永日。當其沖豫自得。信有味焉。而未易言也。退而尋之。夫崖谷之閒。會物無主。應不以。而開興引人致深若此。豈不以虛明朗其照。閑邃篤其情邪。竝三復斯談。猶昧然未盡。俄而太陽告夕。所存己往。乃悟幽人之玄覽。達恆物之大情。其為神趣。豈山水而已哉。於是徘徊崇嶺。流目四矚。九江如帶。丘阜成垤。因此而推。形有巨細。智亦宜然。迺喟然歎宇宙雖遐。古今一契。靈鷲邈矣。荒途日隔。不有哲人。風迹誰存。應深悟遠。慨焉長懷。各欣一遇之同歡。感良辰之難再。情發於中。遂共詠之云爾。


《華氏中藏經序》


華先生諱佗。字元化。性好恬淡。喜味方書。多遊名山幽洞。往往有所遇。一日因酒。息於公宜山古洞前。忽聞人論療病之法。先生訝其異。潛逼洞竊聽。須臾有人云。華生在邇。術可付焉。復有一人曰。道生性貪。不憫生靈。安得付也。先生不覺愈駭。躍入洞。見二老人。衣木皮。頂草冠。先生躬趨左右而拜曰。適聞賢者論方術。遂乃忘歸。況濟人之道。素所好為。所恨者。未遇一法可以施驗。徒自不足耳。願賢者少察愚誠。乞與開悟。終身不負思。首坐先生云。術亦不惜。恐異日與子為累。若無高下。無貧富。無貴賤。不務財賄。不憚勞若。矜老恤幼。為急然後可脫此禍。先生再拜謝曰。賢聖之語。一一不敢忘。俱能從之。二老笑指東洞云。石床上有一書函。子自取之。速出吾居。勿示俗流。宜祕密之。先生時得書。回首已不見老人。先生懾怯離洞。忽然不見。雲奔雨瀉。石洞摧塌。既覽其方。論多奇怪。從茲施試效無不存神。先生未六旬果為魏所戮。老人之言。預有斯驗。余迺先生外孫也。因弔先生寢室。夢先生引余坐。語中藏經。真活人法也。子可取之。勿傳非人。余覺驚怖不定。遂討先生舊物。獲石函一具。開之得書一帙。迺中藏經也。予性拙於用。復授次子思。因以志其實。甲寅秋九月序。華氏中藏經吳勉學刊本。


《遺王羲之書》


自山陰南至臨安。多有金堂玉室。仙人芝草。左元放之徒。漢末諸得道者皆在焉。《晉書‧許邁傳》。《初學記》八。


《授第九子節書》


古昔魏武侯浮於西河而下。中流顧謂吳起曰。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吾性愛好京洛。每往來出入。瞻視邙山上。樂哉乎。此萬世之基也。北背孟津。洋洋之河。南望天邑。濟濟之盛。此志雖未言。銘之於心矣。不圖奄忽。所懷未果。前去十月。可速改葬在軍司墓次。買數畝地。便自足矣。《御覽》五百五十五。八百八十三。《太平廣記》三百十九竝引王隱晉書詔仕至中牟令卒韶伯父承為南中郎軍司而亡第九子節晝日見韶自外入曰吾欲改葬乃授節為書《御覽》三百七十三又引王隱晉書蘇韶事。


《白玉題文》


猗尼塗餘國天王。敬信遮須夷國天王。歲在攝提。當相見也。《晉書》劉聰《載記》:聰子約死,道遇一國曰猗尼塗餘,引約入宮,與皮囊一枚。及蘇開之,有一方白玉,題文曰。


《劍銘》


神劍服御除眾毒。《水經‧汾水注》云:劉曜隱於管之山,夜中忽有二童子入,跪曰:「管涔王奉謁趙皇帝」。獻劍一口,置前再拜而去。以燭視之,劍長三尺,光澤非常,背有銘云。


《下都陽桓闡教於巫》


下都陽桓闡教於巫。桓闡以生內貽我。當謫令自食也。《御覽》八百九十二引《異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