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廙》




《論治道表》


昔者周有亂臣十人。有婦人焉。九人而已。孔子稱才難不其然乎。明賢者難得也。況亂獘之後。百姓凋盡。士之存者。蓋亦無幾。股肱大職。及州郡督司。邊方重任。雖備其官。亦未得人也。此非選者之不用意。蓋才匱使之然耳。況于長吏以下。群職小任。能皆簡練。備得其人也。其計莫如督之以法。不爾而數轉易。往來不已。送迎之煩。不可勝計。轉易之間。輒有姦巧。既于其事不省。而為政者亦以其不得久安之故。知惠益不得成于己。而苟且之可免于患。皆將不念盡心于䘏民。而夢想于聲譽。此非所以為政之本意也。今之所以為黜陟者。近頗以州郡之毀譽。聽往來之浮言耳。亦皆得其事實。而課其能否也。長吏之所以為佳者奉法也。憂公也。䘏民也。此三事者。或州郡有所不便。往來者有所不安。而長吏執之不已。于治雖得。計其聲譽。未為美闕。而從人于治難失。計其聲譽必集也。長吏皆知黜陟之在于此也。亦何能不去本而就末哉。以為長吏皆宜使小久。足使自展。歲課之能。三年總計。乃加黜陟。課之皆當以事。不得依名。事者皆以戶口率其墾田之多少。及盜賊發興民之亡叛者。為得負之計。如此行之。則無能之吏。修名無益。有能之人。無名無損。法之一行。雖無部司之監。姦譽妄毀可得而盡。《魏志‧劉廙傳》注引《廙別傳》。


《上疏諫曹公親征蜀》


聖人不以智輕俗。王者不以人廢言。故能成功于千載者。必以近察遠。智周干獨斷者。不恥于下問。亦欲博采必盡于眾也。且韋弦非能言之物。而聖賢引以自匡。臣才智闇淺。願自比于韋弦。昔樂毅能用弱燕破大齊。而不能以輕兵定即墨者。夫自為計者雖弱必固。欲自潰者雖彊必敗也。自殿下起軍以來三十餘年。敵無不破。彊無不服。今以海內之兵。百勝之威。而孫權負險于吳。劉備不賓于蜀。夫夷狄之臣。不當冀州之卒。權備之籍。不比袁紹之業。然本初以亡。而二寇未捷。非闇弱于今。而智武于昔也。斯自為計者。與欲自潰者異勢耳。故文王伐崇。三駕不下。歸而修德。然後服之。秦為諸侯。所征必服。及兼天下。東向稱帝。匹夫大呼而社稷用隳。是力斃于外。而不䘏民于內也。臣恐邊寇非六國之敵。而世不乏才。土崩之勢。此不可不察也。天下有重得有重失。勢可得而我勤之。此重得也。勢不可得而我勤之。此重失也。于今之計。莫若料四方之險。擇要害之處而守之。選天下之甲卒。隨方面而歲更焉。殿下可高枕于廣廈。潛思于治國。廣農桑。事從節約。修之旬年。則國富民安矣。《魏志‧劉廙傳》。


《上疏謝徙署丞相倉曹屬》


臣罪應傾宗。禍應覆族。遭乾坤之靈。值時來之運。揚湯止沸。使不燋爛。起煙于寒灰之上。生華于已枯之木。物不荅施于天地。子不謝生于父母。可以死效。難用筆陳。《魏志‧劉廙傳》。


《上言符讖》


侍中劉廙。辛毗。劉曄。尚書令桓階。尚書陳矯陳群。給事黃門侍郎王毖董遇等言。臣伏讀左中郎將李伏上事。攷圖緯之言。以效神明之應。稽之古代。未有不然者也。故堯稱厤數在躬。璇璣以明天道。周武未戰。而赤烏銜書。漢祖未兆。而神母告符。孝宣仄微。字成木葉。光武布衣。名已勒讖。是天之所命以著聖哲。非有言語之聲。芬芳之臭。可得而知也。徒縣象以示人。微物以效意耳。自漢德之衰。漸染數世。桓靈之末。皇極于建。暨于大亂。二十餘年。天之不泯。誕生明聖。以濟其難。是以符讖先著。以彰至德。殿下踐阼未朞。而靈象變于上。群瑞應于下。四方不羈之民。歸心向義。唯懼在後。雖典籍所傳。未若今之盛也。臣妾遠近。莫不鳧藻。《魏志‧文帝紀》注引《獻帝傳》。


《奏議治受禪壇場》


漢氏遵唐堯公天下之議。陛下以聖德膺厤數之運。天人同忻。靡不得所。宜順靈符。速踐皇阼。問太史丞許芝。今月十七日己未宜成。可受禪命。輒治壇場之處。所當施行別奏。《魏志‧文帝紀》注引《獻帝傳》。


《奏具章拒禪》


伏惟陛下以大聖之純懿。當天命之厤數。觀天象則符瑞著明。攷圖緯則文義煥炳。察人事則四海齊心。稽前代則異世同歸。而固拒禪命。未踐尊位。聖意懇惻。臣等敢不奉詔。輒具章遣使者。《魏志‧文帝紀》注引《獻帝傳》。


《奏請受禪》


臣等聞聖帝不違時。明主不逆人。故易稱通天下之志。斷天下之疑。伏惟陛下體有虞之上聖。承土德之行運。當亢陽明夷之會。應漢氏祚終之數。合契皇極。同符兩儀。是以聖瑞表徵。天下同應。厤運去就。深切著明。論之天命。無所與議。比之時宜。無所與爭。故受命之期。時清日晏。曜靈施光。休氣雲蒸。是乃天道悅懌。民心欣戴。而仍見閉拒。于禮何居。且群生不可一日無主。神器不可以斯須無統。故臣有違君以成業。下有矯上以立事。臣等敢不重以死請。《魏志‧文帝紀》注引《獻帝傳》。
《謝劉表牋》


《謝劉表牋》


攷匊過蒙分遇榮授之顯。未有管狐桓文之烈。孤德隕命。精誠不遂。兄望之見禮在昔。既無堂構昭前之績。中規不密。用墜禍辟。斯乃明神弗祐。天降之災。悔吝之負。哀號靡及。廙之愚淺。言行多違。懼有浸潤三至之間。攷匊之愛已衰。望之之責猶存。必傷天慈。既往之分。門戶殪滅。取笑明哲。是用迸竄。永涉川路。即日到廬江尋陽。昔鍾儀有南音之操。椒舉有班荊之思。雖遠猶邇。敢忘前施。《魏志‧劉廙傳》注引《廙別傳》。


《荅太子命通草書書》


初以尊卑有踰禮之常分也。是以貪守區區之節。不敢修草。必如嚴命。誠知勞謙之素。不貴殊異。若彼之高。而惇白屋如斯之好。苟使郭隗不輕于燕。九九不忽于齊。樂毅自至。霸業以隆。虧匹夫之節。成巍巍之美。雖愚不敏。何敢以辭。《魏志‧劉廙傳》。


《荅丁儀刑禮書》


崇飾侈言。欲其往來。《文選‧左思三都賦序》注。


《難丁廙》


夫以禮興刑以徑理人情也。《北堂書鈔》四十三。


《戒弟偉》


夫交友之美。在于得賢。不可不詳。而世之交者。不審擇人。務合黨眾。違先聖人交友之義。此非厚己輔仁之謂也。吾觀魏諷。不修德行。而專以鳩合為務。華而不實。此直攪世沽名者也。卿其慎之。勿復與通。《魏志‧劉廙傳》注引《廙別傳》。


《政論》


夫為政者。譬猶工匠之造屋也。廣廈既成。眾梲不安。則梁棟為之斷折。一物不備。則千柱為之竝廢。善為屋者。知深梲之不可以不安。故棟梁常存。知一物之不可以不備。故眾榱與之共成也。善為政者。知一事之不可闕也。故無物而不備。知一是之不可失也。故眾非與之共得。其不然者。輕一事之為小。忽而闕焉。不知眾物與之共多也。覩一非之為小也輕而蹈焉。不知眾是與之共失也。夫政之相須。猶輗轄之在車。無輗轄猶可以小進也。謂之歷遠而不頓躓者。未之有也。夫為政者。輕一失而不矜之。猶乘無轄之車。安其少進。而不覩其頓躓之患也。夫車之患近。故無不覩焉。國之患遠。故無不忽焉。知其體者。夕惕若厲。慎其愆矣。夫為政者。莫善于清其吏也。故選託于由夷。而又威之以篤罰。欲其貪之必懲。令之必從也。而姦益多。巧彌大。何也。知清之為清。而不知所以清之故免而無恥也。日欲其清。而薄其祿。祿薄所以不得成其清。夫飢寒切于肌膚。固人情之所難也。其甚。又將使其父不父。子不子。兄不兄。弟不弟。夫不夫。婦不婦矣。貧則仁義之事狹。而怨望之心篤。從政者。捐私門而委身于公朝。榮不足以光室族。祿不足以代其身。骨肉飢寒。離怨于內。朋友離叛。衰捐于外。虧仁孝。損名譽。能守之而不易者。萬無一也。不能原其所以然。又將佐其室族之不和合門之不登也。疑其名必將忘其實。因而下之。不移之士。雖苦身于內。冒謗于外。捐私門之患。畢死力于國。然猶未獲見信之衷。不免黜放之罪。故守清者死于溝壑。而猶有遺謗于世也。為之至難。其罰至重。誰能為之哉。人知守清之必困于終也。違清而又懼卒罰之及其身也。故不為昭昭之行。而咸思闇昧之利。姦巧機于內。而虛名逸于外。人主貴其虛名。而不知賤其所以為名也。虛名彰于世。姦實隱于身。人主眩其虛。必有以闇其實矣。故因而貴之。敬而用之。此所謂惡貪而罰于由夷。好清而賞于盜跖也。名實相違。好惡相錯。此欲清而不知重其祿之故也。不知重其祿。非徒失于清也。又將使清分于私而知周于欺。推此一失。以至于欺。苟欺之行。何事而不亂哉。故知清而不知所以重其祿者。則欺而濁。知重其祿。而不知所以少其吏者。則竭而不足。知少其吏。而不知所以盡其力者。則事繁而職闕。凡此數事。相須而成。偏廢則有者不為用矣。其餘放欺無事。而不若此者也。不可得一二而載之耳。故明君必須良佐而後致治。非良佐能獨治也。必須善法有以用之。夫君猶醫也。臣猶鍼也。法陰陽補瀉也。鍼非人不入。人非鍼不徹千病。二者既備。而不知陰陽補瀉。則無益于疾也。又況逆失之哉。今用鍼而不存于善術。使所鍼必死。夫然也。欲其疾之療亦遠。良醫急于速療。而不恃鍼入之無恙也。明君急于治平。而不恃亡失之不便亡也。
正名
夫名不正則其事錯矣。物無制則其用淫矣。錯則無以知其實。淫則無以禁其非。故王者必正名以督其實。制物以息其非。名其何以正之哉。曰行不美則名不得稱。稱必實所以然。效其所以成。故實無不稱于名。名無不當于實也。曰物又何以制之哉。曰物可以養生。不可廢之于民者。富之備之。無益于養生。而可以寶于世者。則隨尊卑而為之制。使不為此。官不得服此服。不得備此飾。故其物甚可欲。民不得服。雖捐之曠野。而民不敢取也。雖𥳑于禁。而民皆無欲也。是以民一于業。本務而末息。有益之物阜而賤。無益之寶省而貴矣。所謂貴者。民貴願之也。匪謂賈貴于市也。故其政惠。其民潔。其法易。其業大。昔人曰。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其此之謂與。
慎愛
夫人主莫不愛愛己。而莫知愛已者之不足愛也。故惑小臣之佞而不能廢也。忘違己之益已而不能用也。夫犬之為猛也。莫不愛其主矣。見其主則騰踊而不能自禁。此歡愛之甚也。有非則鳴吠而不遑于夙夜。此自效之至也。昔宋人有沽酒者。酒酸而不售。何也。以其有猛犬之故也。夫犬知愛其主。而不能為其主慮酒酸之患者。不噬也。夫小臣之欲忠其主也。知愛之而不能去其嫉妬之心。又安能敬有道為己願稷契之佐哉。此養犬以求不貧。愛小臣以喪良賢也。悲夫。為國者之不可不察也。
審愛
為人君者。莫不利小人以廣其視聽。謂視聽之可以益于己也。今彼有惡而己不見。無善而己愛之者何也。智不周其惡。而義不能割其情也。己不能割情于所愛。慮不能覩其得失之機。彼亦能見己成敗于所闇。割私情以事其上哉。其勢適足以厚姦人之資。此朋黨者之所以日固。獨善之所以孤弄也。故視聽日多。而闇蔽日甚。豈不詭哉。
欲失
夫人君莫不願眾心之一于己也。而疾姦黨之比于人也。欲得之而不知所以得之。故欲之益甚。而不可得亦甚。疾之益力。而為之者。亦益勤矣。何也。彼將恐其黨也。任之而不知所以信之。朝任其身。夕訪于惡。惡無毀實。善無賞分。事無大小。訪而後知。彼眾之不必同于道也。又知訪之不能于己也。雖至誠至忠。俾曾參以事其親。借龍逢以貫其忠。猶將屈于私交。況世俗之庸臣哉。故為君而欲使其臣之無黨者。得其人也。得其人而使必盡節于國者。信之于己也。
疑賢
自古人君莫不願得忠賢而用之也。既得之。莫不訪之于眾人也。忠于君者。豈能必利于人。苟無利于人。又何能保譽于人哉。故常願之于心。而常先之于人也。非願之之不篤而失之也。所以定之之術非也。故為忠者獲小賞。而大乖違于人。恃人君之獨知之耳。而獲訪之于人。此為忠者福無幾。而禍不測于身也。得于君不過斯須之歡。失于君而終身之故患。荷賞名而實窮于罰也。是以忠者逝而遂。智者慮而不為。為忠者不利。則其為不忠者利矣。凡利之所在。人無不欲。人無不欲。故無不為不忠矣。為君者以一人而獨慮于眾姦之上。雖至明而猶困于見闇。又況庸君之能覩之哉。庸人知忠之無益于己。而私名之可以得于人。得于人可以重于君也。故篤私交。薄公義。為已者殖而長之。為國也抑而割之。是以真實之人黜于國。阿欲之人盈于朝矣。由是田季之恩隆。而齊魯之政衰也。雖成之市朝。示之刀鋸。私欲益盛。齊魯日困。何也。誠威之以言。而賞之以實也。好惡相錯。政令日獘。昔人曰。為君難。不其然哉。
任臣
人君所以尊敬人臣者。以其知任人臣委所信。而保治于己也。是以其聽察。其明昭。身日高而視日下。事日遠而聽日近。業至難而身至易。功至多而勤至少也。若多疑而自任也。則其臣不思其所以為國。而思其所以得于君。深其計而淺其事。以求其指撝。人主淺之則不陷于之難。人主深之則進而順之。以取其心所闕者。忠于國而難明于君者也。所修者不必忠于國。而易行于時者也。因其所貴者貴之。故能同其貴。因其所賤者賤之。故能殊于賤。其所貴不必賢。所賤者不必愚也。家懷因循之術。人為悅心易見之行。夫美大者深而難明。利長者不可以倉卒形也。故難明長利之事廢于世。阿易見之行塞于側。為非不知過。知困不知其乏。此為天下共一人之智。以一人而獨治于四海之內也。其業大。其智寡。豈不蔽哉。以一蔽主而臨不量之阿欲。能不惑其功者未之有也。苟惑之。則人得其志矣。人得其志。則君之志失矣。君勞臣逸。上下易所。是一君為臣而萬。臣為君也。以一臣而事萬君。鮮不用矣。有不用人之名。而終為人所用也。是以明主慎之。不貴知所用于己。而貴知所用于人。能用人故人無不為己用也。昔舜恭己正南面而已。天下不多皋陶稷契之數。而貴聖舜獨治之功。故曰。為之者不必名其功。獲其業者不必勤其身也。其舜之謂與。
下視
夫自足者不足。自明者不明。日月至光至大。而有所不遍者。以其高于眾之上也。燈燭至微至小。而無不可之者。以其明之下。能照日月之所蔽也。聖人能覩往知來。不下堂而知四方。蕭牆之表。有所不喻焉。誠無所以知之也。夫有所以知之。無遠而不覩。無所以知之。雖近不如童。昏之履之也。人豈踰于日月。而皆賢于聖哉。故高于人之上者。必有以應于人。其察之也視下。視下者見之詳矣。人君誠能知所不知。不遺燈燭童昏之見。故無不可知而不知也。何幽冥之不盡。況人情之足蔽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