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卷五十六〉



《闕名(二)》


《橫海將軍呂君碑銘》


君諱□□□□□□博望人也。其先四嶽出自炎帝。□□□□□□□□內輔機衡。外司方職。是以□族繁毓。申呂竝興。君其冑也。君天姿果毅。仍□于武。武而不害。當值季末。漢失其御。群雄爭逸。海內□隔。王塗穢塞。君以中勇。顯名州司。試守雉長。執戈秉戎。慎守畺易。兵不頓于敵國。墜不侵于四鄰。拜武猛都尉。厲節中郎將。裨將軍。封關內侯。王師南征。與充軍從奄有江漢。舍爵冊勳。封陰德亭侯。領郡。鳩集荒散。為民統紀。三攷有成。轉拜平狄將軍。改封盧亭侯。莅國賦政十有三年。正身帥下。儉以足用。食不貳膳。坐不重席。廄無食粟之馬。出無副車之從。生不利家。死不託孤。可謂良大夫也。雖叔敖相楚。晏嬰在齊。不能尚也。行師御眾。暑即不蓋。寒即不裘。其于戰也。即履矢石之所及。鋒刃之所先。雖古良將。不能踰也。會水口關羽猖獗為寇。蕩搖邊鄙。虔劉民人。而洪水播溢。氾沒樊城。平源十刃。外瀆潛通。猛將驍騎。載沈載浮。于是不逞作慝。群凶鼎沸。或保城而叛。或率眾負旌。自叩敵門。中人以下。竝生異心。君威懷之信。臨難益著。故能桀然攘除姦逆。獨存社稷。連城十三。民無虺蜴。帝加其庸。轉拜橫海將軍。徙封西鄂都鄉侯。食邑并七百戶。將遂播聲于方表。埽醜虜于南域。建元功于大魏。書洪□于宗彝。不弔昊天。降茲災咎。寢疾一旬。大命隕隧。年六十有一。黃初二年正月□子。薨于□□□□□帝主閔□□寮傷悼使謁者弔祠。賻贈有加。臣吏士庶。莫不哀□。于是故郡吏□□楊向□□追惟惠君。攀慕网極。迺共刊石勒銘。昭示來裔。其辭曰。
炎靈降精。嶽祚後昆。膺期誕授。實生我君。桓桓口毅。抑之以文。□整軍容。入在惠民。禦敵用威。附下以仁。義刑既著。允濟口勳。鑽功金石。下缺《隸釋》十九。


《豐都市古冢銘》


筮道若朝。龜言近市。五百年閒。于斯見矣。《御覽》一百九十一引《西京記》云東京豐都初築市掘得古冢銘云云當時達者參驗其文魏黃初二年所葬也。
唐君元巃西人□太守先□□□大饗□記


《魏大饗記殘碑》


陳留謝□渡舊樂□孫有而仰廬一何過□可閒章興□足天□趙宋□岷東□畢方承高□范會□東中山□時亦童晉□唐景寬安定□反歷陶□陽□剔前僧□山仲喜其夫堂廚□眾將望曰刑庶時卒□為氣□。
維黃初三年□月□□□繇文為書。
千秋萬代□□主重居外天地始□至里□文王大饗之□皇□高□徒集有□之魁萬名□一據東西南□術□復歌歎麗□建起尚盤古羅天□為感續□于其□□樵室去殆冠獲□不□我是□憤漢則瑞□為至府。《隸續》四。


《伊闕左壁摩崖》


黃初四年六月二十四日辛巳大出水舉高四丈五尺齊此已下。《水經‧伊水注》云蓋記水之漲減也。
自王氏之先出□季下闕九世□□乃復聞聲下闕眾勝邯鄲之圍強下闕其爵者曰侯王景政下闕溺而濡足至孝昭二季下闕夏甫舉孝廉政□令□噲字叔恭博士徵陽下闕已後下闕京師者五世下闕陽太守自高平就學下闕宗直道者率困而後下闕子勃海府丞次子尚書郎下闕茂舉孝廉為譙令去官下闕仇牧之忿舊不顧難名下闕弱弟居荒亂之中□鯨下闕為郡功曹去官家拜下闕令□所宰莅馳化如神下闕辰也季卌有一黃初五下闕。
張氏祔于先姑仰堂宇下闕。
上闕念鼎足爰建時雝□□□□□式不上闕魏后實天所授兆發毛□□□如舊上闕周服從此龍光文好俎豆武侯鷹揚上闕十朱旗乃舉席卷三□克成帝宇下闕路□□逸民□□逸民匪彫匪琢□哲□□有處顯允君子或默或語上闕光隆前□伊漢中葉皇極不建上闕我□漢□聘□車束帛有琖上闕庶績咸喜咨爾陽□維上闕亢□允□匪□攸居□□王所上闕空彝倫攸□沖質□炎□中微上闕人□得□□□□□□剛克上闕有馥其馨□時上闕哉宜□帝庭內菅機密□軌□平出上闕赫如□榮身歿名立永揚德□顯上闕用□康將和□門剖符□景上闕來世饗。《隸續》十一。
《劉鎮南碑》


《劉鎮南碑》


君諱表。字景升。山陽高平人也。君膺期誕生。瑰偉大度。黃中通理。博物多識。為郡功曹。千里稱平。上計吏。辟大將軍府。遷北軍中侯。在位十旬。以賢能特選。拜荊州刺史。初平元年十一月到官。清風先驅。莫不震肅。奸軌改節。不仁引頸。君乃布愷悌。流惠和。慕唐叔之野棠。思王遵之驅卬。賦政造次。德化宣行。俄而漢室大亂。禍起蕭牆。賊臣專政。豪雄虎爭。縣邑閭里。奸仇煙發。州縣殘破。天下土崩。四海大壞。當是時也。雖有孔翟之聖賢。育賁之勇勢。無所措其智力。君遇險而建略。遭難而發權。招命英俊。援得驍雄。謀臣武將。合策明計。出次北境。遷屯漢陰。因滄浪以為隍。即春葉以為庸。南撫衡陽。東綏淄沂。西靖巫山。保乂四疆。選才任良。式序賢能。𥳑將命卒。棊布星陳。備要塞之處。戍八方之邊。勸穡務農。以田以漁。稌粟紅腐。年穀豐夥。江湖之中。無劫掠之寇。沅湘之閒。無攘竊之民。郡守令長。冠帶章服。府寺亭鄉。崇棟高門。皆如其舊。當世知名。輻輳而至。四方繈負。自遠若歸。窮山幽谷。于是為邦。百工集趣。機巧萬端。器械通變。利民無窮。鄰邦懷慕。交揚益州。盡遣驛使。冠蓋相望。下民有康哉之歌。群后有歸功之緒。莫匪嘉績。克厭帝心。即遷州牧。又遷安南將軍領州如故。于時諸州。或失土流播。或水潦沒害。人民死喪。百遺二三。而君保完萬里。至于滄海。聖朝欽亮。析圭授土。俾揚武威。遺御史中丞鍾繇。即拜鎮南將軍。錫鼓吹大車。策命襃崇。謂之伯父。置長史司馬從事中郎。開府辟召。儀如三公。上復遣左中郎將祝耽授節。以增威重。并督交揚益三州。委以東南。惟君所裁。雖周召授分陝之任。不過遠也。交州殊遠。王塗未夷。夷民歸附。大小受命。其郡縣長吏有缺。皆來請之。君權為選置。以安荒裔。輒別上聞。齊桓遷邢。封衛之義也。武功既亢。廣開雍泮。設俎豆。陳罍彝。親行鄉射。躋彼公堂。篤志好學吏子弟受祿之徒。蓋以千計。洪生巨儒。朝夕講誨。誾誾如也。雖洙泗之閒學者所集。方之蔑如也。深愍未學。遠本離質。乃令諸儒。改定五經章句。刪剗浮辭。芟除煩重。贊之者用力少。而探微。知機者多。又求遺書。寫還新者。留其故本。于是古典墳集。充滿州閭。及延見武將文吏。教令溫雅。禮接優隆。言不及軍旅之事。辭不遷官曹之文。上論三墳八索之典。下陳輔世忠義之方。內剛如秋霜。外柔如春陽。不伐其善。不有其庸。如彼川流。每往茲通。可謂道理丕才。命世希有者已。仁者壽。宜享胡考。昊天不弔。年六十有七。建安十三年八月。遘疾殞薨。耕夫罷耜。織女投杼。老幼哀號。若喪父母。時道路艱險。留墳州土。轉移葬歸立墓。父勉其子。妻勉其夫。欲共扶送至于鄉里。南鄉太守樂陽亭侯旻思等言及志在州里者。自各發卒。具送靈柩之資。授徵拜五官中郎將。乃共上歸本縣葬。見聽許。太和二年。葬于先塋。于是故臣懼淪休伐。以為申伯甫侯之翼周室。受輅車乘馬。玄袞赤舄之賜。詩人詠功。列于大雅。至今不朽。況乎將軍牧二川二紀。功載王府。賜命優備。賴而生者。毓子孕孫。能不歌歎。乃作頌曰。
猗歟將軍。膺期挺生。桓桓其武。溫溫其人。初幹千里。允顯使臣。幕府禮命。集于北軍。督齊禁旅。如羆如熊。眷然南顧。綏我荊衡。將軍之來。民安物豐。江湖交壤。刑清國興。蔽芾甘棠。召伯聽訟。周人勿剗。我賴其禎。欲報之德。胡不億年。如何殂逝。孤棄萬民。鐫勒墓石。以紀洪勳。昭示來世。垂芳後昆。宋人所編《蔡中郎集》又略見《世說‧輕詆篇》注。案邕死于初平三年而此碑有太和二年之語距邕死已三十六年今移歸魏闕名類。


《千金堨石人腹上刻勒》


太和五年。二月八日庚戌。造築此堨。更開溝渠。此水衡渠上其水助其堅也。必經年歷世。是故部立石人。以記之云爾。《水經‧穀水》注。


《張詹碑陰》


白楸之棺。易朽之裳。銅鐵不入。丹器不藏。嗟爾後人。幸勿我傷。《水經‧湍水》注《蓺文類聚》四十《御覽》五百五十一竝引盛宏之荊州記云冠軍縣東有魏征東軍司張詹墓魏太和時人也刻其碑背云云至元嘉六年民飢始被發金銀朱漆之器雕刻爛然。


《李勝祠前石的銘》


百族欣戴。咸推厥誠。《水經‧濟水》注。


《張廣碑銘》


位尊上將。體極人臣。五子十室。榮竝爵均。童年嬰稚。抱拜王人。命婚帝族。或尚或嬪。《御覽》。


《漢廬江太守范式碑》


君諱式。字巨□□□□□□□功存有夏。實曰御龍。口胙商周。世昭其隆。晉主夏盟。有士會者。光演弘謨。翼崇霸業。錫邑命族。實為范氏。則其後也。君稟靈醇之茂度。體玄亮之殊高。徽柔懿恭。明允篤恕。九德靡爽。百行淵備。弘道耽蓺。恢韜墳籍。探嘖研機。罔深不入苦乃立德隆禮。樹節寶真。忠諒足以弼國。篤友足輔仁。用能昭其洪懿。聲充宇甸。接華彥于汝墳。潤枯斃于荊漢。超管鮑之遐蹤。信靈評乎炳煥。是以□化泉流芳□鴻奮。燿仁闡于權輿。濟俗侔乎皇訓。群公偉焉。弓旌盈路。再讓考□□□三府舉高第侍御史。拜冀州刺史。糾剔瑕慝。六教允施。翰飛肅于鷹揚。典刑□□軌□。帝□其勳。遷廬江太守。擬泰和以陶化。昭八則以隆治。彌□弘略。惠訓亡倦。□□協□□□齊□□清源之深閎。寶疏氏之至順。以疾告辭。韜光潛燿。詠琴書以寍□□□□□□□□□其猶充洽外內。實昭德之奧藪。而儀民之淵表也。未亮三事□□□終□□□□□□常山相。暨子氾孫。而胤嗣罔繼。粵青龍三年正月丙戌。縣長汝南嶭□□□□□□□感靈墠之不饗。思隆懿模。以紹奕世。乃與縣之碩儒。咨典謨之中□同宗□□□之冑。昭告祖考。俾守厥祀。本支著宣融之祚。人神協休茂之慶焉。禮也。于是鄉□□上計掾翟循。州部泰山從事史翟邵等。僉以為君雖煇名載籍。光颺前列。而靈墳亡口。儀問靡述。遂相與略依舊傳。昭撰景行。刊銘樹墓。以聲百世。其辭曰。
於昭上德。實唐之胤。誕表靈和。蹈規履信。窮神周覽。祗道之訓。邁德徽猶。鴻漸□奮。穢彼夸毗。寶此醇懿。以文會友。以仁翼□。敷化濟殖。群生以遂。永言孝思。民之攸暨。如何昊天。不信其軌。明德不報。胤胙亡紀。爰輯訓典。詢爾髦士。育茲赫□。以永遐祉。詒厥孫謀。燿于萬祀。碑拓本又宋拓本又《隸釋》十九。
上闕子有成父者。出仕于齊。獲狄榮如孫湫違難為萊大夫。遂下闕稟天素皓爾之質。兼苞五才九德之茂。慈和孝友。既著于下闕景山林。元本道化。致思六經。剖判群言。綜析無形。文辯贍下闕柔民忠正。足以格非。兼文武之上略。懷濟世之弘規。初下闕舉孝廉。司徒辟州。輒請留以自毗輔。後辟大將軍府。拜下闕國典惟新。出為安平安豐太守。敷崇惠訓。典刑惟明。四下闕躬以允帝命。遷荊州刺史。揚武將軍。又遷使持節。鎮南下闕穴。朱旗所麾。前無交兵。克敵獲儁。斬首萬計。賜爵關內下闕無遺策。舉無廢功。故能野戰則飛虎摧翼。圍城則鯨鯢下闕于九有也。比進爵常樂亭安樂鄉東武侯。增邑五千戶。下闕之算。征有獨克之威。而忠勤之性。乃心帝室。屢奏封章下闕彌留。年七十二。景元二年。四月辛丑薨。公天姿高素。與下闕亡則令儉。斂以時服。于是下闕將矩奉冊。追位司空。贈以東武侯蜜印綬。送以輕車介下闕泰山之速頹。恨元勳之未遂。俯仰哀歎。永懷慘悴。以為下闕茦。鐫石表墓。光示來裔。其辭曰。
上闕塞憲章墳素昭此物則居則利貞。在公畢力。化流二邦。下闕寍民用是息升降順道德讓靡忒曾不憖遺我。下闕乾隆閒新出土碑本。


《玉璽文》


天子羨思慈親。《魏志‧文昭甄皇后傳》又《宋書‧禮志》三。
《張掖刪丹縣柳谷石文》


《張掖刪丹縣柳谷石文》


上上三天王述大金討大曹金但取之金立中大金馬一匹中正大吉關壽此馬甲寅述水。《宋書‧天文志》三又《符瑞志》上。
《謗書》


《謗書》


臺中有三狗。二狗崖柴不可當。一狗憑默作疽囊。《魏志‧曹爽傳》注引《魏略》三狗謂何晏鄧颺丁謐也默者爽小字也。
曹爽之勢熱如湯。太傅父子冷如漿。李豐兄弟如游光。《魏志‧夏侯玄傳》注引《世語》。


《與輔國將軍鮮于輔書》


夷狄不識文字。故校尉閻柔。保我于天子。我與素利為讎。往年攻擊之。而田校尉助素利我臨陣使瑣奴往。聞使君來。即便引軍退步。度根數數鈔盜。又殺我弟。而誣我以鈔盜。我夷狄雖不知禮義。兄弟子孫。受天子印綬。牛馬尚知美水草。況我有人心邪。將軍當保明我于天子。《魏志‧軻比能傳》。


《致魏文帝書》


金胡缾歐。登于明堂。周鼎潛乎深泉。《御覽》七百五十八引《西域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