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靖》



《奔孔冑自表》


《奔孔冑自表》


黨賊求生。情所不忍。守官自危。死不成義。竊念古人當難。詭常權以濟其道。《蜀志‧許靖傳》注引《蜀記》。


《因眾瑞上言》


太傅許靖。安漢將軍糜竺。軍師將軍諸葛亮。太常賴恭。光祿勳黃權。少府王謀等上言。曹丕篡弒。湮滅漢室。竊據神器。劫迫忠良。酷烈無道。人鬼忿毒。咸思劉氏。今上無天子。海內惶惶。靡所式仰。群下前後上書者八百餘人。威稱述符瑞。圖讖明徵。閒黃龍見武陽赤水。九日乃去孝經援神契曰。德至淵泉。則黃龍見。龍者君之象也。易乾九五飛龍在天。大王當龍升登帝位也。又前關羽圍樊襄陽。襄陽男子張嘉王休獻玉璽。璽潛漢水。伏于淵泉。暉景燭耀。靈光徹天。夫漢者高祖本所起定天下之國號也。大王襲先帝軌跡。亦興于漢中也。今天子玉璽神光先見。璽出襄陽漢水之末。明大王承其下流。授與大王以天子之位。瑞命符應。非人力所致。昔周有烏魚之瑞。咸曰休哉。二祖受命。圖書先著。以為徵驗。今上天告祥。群儒英俊。竝進河洛孔子讖記。咸悉具至。伏為大王出自孝景皇帝中山靖王之冑。本枝百世。乾祇降祚。聖姿碩茂。神武在躬。仁覆積德。愛人好士。是以四方歸心焉。考省靈圖。啟發讖緯。神明之表。名諱昭著。宜即帝位以纂二祖。紹嗣昭穆。天下幸甚。臣等謹與博士許慈。議郎孟光。建立禮儀。擇令辰。上尊號。即皇帝位于成都武擔之南。《蜀志‧先主傳》。


《與曹公書》


世路戎夷。禍亂遂合。駑怯偷生。自竄蠻貊。成闊十年。吉凶禮廢。昔在會稽。得所貽書。辭旨款密。久要不忘。迫于袁術。方命圮族。扇動群逆。津塗四塞。雖縣心北風。欲行靡由。正禮師退。術兵前進。會稽傾覆。景興失據。三江五湖。皆為虜庭。臨時困厄。無所控告。便與袁沛鄧子孝等浮涉滄海。南至交州。經歷東歐閩越之國。行經萬里。不見漢地。漂薄風波。絕糧茹草。飢殍薦臻。死者大半。既濟南海。與領守兒孝惪相見。知足下忠義奮發。整敕元戎。西迎大駕。巡省中嶽。承此休問。且悲且憙。即與袁沛及徐元賢。復共嚴裝。欲北上荊州。會蒼梧諸縣。夷越蠭起。州府傾覆。道路阻絕。元賢被害。老弱竝殺。靖尋循渚岸五千餘里。復遇疾癘。伯母殞命。并及群從。自諸妻子。一時略盡。復相扶侍前到此郡。計為兵害及病亡者十遺一二。生民之艱。辛苦之甚。豈可具陳哉。懼卒顛仆。永為亡虜。憂瘁慘慘。忘寢與食。欲附奉朝貢使。自獲濟通。歸死闕庭。而荊州水陸無津。交部驛使斷絕。欲上益州。復有峻防。故官長吏。一不得入。前令交阯太守士威彥。深相分託于益州兄弟。又靖亦自與書。辛苦懇惻。而復寂寞未有報應。雖仰瞻光靈。延頸企踵。何由假翼自致哉。知聖主允明。顯授足下專征之任。凡諸逆節。多所誅討。想力競者一心。順從者同規矣。又張子雲昔在京師。志匡王室。今雖臨荒域。不得參與本朝。亦國家之藩鎮。足下之外援也。若荊楚平和。王澤南至。足下忽有聲命于子雲。勤見保屬。令得假途由荊州出。不然當復相紹介于益州兄弟。使相納受。倘天假其年。人緩其禍。得歸死國家解逋逃之負。泯軀九泉。將復何恨。若時有險易。事有利鈍。人命無常。隕沒不達者。則永銜罪責。入于裔土矣。昔營丘翼周。杖鉞專征。博陸佐漢。虎貢警蹕。今日足下扶危持傾。為國柱石。秉師望之任。兼霍光之重。五侯九伯。制御在手。自古及今。人臣之尊。未有及足下者也。夫爵高者憂深。祿厚者責重。足下據爵高之任。當貴重之地。言出于口。即為賞罰。意之所存。便為禍福。行之得道。即社稷用寍。行之失道。即四方散亂。國家安危。在于足下。百姓之命。縣于執事。自華及夷。顒顒注望。足下任此。豈可不遠覽載籍廢興之由。榮辱之機。棄忘舊惡。寬和群司。審量五材。為官擇人。苟得其人。雖讎必舉。苟非其人。雖親不授。以寍社稷。以濟下民。事立功成。則繫音于管弦。勒勳于金石。願君勉之。為國自重。為民自愛。《蜀志‧許靖傳》。


《八濛摩崖》


漢將軍飛。率精卒萬人。大破賊首張郃于八濛。立馬勒銘。碑本又四川總志題作流江縣題名軍作張銘作名與拓本異。


《鐵刀銘》


新亭侯。陶宏景刀劍錄。


《立漢中王上表漢帝》


乎西將軍都亭侯臣馬超。左將軍領長史鎮軍將軍臣許靖。營司馬臣龐羲。議曹從事中郎軍議中郎將臣射援。軍師將軍臣諸葛亮。盪寇將軍漢壽亭侯臣關羽。征虜將軍新亭侯臣張飛。征西將軍臣黃忠。鎮遠將軍臣賴恭揚武將軍臣法正。興業將軍臣李嚴等。一百二十人上言曰。昔唐堯至聖而四凶而朝。周成仁賢而四國作難。高后稱制而諸呂竊命。孝昭幼沖而上官逆謀。皆馮世寵。藉履國權。窮凶極亂。社稷幾危。非大舜周公朱虛博陸則不能流放禽討。安危定傾。伏惟陛下誕姿聖德。統理萬邦。而遭戹運不造之艱。董卓首難。蕩覆京畿。曹操階禍。竊執天衡。皇后太子。鴆殺見害。剝亂天下。殘毀民物。久令陛下蒙塵憂戹。幽處虛邑。人神無主。遏絕王命。厭昧皇極。欲盜神器。左將軍領司隸校尉豫荊益三州牧宜城亭侯備。受朝爵秩。念在輸力。以殉國難。覩其機兆。赫然憤發。與車騎將軍董承。同謀誅操。將安國家。克寍舊都。會承機事不密。令操遊魂得遂長惡。殘泯海內。臣等每懼王室。大有閻樂之禍。小有定安之變。夙夜惴惴。戰慄累息。昔在虞書。敦序九族。周監二代。封建同姓。詩著其義。歷載長久。漢興之初。割裂疆土。尊王子弟。是以卒折諸呂之難。而成大宗之基。臣等以備肺腑枝葉。宗子藩翰。心存國家。念在弭亂。自操破于漢中。海內英雄。望風蟻附。而爵號不顯。九錫未加。非所以鎮衛社稷。光昭萬世也。奉辭在外。禮命斷絕。昔河西太守梁統等直漢中興。限于山河。位同權均。不能相率。咸推竇融以為元帥。卒立效績。摧破隗囂。今社稷之難。急于隴蜀。操外吞天下。內殘群寮。朝廷有蕭牆之危。而禦侮未建。可為寒心。臣等輒依舊典。封備漢中王拜大司馬。董齊六軍。糾合同盟。埽滅凶逆。以漢中巴蜀廣漢犍為為國。所署置依漢初諸侯王故典。夫權宜之制。苟利社稷。專之可也。然後功成事立。臣等退伏矯罪。雖死無恨。《蜀志‧先主傳》又見袁宏《後漢紀》三十以為諸葛亮等上言。


《臨沒上疏》


臣門宗二百餘口。為孟德所誅略盡。惟有從弟岱。當為微宗血食之繼。深託陛下。餘無復言。《蜀志‧馬超傳》又見《華陽國志》六。


《駁成都屋舍園田分賜諸將議》


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今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令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蜀志‧趙雲傳》注引《雲別傳》。
《與劉璋牋》


《與劉璋牋》


正受性無術。盟好違損。懼左右不明本末。必竝歸咎。蒙恥沒身。辱及執事。是以捐身于外。不敢反命。恐聖聽穢惡其聲。故中閒不有牋敬。顧念宿遇。瞻望悢悢。然惟前後。披露腹心。自從始初。以至于終。實不藏情。有所不盡。但愚闇策薄。精誠不感。以致于此耳。今國事已危。禍害在速。雖捐放于外。言足憎尤。猶貪極所懷。以盡餘忠。明將軍本心。正之所知也。實為區區不欲失左將軍之意。而卒至于是者。左右不達英雄從事之道。謂可違信黷誓。而以意氣相致。日月相選。趨求順耳悅目。隨阿遂指。不圖遠慮。為國深計故也。事變既成。又不量彊弱之勢。以為左將軍縣遠之眾。糧穀無儲。欲得以多擊少。曠日相持。而從關至此。所歷輒破。離宮別屯。日自零落。雒下雖有萬兵。皆壞陣之卒。破軍之將。若欲爭一旦之戰。則兵將勢力。實不相當。各欲遠期計糧者。今此營守已固。穀米已積。而明將軍土地日削。百姓日困。敵對遂多。所供遠曠。愚意計之。謂必先竭。將不復以持久也。空爾相守猶不相堪。今張益德數萬之眾。已定巴東。入犍為界。分平資中德陽三道竝侵。將何以禦之。本為明將軍計者。必謂此軍縣遠無糧。饋運不及。兵少無繼。今荊州道通。眾數十倍。加孫車騎遣弟及李異甘寍等為其後繼。若爭客主之勢。以土地相勝者。今此全有巴東廣漢犍為。過半已定。巴西一郡。復非明將軍之有也。計益州所仰惟蜀。蜀亦破壞。三分亡二。吏民疲困。思為亂者。十戶而八。若敵遠則百姓不能堪役。敵近則一旦易主矣。廣漢諸縣。是明比也。又魚復與關頭。實為益州福禍之門。今二門悉開。堅城皆下。諸軍竝破。兵將俱盡。而敵家數道竝進。已入心腹。坐守都雒。存亡之勢。昭然可見。斯乃大略其外較耳。其餘屈曲。難以辭極也。以正下愚。猶知此事不可復成。況明將軍左右明智用謀之士。豈當不見此數哉。旦夕偷幸。求容取媚。不慮遠圖。莫肯盡心獻良計耳。若事窮勢迫。將各索生。求濟門戶。展轉反覆。與今計異。不為明將軍盡死難也。而尊門猶當受其憂。正雖獲不忠之謗。然心自謂不負聖德。顧惟分義。實竊痛心。左將軍從本舉來。舊心依依。實無薄意。愚以為可圖變化。以保尊門。《蜀志‧法正傳》。


《本蜀論》


荊人鄨令死。其尸隨水土。荊人求之不得。令至汶山下。復生。起見望帝。望帝者。杜宇也。從天下女子朱利。自江源出為宇妻。遂王于蜀。號曰望帝。望帝立以為相。時巫山峽而蜀水不流。帝使令鑿巫峽通水。蜀得陸處。望帝自以德不若。遂以國禪。號曰開明。《水經》二十三《江水》一注。
《劉豹》


《因眾瑞上言》


故議郎陽泉侯劉豹。青衣侯向舉。偏將軍張裔。黃權。大司馬屬殷純。益州別駕從事趙莋。治中從事楊洪。從事祭酒何宗。議曹從事杜瓊。勸學從事張爽。尹默。譙周。等上言。臣聞河圖洛書。五經讖諱。孔子作甄。驗應自遠。謹案洛書甄曜度曰。赤三日德昌九世。會備合為帝際。洛書寶號命曰。天度帝道。備稱皇。以統握契。百成不敗。洛書錄運期曰。九侯七傑爭命民炊骸道路籍籍履人頭。誰使主者玄且來。孝經鉤命決錄曰。帝三建九會。備周群父末亡時言。西南數有黃氣。直立數丈。見來積年。時時有景雲祥風。從璿璣干來應之。此為異瑞。又二十二年中。數有氣如旗。從西竟東。中天而行。圖書曰。必有天子出其方。加是年太白熒惑填星常從歲星相追。近漢初興。五星從歲星謀。歲星主義。漢位在西義之上方。故漢法常以歲星侯人主。當有聖主起于此州。以致中興。時許帝尚存。故群下不敢漏言。頃者熒惑復追歲星。見在胃昴畢。昴畢為天綱。經曰。帝星處之。眾邪消亡。聖諱豫覩。推揆期驗。符合數至。若此非一。臣聞聖王先天而天不違。後天而奉天時。故應際而生。與神合契。願大王應天順民。速即洪業以寍海內。《蜀志‧先主傳》。
《劉巴》


《策丞相亮》


朕遭家不造。奉承大統。兢兢業業。不敢康寍。思靖百姓。懼未能綏。於戲丞相亮。其悉朕意無怠。輔朕之闕。助宣重光。以照明天下。君其勖哉。《蜀志‧諸葛亮傳》案劉巴傳云先主稱尊號昭告于皇天上帝后土神祇凡諸文誥策命皆巴所作也。


《策許靖為大傅》


朕獲奉洪業。君臨萬國。夙宵惶惶。懼不能綏。百姓不親。五品不遜。汝作司徒。其敬敷五教在寬。君其勖哉。秉德無怠。稱朕意焉。《蜀志‧許靖傳》。


《策張飛為車騎將軍》


朕承天序。嗣奉洪業。除殘靖亂。未燭厥理。今寇虜作害。民被荼毒。思漢之士。延頸鶴望。朕用怛然。坐不安席。食不甘味。整軍誥誓。將行天罰。以君忠毅。侔蹤召虎。名宣遐邇。故特顯命高墉進爵。兼司于京。其誕將天威。柔服以德。伐叛以刑。稱朕意焉。詩不云乎。匪疚匪棘。王國來極。肇敏戎功。用錫爾祉。可不勉歟。《蜀志‧張飛傳》。


《策馬超領涼州牧》


朕以不德。獲繼至尊。奉承宗廟。曹操父子世載其罪。朕用慘怛。疢如疾首。海內怨憤。歸正反本。暨于氐羌率服。獯粥慕義。以君信著北土。威武竝昭。是以委任授君。抗颺虓虎。兼董萬里。求民之瘼。其明宣朝化。懷保遠邇。肅慎賞罰。以篤漢祜。以對于天下。《蜀志‧馬超傳》。


《策穆皇后》


朕承天命。奉至尊。臨萬國。今以后為皇后。遺使持節丞相亮。授璽綬。承宗廟。母天下。皇后其敬之哉。《蜀志‧穆皇后傳》。


《冊皇太子禪》


惟章武元年五月辛已。皇帝若曰。太子禪。朕遭漢運艱難。賊臣篡盜。社稷無主。格人群正。以天明命。朕繼大統。今以禪為皇太子。以承宗廟。祗肅社稷。使使持節丞相亮授印綬。敬聽師傅。行一物而三善皆得焉。可不勉歟。《蜀志‧後主傳》。


《策立魯王》


小子永。受茲青社。朕承天序。繼統大業。遵修稽古。建爾國家。封于東土。奄有龜蒙。世為藩輔。鳴呼。恭朕之詔。惟彼魯邦。一變適道。風化存焉。人之好德。世茲懿美。王其秉心率禮。綏爾士民。是饗是宜。其戒之哉。《蜀志‧劉永傳》。


《策立梁王》


小子理。朕統承漢序。祇順天命。遵修典秩。建爾于東。為漢藩輔。惟彼梁土。畿甸之邦。民狎教化。易導以禮。往悉乃心。懷保黎庶。以永爾國。王其敬之哉。《蜀志‧劉理傳》。


《荅先主》


昔游荊北。時涉師門。記問之學。不足紀名。內無楊朱守靜之術。外無墨翟務時之風。猶天之南箕。虛而不用。賜書乃欲令賢甥摧鸞鳳之豔。遊燕雀之宇。將何以啟明之哉。愧于有若無實若虛。何以堪之。《蜀志‧劉巴傳》注引《零陵先賢傳》。


《與諸葛亮書》


乘危歷險。到值思義之民。自與之眾。承天之心。順物之性。非余身謀所能勸動。若道窮數盡。將託命于滄海。不復顧荊州矣。《蜀志‧劉巴傳》。


《為先主即皇帝位告天文》


惟建安二十六年四月丙午皇帝臣備敢用玄牡昭皇天上帝后土神祇。漢有天下厤數無疆。曩者王莽篡盜。光武皇帝震怒。致誅。社稷復存。今曹操阻兵安忍。戮殺主后。滔天泯夏。罔顧天顯。操子丕載其凶逆。竊居神器。群臣將士。以為社稷隳廢。備宜修之。嗣武二祖。龔行天罰。備雖否德。懼忝帝位。詢于庶民。外及蠻夷君長。僉曰天命不可以不荅。祖業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無主。率土式望。在備一人。備畏天明命。又懼漢邦將湮于地。謹擇元日。與百寮登壇。受皇帝璽綬。修燔瘞告。類于天神。惟天神尚饗。祚于漢家。永綏四海。《蜀志‧先主傳》又見《宋書‧禮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