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覈》




《車賦》


鞍罽緝裘。珠輪玉光。《初學記》二十五。


《奏薦陸胤》


胤天姿聰朗。才通行絜。昔歷選曹。遺迹可紀。還在交州。奉宣朝恩。流民歸附。海隅肅清。蒼梧南海。歲有舊風障氣之害。風則折木飛砂轉石。氣則霧鬱飛鳥不經。自胤至州。風氣絕息。商旅平行。民無疾疫。田稼豐稔。州治臨海。海流秋鹹。胤又畜水。民得甘食。惠風橫被。化感人神。遂憑天威。招合遺散。至被詔書當出。民感其恩。以忘戀土。負老攜幼。甘心景從。眾無攜貳。不煩兵衛。自諸將合眾。皆脅之以威。未有如胤結以恩信者也。銜命在州。十有餘年。賓帶殊俗。寶玩所生。而內無粉黛附珠之妾。家無文甲犀象之珍。方之今臣。實難多得。宜在輦轂。股肱王室。以贊唐虞康哉之頌。江邊任輕。不盡其才。虎林選督。堪之者眾。若召還都。寵以上司。則天工畢脩。庶績咸熙矣。《吳志‧陸凱附傳》。


《表薦陸褘》


褘體質方剛。器榦彊固。董率之才。魯肅不過。及被召當下。徑還赴都。道由武昌。曾不迴顧。器械軍資。一無所取。在戎果毅。臨財有節。夫夏口賊之衝要。宜選名將以鎮戍之。臣竊思惟。莫善於褘。《吳志‧陸凱附傳》。


《聞蜀亡詣宮門上表》


間聞賊眾蟻聚向西境。西境艱險。謂當無虞。定聞陸抗表至。成都不守。臣主播越社稷。傾覆。昔衛為翟所滅。而桓公存之。今道里長遠。不可救振。失委附之土。棄貢獻之國。臣以草芥。竊懷不寍。陛下聖仁。恩澤遠撫。卒聞如此。必垂哀悼。臣不勝忡悵之情。謹拜表以聞。《吳志‧華覈表》。


《表》


今雖遣大夫循行風俗。銜命糾察。黜陟為名。揚虎視之威。厲秋鷹之爪。然其人或畏威結舌。未肯言人短也。《北堂書鈔》四十。


《諫吳主皓盛夏興工疏》


臣聞漢文之世。九州晏然。秦民喜去慘毒之苛政。歸劉氏之寬仁。省役約法。與之更始。分王子弟。以蕃漢室。當此之時。皆以為泰山之安。無窮之基也。至於賈誼獨以為可痛哭及流涕者三。可為長歎息者六。乃曰。當今之勢何異抱火於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然而謂之安。其後變亂皆如其言。臣雖下愚。不識大倫。竊以曩時之事。揆今之勢。誼云復數年間。諸王方剛。漢之傅相。稱疾罷歸。欲以此為治。雖堯舜不能安。今大敵據九州之地。有大半之眾。習攻戰之餘術。乘戎馬之舊勢。欲與中國爭相吞之計。其猶楚漢勢不兩立。非徒漢之諸王淮南濟北而已。誼之所欲痛哭。比今為緩。抱火臥薪之喻。於今而急。大皇帝覽前代之如彼。察今勢之如此。故廣開農桑之業。積不訾之儲。恤民重役。務養戰士。是以大小感恩。各思竭命。期運未至。早棄萬國。自是之後。彊臣專政。上詭天時。下違眾議。忘安存之本。邀一時之利。數興軍旅。傾竭府藏。兵勞民困。無時獲安。今之存者。乃創夷之遺眾。哀苦之餘民耳。遂使軍資空匱。倉廩不實。布帛之賜。寒暑不周。重以失業。家戶不贍。而北積穀養民。專心東向。無復他警。蜀為西藩。土地險固。加承先主統御之術。謂其守御足以長久。不圖一朝。奄至傾覆。脣亡齒寒。古人所懼。交州諸郡。國之南土。交阯九真二郡己沒。日南孤危。存亡難保。合浦以北。民皆搖動。因連避役。多有離叛。而備戌減少。威鎮轉輕。常恐呼吸。復有變故。昔海虜窺窬東縣。多得離民。地習海行。狃於往年。鈔盜無日。今胸背有嫌。首尾多難。乃國朝之戹會也。誠宜住建立之役。先備豫之計。勉墾殖之業。為饑乏之救。惟恐農時將過。東作向晚。有事之日。整嚴未辨。若舍此急。盡力功作。卒有風塵不虞之變。當委版築之役。應烽燧之急。驅怨苦之眾。赴白刃之難。此乃大敵所因為資也。如但固守。曠日持久。則軍糧必乏。不待接刃而戰士已困矣。昔太戊之時。桑穀生庭。懼而修德。怪消殷興。熒惑守心。宋以為災。景公下從瞽史之言。而熒惑退舍。景公延年。夫脩德於身而感異類。言發於口而通神明。臣以愚蔽。誤忝近署。不能翼宣仁澤以感靈祇。仰慚依愧。無所投處。退伏思惟。熒惑桑穀之異。天示二主。至如他餘錙介之妖。近是門庭小神所為。驗之天地。無有他變。而徵祥符瑞。前後屢臻。明珠既覿。白雀繼見。萬億之祚。實靈所挺。以九域為宅。天下為家。不與編戶之民轉徙同也。又今之宮室。先帝所營。卜土立基。非為不祥。又楊市土地。與宮連接。若大功畢竟。輿駕遷住。門行之神。皆當轉移。猶恐長久未必勝舊。屢遷不可。留則有嫌。此乃愚臣所以夙夜為憂灼也。臣省月令季夏之月。不可以興土功。不可以會諸侯。不可以起兵動眾。舉大事必有天殃。今雖諸侯不會。諸侯之軍與會無異。六月戊己土行正王。既不可犯。加又農月。時不可失。昔魯隱公夏城中丘。春秋書之。垂為後戒。今築宮為長世之洪基。而犯天地之大禁。襲春秋之所書。廢敬授之上務。臣以愚管竊所未安。又恐所召離民。或有不至。討之則廢役興事。不討日月滋慢。若悉並到。大眾聚會。希無疾病。且人心安則念善。苦則怨叛。江南精兵。北土所難。欲以十卒當東一人。天下未定。深可憂惜之。如此宮成。死叛五千。則北軍之眾。更增五萬。若到萬人。則倍益十萬。病者有死亡之損。叛者傳不善之語。此乃大敵所以歡喜也。今當角力中原。以定彊弱。正於際會。彼益我損。加以勞困。此乃雄夫智士所以深憂。臣聞先王治國。無三年之儲曰國非其國。安寍之世。戒備如此。況敵彊大而忽農忘畜。今雖頗種殖。閒者大水沈沒。其餘存者當須耘獲。而長吏怖期。上方諸郡。身涉山林。盡力伐材。廢農棄務。士民妻孥羸小。墾殖又薄。若有水旱。則永無所獲。州郡見米。當待有事。𤕠食之眾。仰官供濟。若上下空乏。運漕不供。而北敵犯疆。使周召更生。良平復出。不能為陛下計明矣。臣聞君明者臣忠。主聖者臣直。是以慺慺。昧犯天威。乞垂哀省。《吳志‧華覈傳》。


《上務農禁侈疏》


今寇虜充斥。征伐未已。居無積年之儲。出無應敵之畜。此乃有國者所宜憂也。夫財穀所生。當出於民。趨時務農。國之上急。而都下諸官。所掌別異。各自下調。不計民力。輒與近期。長吏畏罪。晝夜催民。委舍佃事。遑赴會日。定送到都。或蘊積不用。而徒使百姓消力失時。到秋收月。督其限入。奪其播殖之時。而責其今年之稅。如有逋懸。則籍沒財物。故家戶貧困。衣食不足。宜暫息眾役。專心農桑。古人稱一夫不耕。或受其飢。一女不織。或受其寒。是以先王治國惟農是務。軍興以來。已向百載。農人廢南畝之務。女工停機杼之業。推此揆之。則蔬食而長飢。薄衣而履冰者。固不少矣。臣聞主之所求于民者二。民之所望于主者三。二謂求其為已勞也。求其為已死也。三謂飢者能食之。勞者能息之。有功者能賞之。民以致其二事。而主失其三望者。則怨心生而功不建。今帑藏不實。民勞役猥。主之二求已備。民之三望未報。且飢者不待美饌而後飽。寒者不俟狐貉而後溫。為味者口之奇。文繡者身之飾也。今事多而役繁。民貧而俗奢。百工作無用之器。婦人為綺靡之飾。不勤麻枲。並繡文繡黻。轉相倣效。恥獨無有。兵民之家。猶復逐俗。內無擔石之儲。而出有繌綺之服。至於富賈商販之家。重以金銀。奢恣尤甚。天下未平。百姓不贍。宜一生民之原。豐穀帛之業。而棄功于浮華之巧。妨日於侈靡之事。上無尊卑等級之差。下有耗財費力之損。今吏士之家。少無子女。多者三四。少者一二。通令戶有一女。十萬家則十萬人。人織績一歲一束。則十萬束矣。使四疆之內。且心戮力。數年之間。布帛必積。恣民五色。惟所服用。但禁綺繡無益之飾。足美貌者不待華采以崇好。豔姿者不待文綺以致愛。五采之飾。足以麗矣。若極粉黛。窮盛服。未必無醜婦。廢華采。去文繡。未必無美人也。若實如論。有之無益。廢之無損者。何愛而不暫禁。以充府藏之急乎。此救乏之上務。富國之本業也。使管晏復生。無以易此。漢之文景。承平繼統。天下己定。四方無虞。猶以彫文之傷農事。錦繡之害女工。開富國之利。杜飢寒之本。況今六合分乖。豺狼充路。兵不離疆。甲不釋帶。而可以不廣生財之原。充府藏之積哉。吳志華覈傳。


《乞赦樓玄疏》


臣竊以治國之體。其猶治家。主田野者皆宜良信。又宜得一人總其條目。為作綱維。眾事乃理。論語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恭己正南面而已。言所任得其人。故優游而自逸也。今海內未定。天下多事。事無大小。皆當關聞。動經御坐。勞損聖慮。陛下既垂意博古。綜極藝文。加勤心好道。隨節致氣。宜得閑靜以展神思。呼翕清淳。與天同極。臣夙夜思惟諸吏之中任幹之事足委杖者。無勝於樓玄。玄清忠奉公。冠冕當世。眾服其操。無與爭先。夫清者則心平而意直。忠者惟正道而履之。如玄之性。終始可保。乞陛下赦玄前愆。使得自新。擢之宰司。責其後效。使為官擇人。隨才授任。則舜之恭己。近亦可得。吳志樓玄傅。


《上疏請召還薛塋》


臣聞五帝三王皆立史官。敘錄功美。垂之無窮。漢時司馬遷班固。咸命世大才。所撰精妙。與六經俱傳。大吳受命。建國南土。大皇帝末年。命太史令丁孚。郎中項峻。始撰吳書。孚峻俱非史才。其所撰作。不足紀錄。至少帝時。更差韋曜。周昭。嶭瑩。梁廣。及臣五人訪求往事。所共撰立。備有本末。昭廣先亡。曜負恩蹈罪。瑩出為將。復以過徙。其書遂委滯。迄今未撰奏。臣愚淺少劣。適可為瑩等記注而己。若使撰合。必襲孚峻之跡。懼墜大皇帝之元功。損當世之盛美。瑩涉學既博。文章尤妙。同寮之中。瑩為冠首。今者見吏雖多經學記述之才。如瑩者少。是以慺慺。為國惜之。實欲使卒垂成之功。編於前史之末。奏上之後。退填溝壑。無所復恨。吳志薛綜傳皓下瑩獄徙廣州右國史華覈上疏云云。


《上疏救韋曜》


曜運值千載。特蒙哀識。以其儒學。得與史官。貂蟬內侍。承合天問。聖朝仁篤。慎終追遠。迎神之際。垂涕敕曜。曜愚惑不達。不能敷宣陛下大舜之美。而拘擊史官。使聖趣不敘。至行不彰。實曜愚蔽。當死之罪。然臣慺慺。見曜自少勤學。雖老不倦。探綜墳典。溫故知新。及意所經識。古今行事。外吏之中。少過曜者。昔李陵為漢將。軍敗不還而降匈奴。司馬遷不加疾惡。為陵遊說。漢武帝以遷有良史之才。欲使畢成所撰。忍不加誅。書卒成立。垂之無窮。今曜在吳。亦漢之史遷也。伏見前後符瑞彰著。神指天應。繼見累見。一統之期。庶不復久。事平之後。當觀時設制。三王不相因禮。五帝不相浴樂。質文殊塗。損益異體。宜曜輩依準古義。有所改立。漢氏承秦。則有叔孫通定一代之儀。曜之才學。亦漢通之次也。又吳書雖已有頭角。敘贊未述。昔班固作漢書。文辭典雅。後劉珍劉毅等作漢記。遠不及固。敘傳尤劣。今吳書當垂千載。編次詣史。後之才士。論次善惡。非得良。少如曜者。實不可使闕不朽之書。如臣頑蔽。誠非其人。曜年己七十。餘數無幾。乞赦其一等之罪。為終身徒。使成書業。永足傳示。垂之百世。謹通進表。叩碩百下。吳志韋曜傳。


《奉敕草對》


咨覈小臣。草芥凡庸。遭眷值聖。受恩特隆。越從朽壤。蟬蛻朝中。熙光紫闥。青璅是憑。毖挹清露。沐浴凱風。效無絲氂。負闕山崇。滋潤含垢。恩貸累重。穢質被榮。局命得融。欲報罔極。委之皇穹。聖恩雨注。哀棄其尤。猥命草對。潤被下愚。不敢違敕。懼速罪誅。冒承詔命。魂逝形留。吳志華覈傳。


《上言》


臣象言。頑闇空薄。加以年老。凡百乖穢。無所聞宜。特蒙哀傷殊異之遇。安感騎乘之懽。遊息之燕。淳和足使忘軀命。榮觀足以光心膂。延望翹翹。念在效報。而蕭走垂須終何才力以答新恩。唯尚有借近趙走文過首貧尚尋夭恩智方當私成無往顏愛自彌文唯。淳化閣帖二。


《書》


想必醉令作醴梅相待。御覽八百六十一。


《與友人論草書》


欲見草書。宜得精毫𠤦筆。委曲宛轉不叛散者。紙當得滑密不粘污者。墨又須多膠紺黝者。如逸豫之餘。手調適而心佳娛。可以小展。


《尺書》


太子屏風。在此己久而未得之。廣川書跋。


《詣吏自列》


不白妖言。事出於已。非府君罪。《吳志.孫皓傳》:「鳳皇三年,會稽妖言,章安侯奮當為天子,臨海太守奚熙輿會稽太守郭誕書,非論國政,誕但白熙書,不白妖言。」注引《會稽邵氏家傳》曰:「邵疇為誕功曹,誕被收,惶遽無以自明,遂詣吏自列。」


《臨亡置辭》


疇生長邊陲。不閑教道。得以門資。廁身本郡。踰越儕類。位極朝右。不能贊揚盛化。養之以福。今妖訛橫興。干國亂紀。疇以噂𠴲之語。本非事實。雖家誦人詠。不足有慮。天下重器。而匹橫議。疾其醜聲。不忍聞見。欲含垢藏疾。不彰之翰筆。鎮躁歸靜。使之自息。愚心勤勤。每執斯旨。故誕屈其所是。默以見從。此之為愆。實由於疇。謹不敢逃死。歸罪有司。唯乞天鑒。特垂清察。吳志孫皓傳注引邵氏家傳疇詣吏自列自殺以證之臨亡置辭。


《南州異物志贊》


乃有大貝。奇姿難儔。素質紫飾。文若羅朱。不磨不瑩。彩輝光浮。思雕莫加。欲琢靡踰。在昔姬伯。用免其拘。御覽八百七。

獸曰玄犀。處自林麓。食唯棘刺。體兼五肉。或有神異。表露以角。含精吐烈。望如華燭。置之荒野。禽獸莫觸。蓺文類聚九十五御覽八百九十。

象之為獸。形體特詭。身倍數牛。目不逾狶。鼻為口役。望頭若尾。馴良承教。聽言則跪。素牙玉潔。載籍所美。服重致遠。行若丘徙。御覽八百九十八。


《上疏呈木柹》


晉必有攻吳之計。宜增建平兵。建平不下。終不敢渡。晉書王濬傳。


《與伍延書》


北來諸軍。乃飛度江也。晉書杜預傳通典一百五十三。


《上吳主皓表》


若用俶為司直。有罪乞不從坐。吳志孫皓傳天紀元年注引江表傳。


《親蠶賦》


體龍頸而驥啄。邁皦素於羔羊。御覽八百二十五。
后課功以觀匿。均眾寡而抽稅。令織綖於命婦。供禘郊之舊制。洪恩美而周普。配春天之略福。揚黼黻之奇藻。播朱紫之豔色。初學記十四。


《琴賦》


乃從容以旁眺。覩美材於山陽。上森蕭以崇立。下婆娑而四張。北堂書鈔一百九。
嗟雅弄之淳妙。時緬邈以超倫。同上。
汝南鹿鳴。張女尋彈。文選笙賦注。


《羽扇賦》


惟羽扇之攸興。乃鳴鴻之嘉容。產九皋之中澤。邁雍階之天聰。表高義於大易。著詩人之雅章。藾茲翮以內飛。曜羽儀於外揚。於時祝融持運。朱明發揮。奔陽衝布。飛炎赫曦。同熅隆於雲漢。咸慘毒於中懷。爾乃登爽塏。臨甘泉。漱清流。廕玄雲。運輕融以容與。激清風於自然。披綃衽而入懷。飛羅纓之繽紛。眾坐侃以怡懌。咸付節以齊懽。感蕙風之盪懷。詠棘心之所歎。於是暑氣云消。獻酬乃設。停神靜思。且以永日。妍羽詳迴。清風盈室。動靜揚暉。嘉好越逸。翻翻奕奕。飛景曜日。同皦素於凝霜。豈振鷺之能匹。蓺文類聚六十九。


《芙蓉賦》


川源清徹。羨溢中塘。芙蓉豐植。彌被大澤。朱儀榮藻。有逸目之觀。初學記二十七引閔鴻蓮華賦序。
乃有芙蓉靈草。載育中川。竦脩榦以淩波。建綠葉之規圓。灼若夜光之在玄岫。赤若大陽之映朝雲。乃有陽文脩嫮。傾城之色。揚桂枻而來遊。玩英華于水側。納嘉實兮傾筐。珥紅葩以為飾。咸桃夭而歌詩。申關睢以自敕。嗟留夷與蘭芷。聽鶗鴦而不鳴。嘉芙蓉之殊偉。託皇居以發英。蓺文類聚八十二。


《與劉子雅書》


若能控奔驥以接駑乘。則力追者萬群。傾修翅以顧短翮。則歸飛者如雲。御覽三百五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