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國春秋.前涼錄



張軌,字士彥,安定烏氏人,漢常山王耳十七世孫。祖烈。魏外黃令。父溫。太官令母隴西辛氏。軌少好學明經,與同郡皇甫士安友善。拜太子舍人,與京兆杜預以聽注《易》遣之。太康中,為尚書郎太子洗馬中庶子,遷散騎常侍征西將軍司馬。軌以晉室多難,陰圖保據河西,追竇融故事。筮之,遇泰之觀,軌喜曰:「霸者之兆。」乃求為涼州,公卿亦舉軌。拜涼州刺史,課農桑,拔賢才,置崇文祭酒徵九郡冑子五百人,立學校以教之。永興二年,拜西安將軍,封樂卿侯。惠帝崩,遣長史北宮純、司馬纂、別駕陰監奉表京師。是歲,大城姑臧。其城本匈奴所築也,南北七里,東西三里,地有龍形,故名臥龍城。


張軌


永嘉四年,十一月,黃龍出臨羌河,發水昇天,身長十餘丈。五年,帝遣使拜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榮命未至,而劉曜攻陷長安,遷晉帝于平陽。建興元年,晉愍帝即位于長安,遣使者拜軌鎮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封西平郡公,固讓不受。二年,進拜太尉涼州牧。以軌年老多疾,拜子晏行撫軍副涼州刺史。五月,軌寢疾,立子晏為世子。己丑,薨于正寢,年六十。葬建陵,冊贈侍中太尉,諡武穆。張祚僭號,追尊武王,廟號太宗。
張宴,字遜,軌之世子也。學尚明察,敬賢愛士。晉舉秀才,除尚書郎。永嘉元年,固辭驍騎將軍,請還涼州。帝許之,改授議郎,西中郎將。建興元年,長史張璽等表晏嗣位。十月,帝遣使受西中郎將、涼州刺史、西平公。


張宴


二年十一月,帝將降劉曜,進宴侍中司空涼州牧。
三年,始知劉曜逼遷天子平陽,大臨三日。
五年,南陽王寶聞愍帝崩,自稱晉王,年號建康。置百官,遣使拜宴征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增邑三千戶。
六年六月,京兆人劉宏挾左道以眩惑百姓,密與宴左右十餘人謀殺宴。皆懷刀入內,斬宴于外寢。時年五十,葬寧陵。晉王寶冊贈宴大司馬涼州牧,諡元公。張祚僭號,追尊曰明王,廟號高祖。母弟茂嗣,以宴子幼嗣茂。茂字成遜,宴之母弟。虛靖好學,不以勢利為心。建興元年,相國南陽王寶辟從事中郎,又薦為給事黃門侍郎,皆不就。
二年,徵為侍中,又以疾固辭。
四年,拜秦州刺史,加散騎常侍,領雍州,皆不受。宴左司馬陰元,年以宴既被害,子駿沖幼,宜立長君,乃推茂為大都督太尉涼州牧。茂不從,以平西將軍,行都督涼州諸軍事、護羌校尉、涼州牧、西平公,大赦境內。九月,立宴子駿為世子。
三年,劉曜遣鴻臚拜茂太師涼王。
四年,茂寢疾,執駿手泣曰:「吾先人以孝友見稱。自漢以來,世執忠順。汝謹守忠節,毋或失墮。」薨于正寢,年四十八。劉曜遣使贈太宰,諡成烈王,張祚僭號,追尊曰成王,廟號太宗。
張駿,字公庭,宴之世子,永嘉元年生。幼而奇侯,十歲能屬文。茂之四年,拜使持節大都督、大將軍、涼州牧、西平公,大赦境內。劉曜遣使拜大將軍涼州牧。


張駿


元年正月,親耕籍田。二月,始承晉元帝崩問,大臨三日。
四年十二月,劉曜為賊所擒。曜太子毗及劉胤等率眾奔上邽。
六年二月,石勒稱天王,遣使拜駿征西大將軍涼州牧,加五錫之禮。
八年,群寮勸駿稱涼王,置百官。駿曰:「此非人臣所言。敢有此言,罪在不赦。」又請立世子,乃立重華為世子。
十二月,鄯善王元禮獻女姝好,號曰美人,立賓遐觀以處之。
十四年五月,雨雪降霜。駿避正殿,素服,命群寮極言得失。
十五年,以右長史任處領國子祭酒,立辟雍明堂而行禮焉。命西曹掾集閣內外事付索綏,以著《涼春秋》。十一月,以世子重華行涼州事。
十九年,田于建西,踰玉右縣。九月,改玉右縣為金澤縣。
二十一年,始置百官,官號皆擬天朝,車服旌旗,一如王者。酒泉太守馬岌上言:「酒泉南山,既崑崙之體。周穆王見西王母,樂而忘歸,即謂此山。有石室玉堂,珠璣鏤飾,煥若神宮。禹貢崑崙在臨江之西,即此明矣。宜立西王母祠,以裨朝廷無疆之福。」駿從之。
二十二年六月,薨于正德前殿,年四十。晉遣策贈大司馬,諡忠成公。七月,葬大陵。張祚僭號,追尊文王,廟號世祖。
張重華,字泰臨,駿第二子。寬和懿重,沉毅少言。駿薨,右長史任處上華為使持節大都督、太尉、涼州牧、護羌校尉、西平公、假涼王,大赦境內。


張重華


三年九月,晉遣使者拜侍中、大都督隴右諸軍事、大將軍、涼州刺史、領護羌校尉、西平公。重華以位號未稱,怒不受詔。群寮上重華為丞相、涼王、雍秦涼三州牧。
五年,重華讌群寮于閑豫庭,論講經義。顧問索綏曰:「孔子婦,誰家女?老聃父字為何?四皓既安太子,仕乎,還山乎?」綏曰:「孔子婦,姓幵官氏。老聃父名乾,字元杲。胎刖無耳,一目不明。孤單,年七十二無妻。與鄰人益壽氏老女野合懷胎,八十年乃生老子。四皓還否,臣尚未悉。」重華曰:「卿不知乎?四皓死于長安,有四皓冢,為不還山也。」
七年十月,垂華寢疾臨春坊。遣左長史馬岌,策拜子靈曜為世子。大赦境內。十一月,薨于平草殿。年二十七,葬顯陵。張祚僭號,追諡桓王,廟號世祖。
張祚,字太伯,駿之長庶子。搏學雄武,有政治之才。駿之二十一年,拜延興太守,封寧侯。重華薨,子靈曜嗣。七年十一月,右長史趙長等矯稱遺令,以祚為使持節都督中外諸軍事撫軍大將軍輔政。十二月,趙長等議以靈曜沖幼,世難未夷,宜立長君。廢曜為寧涼侯,立祚為大將軍、護羌校尉涼州牧。趙長等議,僭即王位于謙光殿。大赦,改元為和平元年,立妻辛氏為皇后,子太和為太子,封弟天錫為長寧侯,重華少子元靖為涼武侯,置百官。二月,尊祖父,郊祀天地。


張祚


二年,有神降于元武殿,自稱元冥,與人交語。祚日夜祈之,神言語福利,祚甚信之,征東張瓘遣兵傳檄廢祚,還第,復立靈曜。八月,祚收瓘弟琚及其子嵩等。驍騎將軍宋混兄脩,素與祚有隙。大懼,祚疑之,混西奔,招合夷晉眾生萬餘人,還向姑臧。祚遣陽秋胡將靈曜于苑,拉其腰而殺之,埋于沙坑。
九月,宋混次于武始大澤,為靈曜發哀。閏月,混至姑臧。祚登神雀觀。張琚、張嵩煞祚守卒,死者四百餘人,斬西門關,納混領軍。趙長開宮門以應。琚長馳入殿中,大呼稱萬歲。祚以長敗賊,下觀勞之,長奮槊刺祚中額。奔入萬秋閣,為廚士徐里所殺,以庶人禮葬之。天錫即位,備禮改葬于愍陵,追諡威王,封子廷堅為金澤侯。
張元靖,字元安,重華少子,母郭夫人。和平二年,宋混、張琚等上元靖為大將軍、涼州牧、護羌校尉、西平公。時年七歲。張瓘至姑臧,推元靖為大將軍、涼王,自為使持節都督中外諸軍事、尚書令、涼州牧、張掖郡公。


張元靖


四年五月,東苑大冢上忽有地東天澤地燃,廣袤數丈。執法御史灶逸言于瓘曰:「此皆變之大者,可移之族。」瓘徵兵數萬,集于姑臧,謀討宋氏。混與弟澄及左右壯士楊和等四十餘騎,奔入南門。申令諸營曰:「張瓘得罪,被太后詔誅之。」俄而眾至二千,擁瓘率眾出戰,混擊敗之。眾悉去,瓘自殺。混入見,元靖以混為使持節中外都督諸軍事、驃騎大將軍、酒泉郡侯,輔政。
五年六月,大旱,令諸祈雨之官,皆詠《雲漢》詩。儒林祭酒索綏曰:「《雲漢》陳周宣之美,非旱之文。昔神鼎之出漢,虞丘不賀。今辭與事違,恐非致澤之意也。」綏,字士艾,燉煌人。父戢,晉司徒。綏家貧好學,舉孝廉,為記室祭酒。母喪,去官。又舉秀才,著《涼春秋》五十卷,又作《六夷頌》、《苻命傳》十餘篇,以著述之功封平樂亭侯。
六年,宋混卒,天錫以使持節都督諸軍,輔政。八月,右將軍齊南等議,以靖多難務,須立長君,勸天錫自立。閏月,天錫遣肅等夜害元靖,時年十四。葬平陵,諡沖王。
張天錫,字公純,嘏駿之少子,母曰劉美人。元靖即位,一十八,謁于太廟,尊母劉氏為太后。元年四月,秦遣鴻臚回國,拜天錫大將軍涼州牧西平。


張天錫


三年,姑臧北山楊樹生松葉,西苑牝鹿生角,東苑銅佛生毛。延興地震陷裂,水出。天錫避正殿,引咎責謝。晉遣使拜右關中諸軍大將軍、涼州牧、西平公。
八年,郡國火燃于泥中三十所。苻堅復有兼并之規。天錫大懼,遣從事中郎韓博奉表于晉,又與桓溫書,剋其年,大舉,都會上邽。
十年,以世子懷為使持節鎮西將軍高昌郡,公次子大豫為世子,豫母焦氏為左夫人。七月,大水,地震。西平五十日中地十動,土樓崩。天錫疾,美人閻姬薛姬皆自殺。二姬因色,竝有殊寵。天錫每謂之曰:「汝二人將何以報我?我死之後,豈可更為人妻?」皆曰:「尊若不諱,妾請效死于前,灑掃于地下,無他志。」十月,天錫疾瘳,大赦境內,追悼二姬,葬以夫人禮。
十三年五月,苻堅遣武衛將軍句長等率眾來伐。天錫遣中衛將軍史景等拒戰赤岸,為秦所敗。天錫納左長馬苪之言,面縛降秦,東徙長安。拜歸義侯北部尚書,遷右僕射。隨苻堅敗于淮南,又昔為員外散騎常侍,復本封。薨贈鎮西將軍,諡悼公。張軌以晉永寧九月辛巳歲牧涼州,至天錫敗亡之歲,歲在丙午,八主,七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