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


宋書卷三十七  志第二十七


   州郡三    荊州 郢州 湘州 雍州 梁州 秦州
  荊州刺史,漢治武陵漢壽,魏、晉治江陵,王敦治武昌,陶侃前治沔陽,後治武昌,王廙治江陵,庾亮治武昌,庾翼進襄陽,復還夏口,桓溫治江陵,桓沖治上明,王忱還江陵,〔一〕此後遂治江陵。宋初領郡三十一,後分南陽、順陽、襄陽、新野、竟陵為雍州,湘川十郡為湘州,江夏、武陵屬郢州,〔二〕隨郡、義陽屬司州,北義陽省,凡餘十一郡。文帝世,又立宋安左郡,領拓邊、綏慕、樂寧、慕化、仰澤、革音、歸德七縣,後省改。汶陽郡又度屬。今領郡十二,縣四十八。戶六萬五千六百四。去京都水三千三百八十。
  南郡太守,秦立。漢高帝元年,為臨江國,景帝中二年復故〔三〕。晉武帝太康元年改曰新郡,尋復故。宋初領縣九,後州陵、監利度屬巴陵;旌陽文帝元嘉十八年省併枝江。二漢無旌陽,見晉太康地志,疑是吳所立。凡餘六縣。戶一萬四千五百四十四,口七萬五千八十七。
  江陵公相,漢舊縣。
  華容公相,漢舊縣,晉武太康元年省,後復立。
  當陽男相,漢舊縣。
  臨沮伯相,漢舊縣。晉太康、永寧地志屬襄陽,後度。
  編縣男相,漢舊縣。
  枝江侯相,漢舊縣。
  南平內史,吳南郡治江南,領江陵、華容諸縣。晉武帝太康元年,分南郡江南為南平郡,治作唐,後治江安。領縣四。戶一萬二千三百九十二,口四萬五千四十九。去州水二百五十。去京都水三千五百,無陸。
  江安侯相,晉武帝太康元年立。
  孱陵侯相,二漢舊縣,屬武陵,晉太康地志屬南平。
  作唐侯相,前漢無,後漢屬武陵,晉太康地志屬南平。
  南安令,晉武帝分江安立。〔四〕
  天門太守,吳孫休永安六年,分武陵立。充縣有松梁山,山有石,石開處數十丈,其高以努仰射不至,其上名「天門」,因此名郡。充縣後省。孝武孝建元年,度郢州,明帝泰始三年復舊。領縣四。戶三千一百九十五。去州水一千二百,陸六百。去京都水三千五百。
  澧陽令,晉武帝太康四年立。
  臨澧令,晉武帝太康四年立。
  零陽令,漢舊縣,屬武陵。
  漊中令,二漢無,晉太康地志有,疑是吳立。
  宜都太守,太康地志、王隱地道、何志並云吳分南郡立;張勃吳錄云劉備立。按吳志,呂蒙平南郡,據江陵,陸遜別取宜都,獲秭歸、枝江、夷道縣。初權與劉備分荊州,而南郡屬備,則是備分南郡立宜都,非吳立也。習鑿齒云,魏武平荊州,分南郡枝江以西為臨江郡,建安十五年,劉備改為宜都。領縣四。戶一千八百四十三,口三萬四千二百二十。去州水三百五十,無陸。去京都水三千七百三十。
  夷道令,漢舊縣。
  佷山男相,前漢屬武陵,後漢屬南郡,晉武帝太康元年改為興山,後復舊。
  宜昌令,何志晉武帝立。按太康、永寧地志並無,疑是此後所立。
  夷陵令,漢舊縣,吳改曰西陵,晉武帝太康元年復舊。
  巴東公相,譙周巴記云,初平元年,〔五〕荊州帳下司馬趙韙建議分巴郡諸縣安漢以下為永寧郡。建安六年,劉璋改永寧為巴東郡,〔六〕以涪陵縣分立丹興、漢葭二縣,立巴東屬國都尉,後為涪陵郡。晉太康地志,巴東屬梁州,惠帝太安二年度益州,穆帝永和初平蜀,度屬荊州。永初郡國志無巴渠、黽陽二縣。領縣七。戶一萬三千七百九十五,口四萬五千二百三十七。去州水一千三百。去京都水四千六百八十。
  魚復侯相,漢舊縣,屬巴郡,劉備章武二年,改為永安,晉武帝太康元年復舊。
  朐〈月忍〉令,漢舊縣,屬巴郡。
  新浦令,何志新立。
  南浦令,劉禪建興八年十月,益州牧閻宇表改羊渠立。〔七〕羊渠不詳,何志吳立。
  漢豐令,何志不注置立。〔八〕太康地志巴東有漢昌縣,疑是。
  巴渠令,何志不注置立。
  黽陽令,何志不注置立。晉末平吳時,峽中立武陵郡,有黽陽、黔陽縣,咸寧元年並省。
  汶陽太守,何志新立。〔九〕先屬梁州,文帝元嘉十一年度。宋初有四縣,後省汶陽縣。今領三縣。戶九百五十八,口四千九百一十四。去州水七百,陵四百。去京都四千一百。
  僮陽令,何志新立。
  沮陽令,何志新立。
  高安令,何志新立。
  南義陽太守,
義陽郡別見。
晉末以義陽流民僑立。宋初有四縣,孝武孝建二年,以平陽縣併厥西。平陽本為郡,江左僑立。魏世分河東為平陽郡,晉末省為縣。〔一0〕今領縣二。戶一千六百七,口九千七百四十一。
  厥西令,二漢無,晉太康地志屬義陽。
  平氏令,漢舊名,屬南陽。
  新興太守,魏志建安二十年,省雲中、定襄、五原、朔方四郡,郡立一縣,合為此郡,屬并州。晉江左僑立。宋初六縣,後省雲中,
漢舊名,屬雲中。
孝武孝建二年,又省九原縣
漢舊名,屬五原。
併定襄,宕渠
流寓立。
併廣牧。凡今領縣三。戶二千三百一,口九千五百八十四。
  定襄令,漢舊名。
  廣牧男相,漢舊名,屬朔方。
  新豐令,漢舊名,屬京兆。僑流立。
  南河東太守,河東郡,秦立。晉成帝咸康三年,征西將軍庾亮以司州僑戶立。宋初八縣,孝武孝建二年,以廣戚
前漢屬沛,後漢、晉太康地志屬彭城。江左流寓立。
併聞喜,弘農、
江左立僑郡,後併省為縣。
臨汾併松滋,安邑併永安。
臨汾、安邑漢舊名。臨汾後屬平陽。
〔一一〕今領縣四。戶二千四百二十三,口一萬四百八十七。去州水一百二十。去京都水三千五百。
  聞喜令,故曲沃,秦改為左邑,漢武帝元鼎六年,行幸至此,聞南越破,改名聞喜。
  永安令,前漢彘縣,順帝陽嘉二年更名,後屬平陽。
  松滋令,前漢屬廬江,後漢無,晉屬安豐。疑是有流民寓荊土,故立。
  譙縣令,
別見。
譙流民寓立。
  建平太守,吳孫休永安三年,分宜都立,領信陵、興山、秭歸、沙渠四縣。晉又有建平都尉,領巫、北井、泰昌、建始四縣。晉武帝咸寧元年,改都尉為郡,於是吳、晉各有建平郡。太康元年吳平,併合。五年,省建始縣,後復立。永初郡國有南陵、建始、信陵、興山、永新、永寧、平樂七縣,今並無。按太康地志無南陵、永新、永寧、平樂、新鄉五縣,疑是江左所立。信陵、興山、沙渠,疑是吳立。建始,晉初所立也。領縣七。戶一千三百二十九,口二萬八百一十四。去州水陸一千。去京都水四千三百八十。
  巫令,漢舊縣。
  秭歸侯相,漢舊縣
  歸鄉公相,何志,故屬秭歸,吳分。按太康地志云,秭歸有歸鄉,故夔子國,楚滅之,而無歸鄉縣,何志所言非也。〔一二〕
  北井令,晉太康地志有。先屬巴東,晉武帝泰始五年度建平。
  泰昌令,晉太康地志有。
  沙渠令,晉起居注,太康元年立。按沙渠是吳建平郡所領,吳平不應方立,不詳。
  新鄉令。
  永寧太守,晉安帝僑立為長寧郡,宋明帝以名與文帝陵同,改為永寧。宋初五縣,後省綏安。〔一三〕
晉安帝立。
孝武孝建二年後,以僮陽
晉安帝立。
併長寧,綏寧
晉安帝立。
併上黃。今領縣二。戶一千一百五十七,口四千二百七十四。去州陸六十。去京都三千四百三十。
  長寧侯相,晉安帝立。
  上黃男相,宋初屬襄陽,後度。二漢、晉並無此縣。
  武寧太守,晉安帝隆安五年,桓玄以沮、漳降蠻立。領縣二。戶九百五十八,口四千九百一十四。
  樂鄉令,晉安帝立。
  長林男相,晉安帝立。
  郢州刺史,魏文帝黃初三年,以荊州江北諸郡為郢州,其年罷并荊,非今地。吳又立郢州。孝武孝建元年,分荊州之江夏、竟陵、隨、武陵、天門,湘州之巴陵,江州之武昌,豫州之西陽,又以南郡之州陵、監利二縣度屬巴陵,立郢州。天門後還荊。領郡六,縣三十九。戶二萬九千四百六十九,口十五萬八千五百八十七。去京都水二千一百。
  江夏太守,漢高帝立,本屬荊州。永初郡國及何志並治安陸,此後治夏口。又有安陸、曲陵,曲後別郡。〔一四〕領縣七。戶五千七十二,口二萬三千八百一十。
  汝南侯相,本沙羡土,晉末汝南郡民流寓夏口,因立為汝南縣。沙羡令,漢舊縣,吳省。晉武太康元年復立,治夏口。孝武太元三年,省併沙陽,後以其地為汝南實土。
  沌陽子相,江左立。
  孝昌侯相,永初郡國、何志並無,徐志有,疑是孝武世所立。
  惠懷子相,江左立。
  沙陽男相,二漢舊縣,本名沙羡,屬武昌,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又立沙羡,而沙陽徙今所治。文帝元嘉十六年度巴陵,孝武孝建元年度江夏。
  羡陽子相,晉惠帝世,安陸人朱伺為陶侃將,求分安陸東界為此縣。〔一五〕
  蒲圻男相,晉武帝太康元年立。本屬長沙,文帝元嘉十六年度巴陵,孝武孝建元年度江夏。
  竟陵太守,晉惠帝元康九年,分江夏西界立。何志又有宋縣,徐無。領縣六。戶八千五百九十一,口四萬四千三百七十五。去州水一千四百。去京都水三千四百。
  萇壽令,明帝泰始六年立。
  竟陵侯相,漢舊縣,屬江夏。
  新市子相,漢舊縣,屬江夏。
  霄城侯相,〔一六〕永初郡國有,何、徐不注置立。
  新陽男相,永初郡國有,何、徐不注置立。
  雲杜侯相,漢舊縣,屬江夏。
  武陵太守,前漢地理志,高帝立。續漢郡國志云,秦昭王立,名黔中郡,高帝五年更名。本屬荊州。領縣十。戶五千九十,口三萬七千五百五十五。去州水一千。去京都水三千。
  臨沅男相,漢舊縣。
  龍陽侯相,晉太康地理志、何志吳立。
  漢壽伯相,前漢立,〔一七〕後漢順帝陽嘉三年更名。吳曰吳壽,晉武帝復舊。
  沅南令,漢光武建武二十六年立。
  遷陵侯相,漢舊縣。
  辰陽男相,漢舊縣。
  舞陽令,前漢作無陽,後漢無,晉太康地志有。
  酉陽長,漢舊縣。
  黚陽長,二漢無,晉太康地志有。
  沅陵令,漢舊縣。
  巴陵太守,文帝元嘉十六年,分長沙之巴陵、蒲圻、下雋,江夏之沙陽四縣立,屬湘州,孝武孝建元年,割南郡之監利、州陵度江夏,〔一八〕屬郢州。二年,又度長寧之綏安屬巴陵。何志訖元嘉二十年,巴陵郡以十六年立,應在何志而闕。領縣四。戶五千一百八十七,口二萬五千三百一十六。去州水五百。去京都水二千五百。
  巴陵男相,晉武帝太康元年立,屬長沙。本領度支校尉,立郡省。
  下雋侯相,漢舊縣,屬長沙。
  監利侯相,按晉起居注,太康四年,復立南郡之監利縣,尋復省之。言由先有而被省也,疑是吳所立,又是吳所省。孝武孝建元年度。
  州陵侯相,漢舊縣,屬南郡,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疑是吳所省也。孝武孝建元年度。明帝泰始四年,以綏安縣併州陵。
  武昌太守,晉起居注,太康元年,改江夏為武昌郡。領縣三。戶二千五百四十六,口一萬一千四百一十一。去京都水一千一百。
  武昌侯相,魏文帝黃初二年,孫權改鄂為武昌。〔一九〕
  陽新侯相,吳立。
  鄂令,漢舊縣,屬江夏。吳改鄂為武昌,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鄂縣,而武昌如故。
  西陽太守,本縣名,二漢屬江夏,魏立弋陽郡,又屬焉。晉惠帝又分弋陽為西陽國,屬豫州,宋孝武孝建元年,度郢州,明帝泰始五年,又度豫,後又還郢。永初郡國、何、徐並有弋陽縣。今領縣十。戶二千九百八十三,口一萬六千一百二十。去州水二百八十。去京都水一千七百二十。
  西陽令,漢舊縣,屬江夏,後屬弋陽。
  西陵男相,漢舊縣,屬江夏,後屬弋陽。
  孝寧侯相,本軑縣,漢舊縣。孝武自此伐逆,即位改名。
  蘄陽令,二漢江夏郡有蘄春縣,吳立為郡,晉武帝太康元年,省蘄春郡,〔二0〕而縣屬弋陽,後屬新蔡,孝武大明八年,還西陽。
  義安令,明帝泰始二年以來流民立。
  蘄水左縣長,文帝元嘉二十五年,以豫部蠻民立建昌、南川、長風、赤亭、魯亭、陽城、彭波、遷溪、東丘、東安、西安、南安、房田、希水、高坡、直水、蘄水、清石十八縣,屬西陽。孝武大明八年,赤亭、彭波併陽城,其餘不詳何時省。
  東安左縣長,前廢帝永光元年,復以西陽蘄水、直水、希水三屯為縣。
  建寧左縣長,孝武大明八年省建寧左郡為縣,屬西陽。徐志有建寧縣,當是此後為郡。
  希水左縣長。
  陽城左縣長,本屬建寧左郡,孝武大明八年,省西陽之赤亭、陽城、彭波三縣併建寧之陽城縣,而以縣屬西陽。
  湘州刺史,晉懷帝永嘉元年,分荊州之長沙、衡陽、湘東、邵陵、零陵、營陽、建昌,江州之桂陽八郡立,治臨湘。成帝咸和三年省。安帝義熙八年復立,十二年又省。宋武帝永初三年又立,文帝元嘉八年省。十六年又立,〔二一〕二十九年又省。孝武孝建元年又立。建昌郡,晉惠帝元康九年,分長沙東北下雋諸縣立,成帝咸康元年省。元嘉十六年立巴陵郡屬湘州,後度郢。領郡十,縣六十二。戶四萬五千八十九,口三十五萬七千五百七十二。去京都水三千三百。
  長沙內史,秦立。宋初十縣,下雋、蒲圻、巴陵屬巴陵。今領縣七。戶五千六百八十四,口四萬六千二百一十三。
  臨湘侯相,漢舊縣。
  醴陵侯相,後漢立。
  瀏陽侯相,吳立。
  吳昌侯相,後漢立曰漢昌,吳更名。
  羅縣侯相,漢舊縣。
  攸縣子相,漢舊縣。
  建寧子相,吳立。
  衡陽內史,吳孫亮太平二年,分長沙西部都尉立。領縣七。戶五千七百四十六,口二萬八千九百九十一。去州水二百二十。去京都水三千七百。
  湘西令,吳立。
  湘南男相,漢舊縣,屬長沙。
  益陽侯相,漢舊縣,屬長沙。
  湘鄉男相,前漢無,後漢屬零陵。
  新康男相,吳曰新陽,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重安侯相,前漢曰鍾武,後漢順帝永建三年更名,屬零陵。
  衡山男相,吳立曰衡陽,晉惠帝更名。
  桂陽太守,漢高立,屬荊州,晉惠帝元康元年度江州。領縣六。戶二千二百一十九,口二萬二千一百九十二。去州水一千四百。去京都水四千九百四十。
  郴縣伯相,漢舊縣。
  耒陽子相,漢舊縣。
  南平令,漢舊縣。
  臨武令,漢舊縣。
  汝城令,〔二二〕江左立。
  晉寧令,漢順帝永和元年立,曰漢寧,吳改曰陽安,晉武帝太康元年改曰晉寧。
  零陵內史,漢武帝元鼎六年立。領縣七。戶三千八百二十八,口六萬四千八百二十八。去州一千四百。去京都水四千八百。
  泉陵子相,漢舊縣。
  洮陽侯相,漢舊縣。
  零陵子相,漢舊縣。
  祁陽子相,吳立。明帝泰始初度湘東,五年復舊。
  應陽男相,晉惠帝分觀陽立。
  觀陽男相,吳立。
  永昌令,吳立。
  營陽太守,江左分零陵立。領縣四。戶一千六百八,口二萬九百二十七。去州水一千七百一。去京都水五千五百五十。
  營浦侯相,漢舊縣,屬零陵。
  營道侯相,漢舊縣,屬零陵。
  舂陵令,前漢舊縣,舂陵侯徙國南陽,省。吳復立,屬零陵。
  泠道令,漢舊縣,屬零陵。
  湘東太守,吳孫亮太平二年,分長沙東部都尉立。晉世七縣,孝武太元二十年,省酃、
漢舊縣。
利陽、新平
張勃吳錄有此二縣,利作梨,晉作利音。
三縣。今領縣五。戶一千三百九十六,口一萬七千四百五十。去州水陸七百。去京都水三千六百。
  臨烝伯相,吳屬衡陽,晉太康地志屬湘東。
  新寧令,吳立。
  茶陵子相,漢舊縣,屬長沙。
  湘陰男相,後廢帝元徽二年,分益陽、羅、湘西及巴、硤流民立。
  陰山令,陰山乃是漢舊縣,而屬桂陽。吳湘東郡有此陰山縣,疑是吳所立。
  邵陵太守,吳孫皓寶鼎元年,分零陵北部都尉立。領縣七。戶一千九百一十六,口二萬五千五百六十五。去州水七百,陸一千三百。去京都水四千五百。
  邵陵子相,何志屬長沙。按二漢無,吳錄屬邵陵。
  武剛令,〔二三〕晉武分都梁立。
  建興男相,晉武帝分邵陵立。
  高平男相,吳立。晉武帝太康元年,改曰南高平,後更曰高平。
  都梁令,漢舊縣,屬零陵。
  邵陽男相,吳立曰昭陽,晉武改。
  扶縣令,漢舊縣,至晉曰夫夷。漢屬零陵,晉屬邵陵。案今云扶者,疑是避桓溫諱去「夷」,「夫」不可為縣名,故為「扶」云。
  廣興公相,吳孫皓甘露元年,分桂陽南部都尉,〔二四〕立為始興郡。晉武帝平吳,以屬廣州,成帝度荊州,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又度廣州,三十年,復度湘州。明帝泰始六年,立岡湲縣,割始興之封陽、陽山、含洭三縣,立宋安郡,〔二五〕屬湘州。泰豫元年復□,〔二六〕省岡湲縣,改始興曰廣興。領縣七。戶一萬一千七百五十六,口七萬六千三百二十八。去州水二千三百九十。去京都水五千。
  曲江侯相,漢舊縣,屬桂陽。
  桂陽令,〔二七〕漢舊縣,屬桂陽。
  陽山侯相,漢舊縣,後漢曰陰山,〔二八〕屬桂陽。吳始興郡無此縣,當是晉後立。
  貞陽侯相,漢舊縣,名湞陽,屬桂陽。宋明帝泰始三年,改「湞」為「貞」。
  含洭男相,漢舊縣,屬桂陽。
  始興令,吳立。
  中宿令,漢舊縣,屬南海,吳度。
  臨慶內史,吳分蒼梧立為臨賀郡,屬廣州,晉成帝度荊州,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度廣州,三十年,復度湘州。明帝改名。領縣九。戶三千七百一十五,口三萬一千五百八十七。去州水陸二千八百。去京都水陸五千五百七十。
  臨賀侯相,漢舊縣。晉太康地志、王隱云屬南海,而二漢屬蒼梧,當是吳所度。
  馮乘侯相,漢舊縣,屬蒼梧。
  富川令,漢舊縣,屬蒼梧。
  封陽侯相,漢舊縣。
  興安侯相,吳立曰建興,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謝沐長,漢舊縣,屬蒼梧。
  寧新令,二漢無,當是吳所立,屬蒼梧,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開建令,文帝分封陽立宋昌、宋興、開建、武化、徃徃、
徃音生。
永固、綏南七縣。後又分開建、武化、宋昌三縣立宋建郡,屬廣州。孝武大明元年悉省,唯餘開建縣。
  撫寧令,宋末立。
  始建內史,吳孫皓甘露元年,分零陵南部都尉立始安郡,屬廣州,晉成帝度荊州,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度廣州,三十年,復度湘州。明帝改名。領縣七。戶三千八百三十,口二萬二千四百九十。去州水二千八十,陸二千六百三十。去京都水五千五百九十。
  始安子相,漢舊縣,屬零陵。
  熙平令,吳立為尚安,晉武改。
  永豐男相,吳立。
  荔浦令,漢舊縣,屬蒼梧。
  平樂侯相,吳立。
  建陵男相,吳立,屬蒼梧,宋末度。
  樂化左令,宋末立。
  雍州刺史,晉江左立。胡亡氐亂,雍、秦流民多南出樊、沔,晉孝武始於襄陽僑立雍州,并立僑郡縣。宋文帝元嘉二十六年,割荊州之襄陽、南陽、新野、順陽、隨五郡為雍州,而僑郡縣猶寄寓在諸郡界。孝武大明中,又分實土郡縣以為僑郡縣境。徐志雍州有北上洛、北京兆、義陽三郡。北上洛,晉孝武立,領上洛、北商、酆陽、陽亭、北拒陽五縣。北京兆領北藍田、霸城、山北三縣。並云景平中立。義陽,云晉安帝立,領平氏、襄鄉二縣。酆陽、陽亭、北拒陽,並云安帝立,餘縣不注置立。今並無此三郡。今領郡十七,縣六十。戶三萬八千九百七十五,口十六萬七千四百六十七。去京都水四千四百,陸二千一百。
  襄陽公相,魏武帝平荊州,分南郡編以北及南陽之山都立,屬荊州。魚豢云,魏文帝立。永初郡國、何志並有宜城、
漢舊縣,屬南郡。
鄀、上黃縣,
並別見。
徐志無。領縣三。戶四千二十四,口一萬六千四百九十六。
  襄陽令,漢舊縣,屬南郡。
  中廬令,漢舊縣,屬南郡。
  〈巴阝〉縣令,〔二九〕漢舊縣,屬南郡。
  南陽太守,秦立,屬荊州。永初郡國有比陽、魯陽、赭陽、西鄂、犨、葉、雉、博望八縣。
並漢舊縣。
何志無犨、雉。徐志無比陽、魯陽、赭陽、西鄂、博望,而有葉,餘並同。孝武大明元年,省葉縣。領縣七。戶四千七百二十七,口三萬八千一百三十二。去州三百六十。去京都水四千四百。
  宛縣令,漢舊縣。
  涅陽令,漢舊縣。
  雲陽男相,漢舊縣。故名育陽,晉孝武改。
  冠軍令,漢舊縣,武帝分穰立。
  酈縣令,漢舊縣。
  舞陰令,漢舊縣。
  許昌男相,徐志無,此後所立。本屬潁川。
  新野太守,何志晉惠帝分南陽立。永初郡國、何志有棘陽、
別見。
蔡陽、鄧縣。
並漢舊縣。
徐無。孝武大明元年,省蔡陽。今領縣五。戶四千二百三十五,口一萬四千七百九十三。去州一百八十。去京都水四千五百八十。
  新野侯相,漢舊縣,屬南陽。文帝元嘉末省,孝武大明元年復立。
  山都男相,漢舊縣,屬南陽,晉太康地志屬襄陽,永初郡國及何、徐屬新野。〔三0〕
  池陽令,漢舊名,屬馮翊,晉太康地志屬京兆。僑立亦屬京兆。孝武大明中土斷,又屬此。
  穰縣令,漢舊縣,屬南陽。
  交木令,孝武大明元年立。
  順陽太守,魏分南陽立曰南鄉,晉武帝更名。成帝咸康四年,復立南鄉,後復舊。永初郡國及何志有朝陽、武當、酇、陰、汎陽、筑、
並別見。
析、
前漢屬弘農,後漢屬南陽。
脩陽
唯見永初郡國。
凡八縣。徐志唯增朝陽。朝陽,孝武大明元年省。領縣七。戶四千一百六十三,口二萬三千一百六十三。
  南鄉令,前漢無,後漢有,屬南陽。
  槐里男相,漢舊名,屬扶風,晉太康地志屬始平。僑立亦屬始平。大明土斷屬此。
  順陽侯相,前漢曰博山,後漢明帝更名,屬南陽。
  清水令,前漢屬天水,後漢為天水漢陽,〔三一〕無此縣。晉太康地志屬略陽。僑立屬始平。大明土斷屬此。
  朝陽令,漢舊縣。
  丹水令,前漢屬弘農,後漢屬南陽。何志魏立,非也。
  鄭縣令,漢舊名,屬京兆。僑立亦屬京兆,後度此。
  京兆太守,故秦內史,漢高帝元年,屬塞國,二年,更為渭南郡,九年罷,復為內史。武帝建元六年,分為右內史,太初元年,更為京兆尹,魏改為京兆郡。初僑立,寄治襄陽。朱序沒氐。孝武太元十一年復立。大明土斷,割襄陽西界為實土。雍州僑郡先屬府,武帝永初元年屬州。永初郡國有藍田、
漢舊縣。
鄭、池陽、
並別見。
南霸城、
本霸陵,漢舊縣。太康地志曰,霸城何志魏□。
新康五縣。何志無新康而有新豐。徐無。孝武大明元年,省京兆之盧氏、藍田、霸城縣。盧氏當是何志後所立,二漢屬弘農,晉太康地志屬上洛。新康疑是晉末所立。領縣三。戶二千三百七,口九千二百二十三。
  杜令,二漢曰杜陵,魏改。
  鄧縣令,漢舊縣,屬南陽。
  新豐令,漢舊縣。
  始平太守,晉武帝泰始二年,分京兆、扶風立。後分京兆、扶風僑立,治襄陽。今治武當。永初郡國唯有始平、平陽、清水
別見。
三縣。何志有槐里、
別見。
宋寧、宋嘉
何志新立。
三縣,而清水、始平與永初郡國同。領縣四。戶二千七百九十七,口五千五百十二。
  武當侯相,漢舊縣,屬南陽,後屬順陽。
  始平令,魏立。
  武功令,漢舊名,故屬扶風,晉太康地志屬始平。
  平陽子相,江左平陽郡民流寓,立此。
  扶風太守,故秦內史。高帝元年,屬雍國,二年,更為中地郡,九年罷。後為內史。武帝建元六年,分為右內史,太初元年更名為右扶風。僑立,治襄陽,今治筑口。永初郡國及何志唯有郿、魏昌縣,〔三二〕
魏昌,魏立,屬中山。
孝武大明元年省魏昌。領縣三。戶二千一百五十七,口七千二百九十。
  筑陽令,漢舊縣,屬南陽,又屬順陽。大明土斷屬此。
  郿縣令,漢舊名,屬扶風,晉太康地志屬秦國。
  汎陽令,晉武帝太康五年立,屬南鄉,仍屬順陽。大明土斷屬此。
  南上洛太守,永初郡國、何志雍州並有南上洛郡,寄治魏興,今梁州之上洛是也。此上洛蓋是何志以後僑立耳。今治臼。何、徐志雍州南上洛,晉武帝立,北上洛云晉孝武立,非也。徐有南北陽亭、陽安縣,不注置立。今領縣二。戶一百四十四,口四百七十七。
  上洛男相。
別見
  商縣令。
別見
  河南太守,故秦三川郡,漢高帝更名。光武都雒陽,建武十五年,改曰河南尹。〔三三〕僑立,始治襄陽,孝武大明中,分沔北為境。永初郡國及何志並又有陽城、緱氏縣,
漢舊名,並屬河南。
徐無此二縣,而有僑洛陽。
漢舊名。
陽城縣,孝武大明元年省。洛陽,當是何志後立。領縣五。戶三千五百四十一,口一萬三千四百七十。去州陸三十五。
  河南令,漢舊名。
  新城令,漢舊名。
  河陰子相,魏立。
  棘陽令,漢縣,故屬南陽,晉太康地志屬義陽,後屬新野。大明土斷屬此。
  襄鄉令,前漢無,後漢有,屬南陽。徐志屬義陽。當是大明土斷屬此。
  廣平太守,
別見
。江左僑立,治襄陽,今為實土。永初郡國及何志並又有易陽、曲周、邯鄲,
並見在。
無酇、比陽。徐無復邯鄲縣。易陽、曲周,孝武大明元年省。邯鄲應是土斷省。領縣四。戶二千六百二十七,口六千二百九十三。
  廣平令,漢舊名。徐志,南度以朝陽縣境立。
  酇縣令,漢舊縣,屬南陽,後屬順陽。
  比陽令,漢舊縣,屬南陽。
  陰縣令,漢舊縣,屬南陽。
  義成太守,晉孝武立,治襄陽,今治均。永初郡國又有下蔡、平阿縣,
二縣前漢屬沛,後漢屬九江,晉太康地志屬淮南。
何同。孝武大明元年省下蔡,始亦流寓立也。平阿當是何志後省。領縣二。戶一千五百二十一,口五千一百一。
  義成侯相,晉孝武立。
  萬年令,漢舊名,屬馮翊。
  馮翊太守,故秦內史,高帝元年,屬塞國,二年,更名為河上郡,〔三四〕九年罷,復為內史。武帝建元六年,分為左內史,太初元年,更名。三輔流民出襄陽,文帝元嘉六年立,則何志應有而無。治襄陽。今治鄀。〔三五〕領縣三。

〔三六〕戶二千七十八,口五千三百二十一。
  鄀縣令,漢舊縣,屬南郡,作「若」字。晉太康地志作「鄀」。永初郡國及何志屬襄陽,徐屬此。
  高陸令,晉太康地志屬京兆。永初郡國、何志並無,孝武大明元年復立。
  南天水太守,
天水郡別見。
徐志本西戎流寓。今治巖州。永初郡國、何志並無,當是何志後所立。又有冀縣,
漢舊名。
孝武大明元年省。領縣四。戶六百八十七,口三千一百二十二。
  華陰令,前漢屬京兆,後漢、魏、晉屬弘農。
  西縣令,前漢屬隴西,後漢屬漢陽,即天水,魏、晉屬天水。
  略陽侯相。
別見。
  河陽令。
別見。
〔三七〕。
  建昌太守,孝建元年,刺史朱脩之免軍戶為永興、安寧二縣,立建昌郡,又立永寧為昌國郡,並寄治襄陽。昌國後省。徐志,建昌又有永寧縣,今無。領縣二。戶七百三十二,口四千二百六十四。
  永興令。
  安寧男相。
  華山太守,胡人流寓,孝武大明元年立。今治大隄。領縣三。戶一千三百九十九,口五千三百四十二。
  華山令,與郡俱立
  藍田令,漢舊名,本屬京兆。
  上黃令,本屬襄陽,立郡割度。
  北河南太守,晉孝武太元十年立北河南郡,後省。永初郡國、何、徐志並無。明帝泰始末復立。寄治宛中。領縣八。
  新蔡令。
別見。
  汝陰令。
別見。
  苞信令。
別見。
  上蔡令。
別見。
  固始令。
別見。
  緱氏令。
別見。
  新安令。
別見。
  洛陽令。
別見。
  弘農太守,漢武帝元鼎四年立。〔三八〕宋明帝末立,寄治五壟。領縣三。
  邯鄲令,漢舊名,屬趙國。晉太康地志無此縣。
  圉縣令,前漢屬淮陽,後漢屬陳留。晉太康地志無此縣。
  盧氏令。
別見。
  梁州刺史,禹貢舊州,周以梁併雍,漢以梁為益,治廣漢雒縣。魏元帝景元四年平蜀,復立梁州,治漢中南鄭,而益州治成都。李氏據梁、益,江左於襄陽僑立梁州。李氏滅,復舊。譙縱時,又沒漢中。〔三九〕刺史治魏興。縱滅,刺史還治漢中之苞中縣,所謂南城也。文帝元嘉十年,刺史甄法護於南城失守,刺史蕭思話還治南鄭。永初郡國又有宕渠郡、北宕渠郡。宋起居注,元嘉十六年,割梁州宕渠郡度益州。今益部宕渠郡曰南宕渠。何、徐並有北宕渠郡,唯領宕渠一縣。何云,本巴西流民。今無。
  漢中太守,秦立。漢獻帝建安二十年,魏武平張魯,復漢寧郡為漢中,疑是此前改漢中曰漢寧也。〔四0〕晉地記云,孝武太元十五年,梁州刺史周瓊表立。〔四一〕又疑是李氏所省,李氏平後復立。永初郡國又有苞中、懷安
漢、晉、何、徐並無二縣。
二縣。〔四二〕領縣四。戶一千七百八十六。口一萬三百三十四。
  南鄭令,漢舊縣。
  城固令,漢舊縣。
  沔陽令,漢舊縣。
  西鄉令,蜀立曰南鄉,晉武帝太康二年更名。
  魏興太守,魏文帝以漢中遺民在東垂者立,屬荊州。江左還本。領縣十三。

〔四三〕去州一千二百。去京都水六千七百。
  西城令,漢舊縣,屬漢中。
  鄖鄉令,本錫縣,〔四四〕二漢舊縣,屬漢中,後屬魏興,魏、晉世為郡,後省。武帝太康五年,改為鄖鄉。何志晉惠帝立,非也。
  錫縣令,前漢長利縣,屬漢中,後漢省。晉武帝太康四年復立,屬魏興。五年,改長利為錫。
  廣城令,永初郡國、何、徐並有,不注置立。
  興晉令,魏立曰平陽,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旬陽令,前漢有,後漢無,晉武帝太康四年復立。
  上廉令,〔四五〕晉太康地志、永初郡國、徐並屬上庸,何無。
  長樂令,永初郡國、何、徐並屬晉昌。本蜀郡流民。
  廣昌子相,何志屬上庸,晉成帝立。晉地記,武帝太康元年,改上庸之廣昌為庸昌,二年省。疑是魏所立。
  安晉令,永初郡國、何、徐屬晉昌。本蜀郡流民。
  延壽令,永初郡國、何、徐屬晉昌。本蜀郡流民。
  宣漢令,永初郡國、何、徐屬晉昌。本建平流離民。
  新興太守,永初郡國、何、徐云新興、吉陽、東關三縣,屬晉昌郡。何云晉元帝立,本巴、漢流民。宋末省晉昌郡,立新興郡,以晉昌之長樂、安晉、延壽、安樂屬魏興郡,宣漢屬巴渠郡,寧都屬安康郡。永初郡國有永安縣,何、徐無。今亦無復新興縣。何云巴東夷人。今領縣二。
  吉陽令,本益州流民。
  東關令,本建平流民。
  新城太守,故屬漢中,魏文帝分立,屬荊州。江左還本。領縣六。戶一千六百六十八,口七千五百九十四。去州陸一千五百。去京都水五千三百。
  房陵令,漢舊縣,屬漢中,太康地志、王隱無。
  綏陽令,魏立,後改為秭歸,晉武帝太康二年,復為綏陽。
  昌魏令,魏立。
  祁鄉令,何志魏立。晉太康地志作「沶」。
音祁。
  閬陽令,何志不注置立。
  樂平令,何志不注置立。
  上庸太守,魏明帝太和二年,分新城之上庸、武陵、北巫為上庸郡。景初元年,又分魏興之魏陽,錫郡之安富、上庸為郡。疑是太和後省,景初又立也。魏屬荊州,江左還本。永初郡國有上庸、廣昌。何有廣昌。領縣七。戶四千五百五十四,口二萬六百五十三。去州陸二千三百。去京都水六千七百。
  上庸令,漢舊縣,屬漢中。
  安富令,晉太康地志、永初郡國、何、徐並有。
  北巫令,何志晉武帝立。按魏所分新城之北巫,應即是此縣,〔四六〕然則非晉武立明矣。
  微陽令,魏立曰建始,晉武帝改。
  武陵令,前漢屬漢中,後漢、晉太康地志、王隱並無。
  新安令,永初郡國、何、徐有。何云本建平流民。
  吉陽令,永初郡國云北吉陽,何、徐無。
  晉壽太守,晉地記云,孝武太元十五年,梁州刺史周瓊表立〔四七〕。何志故屬梓潼。而益州南晉壽郡悉有此諸縣。永初郡國、徐又有南晉壽、南興、樂南、興安縣。何無南興樂,云南晉壽,惠帝立,餘並不注置立。今領縣四。去州陸一千二百。去京都水一萬。
  晉壽令,屬梓潼。何志晉惠帝立。按晉起居注,武帝太康元年,改梓潼之漢壽曰晉壽。漢壽之名,疑是蜀立,云惠帝立,非也。
  白水令,漢舊縣,屬廣漢,晉太康地志屬梓潼。
  邵歡令,永初郡國、何、徐並有,不注置立,疑是蜀立曰昭歡,晉改也。
  興安令,永初郡國、何、徐並有,不注置立。
  華陽太守,徐志新立。永初郡國、何並無,〔四八〕寄治州下。領縣四。戶二千五百六十一,口萬五千四百九十四。
  華陽令。
  興宋令。
  宕渠令。
  嘉昌令,徐不注置立。
  新巴太守,晉安帝分巴西立。何、徐又有新歸縣,何云新立,今無。領縣三。戶三百九十三,口二千七百四十九。
  新巴令,〔四九〕晉安帝立。
  晉城令,晉安帝立。
  晉安令,晉安帝立。
  北巴西太守,何志不注置立。宋起居注,文帝元嘉十二年,於劍南立北巴西郡,屬益州。今益州無此郡。又永初郡國、何、徐梁州並有北巴西而益州無,疑是益部僑立,尋省;梁州北巴西是晉末所立也。永初郡國領閬中、漢昌二縣。何又有宋昌縣,云新立。徐無宋昌,有宋壽。何、徐並領縣四,今六。

〔五0〕去州一千四百。去京都水九千九百。
  閬中令。
別見。
  安漢令。
別見。
  南國令。
即南充國,別見。
  西國令。
即西充國,別見。
  平周令,益州巴西有平州縣。
  北陰平太守,晉太康地志故廣漢屬國都尉。何志蜀分立。永初郡國曰北陰平,領陰平、綿竹、平武、資中、冑旨五縣。何、徐直曰陰平,領二縣與此同。戶五百六,口二千一百二十四。寄治州下。
  陰平令,前漢、後漢屬廣漢屬國,名宙底。〔五一〕晉太康地志陰平郡陰平縣注云,宙底。當是故宙底為陰平。永初郡國冑旨縣,即宙底也。
當是後又立此縣,而字誤也。
  平武令,蜀立曰廣武,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南陰平太守,永初郡國唯領陰平一縣。徐志無南字,云陰平舊民流寓立,唯領懷舊一縣。何無。今領縣二。戶四百七。
  陰平令。
  懷舊令,徐志不注置立。
  巴渠太守,何志新立。領縣七。戶五百,口二千一百八十三。
  宣漢令,
別見。
與郡新立。
  始興令,何志新立。
  巴渠令,何志新立。
  東關令,何志新立。
  始安令,何志新立。
  下蒲令,何志無,徐志不注置立。
  晉興令,何志晉安帝立。案永初郡國,梁部諸郡,唯巴西有此縣,不容是此晉興。若是晉安帝時立,便應在永初郡國,疑何謬也。
  懷安太守,何志新立。領縣二。戶四百七,口二千三百六十六。寄治州下。
  懷安令,何志新立。
  義存令,何志新立。
  宋熙太守,何、徐志新立。領縣五。戶一千三百八十五,口三千一百二十八。去州七百。去京都九千八百。
  興樂令。〔五二〕
  歸安令。
  宋安令。
  元壽令。
  嘉昌令,何志五縣並新立。
  白水太守,永初郡國、何並無,徐志仇池氐流寓立。有漢昌縣。今領縣六。戶六百五。
  新巴令。
  漢德令。
  晉壽令。
  益昌令。
  興安令。
  平周令,徐志作「平州」。此五縣,徐並不注置立。
  南上洛太守,晉太康地志分京兆立上洛郡,屬司隸。永初郡國、何志並屬雍州,僑寄魏興,即此郡也。徐志巴民新立。徐志時已屬梁州矣。永初郡國無豐陽而有陽亭,何、徐有,何不注陽亭置立。領縣六。
  上洛令,前漢屬弘農,後漢屬京兆。何云魏立,非也。
  商縣令,上洛同。
  流民令,何不注置立。
  豐陽長,〔五三〕永初郡國無,何作酆陽,新立。徐作豐。
  渠陽令,永初郡國、何、徐並作拒陽。
  義縣令,永初郡國、何、徐並無。
  北上洛太守,徐志巴民新立。〔五四〕領縣七。戶二百五十四。
  北上洛令。
  豐陽令。〔五五〕
  流民令。
  陽亭令。
  拒陽令,「拒」字與南上洛不同。
  商縣令,徐志無。
  西豐陽令,〔五六〕徐志無。
  安康太守,宋末分魏興之安康縣及晉昌之寧都縣立。
  安康令,二漢安陽縣,屬漢中,漢末省。魏復立,屬魏興。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何云魏立,非也。
  寧都令,蜀郡流民。
  南宕渠太守,永初郡國有宕渠郡,領宕渠、漢興、宣漢三縣,屬梁州,元嘉十六年,度屬益州,非此南宕渠也。何、徐梁並無此郡,疑是徐志後所立。
  宕渠令。
  漢安令。
  宣漢令。
  宋康令。三縣並新置。
  懷漢太守,孝武孝建二年立。〔五七〕領縣三。戶四百十九。
  永豐長。
  綏來長。〔五八〕
  預德長。
  秦州刺史,晉武帝泰始五年,分隴右五郡及涼州金城、梁州陰平并七郡為秦州,治天水冀縣。太康三年併雍州,惠帝元康七年復立。何志晉孝武復立,寄治襄陽。安帝世在漢中南鄭。領郡十四,縣四十二。戶八千七百三十二,口四萬八百八十八。
  武都太守,漢武帝元鼎六年立。永初郡國又有河池、故道縣。
並漢舊縣。
今領縣三。戶一千二百七十四,口六千一百四十。
  下辨令,漢舊縣。
  上祿令,漢舊縣,後省,晉武帝太康三年又立。
  陳倉令,漢舊縣,屬扶風,晉太康地志屬秦國。
  略陽太守,晉太康地志屬天水。〔五九〕何志故曰漢陽,魏分立曰廣魏,武帝更名。永初郡國有清水縣,
別見
。何、徐無。領縣三。戶一千三百五十九,口五千六百五十七。
  略陽令,前漢屬天水,後漢漢陽即天水,晉太康地志屬略陽。雍州南天水、益州安固郡又有此縣。
  臨漢令,何志新立。
  上邽令,前漢屬隴西,後漢屬漢陽,晉太康地志屬天水。何志流寓割配。
  安固太守,永初郡國志有安固郡,又有南安固郡,元嘉十六年度益州。今領縣二。戶一千五百五,口二千四十四。
  桓陵令。
別見

  南桓陵令,永初郡國及何志安固郡唯領桓陵一縣,徐志又有此縣。
  西京兆太守,晉末三輔流民出漢中僑立。領縣三。戶六百九十三,口四千五百五十二。
  藍田令,
別見
。永初郡國志無。
  杜令。
別見

  鄠令,二漢屬扶風,晉太康地志屬始平。
  南太原太守,
太原別見
。何志云,故屬并州,流寓割配。永初郡國又有清河、
別見
。高堂縣。
別見冀州平原郡,
〔六0〕
作高唐。
領縣一。戶二百三十三,口一千一百五十六。
  平陶令,漢舊名。
  南安太守,何志云故屬天水,魏分立。永初郡國無。領縣二。戶六百二十,口三千八十九。
  桓道令,漢舊名,屬天水,後漢屬漢陽,作「獂」。
  中陶令,何志魏立。晉太康地志有。
  馮翊太守,三輔流民出漢中,文帝元嘉二年僑立。領縣五。戶一千四百九十,口六千八百五十四。
  蓮芍令。
別見

  頻陽令,漢舊名。
  下辨令,徐志故屬略陽,流寓割配。何無此縣。
  高陸令,二漢魏無,晉太康地志有,屬京兆。何志流寓割配。
  萬年令。
別見

  隴西太守,秦立。文帝元嘉初,關中民三千二百三十六戶歸化,六年立。今領縣六。戶一千五百六十一,口七千五百三十。
  襄武令,漢舊名。
  臨洮令,漢舊名。
  河關令,前漢屬金城,後漢、晉太康地志屬隴西。
  狄道令,漢舊名。
  大夏令,漢舊名,晉太康地志無。
  首陽令。〔六一〕
  始平太守,
別見
。永初郡國無。領縣三。戶八百五十九,口五千四百四十一。
  始平令,太康地志有,何志晉武帝立,而雍州始平郡之始平縣何云魏立。按此縣末雖各立,本是一縣,何為不同?
  槐里令。
別見

  宋熙令,何無,徐新立。
  金城太守,漢昭帝始元六年立。永初郡國無,何、徐領縣二。戶三百七十五,口一千。
  金城令,漢舊名。
  榆中令,漢舊名。
  安定太守,漢武帝元鼎三年立。永初郡國志無。領縣二。戶六百四十,口二千五百一十八。
  朝那令,漢舊名。
  宋興令,何志新立。
  天水太守,漢武元鼎三年立,明帝改曰漢陽。雍州已有此郡〔六二〕。永初郡國無。領縣二。戶八百九十三,口五千二百二十八。
  阿陽令,漢舊名,晉太康地志無。
  新陽令,〔六三〕晉太康地志有,何志魏立。
  西扶風太守,
扶風郡別見
。晉末三輔流民出漢中僑立。領縣二。戶百四十四。
  郿令。
別見

  武功令。
別見

  北扶風太守,孝武孝建二年,以秦、雍流民立。領縣三。時又有廣長郡,又立成階縣,領氐民,尋省。
  武功令。
別見

  華陰令。
別見

  始平縣。〔六四〕
別見

  
校勘記
  〔一〕 王忱還江陵 「王忱」各本並作「王說」,據南齊書州郡志改。洪頤楫諸史考異云:「王說是王忱之訛。晉書忱傳,太元中,出為荊州刺史。」
  〔二〕 江夏武陵屬郢州 「武陵」各本並作「武陽」,孫虨宋書考論云:「武陽當是武陵。」按孫說是,今改正。
  〔三〕 南郡太守秦立漢高帝元年為臨江國景帝中二年復故 「漢高帝」各本作「漢文帝」,「中二年」各本作「中元年」,並據漢書地理志改。漢書地理志南郡下云:「秦置,高帝元年,更為臨江郡,五年,復故。景帝二年(當作七年),復為臨江,中二年復故。」宋志略去高帝五年省臨江國復置南郡,景帝七年復為臨江國一節,「高帝」又訛「文帝」,「中二年」又訛「中元年」。漢書高帝紀,元年以懷王柱國共敖為臨江王,則宋志作臨江國是,漢志作臨江郡者誤。景帝七年復為臨江國,以廢太子榮為臨江王,至中二年榮自殺,國除。
  〔四〕 南安令晉武帝分江安立 「南安」各本並作「安南」,據成孺宋書州郡志校勘記說乙正。按水經油水注:「晉太康元年,分孱陵立南安縣。」
  〔五〕 初平元年 「元年」各本並作「六年」,據晉書地理志改。成孺宋書州郡志校勘記云:「案獻帝初平紀元僅四年,六年疑有誤。晉志益州下云,獻帝初平元年,劉璋分巴郡立永寧郡。知『六』為『元』字之誤,當據正。」
  〔六〕 劉璋改永寧為巴東郡 廿二史考異云:「據華陽國志,建安六年,乃改固陵為巴東。若永寧之分,雖與固陵同時,其後改稱巴西,與巴東不相涉。」
  〔七〕 南浦令劉禪建興八年十月益州牧閻宇表改羊渠立 華陽國志;「南浦縣,晉初置。」
  〔八〕 漢豐令何志不注置立 華陽國志:「漢豐縣,建安二十一年置。」
  〔九〕 汶陽太守何志新立 廿二史考異云:「據南齊書蠻傳,汶陽本臨沮西界二百里。桓溫時割以為郡。然則汶陽郡晉時已有之,何承天以為新立者,非也。」
  〔一0〕魏世分河東為平陽郡晉末省為縣 洪亮吉東晉疆域志云:「平陽本平春,晉太元中,避鄭太后諱乃改,與河東郡之平陽迥別,沈志合以為一,非是。」
  〔一一〕臨汾後屬平陽 「平陽」各本並作「陽平」。成孺宋書州郡志校勘記云:「按晉志,司州平陽郡臨汾,今據乙正。」按成校是,今訂正。
  〔一二〕而無歸鄉縣何志所言非也 洪亮吉東晉疆域志云:「考晉書劉弘傳有仇勃為歸鄉令,是晉有此縣矣。何志所言不誣,沈非之,誤也。」
  〔一三〕後省綏安 「綏安」各本並作「經安」。巴陵郡下云,明帝泰始四年,以綏安縣併州陵,即此縣。今改正。
  〔一四〕又有安陸曲陵曲後別郡 「曲後別郡」四字費解。按安陸、曲陵二縣,曾屬江夏郡,孝武帝孝建元年,別為安陸郡。「曲後為郡」或是「後別為郡」之誤。
  〔一五〕求分安陸東界為此縣 「安陸」各本並作「安陵」,據洪亮吉東晉疆域志改。孫虨宋書考論亦云:「陵當作陸。」
  〔一六〕霄城侯相 「霄城」各本並作「宵城」,魯爽傳、水經沔水注亦作「宵城」。趙倫之傳、南齊書州郡志、梁書范雲傳、隋書地理志並作「霄城」。今改作「霄城」。
  〔一七〕前漢立 成孺宋書州郡志校勘記云:「漢志,武陵郡索。續志,武陵郡,故索,陽嘉三年更名。據志例推之,『立』字衍,前漢下脫『曰索』二字。」
  〔一八〕孝武孝建元年割南郡之監利州陵度江夏 成孺宋書州郡志校勘記云:「案監利、州陵二縣,歷代未隸江夏郡。考本志郢州刺史下云,孝武孝建元年,又以南郡之州陵、監利二縣度屬巴陵,立郢州。據此,則江夏二字當為巴陵之訛。」
  〔一九〕魏文帝黃初二年孫權改鄂為武昌 「黃初二年」各本並作「黃初三年」,據三國志吳志吳主權傳改。
  〔二0〕省蘄春郡 「省」字下各本並有「為」字,據成校刪。成孺宋書州郡志校勘記云:「晉太康省郡,而縣改屬弋陽,故晉志弋陽郡有蘄春縣。『為』字當衍。」
  〔二一〕十六年又立 「十六年」各本並作「十七年」,據文帝紀改。成孺宋書州郡志校勘記云:「文帝紀,元嘉十六年正月,復分荊州為湘州。二月,以始興王濬為刺史。七當作六。」
  〔二二〕汝城令 「汝城」毛本及晉書地理志作「汝成」。南齊書州郡志、水經耒水注作「汝城」。
  〔二三〕武剛令 水經資水注作「武岡」。
  〔二四〕分桂陽南部都尉 各本並脫「部」字,據三國志吳志孫皓傳補。成孺宋書州郡志校勘記云:「三國志孫皓傳,甘露元年十一月,以桂陽南部為始興郡。據此『南』下似脫『部』字。」
  〔二五〕割始興之封陽陽山含洭三縣立宋安郡 「三縣」各本並作「四縣」。成孺宋書州郡志校勘記云:「四當作三。」按成校是,今改正。
  〔二六〕泰豫元年復□ 成孺宋書州郡志校勘記云:「復下所闕,當是『故』字。」
  〔二七〕桂陽令 各本並脫「陽」字,據漢志、續漢志、晉書地理志、南齊書州郡志補。水經深水注:「桂陽縣,本隸桂陽郡,後割隸始興。」成孺宋書州郡志校勘記云:「桂下誤脫『陽』字,當補。」
  〔二八〕陽山侯相漢舊縣後漢曰陰山 惠棟云:「前志亦有陰山縣,沈說非也。」按前志桂陽郡有陽山縣,又有陰山縣。應劭陽山下云:「今陰山也。」顏師古駁應云:「下自有陰山,應說非也。」沈志亦從應說而誤。
  〔二九〕〈巴阝〉縣令 三朝本、北監本、毛本作「〈巴阝〉」。殿本、局本作〈已阝〉 按前漢志南郡有〈已阝〉縣。孟康曰:「音忌。」師古曰:「音其已反。」舊本續漢志訛作「印」。集解引惠棟曰:「前志及本傳皆作〈已阝〉。章懷音其紀反。」錢大昕曰:「淄川王終子柱,封〈已阝〉侯。」說文邑部:「〈已阝〉,南郡縣也。從邑已聲。」水經:「禹貢三澨沱,在南郡〈已阝〉縣北。」南齊書州郡志、晉書地理志並作「〈已阝〉」。或謂「〈巴阝〉」字不誤,古漢上之巴國邑此,待考。
  〔三0〕永初郡國及何徐屬新野 「新野」各本並作「新陽」。孫虨宋書考論云:「新陽當作新野。」按孫說是,今改正。
  〔三一〕後漢為天水漢陽 孫虨宋書考論云:「當云後漢天水為漢陽。」
  〔三二〕永初郡國及何志唯有郿魏昌縣 「郿」各本並作「郡」,據孫虨說改。孫虨宋書考論云:「『郡』疑『郿』字之訛。」
  〔三三〕建武十五年改曰河南尹 各本並脫「十」字,據續漢書郡國志補。續漢書郡國志:「建武十五年,改曰河南尹。」
  〔三四〕二年更名為河上郡 「二年」各本並作「三年」,據漢書地理志改。
  〔三五〕今治鄀 「鄀」各本並作「郡」,成孺宋書州郡志校勘記據下文正,是,今改正。
  〔三六〕領縣三疑 成孺宋書州郡志校勘記云:「三下原注『疑』字。馮翊祇統鄀、高陸二縣,而乃曰領縣三,故校者注云疑也。今按南齊志馮翊郡縣三,曰鄀,曰蓮勺,曰高陸,疑此志本亦屬縣三,而傳寫者誤脫蓮勺歟?」楊守敬云:「按晉志、齊志、魏志馮翊並有蓮勺縣,是知此脫蓮勺一縣。」按成、楊二家說是。鄀縣下,高陸縣上似脫「蓮勺令,漢舊縣,屬馮翊」云云一條。
  〔三七〕河陽令別見 「河陽」後天水太守作「阿陽」,疑作阿陽者是。漢志、續漢志、魏書地形志、水經漾水注並作「阿陽」。顏師古漢書高帝紀注云:「阿陽,天水之縣也。今流俗本或作河陽者非。」按阿陽之作河陽,最早見於此志及南齊書州郡志。其後周書獨孤信傳、隋志、元和志、寰宇記並作「河陽」。寰宇記且云:「河陽,漢置縣,在河之西北,故曰河陽。」
  〔三八〕弘農太守漢武帝元鼎四年立 「四年」各本並作「六年」,據漢書地理志改。
  〔三九〕譙縱時又沒漢中 「沒」各本並作「治」。孫虨宋書考論云:「或即歿、沒字形訛也。」按南齊書州郡志云:「後為譙縱所沒。」作「沒」是,今據改。
  〔四0〕魏武平張魯復漢寧郡為漢中疑是此前改漢中曰漢寧也 各本並脫「曰漢寧也」之「寧」字,據上文補。
  〔四一〕梁州刺史周瓊表立 各本並脫「瓊」字。 孫虨宋書考論云:「按時梁州刺史周瓊,脫『瓊』字。」今補正。晉書周訪傳曾孫瓊附傳,瓊代楊亮為梁州刺史,在孝武世。
  〔四二〕永初郡國又有苞中懷安二縣 「苞」字下各本並衍「縣作」二字,今刪去。上梁州刺史下云:「刺史還治漢中之苞中縣,所謂南城也。」是有苞中無苞縣之證。又三朝本、北監本、毛本作二縣,是;殿本、局本作三縣,誤。
  〔四三〕領縣十三疑 成孺宋書州郡志校勘記云:「領縣十三下,原注疑字。魏興所隸祇有十二縣,故校者注云疑也。今案新興太守下云,宋末以晉昌之長樂、安晉、延壽、安樂屬魏興郡。疑沈志此郡本有安樂令而傳寫者失之,故縣數不符。」
  〔四四〕鄖鄉令本錫縣 「錫」續漢書郡國志、晉書地理志、南齊書州郡志同宋志。漢書地理志作「鍚」。應劭曰:「音陽。」師古曰:「即春秋所謂鍚穴。」如應劭音,字本作「鍚」。然左傳文公十一年,至于鍚穴。經典釋文:「鍚字本作錫。」則作鍚作錫,魏、晉、南北朝、隋、唐之世,已無定論。
  〔四五〕上廉令 「上廉」各本並作「上庸」。楊守敬云:「上廉誤作上庸。晉志、南齊志並有上廉縣。別有上庸縣屬上庸。」按楊說是,今改正。
  〔四六〕按魏所分新城之北巫應即是此縣 各本並脫「北」字,據成校補。成孺宋書州郡志校勘記云:「據上庸太守序云,魏明帝太和二年,分新城之上庸、武陵、北巫為上庸郡,知此『巫』上脫『北』字。」
  〔四七〕孝武太元十五年梁州刺史周瓊表立 「周瓊」各本並作「周馥」。按周馥見晉書周浚傳從弟馥附傳,西晉末為鎮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未嘗為梁州刺史。周瓊見晉書周訪傳曾孫瓊附傳,孝武世,代楊亮為梁州刺史。知周馥為周瓊之誤,今改正。
  〔四八〕永初郡國何並無 「何」下各本並有「徐」字,孫虨宋書考論云:「徐字疑衍。」按上云徐志新立,此不當更出「徐」字,孫說是,今刪去。
  〔四九〕新巴令 「新巴」各本並作「新安」,據南齊書州郡志改。成孺宋書州郡志校勘記云:「南齊志新巴郡領縣三,新巴、晉城、晉安。疑宋志亦作新巴,寫者涉下晉安,遂訛為新安耳。」
  〔五0〕何徐並領縣四今六疑 按「今六」下注疑字,本志北巴西祇有五縣,故校者注云疑。孫虨宋書考論云:「南齊志七縣,有漢昌、宋壽,上蓋闕漢昌。」
  〔五一〕名宙底 「宙底」漢書地理志廣漢郡、續漢書郡國志廣漢屬國都尉、華陽國志陰平郡作「甸底」。「宙」「甸」形似而訛。然永初郡國作「冑旨」,「冑」與「宙」音近,又似宋志作「宙底」者或有所本。
  〔五二〕興樂令 「興樂」南齊書州郡志作「興平」。
  〔五三〕豐陽長 「豐陽」各本並作「農陽」。成孺宋書州郡志校勘記云:「疑農即豐字形近之訛。」按成校是,此縣南齊書州郡志作北豐陽,可證「農陽」是豐陽之訛。今改正。
  〔五四〕徐志巴民新立 各本並脫「民」字,據成校補。成孺宋書州郡志校勘記云:「南上洛引徐志云巴民新立,則此新立上亦當有民字。」
  〔五五〕豐陽令 「豐陽」各本並作「農陽」,據南齊書州郡志改。南齊志北上洛郡有豐陽縣。
  〔五六〕西豐陽令 各本並脫「陽」字,據南齊書州郡志補。成孺宋書州郡志校勘記云:「北上洛、南上洛已有豐陽,故此冠以西。疑宋志本亦作西豐陽。」
  〔五七〕懷漢太守孝武孝建二年立 宋書孝武帝紀:「大明元年三月,梁州獠求內屬,立懷漢郡。」此云孝建二年立,未知孰是。
  〔五八〕綏來長 「綏來」南齊書州郡志作「綏成」。
  〔五九〕略陽太守晉太康地志屬天水 成孺宋書州郡志校勘記云:「略陽、天水各自為郡,略陽太守何得屬天水邪?疑太康地志下脫『故』字。」
  〔六0〕別見冀州平原郡 「冀州」各本並作「青州」,據成校改。成孺宋書州郡志校勘記云:「平原郡高唐,漢屬青州,晉、宋屬冀州。此當是指本志言之,青當作冀。青州無高唐也。」
  〔六一〕首陽令 各本並脫「令」字,據志例補。
  〔六二〕雍州已有此郡 「郡」各本並作「縣」。孫虨宋書考論云:「縣當作郡。」按孫說是,今改正。
  〔六三〕新陽令 各本並脫「陽」字,據晉書地理志、南齊書州郡志補。成孺宋書州郡志校勘記云:「晉志、南齊志天水郡並有新陽,無新縣。疑『新』下脫『陽』字。」
  〔六四〕始平縣 「縣」字據志例當作「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