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經丙部




《分別貧富法第四十一》



「真人前,子連時來學道,實已畢足未邪?」
「今天師不復為其說也,以為已足,復見天師言,迺知其有不足也。今意極訖,不知所當復問。唯天師更開示其所不及也。」
「行,真人來。天下何者稱富足,何者稱貧也?」
「然,多所有者為富,少所有者為貧。」
「然,子言是也,又實非也。」
「何謂也?」
「今若多邪偽佞盜賊,豈可以為富邪?今若凡人多也,君王少,豈可稱貧邪?」
「愚暗生見天師有教,不敢不言,不及有過。」
「子尚自言不及,俗人安知貧富之處哉?」
「今唯天師令弟子之無知,比若嬰兒之無知也,須父母教授之乃後有知也。」
「善哉,子之言也。太謙,亦不失之也。諾。真人自精,為子具言之。富之為言者,迺畢備足也。天以凡物悉生出為富足,故上皇氣出,萬二千物具生出,名為富足。中皇物小減,不能備足萬二千物,故為小貧。下皇物復(小)〔少〕於中皇,為大貧。無瑞應,善物不生,為極下貧。子欲知其大效,實比若田家,無有奇物珍寶,為貧家也。萬物不能備足為下極貧家,此天地之貧也。萬二千物俱出,地養之不中傷為地富;不而善養,令小傷為地小貧;大傷為地大貧;善物畏見,傷於地形而不生,至為下極貧;無珍寶物,萬物半傷,為大因貧也。悉傷為虛空貧家。此以天為父,以地為母,此父母貧極,則子愁貧矣。與王治相應。是故古者聖王治,能致萬二千物,為上富君也。善物不足三分之二,為中富之君也。不足三分之一,為下富之君也。無有珍奇善物,為下貧君也。萬物半傷,為衰家也。悉傷為下貧人。古者聖賢迺深居幽室,而自思道德,所及貧富,何須問之,坐自知之矣。」
「善哉善哉!今唯天師幸哀帝王久愁苦,不得行意,以何能致此貧富乎?」
「善哉善哉!子之難問也,已入微言要矣。然所行得失致之也。力行真道者,迺天生神助其化,故天神善物備足也。行德者,地之陽養神出,輔助其治,故半富也。行仁者,中和仁神出助其治,故小富也。行文者,隱欺之階也,故欺神出助之,故其治小亂也。行武者,得盜賊神出助之,故其治逆於天心,而傷害善人也。道者,乃天所案行也。天者最神,故真神出助其化也。地者養,故德神出助其化也。人者仁,故仁神出助其化也。文者主相文欺,失其本根,故欺神出助之也;上下相文,其事亂也。武者以刑殺傷服人;盜賊亦以刑殺傷服人;夫以怒喜猛威服人者,盜賊也。故盜賊多出,其治凶也。盜賊多以財物為害,故其治失於財貨也。故古者上君以道服人,大得天心,其治若神,而不愁者,以真道服人也;中君以德服人;下君以仁服人;亂君以文服人;凶敗之君將以刑殺傷服人。是以古者上君以道德仁治服人也,不以文刑殺傷服人也。所以然者,乃鄙用之也。上君子乃與天地相似,故天迺好生不傷也,故稱君稱父也。地以好養凡物,故稱良臣稱母也。人者當用心仁,而愛育似於天地,故稱仁也。此三者善也,故得共治萬物,為其師長也。夫欺刑者,不可以治,日致凶矣,不能為帝王致太平也,故當斷之也。今真人以吾書付有道德之君,力行之令效,立與天相應,而致太平,可名為富家,不疑也,可無使帝王愁苦,反名為貧家也。今民間時相謂為富家,何等也?是者但俗人妄語耳,富之為言者,迺悉備足也。一事不具,輒為不具足也。故古者聖賢不責備於一人者,言其不能備之也,故不具責之也。今八十一域國,物各少不備足也,不能常足也,故從他國取之也。今一家有何等富哉?真人其好隨俗人妄言邪?」
「不敢不敢。」
「子既學慎言,無妄談也。夫妄談,乃亂天地之正文,不可為人法,慎之。」
「唯唯。今天師既加恩愛,乃憐帝王在位,用心愁苦,不得天意,為其每具開說,可以致上皇太平之路。愚生受書眾多,大眩童蒙,不知當復問何等哉?唯天明師,悉具陳列其誡。」
「善哉善哉!然天法,陽數一,陰數二。故陽者奇,陰者偶。是故君少而臣多。陽者尊,陰者卑,故二陰當共事一陽,故天數一而地數二也,故當二女共事一男也。何必二人共養一人乎?尊者之傍不可空,為一人行,一人當立坐其傍,給侍其不足。故一者,迺象天也。二者,迺象地也。人者,乃是天地之子,故當象其父母。今天下失道以來,多賤女子,而反賊殺之,令使女子少於男,故使陰氣絕,不與天地法相應。天道法,孤陽無雙,致枯,令天不時雨。女者應地,獨見賤,天下共賤其真母,共賊害殺地氣,令使地氣絕也不生,地大怒不悅,災害益多,使王治不得平。何也?夫男者,乃天之精神也。女者,乃地之精神也。物以類相感動,王治不平,本非獨王者之過也。迺凡人失道輕事,共為非,其得過非一也,乃萬端;故使治難平乖錯也。天地之性,萬二千物,人命最重,此賊殺女,深亂王者之治,大咎在此也。」
「今天師為王者開闢太平之階路,太平之真經出,為王者但當游而無事,今是傷女為其致大災,當柰何之乎?」
「善哉,子之問也,得天心矣。然天下所以賤惡女者,本惡過在其行。」
「何謂也?願聞之,試得記於竹帛,萬萬世不敢去也。」
「善哉,子今能記之,天下無復殺女者也。」
「唯唯。願記之,以除帝王之災,吾所樂也,以救冤女之命。」
「善哉,子已得益天筭矣。」
「何謂也?」
「然,活人名為自活,殺人名為自殺。天愛子可為已得增筭於天,司命易子籍矣。」
「不敢也,不敢也。」
「無可復讓,此迺天自然之法也。然天下所以殺女者,凡人少小之時,父母自愁苦,絕其衣食共養之。非獨人也,跂行亦皆然。至於老長巨細,各當隨其力而求衣食,故萬物尚皆去其父母而自衣食也。賢者得樂,不肖得苦。又子者年少,力日強有餘。父母者日衰老,力日少不足也。夫子何男何女,智賢力有餘者,尚乃當還報復其父母功恩而供養之也。故父母不當隨衣食之也。是者名為弱養強,不足筋力養有餘也,名為逆政。少者還愁苦老者,無益其父母,父母故多殺之也。今但為乏衣食而殺傷之,孰若養活之者,而使各自衣食乎?真人!是誠冤絕地統,民之愚甚劇也。」
「今小生聞是,心大悲而恐㤥,知冤者誠多,當柰何哉?」
「然,夫好學而不得衣食之者,其學必懈而道止也,而得衣食焉,則賢者學而不止也。當使各有所利,不當使其還反相愁窮也。」
「何謂也?」
「夫女者無宮,女之就夫,比若男子之就官也,當得衣食焉。女之就夫家,迺當相與併力同心治生,乃共傳天地統,到死尚復骨肉同處,當相與併力,而因得衣食之。令使賢且樂,令使不肖者且苦。比若土地,良土其物善,天亦付歸之;薄土其物惡,天亦付歸之;不奪其材力所生長也。天地尚不奪汝功,何況人乎哉?如是則凡人無復殺其女者也。」
「善哉善哉,一大深害除矣,帝王太平已至矣。」
「真人何以知之乎?」
「然,夫父母與子,極天下之厚也,不得困愁焉,不宜殺之也。毋乃殺其子,是應寇賊之氣,大逆甚無道也。故其亂帝王治最深。夫女,今得生不見賊殺傷,故大樂到矣。」
「然,子說是也,可謂知之矣。今天下一家殺一女,天下幾億家哉?或有一家乃殺十數女者,或有妊之未生出,反就傷之者,其氣冤結上動天,柰何無道理乎?故吾誠□□重知之也。夫人各自衣食其力,則令婦人無兩心,則其意專作事,不復狐疑也。苦而無功,則令使人意常不和調。此者,乃天性自然之術也。真人慎之,無去此書,以付仁賢之君,可以除一大冤結災害也。慎吾書言,以示凡人,無肯復去女者也,是則且應天地之法也,一男者得二女也。故天制法,陽數者奇,陰數者偶。大中古以來,人失天道意,多賊殺之,迺反使男多而女少不足也。大反天道,令使更相承負,以為常俗。後世者劇天下惡過,甚痛無道也。夫男者迺承天統,女者承地統;今迺斷絕地統,令使不得復相傳生,其後多出絕滅無後世,其罪何重也!此皆當相生傳類,今乃絕地統,滅人類,故天久久絕其世類也。又人生皆含懷天氣具迺出,頭圓,天也;足方,地也;四支,四時也;五藏,五行也;耳目口鼻,七政三光也;此不可勝紀,獨聖人知之耳。人生皆具陰陽,日月滿乃開胞而出戶,視天地當復長,共傳其先人統,助天生物也,助地養形也。今天地神信此家,故天地神統來寄生於此人,人反害之,天大咎之,而人不相禁止,故天使吾出此書以示後世也。事已發覺,而復故為者,名為故犯天法,其罪增倍,滅世不疑。真人慎之,自勵自勵!」
「唯唯。」
「子今既已發覺此事,而逃亡其書,子代人得罪坐之矣。」
「不敢不敢。」
「行去,各為身計。」
「唯唯。」
右分別說貧富君王行之立吉禁人斷絕地統以興男女平復王政。


《一男二女法第四十二》



「真人前。今天太和平氣方至,王治且太平,人當貞邪不當貞?何以當貞?」
「夫貞者,少情欲不妄為也。」
「噫,真人之說純。大中古以來,俗人之失也,其師內妒,反教民妄為也。」真人曰:
「何謂也?」
「夫貞男乃不施,貞女乃不化也。陰陽不交,乃出絕滅無世類也。二人共斷天地之統,貪小虛偽之名,反無後世,失其實核,此天下之大害也。汝嚮不得父母傳生,汝於何得有汝乎?而反斷絕之,此乃天地共惡之,名為絕理大逆之人也。其應乃使天地隔絕,天不肯雨,地不肯化生,何也乎?」
「夫天不雨,即其貞不施也;夫地不生萬物,即其貞不化也。夫天乃不雨,地乃無所生物,天下之大凶咎也。何以為善哉?」
「觀真人之說也,不順天地之教,令逆天道,不樂助天地生化,反欲斷絕之,子之吐口出辭,曾無負於皇天后土乎?」
「無壯不及有過,見天師說,自知罪重不也?」
「為子言,事無當反天道,而以俗人之言,不順天意,陰陽所以多隔絕者,本由男女不和。男女者,乃陰陽之本也。夫治事乃失其本,安得吉哉?」
「今唯天師。當云何乎?」
「然,太皇天上平氣將到,當純法天。故令一男者當得二女,以象陰陽。陽數奇,陰數偶也。迺太和之氣到也。如大多女,則陰氣興;如大多男,則陽氣無雙無法,亦致凶,何也?人之數當與天地相應,不相應力而不及,故得凶害也。」
「夫帝王后宮迺應土地,意云何哉?」
「今真人所言,即助吾語也。夫女,即土地之精神也。王者,天之精神也。主恐土地不得陽之精神,王氣不合也。令使土地有不化生者,故州取其一女,以通其氣也。樂其化生者,恐其施恩不及,王施不洽,故應土地而取之也。徧施焉,乃天氣通,得時雨也,地得化生萬物。令太平氣至,不可貴貞人也,內獨為過甚深,使王治不和良,凡人亦不可過節度也,故使一男二女也。」
「善哉善哉!」
右順天地,法合陰陽,使男女無冤者,致時雨令地化生,王治和平。


《興善止惡法第四十三》



「真人前,今太平氣臨到,欲使謹善者日益興,惡者日衰卻也。為其有傷殺人,盜賊發,為作政當云何乎?」
「何謂也?」
「謂臨發所知也。如人君坐有所疑,而欲使善者大興,惡者立衰也。盜賊起,使即時得也。」
「其為政當柰何乎?」
「今真人宜善記之。」
「今天師使之,敢不言,每言不中天師法。」
「何謙為言之?自古大聖人不責備於一人也。今子言不中,何謙乎?」
「唯唯。但當賞善罰惡,令使其分明□□,即善者日興,惡者日衰矣。」
「子言是也,其賞罰獨無名字邪?」
「不及勤能壹言,不敢復重。今唯天師大開示之。」
「然,子主記之,為子具言之。長吏到其發所,悉召其部里人民,故大臣故吏使其東向坐,明經及道德人使北向坐,孝悌人使西向坐,佃家謹子使居東南角中西北向坐,惡子少年使居西南角中東北向坐,君自南向坐,何必正如此坐乎?各從其類,迺天道順人立善也。盜賊易得,何謂也?大臣故吏投義處,此人去不仕,欲樂使以義相助也。明經道德投明處,欲使明其經道相助察惡也。孝悌投本鄉,至孝者用心,故使歸(木)〔本〕鄉也;孝悌者欲使常謹敬如朝時也。物生於東,樂其日進也。謹力之子投東南角者,東南長養之鄉,欲樂其修治萬物而不懈怠也。惡子少年投西南,西南者,陽衰陰起之鄉,惡欲相巧弄,刑罰罪起焉,故猴猿便巧,處向衰之地置焉。東向西向北向悉居前,不謹子與惡子居其後。有酒者賜其各一器,無酒者賜其善言者,使相助為聰明已畢也。君坐間處,居戶內自閉也。一一而呼,此眾人以尊卑始教,其各言一,各記主名也。所言所記,後當相應,後不相應者坐之。言而不相應者,大佞偽人也,後即知佞偽人處矣。言而相應者,久久乃賜之,進其人,毋即時也何乎?將致怨。為人君父,而使其臣子致怨,非慈父賢君也。故已畢悉遣諸善人去。惡子少年與吏俱逐捕不得賊者,不得止也。真人用此書,以付上德之君,以示凡人,各知有此教,善者日興,惡者日衰矣,盜賊邪姦得矣。」
「善哉善哉,何故先示之乎?」
「夫天將興雨,必先有風雲,使人知之。所以然者,欲樂其收藏也,所以先示者,樂其為善者日興,為惡者日止也。今太平氣當至,恐人為惡亂其治,故先覺之也。為政當象天。夫天不掩人之短,太古聖人不為也,名為暗昧政,反復致凶,不得天地心意,故先示之也。」
「善哉善哉,君何故必居戶內自閉,而使言者居戶外乎哉?」
「然,夫人將聞密言者,必心不自知前也。頭面相近,傍人知之,令為言者得害矣。夫為人君長,受人聰明,後使其人得害,名為中傷忠信,賢良股肱,後無肯復言者也。聰明閉絕,其政亂危者矣。又君者,陽也,居陰中;臣者,陰也,處陽中也。陰陽相得者,使人悅所言,進必盡信也,此天自然之法也。真人寧知之邪?」
「唯唯。」
「行去,勿妄言。此致太平之書也。」
「唯唯。」
右興善止惡聰明達立得盜賊忠信者得訣法。


《守三實法第四十四》



「真人前。」
「唯唯。」
「天下凡人行,有幾何者大急?有幾何者小急?有幾何者日益禍凶而不急乎?真人宜自精具言之。」
「唯唯。誠言心所及,不敢有可匿。」
「行言之。」
「凡天下之事,用者為急,不用者為不急。」
「子言是也,雖然非也。欲得其常急而不可廢者,廢之天下絕滅無人。天文并合,無名字者,故為大急。今子所言,但當前小合於人意,反長候致諸禍凶所從起也。」
「真人前,吾今所問於子,迺問其常急而不可廢置者誰也?」
「今唯天師為其陳列,分別解示之。愚生自強過,壹言不中,不敢復言。」
「然,子言是也,知之迺可說,不知而強說之,會自窮矣。」
「凡人所不及也,事無大小,不可強知也,及之無難,不及無易也。是故唯天師既開示淺闇不達之生,願為開闢其端,首諾聽之。天下大急有二,小急有一,其餘悉不急,反厭人耳目,當前善而長,為人召禍。凡人皆得窮敗焉,何謂也?」
「愚哉,然天下人本生受命之時,與天地分身,抱元氣於自然,不飲不食,噓吸陰陽氣而活,不知飢渴,久久離神道遠,小小失其指意,後生者不得復知,真道空虛,日流就偽,更生飢渴,不(飢)〔飲〕不食便死,是一大急也。天地憐哀之,共為生可飲食,既飲既食。天統陰陽,當見傳,不得中斷天地之統也,傳之當象天地,一陰一陽,故天使其有一男一女,色相好,然後能生也。何迺正使一陰一陽,夫陽極者能生陰,陰極者能生陽,此兩者相傳,比若寒盡反熱,熱盡反寒,自然之術也。故能長相生也,世世不絕天(神)〔地〕統也。如男女不相得,便絕無後世。天下無人,何有夫婦父子君臣師弟子乎?以何相生而相治哉?天地之間無牝牡,以何相傳,寂然便空,二大急也。故陰陽者,傳天地統,使無窮極也。君臣者,治其亂,聖人師弟子主通天教,助帝王化天下,故此飲食與男女相須,二者大急。天道有寒熱,不自障隱,半傷殺人。故天為生萬物,可以衣之;不衣,但穴處隱同活耳,愁半傷不盡滅死也,此名為半急也。所謂天道大急者,迺謂絕滅死亡也,急無過此也。夫人不衣,固不能飲食,合陰陽,不為其善。衣則生賢,無衣則生不肖也。故衣者,有以禦害而已,故古者聖賢不效玄黃也。飲食陰陽不可絕,絕之天下無人,不可治也。守此三者,足以竟其天年,傳其天統,終者復始,無有窮已。故古者聖人以此為治也,其餘不急,召凶禍物者悉已去矣。何謂也?此三者應天行。男者,天也。女者,地也。衣者,依也。天地父母所以依養人形身也。過此三者,其餘奇偽之物不必須之而活,傳類相生也。反多以致偽姦,使治不平,皇氣不得至,天道乖錯,為君子重憂,六情所好,人人嬉之,而不自禁止,意轉樂之,因以致禍,君子失其政令,小人盜劫刺,皆由此不急之物為召之也。天下貧困愁苦,災變連起,下極欺其上,皆以此為大害。所從來者久,亦非獨今下古後世之人過也,傳相承負,失其本真實。悉就浮華,因還自愁自害,不得竟其天年也。後生多事紛紛,但以其為不急之事,以致凶事,故常趨走不得止也。

「上古所以無為而治,得道意,得天心意者,以其守本不失三急。中古小多事者,以其小多端也。下古大多憂者,以其大多端而生邪偽;更以相高上而相愁也,因生邪姦出其中也。內失其真實,離其本根,轉而相害,使人眩亂,君子雖愁心,欲樂正之。所為億萬端,不可勝理,以亂其治。真人深思此意。」
「善哉善哉!」
右守三實平氣來邪偽去奸猾絕。


《三急吉凶法第四十五》



「真人前,蚑行之屬有幾何大急?幾何小急?幾何不急乎?」
「然,各有所急,千條萬端,皆名為何等急。跂行各有所志也,不可名字也。」
「真人已愁矣昏矣,子其故為愚,何壹劇也。」
「實不及。」
「子尚自言不及,何言俗夫之人失計哉?其不及乎是也。」
「唯天師願為其愚暗解之。」
「然!跂行俱受天地陰陽統而生,亦同有二大急、一小急耳,何謂乎哉?跂行始受陰陽統之時,同髣髴噓吸,含自然之氣,未知食飲也,久久亦離其本遠。大道消竭,天氣不能常隨護視之,因而飢渴。天為生飲食,亦當傳陰陽統。故有雄雌,世世相生不絕。絕其食飲,與陰陽不相傳,天下無蚑行之屬,此二大急者也。其一小急者,有毛羽鱗亦活,但倮蟲亦生活。但有毛羽者,恆善可愛,禦寒暑;有鱗者,恆禦害;非必須而生也,故為小急也。其餘凡行,悉禍處也。不守此三本,無故妄行,悉得死焉。此自然懸於天地法也。真人宜思其意,守此三行者,與天地中和相得,失此三而多端者,悉被凶害也。」
「善哉善哉!天師既開示,願乞問一事。」
「平行。」
「今布根垂枝之屬,不食不飲不衣,當柰何乎?」
「噫!子學不日進,反日無知,何哉?」
「亦有二大急一小急,何謂也?」
「明聽。」
「唯唯。」
「萬物須雨而生,是其飲食也。須得晝夜,壹暴壹陰,晝則陽氣為暖,夜則陰氣為潤,迺得生長,居其處,是其合陰陽也。垂枝布葉,是其衣服也。其物多葉亦生,少葉亦生,是其質文也。故無時雨,則天下萬物不生也。天下無一物,則大凶也,是一大急也。不得晝夜,合陰陽氣,物無以得成也。天下無成實物,則大凶,是二大急也。物踈葉亦實,數葉亦實,俱實,不必當數葉也,是其小急也。實者,是其核也。是故古者聖人守三實,治致太平,得天心而長吉,竟天年,質而已,非必當多端玄黃也。故迷於末者當還反中,迷於中者當還反本,迷於文者當還反質,迷於質者當還反根。根者,迺與天地同其元也,故治。眩亂於下古者,思反中古;中古亂者,思反上古;上古亂者,思反天地格法;天地格法疑者,思反自然之形;自然而惑者,思反上元靈氣。故古者聖賢飲食氣而治者,深居幽室思道,念得失之象,不敢離天法誅分之間也。居清靜處,已得其意,其治立平,與天地相似哉!真人深惟思吾道言,豈知之邪?」
「善哉善哉!」
「行,子已覺矣。而象吾書以治亂者,立可試不移時也。無匿此文,使凡人當自知質文所失處,深念其意,宜還反三真,無自愁苦以邪偽也。真人慎之!」
「唯唯。」
右解萬物守本,得三急而吉,失三急而有害。


《事死不得過生法第四十六》



「真人前。」
「唯唯。」
「孝子事親,親終,然後復事之,當與生時等邪?」
「不也,事之當過其生時也。」
「何也哉?」
「人由親而生,得長巨焉。見親死去,迺無復還期,其心不能須臾忘。生時日相見,受教勑,出入有可反報;到死不復得相覩,訾念其悒悒,故事之當過其生時也。」
「真人言是也,固大已失天道真實,遠復遠矣。今真人說尚如此,俗人冥冥是也,失天法明矣。」
「何謂也?唯天師。」
「然,人生,象天屬天也。人死,象地屬地也,天,父也。地,母也,事母不得過父。生人,陽也。死人,陰也。事陰不得過陽。陽,君也。陰,臣也。事臣不得過君。事陰反過陽,則致逆氣;事小過則致小逆,大過則致大逆,名為逆氣,名為逆政。其害使陰氣勝陽,下欺其上,鬼神邪物大興,共乘人道,多晝行不避人也。今使疾病不得絕,列鬼行不止也。其大咎在此,子知之邪,子知之耶?」
「愚生大不及有過不也。今見天師已言,迺惻然大覺。師幸原其勉勉慎事,開示其不達,今是過小微,何故迺致此乎哉?」
「事陰過陽,事下過上,此過之大者也。極於此,何等迺言微乎?真人復重不及矣。又生人,乃陽也。鬼神,迺陰也。生人屬晝,死人屬夜,子欲知其大深放此。若晝大興長則致夜短,夜興長則致晝短,陽興則勝其陰,陰伏不敢妄見,則鬼神藏矣。陰興則勝其陽,陽伏,故鬼神得晝見也。夫生人,與日俱也;奸鬼物,與星俱也。日者,陽也。星者,陰也。是故日見則星逃,星見則日入。故陰勝則鬼物共為害甚深,不可名字也。迺名為興陰,反衰陽也。使治失政,反傷生人。此其為過甚重,子深計之。」
「唯唯。」

「故天道制法也,陰職常當弱於陽。比若臣當弱於其君也,迺後臣事君順之;子弱於其父母,迺子事父母致孝也。如強不可動移者,為害甚深劇。故孝子雖恩愛,不能忘其親者,事之不得過生時也。真人亦寧曉不耶?」
「唯唯。」
「慎之慎之!凡事不可但恣意而妄為也。」
「唯唯。」
「子欲事死過於生,迺得過於天,是何乎?」
「迺為不敬其陽,反敬其陰,名為背上向下,故有過於天也。」
「愚生大負,唯天師原之耳!」
「不也,但自詳計之,言事皆當應法。」
「唯唯。天師開示之,願悉聞其不得過其生時意。其葬送,其衣物,所齎持治喪,不當過生時。皆為逆政,尚為死者得謫也。送死不應本地下簿,考問之失實,反為詐偽行,故得謫又深。敬其興凶事大過,反生凶殃,尸鬼大興,行病害人,為怪變紛紛,以何明之耶?」
「善哉,子難也!以上古聖人治喪,心至而已,不敢大興之也。夫死喪者,天下大凶惡之事也。興凶事者為害,故但心至而已,其飲食象生時不負焉。故其時人多吉而無病也,皆得竟其天年。中古送死治喪,小失法度,不能專,其心至而已,失其意,反小敬之,流就浮華,以厭生人,心財半至其死者耳。死人鬼半來食,治喪微違實,興其祭祀,即時致邪,不知何鬼神物來共食其祭,因留止祟人,故人小小多病也。下古復承負中古小失,增劇大失之,不心至其親而已,反欲大厭生人,為觀古者作榮,行失法,反合為偽,不能感動天,致其死者,鬼不得常來食也。反多張興其祭祀,以過法度,陰興反傷衰其陽。不知何鬼神物悉來集食,因反放縱,行為害賊,殺人不止,共殺一人者。見興事不見罪責,何故不力為之乎?是故邪氣日多,還攻害其主也,習得食隨生人行不置也。陰強陽弱,厭生人,臣下欺上,子欺父,王治為其不平,而民不覺悟,故邪日甚劇,不復拘制也。是故古者聖賢事死,不敢過生,迺覩禁明也。真人亦豈已解耶?」
「可㤥哉,可㤥哉!嚮天師不示,愚生心無由得知此也。」
「真人前,子與吾合心,必天使子主問事,不可自易也。是以吾悉告子也。所以然者,今良平氣且臨至,凡事當順,一氣逆,轉不至。何謂也?夫天道,當興陽也而衰陰,則致順,令反興陰而厭衰陽,故為逆也。反為敬凶事,致凶氣,令使治亂失其政位,此非小過也。

「真人無匿此書,出之,使凡人自知得失之處。夫治不調,非獨天地人君之過也,咎在百姓人人自有過,更相承負,相益為多,皆悉坐不守實所致也。以離去其實,遠本反就偽行,而不自知。何謂乎?生者,其本也。死者,其偽也。何故名為偽乎?實不見覩其人可欲,而生人為作,知妄圖畫形容過其生時也。守虛不實核事。夫人死,魂神以歸天,骨肉以付地腐塗,精神者可不思而致,尚可得而食之。骨肉者無復存也,付歸於地。地者,人之真母。人生於天地之間,其本與生時異事,不知其所職者何等也?故孝子事之宜以本,乃後得其實也。生時所不樂,皆不可見於死者,故不得過生,必為怪變甚深。真人曉不?慎之慎之。」
「唯唯。善哉善哉,實已出矣!」
「子可謂知之矣。行去。」
「唯唯。」
右事生到終本末當相應訣。


《試文書大信法第四十七》



「大頑頓曰益暗昧之生再拜,今更有疑,乞問天師上皇神人。」
「所問何等事也?」
「請問此書文,其凡大要,都為何等事生?為何職出哉?」
「善哉善哉!子之問事,可謂已得皇天之心矣,此其大要之為解。天地開闢已來,帝王人民承負生,為此事出也。」
「今迺為此事出,何反皆先道養性乎哉?」
「然,真人自若真真愚昧,蒙蔽不解,嚮者見子陳辭,以為引謙,反真真冥冥昧昧何哉?」
「諾。」
「真人更明開耳聽。然,凡人所以有過責者,皆由不能善自養,悉失其綱紀,故有承負之責也。比若父母失至道德,有過於鄰里,後生其子孫反為鄰里所害,是即明承負之責也。今先王為治,不得天地心意,非一人共亂天也。天大怒不悅喜,故病災萬端,後在位者復承負之,是不究乎哉?故此書直為是出也。是故古者大賢人本皆知自養之道,故得治意,少承負之失也。其後世學人之師,皆多絕匿其真要道之文,以浮華傳學,違失天道之要意。令後世日浮淺,不能善自養自愛,為此積久,因離道遠,謂天下無自安全之術,更生忽事反鬭祿,故生承負之災。子解意豈知之耶?」
「善哉善哉!見天師言,昭若開雲見日,無異也。」
「行,子可謂已得道意矣。」
「愚生蒙恩,已大解,今問無足時,唯天師丁寧重戒之。」
「然,夫人能深自養,迺能養人。夫人能深自愛,迺能愛人。有身且自忽,不能自養,安能厚養人乎哉?有身且不能自愛重而全形,謹守先人之祖統,安能愛人全人?愚哉!子寧深解不耶?」
「唯唯。善哉善哉!」
「行,子以為吾書不可信也。試取上古人所案行得天心而長吉者書文,復取中古人所案行得天心者書策文,復取下古人所思務行得天意而長自全者文書,宜皆上下流視考之,必與重規合矩無殊也。迺子蒙且大解,迺後且大信吾書言也。今天疾人,後生者日益輕易,鬭命試才。下愚迺言天無知道,天不效也。夫地尚不欺人,種禾得禾,種麥得麥,其用功力多者,其稼善。何況天哉?今故天積怨,下愚無知者,更相教輕事為愚,後生者日益劇,故生災異變怪,非一也。是天與人君獨深厚,比若父子之恩則相教,愚者見是,不以時報其君,反復蔽匿,斷絕天路,天復益忿忿,後復承負之,增劇不可移。帝王雖有萬人之善,猶復無故被其害也。故使為善者不明,若無益也。令使下愚言天無知,固有以乎哉?」
「今見天師言,心解與更生無異也。善哉善哉!弟子雖多愁天師,冒死問事,始若有過,已問得解,意大喜,不悔之也。夫無知而不問,無由得通達。」
「子言是其意也。行,書多悉備,頭足腹背,表裏悉具,自與眾賢共案之,勿復問。」
「唯唯。」
右問天師文書眾多從上到下所為出斷訣。


《五事解承負法第四十八》


蔽暗弟子再拜言:
「夫大賢見師說一面,知四面之說;小賢見師說一負,知四負之說,故易為說也。其愚暗蔽頓之人,不事見為說之,猶復心懷疑,故敢具問天師。師既為皇天解承負之仇,為后土解承負之殃,為帝王解承負之戹,為百姓解承負之過,為萬二千物解承負之責。」又言:
「下愚弟子迺為天問事,不敢不冒過悉道之。願具聞其意何等也?」
「平言。」
「今帝王人民有承負,凡事亦皆自有承負耶?」
「善哉,子為天問事,誠詳且謹。」
「今每與天師對會,常言弟子迺為天問疑事,故敢不詳也。」
「善哉,子有謹良之意,且可屬事行。今子樂欲令吾悉具說之耶?不惜難之也。但恐太文,難為才用,具說天下承負,迺千萬字尚少也。難勝既為子舉其凡綱,令使眾賢可共意,而盡得其意,與券書無異也。」
「唯天師語。」
「明開兩耳,安坐定心聽。」
「唯唯。」
「然,天地生凡物,無德而傷之,天下雲亂,家貧不足,老弱飢寒,縣官無收,倉庫更空。此過迺本在地傷物,而人反承負之。一大凡事解,未復更明聽。今一師說,教十弟子,其師說邪不實,十弟子復行各為十人說,已百人偽說矣;百人復行各為十人說,已千人邪說矣;千人各教十人,萬人邪說矣;萬人四面俱言,天下邪說。又言者大眾,多傳相徵,不可反也,因以為常說。此本由一人失說實,迺反都使此凡人失說實核,以亂天正文,因而移風易俗,天下以為大病,而不能相禁止,其後者劇,此即承負之厄也,非後人之過明矣。後世不知其所由來者遠,反以責時人,故重相冤也;復為結氣不除,日益劇甚,故凡二事解,真人復更明聽。令一人為大欺於都巿中,四面行於巿中,大言地且陷成涵水,垂泣且言;一巿中人歸道之,萬家知之,老弱大小四面行言,天下俱得知之,迺使天下欺,後者增益之,其遠者尤劇。是本由一人言,是即承負空虛言之責也,後人何過乎?反以過時人。三事解,然真人復更明聽。夫南山有大木,廣縱覆地數百步,其本莖一也。上有無訾之枝葉實,其下根不堅持地,而為大風雨所傷,其上億億枝葉實悉傷死亡,此即萬物草木之承負大過也。其過在本不在末,而反罪未曾不冤結耶?今是末無過,無故被流災得死亡。夫承負之責如此矣,寧可罪後生耶?四事解,然責人復更明聽。南山有毒氣,其山不善閉藏,春南風與風氣俱行,迺蔽日月,天下彼其咎,傷死者積眾多。此本獨南山發泄氣,何故反使天下人承負得病死焉?時人反言猶惡,故天則殺汝,以過其人,曾不冤乎哉?此人無過,反承負得此災,魂神自冤,生人復就過責之,其氣冤結上動天,其咎本在山有惡氣風,持來承負之責如此矣。五事解,然真人復更危坐,詳聽吾言。本道常正,不邪偽欺人。人但座先人君王人師父教化小小失正,失正言,失自養之正道,遂相效學,後生者日益劇,其故為此。積久傳相教,俱不得其實,天下悉邪,不能相禁止。故災變萬種興起,不可勝紀,此所由來者積久復久。愚人無知,反以過時君,以責時人,曾不重被冤結耶?天下悉耶,不能自知。帝王一人,雖有萬人之德,獨能如是何?然今人行,豈有解耶?若食盡欲得之,而病人獨不能食,迺到於死亡,豈有解耶?今交陰陽,相得盡樂。有子孫祭神求吉,而自若不能生子,豈有解耶?夫人生盡樂好善而巨壯,而固反不肖且惡,豈有解耶?此盡承負之大效也。反以責時人,故不能平其治也,時人傳受(耶)〔邪〕偽久,安能卒自改正乎哉?遂從是常冤,因為是連久,天憐之。故上皇道應元氣而下也,子勿怪之也。以何為初,以思守一,何也?一者,數之始也;一者,生之道也;一者,元氣所起也;一者,天之綱紀也。故使守思一,從上更下也。夫萬物凡事過於大,末不反本者,殊迷不解,故更反本也。

「是以古者聖人將有可為作,皆仰占天文,俯視地理,明其反本之明效也。真人解未?」
「唯唯。」
「今訾子悒悒,已舉承負端首,天下之事相承負皆如此,豈知之耶?」
「唯唯。今天師都舉端首,愚生心結已解。」
「行,語真人一大要言,上古得道,能平其治者,但工自養,守其本也。中古小失之者,但小忽自養,失其本。下古計不詳,輕其身,謂可再得,故大失之而亂其治。雖然,非下古人過也,由承負之厄會也。行文已復重,吾不復言,百言百同,無益也。可毋增書為文,今天辭已通囑於真人。」
「唯唯。」
「行,歸思其要,以付有德君,書要為解承負出。」
「唯唯。」
右問凡事承負結氣訣。
〔《師策文》〕


《師策文》


〔師曰〕:
「〔吾字十一明為止〕,〔丙午丁巳為祖始〕。〔四口治事萬物理〕,〔子巾用角治其右〕,〔潛龍勿用坎為紀〕。〔人得見之壽長久〕,〔居天地間活而已〕。〔治百萬人仙可待〕,〔善治病者勿欺紿〕。〔樂莫樂乎長安巿〕,〔使人壽若西王母〕,〔比若四時周反始〕,〔九十字策傳方士〕。」


《解師策書訣第五十》


真人稽首再拜,
「唯唯。請問一疑事解。」
「平言何等也?」
「天師前所與愚昧不達之生策書凡九十字。謹歸思於幽室,閒處連日時,質性頑頓,晝夜念之,不敢懈怠,精極心竭,周徧不得其意;今唯天師幸哀不達之生,願為其具解說之,使可萬萬世貫結而不忘。」
「善哉,子之難問乎,可謂天人也。諾。真人詳聆聽,為子悉解其要意。」
師曰:
「吾字十一明為止:師者,正謂皇天神人師也;曰者,辭也,吾迺上辭於天,親見遣,而下為帝王萬民具陳,解億萬世諸承負之謫也;吾者,我也,我者,即天所急使神人也,今天以是承負之災四流,始有本根,後治者悉皆隨之失其政,無從得中斷止之,更相賊傷,為害甚深,今天以為重憂;字者,言吾今陳列天書累積之字也;十者,書與天真誠信洞相應,十十不誤,無一欺者也,得而眾賢,各自深計,其先人皆有承負也,誦之不止,承負之厄小大,悉且已除矣;一者,其道要正當以守一始起也,守一不置,其人日明乎,大迷解矣。明為止,止者,足也,夫足者為行生,行此道者,但有日益昭昭,不復愚暗冥冥也。十一者,士也。明為止者,赤也,言赤氣得此,當復更盛,王大明也。止者,萬物之足也,萬物始萌,直布根以本足生也,行此道,其法迺更本元氣,得天地心,第一最善,故稱上皇之道也。丙午丁巳為祖始:丙午丁巳,火也,赤也;丙午者,純陽也,丁巳者,純陰也;陰陽主和,凡事言陰陽氣,當復和合天下而興之也;為者,為利帝王,除凶害出也;祖者,先也,象三皇德也;始者,反本初也,故行是道,當得反上皇也。四口治事萬物理:四而得口者,言也,能日習言吾書者,即得天正經字也,令得其至意,迺上與天心合,使萬物各得其所,而不復亂,故言萬物理也。子巾用角治其右者:誦字也,言誦讀此書而不止,凡事悉且一旦而正,上得天意,歡然而常喜,無復留倍也。潛龍勿用欿為紀:潛龍者,天氣還復初九,甲子歲也;冬至之日也,天地正始起於是也;龍者,迺東方少陽,木之精神也,故天道因木而出,以興火行;夫物將盛者,必當開通其門戶也。真人到期月滿,出此書宜投之開明之地。開者,闢也,通也,達也,開其南,更調暢陽氣,消去其承負之戹會也。潛者,藏也,道已往到,反隱藏也;勿者,敢也,未也,先見文者,未知行也;用者,治也,事也,今天當用此書除災害也;玄甲歲出之,其時君未能深原書意,得能用之也;故言勿用者,見天文未敢專信而即效案用之也;信用之者,事立效見響應,是其明證也,迺與天合,故響應也。欿為紀者,子稱(燄)〔欿〕;甲,天也,綱也,陽也;欿者,子也,水也,陰也,紀也;故天與地常合,其綱紀於玄甲子初出,此可為有德上君治綱紀也,故言欿為紀也。迺謂上皇天書,下為德君出真經,書以繩斷邪,以玄甲為微初也。凡物生者,皆以甲為首,子為本,故以上甲子序出之也。人得見之壽長久:人者,正謂帝王一人也,上德易覺知行道書之人也,據瑞應文,不疑天道也,深得其意則壽矣;壽者,竟其天年也;長者,得無窮也;久者,久存也。居天地間活而已:居者,處也;處天地間活而已者,當學真道也,浮華之文不能久活人也;諸承負之厄會,咎皆在無實核之道故也,今天斷去之也。治百萬人仙可待:治者,正也;天以此書正眾賢之心,各自治病,守真去邪;仙可待者,言天下聞之,真道翕然悉出,往輔佐有德之君;治真道者,活人法也,故言仙可待也。善治病者勿欺殆:凡人悉愚,不為身計,皆以邪偽之文,無故自欺(治)〔殆〕,冤哉!反得天重謫,而生承負之大責,故天使其棄浮華文,各守真實,保其一旦夕力行之,令人人各有益其身,無肯復自欺殆者也。樂乎長安巿:樂者,莫樂於天上皇太平氣至也;乎者,嗟歎其德大優無雙也;長者,行此道者,其德善長無窮已也;安者,不復危亡也;得行此道者,承負天地之謫悉去,迺長安曠曠恢恢,無復憂也;巿者,天下所以共致聚人處也;行此書者,言國民大興云云,比若都巿中人也。使人壽若西王母:使人者;使帝王有天德好行正文之人也;若者,順也,能大順行吾書,即天道也,得之者大吉,無有咎也;西者,人人棲存真道於胸心也;王者,謂帝王得案行天道者大興而王也,其治善,迺無上也;母者老壽之證也,神之長也。比若四時周反始:比者,比也,比若四時傳相生、傳相成,不復相賊傷也,其治無有刑也。九十字策傳方士:九者,究也,竟也,得行此者,德迺究洽天地陰陽萬物之心也:十者,十十相應,無為文也;字者,言天文上下字,周流徧道足也;傳者,信也,故為作委字符信以傳之也;方者,大方正也,持此道急往付歸有道德之君,可以消去承負之凶,其治即方且大正也;士者,有可剋志一介之人也,一介之人者,端心可教化屬事,使往通此道也。吾策之說將可覩矣。真人豈曉解未乎?」
「唯唯。善哉善哉!見天師言,大樂已至矣。」
「子可謂已知之矣。」
「愚生每有所問,自知積愁天師,嚮不問,何從得知之。」
「然,子言是也,賢聖有疑,皆問之,故賢聖悉有師也。不可苟空強說也,夫強說適可一言,不能再轉也。」
「唯唯,是以愚生不敢強說也。」
「子言是也,大儒謙,亦不失之也。」
「今天師事事假其路,為剝解凡疑,遂得前問所不及,今欲有可乞問,甚不謙,不知當言邪不邪?」
「疑者平言勿諱。」
「唯唯。古今賢聖皆有師,今天師道滿溢,復當師誰乎?」
「善哉善哉!子之問也,可謂覩微意矣。然吾始學之時,同問於師,非一人也,久久道成德就,迺得上與天合意,迺後知天所欲言,天使太陽之精神來告吾,使吾語;故吾者迺以天為師。雖喻真人,嚮天不欲言,吾不敢妄出此說,天必誅吾,真人亦知此誠重耶?子誡慎之。」
「唯唯。愚生問疑於天師,無不解者,心喜常不能自禁言,願復乞問一事。」
「行道之。」
「唯唯。今天師比為暗蒙淺生具說承負說,不知承與負,同邪異邪?」
「然,承者為前,負者為後;承者,迺謂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積久,相聚為多,今後生人反無辜蒙其過謫,連傳被其災,故前為承,後為負也。負者,流災亦不由一人之治,比連不平,前後更相負,故名之為負。負者,迺先人負於後生者也;病更相承負也,言災害未當能善絕也。絕者復起,吾敬受此書於天,此道能都絕之也,故為誠重貴而無平也。真人知之邪?」
「唯唯。可㤥哉,可㤥哉!」
「行去,勿復問。」
「唯唯。」
右解師策書九十字訣。


《真券訣第五十一》



「真人前,凡天下事何者是也?何者非也?」
「試而即應,事有成功,其有結疾病者解除,悉是也。試其事而不應,行之無成功,其有結疾者不解除,悉非,非一人也。」
「善哉,子之言真是也。言雖少,斯可解億萬事,吾無以加子之言也。夫欲效是非,悉皆案此為法,可勿懷狐疑,此即召信之符也。」
「何謂也?」
「夫凡事信不信,何須必當考問之也?古者聖賢,但觀人所行證驗也,知之矣,明於日月。子說積善,不可變易也。欲知吾書,悉取信效於是。真人知邪?」
「唯唯。」
「行去,名此為真券,慎勿遺,無投於下方,以為訣策書章。」
右召信符效書證真券。


《努力為善法第五十二》



「真人前,天下之人凡有幾窮乎?」
「何謂也?」
「謂平平無變,人有幾迫窮乎?所窮眾多,其所窮獨無有名字邪?」
「不可名字也。」
「子未知也。天下之人有四窮。」
「何謂也?」
「謂子本得生於父母也,既生,年少之時,思其父母不能去,是一窮也。適長巨大自勝,女欲嫁,男欲娶,不能勝其情欲,因相愛不能相離,是二窮也。既相愛,即生子,夫婦老長,顏色適不可愛,其子少可愛,又當見養,是三窮也。其子適巨,可毋養身,便自老長不能行,是四窮也。四窮之後,能得明師,思慮守道尚可。高才有天命者或得度,其次或得壽,其次可得須臾樂其身,魂魄居地下,為其復見樂。」
「何謂也?」
「地下得新死之人,悉問其生時所作為,所更,以是生時可為定名籍,因其事而責之。故事不可不豫防,安危皆其身自得之也。真人慎之。見此誡耶?」
「唯唯。天師迺勑以不見之言。」
「然,所以勑教子者,見子常有善意,恐真人懈倦,故明示勑之耳。」
「唯唯。」
「真人今學,以何自期乎?」
「以年窮盡為期。」
「善哉子志,可謂得道意矣。然凡人行,皆以壽盡為期,顧有善惡盡耳。」
「何謂也?願聞之。」
「然,守善學,遊樂而盡者,為樂遊鬼,法復不見愁苦,其自愁苦而盡者為愁苦鬼,惡而盡者為惡鬼也。此皆露見之事,凡人可知也。而人不肯為善,樂其魂神,其過誠重。」
「何謂也?」
「人生迺受天地正氣,四時五行,來合為人,此先人之統體也。此身體或居天地四時五行。先人之身,常樂善無憂,反復傳生。後世不肖反久苦天地四時五行之身,令使更自冤死,尚愁其魂魄。是故愚士不深計,不足久居也。故令欲使其疾死亡,於其死不復恨之也。精神但自冤憐,無故得愁恚於此下士。是故古者大賢聖深計遠慮知如此,故學而不止也。其為人君者樂思太平,得天之心,其功倍也。魂神得常遊樂,與天善氣合。其不能平其治者,治不合天心,不得天意,為無功於天上。已到終,其魂神獨見責於地下,與惡氣合處。是故太古上聖之君迺知此,故努力也。愚人不深計,故生亦有謫於天,死亦有謫於地,可駭哉!」
「弟子愚暗,不欲聞也。」
「善哉!子既來學,不欲聞此,即且努力為善矣。」
「唯唯。天師處地,使得知天命,受教勑深厚,以何得免於此哉?」
「善乎!子但急傳吾書道,使天下人得行之,俱思其身定精,念合於大道,且自知過失所從來也,即承負之責除矣。天地大喜,年復得反上古而倍矣。」
「善哉善哉!」
「行,辭小竟,真人努力勉之,異日復來。」
「唯唯。」
「得書詳思上下,學而不精,名為惚恍,求事不得無形象,思念不致,精神無從得往。」
「善哉善哉!」
右天師誡人生時不努力卒死尚為魂神得承負之謫。


《分解本末法第五十三》



「真人前,子既來學,當廣知道意,少者可案行耶?多者可案行耶?」
「然,備足眾多者,可案行也。」
「噫!子內未廣知道要意也。」
「今天,一也,反行地二,其意何也?今地,二也,反行人三,何也?愚生願聞其相行意。」
「然,夫地為天使,人為地使,故天悅喜,則使今年地上萬物大善。天不喜悅,地雖欲養也,使其物惡。地善,則居地上者人民好善,此其相使明效也。故治亂者由太多端,不得天之心,當還反其本根。夫人言太多而不見是者,當還反其本要也,迺其言事可立也。故一言而成者,其本文也;再轉言而止者,迺成章句也;故三言而止,反成解難也,將遠真,故有解難也;四言而止,反成文辭也;五言而止,反成偽也;六言而止,反成欺也;七言而止,反成破也;八言而止,反成離散遠道,遠復遠也;九言而止,反成大亂也;十言而止,反成滅毀也。故經至十而改,更相傳而敗毀也。夫凡事毀者當反本,故反守一以為元初。是故天數起於一,十而終也,是天道自然之性也。是故古者聖人問事,初一卜占者,其吉凶是也,守其本也,迺天神下告之也。再卜占者,地神出告之也。三卜占者,人神出告之也。過此而下者,皆欺人不可占。故卦數則不中也,人辭文多則不珍。」
「善哉善哉!今緣天師常哀憐其不及,願復更乞一言!」
「平行!」
「數何故止(卜)〔十〕而終?」
「善哉!子深執知問此事法。然,天數迺起於〔一〕,〔終於十〕,〔何也〕?天初一也,下與地相得為二,陰陽具而共生。萬物始萌於北,元氣起於子,轉而東北,布根於角,轉在東方,生出達,轉在東南,而悉生枝葉,轉在南方而茂盛,轉在西南而向盛,轉在西方而成熟,轉在西北而終。物終當更反始,故為亥,二人共抱一為三皇初。是故亥者,核也,迺始凝核也,故水始凝於十月也。壬者,任也,已任必滋日益巨。故子者,滋也,三而得陰陽中和氣,都具成而更反初起,故反本名為甲子。夫天道生物,當周流俱具,覩天地四時五行之氣,迺而成也。一氣不足,即輒有不足也。故本之於天地周流八方也,凡數適十也。真人寧解知之不乎?」
「唯唯。善哉善哉!誠受厚恩。」
「子勿謝也,何乎?夫師弟子功大重,比若父母生子,不可謝而解也。」
「何謂也?」
「父母未生子之時,愚者或但投其施於野,便著土而生草木,亦不自知當為人也;洞洞之施,亦安能言哉?遂成草木,及迺得陰陽相合,生得成人,何於成草木乎哉?夫人既得生,自易不事善師,反事惡下愚之師,迺教人以惡,學入邪中,或使人死滅,身尚有餘罪過,并盡其家也。人或生而不知學問,遂成愚人。夫無知之人,但獨愁苦而死,尚有過於地下。魂魄見事不得遊樂,身死尚不得成善鬼。今善師學人也,迺使下愚賤之人成善人,善善而不止,更賢;賢而不止,迺得次聖;聖而不止,迺得深知真道;守道而不止,迺得仙不死;仙而不止,迺得成真;真而不止,迺得成神;神而不止,迺得與天比其德;(神神而)〔天比〕不止,迺得與元氣比其德。元氣迺包裹天地八方,莫不受其氣而生。德迺復覆蓋天地八方,精神迺從天地飲食,天下莫不共祭食之,尚常恐懈,不能致之也。是(主)〔至〕善師生善弟子之功也,寧可謝不乎?」
「可駭哉!愚生觸忌諱過言耳。」
「何謙不置,真人也。行覺子使知可謝不耳。」
「唯唯。」
右分解本末終始數父子師弟子功要文。


《樂生得天心法第五十四》



「真人前,凡人之行,君王之治,何者最善哉?」
「廣哀不傷,如天之行最善。」
「子言可謂得道意矣,然治莫大於象天也;雖然,當有次第也。」
「何謂也?愚生勤能一言,不復再言也,唯天師陳之耳。」
「然,凡人之行,君王之治也。人最善者,莫若常欲樂生,汲汲若渴,迺後可也。其次莫若善於樂成,常悒悒欲成之,比若自憂身,迺可也。其次莫若善於仁施,與見人貧乏,為其愁心,比若自憂饑寒,迺可也。其次莫若善為設法,不欲樂害,但懼而置之,迺可也。其次人有過莫善於治,而不陷於罪,迺可也。其次人既陷罪也,心不欲深害之,迺可也。其次人有過觸死,事不可柰何,能不使及其家與比伍,迺可也。其次罪過及家比伍也,願指有罪者,慎毋盡滅煞人種類,迺可也。夫人者,迺天地之神統也。滅者,名為斷絕天地神統,有可傷敗於天地之體,其為害甚深,後亦天滅煞人世類也。為人先生祖父母不容易也,當為後生者計,可毋使子孫有承負之厄。是以聖人治,常思太平,令刑格而不用也。所以然者,迺為後生計也。今真人見此微言耶?」
「唯唯。」

「真人前。」
「唯唯。」
「真人真人,不及說乎?但引謙耶?」
「一言之,然吾統迺繫於地,命屬崑崙。今天師命迺在天,北極紫宮。今地當虛空,謹受天之施,為弟子當順承,象地虛心,敬受天師之教。然後至道要言,可得◇◇◇◇◇◇◇無有師弟子之義。但名為交◇◇◇◇◇◇其才是名為亂學不純也。◇◇◇◇◇◇◇◇勑教使道不明,一是一非,其說不可傳於為帝王法,故不敢有言不也。」
「何謙!吾願與真人共集議之為善,亦無傷於說也。◇◇◇◇也何乎?」
「生有先後,知有多少,行有尊卑,居有高下。今吾可說,不若天師所云也。小人之言,不若耆老之覩道,端首之明也。天師既過覺愚不及之生,使得開通,知善惡難之,何一卒致也。願毋中棄,但為皇天后土。」
「然,今既為天語,不與子讓也。但些子悒悒常不言,故問之耳。」
「不敢悒悒也。今見天師說,積喜且駭,何也?喜者,喜得逢見師也;駭者,恐頑頓學不徧,而師去也。今欲問汲汲,常若大渴欲得飲,何乎?願得天師道傳弟子,付歸有德之君能用者。今陰陽各得其所,天下諸承負之大病,莫不悉愈者也。」
「善哉,子之言也,詳案吾文,道將畢矣;次其上下,明於日月,自轉相使;今日思行之,凡病且自都除愈莫不解,甚皆稱歎喜。」
「唯唯。」
右治所先後復天心訣師弟子讓說。


《件古文名書訣第五十五》



「日益愚闇曚不闓生謹再拜,請問一事。」
「平言。」真人迺曰:
「自新力學不懈,為天問事。」
「吾職當主授真人義,無敢有所惜也,疾言之。」
「唯唯。今小之道書,以為天經也。拘校上古中古下古聖人之辭以為聖經也,拘校上古中古下古大德之辭以為德經也,拘校上古中古下古賢明之辭以為賢經也。今念天師言,不能深知其拘校之意,願天師闓示其門戶所當先後,令使德君得之以為嚴教也,勑眾賢令使各得生校善意於其中也。」
「然,精哉真人問事,常當若此矣。善哉善哉!諾,吾將具言之,真人自隨而記之,慎毋失吾辭也。吾迺為天地談,為上德君制作,可以除天地開闢以來承負之厄會,義不敢妄語,必得怨於皇天后土,又且負於上賢明道德之君,其為罪責深大也,真人知之耶?」
「唯唯。」
「然,所言拘校上古中古下古道書者,假令眾賢共讀視古今諸道文也。如卷得一善字,如得一善訣事,便記書出之。一卷得一善,十卷得十善,百卷得百善,千卷得千善,萬卷得萬善,億卷得億善,善字善訣事,卷得十善也,此十億善字;如卷得百善也,此百億善字矣。書而記之,聚於一間處,眾賢共視古今文章,竟都錄出之,以類聚之,各從其家,去中復重,因次其要文字而編之,即已究竟,深知古今天地人萬物之精(竟)〔意〕矣。因以為文,成天經矣。子知之乎?」
「善哉善哉!」
「子已知之矣。拘校上古中古下古聖經中善字訣事,卷得一善也,十卷得十,百卷得百,千卷得千,萬卷得萬,億卷得億;如卷得十善字也,已得十億矣;卷得百善字也,已百億矣。賢明共記書,聚一間善處,已都合校之,以類相從,使賢明共安而次之,去其復重,即成聖經矣。真人知之乎?」
「唯唯。」
「子已知之矣。拘校上古中古下古之賢明辭,其中大善者卷記一,十卷得十,百卷得百,千卷得千,萬卷得萬,億卷得億;卷得十,十億矣;卷得百,百億矣。已畢竟,復以類次之,使相從,賢明共安之,去其復重,編而置之,即成賢經矣。真人知之耶?」
「唯唯。」
「子已知之矣。如都拘校道文經書,及眾賢書文、及眾人口中善辭訣事,盡記善者,都合聚之,致一間處,都畢竟,迺與眾賢明大德共訣之,以類更相微明,去其復重,次其辭文而記置之,是名為得天地書文及人情辭,究竟畢定,其善訣事,無有遺失,若絲髮之間。此道道者,名為洞極天地陰陽之經,萬萬世不可復易也。」
「善哉善哉!」
「行諸!真人可謂已覺矣。」
「愚生不及,今願復問一疑。」
「行言。」
「今天地開闢以來久遠,河雒出文出圖,或有神文書出,或有神鳥狩持來,吐文積眾多,本非一也。聖賢所作,亦復積多,畢竟各自有事。天師何疑、何睹、何見,而一時示教下古眾賢明,共拘校古今之文人辭哉?」
「然,有所睹見,不敢空妄愁下古賢德也。今吾迺見遣於天下,為大道德之君解其承負,天地開闢以來,流災委毒之謫。古今天文聖書賢人辭已備足,但愁其集居,各長於一事耳。今案用一家法也,不能悉除天地之災變,故使流災不絕,更相承負後生者,曰得災病增劇。故天怜德君,復承負之。天和為後生者,不能獨生,比積災諸咎也。實過在先生賢聖,各長於一,而俱有不達,俱有所失。天知其不具足,故時出河雒文圖及他神書,亦復不同辭也。夫大賢聖異世而出,各作一事,亦復不同辭,是故各有不及,各有短長也。是也明其俱不能盡悉知究洞極之意,故使天地之間,常有餘災,前後訖不絕,但有劇與不耳。是故天上筭計之,今為文書,上下極畢備足,迺復生聖人,無可復作,無可復益,無可復容言,無可復益於天地大德之君。若天復生聖人,其言會復長於一業,猶且復有餘流災毒常不盡,與先聖賢無異也。是故天使吾深告勑真人,付文道德之君,以示諸賢明,都并拘校,合天下之文人口訣辭,以上下相足,去其復重,置其要言要文訣事,記之以為經書,如是迺后天地真文正字善辭,悉得出也。邪偽畢去,天地大病悉除,流災都滅亡,人民萬物迺各得居其所矣,無復殃苦也。故天教吾拘校之也,吾之為書,不效言也,迺效徵驗也。案吾文而為之,天地災變怪疾病姦猾詙臣不詳邪偽,悉且都除去,比與陰日而除雲無異也。以此效吾言與吾文,□□萬不失一也;如不力用吾文也,吾雖敬受天辭下語,見文不用,天安能空除災哉?自若文書內亂,人亦內亂,災猶無從得去也,真人知之耶?」
「唯唯。」
「行,子已知之矣。」
「願請問一疑事。」
「平言之。」
「今天地開闢以來,神聖賢人皆為天所生,前後主為天地語,悉為王者制法,可以除災害而安天下者。今帝王案用之,不失天心陰陽規矩,其所作文書,各有名號。今當名天師所作道德書字為等哉?」
「善哉,真人之問事也。」
「然,名為大洞極天之政事,何故正名為大洞極天之政事乎?」
「然,大者,大也;行此者,其治最優大無上。洞者,其道德善惡,洞洽天地陰陽,表裏六方,莫不響應也。皆為慎善,凡物莫不各得其所者。其為道迺拘校天地開闢以來,天文地文人文神文皆撰簡得其善者,以為洞極之經,帝王案用之,使眾賢共迺力行之,四海四境之內,災害都掃地除去,其治洞清明,狀與天地神靈相似,故名為大洞極天之政事也。真人知之耶?」
「唯唯。可駭哉!可駭哉!」
「行,子已覺知之矣。」
右拘校上古中古下古文書人辭訣。


《九天消先王災法第五十六》



「凡天理九人而陰陽得何乎哉?」
「夫人者,迺理萬物之長也。其無形委氣之神人,職在理元氣;大神人職在理天;真人職在理地;仙人職在理四時;大道人職在理五行;聖人職在理陰陽;賢人職在理文書,皆授語;凡民職在理草木五穀;奴婢職在理財貨。何乎?凡事各以類相理。無形委氣之神人與元氣相似,故理元氣。大神人有形,而大神與天相似,故理天。真人專又信,與地相似,故理地。仙人變化與四時相似,故理四時也。大道人長於占知吉凶,與五行相似,故理五行。聖人主和氣,與陰陽相似,故理陰陽。賢人治文便言,與文相似,故理文書。凡民亂憒無知,與萬物相似,故理萬物。奴婢致財,與財貨相似,富則有,貧則無,可通往來,故理財貨也。夫皇天署職,不奪其心,各從其類,不誤也;反之,為大害也。故署置天之凡民皆當順此,古者聖人深承知此,故不失天意,得天心也。真人今寧曉此不?」
「善哉善哉!」
「吾是所言,以戒真人,不失之也。」
「唯唯。」
「行努力。」
「愚生今心結不解言,是九人各異事,何益於王治乎不也?」
「治得天心意,使此九氣合和,九人共心,故能致上皇太平也。如此九事不合乖忤,不能致太平也。此九事迺更迭相生成也,但人不得深知之耳,先聖賢未及陳之也,故久閉絕乎!」
「然今一事不得治,不可平,何也?」
「太上皇氣太至,此九人皆來助王者治也。一氣不和,輒有不是者,故不能悉和陰陽而平其治也。其來云何哉?無形神人來告王者,其心日明。大神人時見教其治意;真人仙人大道人悉來為師,助其教化;聖人賢者出,其隱士來為臣;凡民奴婢皆順善不為邪惡,是迺天地大喜之徵也。其一氣不和,即輒有不至者,云何乎?元氣不和,無形神人不來至;天氣不和,大神人不來至;地氣不和,真人不來至;四時不和,仙人不來至;五行不和,大道人不來至;陰陽不和,聖人不來至;文字言不真,大賢人不來至;萬物不和得,凡民亂,財貨少,奴婢逃亡,凡事失其職。此正其害也。今真人既欲救天亂氣,宜努力平之,勿倦懈,慎之。」
「唯唯。」
「氣得,則此九人俱守道,承負萬世先王之災悉消去矣。此人俱失其所,承負之害日增。此九人上極無形,下極奴婢,各調一氣,而九氣陰陽調。夫人,天且使其和調氣,必先食氣;故上士將入道,先不食有形而食氣,是且與元氣合。故當養置茅室中,使其齋戒,不睹邪惡,日練其形,毋奪其欲,能出無間去,上助仙真元氣天治也。是為神士,天之吏也。毋禁毋止,誠能就之,名為天士,簡閱善人,天大喜之,還為人利也,何謂乎哉?然此得道去者,雖不為人目下之用,皆共調和陰陽氣也。古者帝王祭天上神下食,此之謂也。

「曾但天精神自下食耶?」
「善哉,子言是也。然,此人上為天吏,天精神為其君長,君與吏相為使,吏者職在主行。凡事,吏道人善有功。故君與其下,既下則說喜。故除人承負。吏不說,則道人有過於天。君吏俱不肯下臨人食,故過責日增倍,身尚自得重過,何能除先王之流災哉?真人亦曉知此不耶?」
「可駭哉!吾大怖惶,恍若失氣。今且過問天師,不意迺見是說也。」
「行,子努力,所說竟,當去矣。」
「唯唯。」
右簡閱九人竟其志無冤者平王治天因喜解其先王承負。


《驗道真偽訣第五十七》


行事亦且畢不久。
「真人前,詳受教勑。」
「唯唯。」
「自行此道之後,承負久故彌遠,積厄結氣,并災委毒誠多,不可須臾而盡也。」
「知力行是之後,承負之厄日少,月消歲除愈,何以知之乎?」
「善哉,子之難也,可謂得道意矣。然,明聽,行此之後,天下文書且悉盡正,人亦且盡正,皆入真道,無復邪偽文絕去,人人自謹。其後生者尤甚,更相倣學,皆知道內,有睹其身,各自重愛。其後生者孝且壽,悉工自養老,顏色不與無道時等,後生者日知其至意以為家也。學復過其先,日益就相厚相親,愛重有道人,兵革姦猾悉無復為者也。故承負之厄會日消去,此自然之術也。□□萬不失一,是吾之文大效也,不可但苟空設善言也,親以徵驗起,迺與天地響相應,何可妄語乎?故文書前後出,非一人蓄積難知情,是故吾道以誠也。子連時□□問,必樂欲知其大效;其效相反,猶寒與暑,暑多則寒少,寒多則暑少。夫天地開闢以來,先師學人者,皆多絕匿其真道,反以浮華學之,小小益耶,且薄後生者,日增益復劇,其故使成偽學相傳,雖天道積遠,先為文者,所以相欺殆之大階也。壹欺不知,後遂利用之也。令上無復所取信,下無所付歸命,因兩相意疑,便為亂治。後生者後連相承負,先人之厄會聚并,故曰劇也。天今冤是,故吾語子□□也,真人努力自愛勉之。子迺為天除病,為帝王除厄,天上知子有重功。」
「不敢不敢。」
右效行徵驗道知真偽訣。


《四行本末訣第五十八》



「真人前。」
「唯唯。」
「人行有幾何乎?」
「有百行萬端。」
「不然也。真人語幾與俗人語相類似哉!人有四行。」
「其一者,或何謂也?」
「然,人行不善則惡,不善亦不惡為浮平行,壹善壹惡,為不純無常之行,兩不可據,吉凶無處也。」
「善哉,行吉凶有幾何乎?有千條億端?」
「真人之言幾與俗人同。吉凶之行有四。」
「一者,惑何謂也?」
「然,凡事為行,不大吉當大凶,不吉亦不凶為浮平命,一吉一凶為雜不純無常之,吉凶不占。」
「善哉,行天地之性,歲月日善惡有幾何乎?不可勝紀?」
「子已熟醉,其言眩霧矣。天地歲月日有四行。一者不純,主為變怪。」
「何謂也?」
「然,真人明聽,今天地歲不大樂當大惡,不樂亦不惡為浮平歲,壹善壹惡為天變惑歲。令今日不大善當大惡,不善亦不惡為浮平日月,壹善壹惡為惑行,主行為怪異災,吾是但舉綱見始,天下之事皆然矣。」
「何謂也?」
「然,天下之萬物人民,不入於善,必陷於惡,不善亦不惡為平平之行,壹善壹惡為詐偽行,無可立也,平平之行無可勸,大善與大惡有成名。」
「何故正有此四行乎?」
「善哉,子之難問,可謂得道意矣。然,大善者,太陽純行也;大惡者,得太陰煞行也;善惡并合者,中和之行也;無常之行者,天地中和君臣人民萬物失其道路也。故行欲正,從陽者多得善,從陰者多得惡,從和者這浮平也,其吉凶無常者,行無復法度。是故古聖賢深觀天地歲月日人民萬物,視所興衰浮平進退,以自知行得與不得,與用洞明之鏡自照,形容可異。」
「善哉善哉!今當柰何乎?」
「然,行守本,法天者,是其始也;法地者,其多賊也;法和者,其次也;無常者,其行未也。」
「今人何故迺得至無常之行乎哉?」
「然,先人小小佚失之,其次即小耶,其次大耶,其次大失。道路根本更迷亂,無可倚著其意,因反為無常之行,便易其辭,為無常之年也。是明道弊未極也,當反本。夫古者聖人睹此知為末流,極即還反,故不失政也,而保其天命。故大賢聖見事明,是以常獨吉也。真人樂重知其信效耶?」
「唯天師開示之耳。」
「行歲本興而末惡者,陰陽之極也。人後生者惡且薄,世之極也。萬物本興末無收者,物之極也。後生語多空欺無核實者,言之極也。文書多蓄委積而無真者,文之極也。是皆失本就末,失實就華。故使天地生萬物,皆多本無末,實其咎在失本流就末,失真就偽,失厚就薄,因以為常。故習俗不知復相惡,獨與天法相違積久。後生者日輕事,更作欺偽,積習成神,不能復相禁,反言曉事,故致更相承負,成天咎地殃,四面橫行,不可禁防。君王雖仁賢,安能中絕此萬萬世之流過。始失小小,各失若粟。天道失之若毫釐,其失千里,粟粟相從從聚,迺到滿太倉數萬億斛。夫雨一一相隨而下流不止,為百川,積成四海,水多不可。本去故當繩之以真道,反其末極還就本,反其華還就實,反其偽還就真。夫末窮者宜反本,行極者當還歸,天之道也。夫失正道者,非小病也。迺到命盡後,復相承負其過,後生復迷復失,正道日闇,冥復失道,天氣乖忤,治安得平哉?人人被其毒害,人安得壽,萬物傷多夭死。故比比勑真人傳吾書,使人人自思失道意,身為病,各自憂勞,則天地帝王人民萬物悉安矣。真人樂合天心,宜勿懈忽也。」
「唯唯。願復問一疑,天師今是吉凶,曾但其時運然耶?」
「善哉,真人之難得道意矣。極上者當反下,極外者當反內;故陽極當反陰,極於下者當反上;故陰極反陽,極於末者當反本。今天地開闢以來,小小連失道意,更相承負,便成邪偽極矣。何以知之乎?以萬物人民皆多前善後惡,少成事,言前□□哉?前有實,後空虛。古者聖人常觀視萬民之動靜以知之,故常不失也。」
「善哉善哉!願復乞問一事。」
「行言。」
「今若天師言,物有下極上極。今若九人,上極為委氣神人,下極奴婢。下學得上行,上極亦得復下行,不耶?」
「善哉,子之問也。今真人自若愚罔,未洞於太極之道也。今是委氣神人,迺與元氣合形并力,與四時五行共生。凡事人神者,皆受之於天氣,天氣者受之於元氣。神者乘氣而行,故人有氣則有神,有神則有氣,神去則氣絕,氣亡則神去。故無神亦死,無氣亦死,委氣神人寧入人腹中不邪?」
「唯唯。」

「又五行迺得興生於元氣,神迺與元氣并同身并行。今五行迺入為人藏,是寧九人,上極復下,反人身不?」
「善哉善哉!初學雖久,一睹此說耳。」
「然子學當精之,不精無益也。」
「唯唯。見天師言,夫天道固如循環耶?」
「然。子可謂已知之矣。行去,有疑勿難問。」
「唯唯。」
右簡天四行實本末太極以反政。


《大小諫正法第五十九》


真人稽首言:
「愚生暗昧,實不曉道,今既為天視安危吉凶,乃敢具問道之訣。今世神祇法,豈亦有諫正邪?唯天師教勑,示以至道意。」
「子之所問,何其妙要深遠也!」
「吾伏見人有相諫正,故問天亦有相諫正不?」
「善哉,子之所問,已得天道實核矣。天精已出,神祇悅喜矣。今且為子具說其大要意,今使可萬萬世不可忘也。」
「唯唯。」
「然,天者小諫變色,大諫天動裂其身,諫而不從,因而消亡矣。三光小諫小事星變色,大諫三光失度無明,諫而不從,因而消亡矣。地也小諫動搖,大諫山土崩地裂,諫而不從,因而消亡矣。五行小諫災生,大諫生東行蟲殺人,南行毒殺人,西行虎狼殺人,北行水蟲殺人,中央行吏民剋毒相賊殺人,諫而不從,因而消亡矣。四時小諫寒暑小不調,大諫寒暑易位,時氣無復節度,諫而不從,因而消亡矣。六方精氣共小諫亂覆數起,中有生蟲災,或飛或步,多雲風而不雨,空虛無實,大諫水旱無常節,賊殺傷萬物人民,諫而不從,因而消亡矣。飛步鳥獸小諫災人,大諫禽獸食人,蝗蟲大興起,諫而不從,因而消亡矣。鬼神精小諫微數賊病吏民,大諫裂死滅門,諫而不從,因而消亡矣。六方小諫風雨亂發狂與惡毒俱行傷人,大諫橫加絕理,瓦石飛起,地土上柱皇天,破室屋,動山阜,諫而不從,因而消亡矣。天地音聲之小諫,雷電小急聲,大諫人多相與汙惡,使霹靂數作,諫而不從,因而消亡矣。吏民小諫更變色,大諫多相賊傷,諫而不從,因而消亡矣。天地六方八極大諫俱欲正河雒文出,天明證,(大)〔天〕下瑞應書見,以諫正君王,天下莫不響應,諫而不從,〔因而〕消亡矣。天道經會當用,復以次行。是故古者聖賢見事,輒惟論思其意,不敢懈忽,失毛髮之間,以見微知著。故不失皇天心,故能存其身,安其居,無憂患,無危亡,凶不得來者,計事校笇,實迺天心意同也。」
「善哉善哉!愚生已解。今唯明天師既陳法,願聞其因而消亡意,黨開之。」
「善哉善哉,子之心也。然,天道迺祐易教,祐至誠,祐謹順,祐易曉,祐易勑,將要人君厚,故教之,不要其厚者,不肯教之也。其象效,猶若人相與親厚則相教示以事,不相與至厚,不肯教示之也。教而不聽,(忽)〔忿〕其不以時用其言,故廢而置之,不復重教示之也。於是災變怪便(心)〔止〕,不復示勑人也。如是則雖賢聖,聾闇無知也;聰明閉塞,天地神祇不肯復諫正者也。災異日增不除,人日衰亡,失其職矣。

「故古者聖賢旦夕垂拱,能深思慮,未嘗敢失天心也。故能父事皇天,母事皇地,兄事日,姊事月,正天(父)〔文〕,保五行,順四時,觀其進退,以自照正行,以深知天得失也。唯天地自守要道,以天保應圖書為大命,故所行者悉得應若神,是迺獨深得天意也。比若重現合矩,相對而語也。故神靈為其動搖也,如逆不肯用其諫正也,迺要天反與地錯,五行四時為其亂逆,不得其理。故所為者不中,因而大凶矣,此之謂也。子寧曉未?」
「唯唯。」
「故天地之性,下亦革諫其上,上亦革諫其下,各有所長短,因以相補,然后天道凡萬事,各得其所。是故皇天雖神聖,有所短,不若地之所長,故萬物受命於天,反養體於地。三光所短,不若火所長;三光雖神且明,不能照幽寢之內,火反照其中。大聖所短,不若賢者所長。人之所短,不若萬物之所長。故相諫及下,極小微,則不失道,得天心。故天生凡事,使其時有變革,悉皆以諫正人君,以明至德之符,不可不大慎也。夫天地萬物變革,是其語也。」
「唯唯。皇天師既示曉,願效於人。」
「諾。子詳聆吾言而深思念之,臣有忠善誠信而諫正其上也,君不聽用,反欲害之,臣駭因結舌為瘖,六方閉不通。賢儒又畏事,因而蔽藏,忠信伏匿,真道不得見。君雖聖賢,無所得聞,因而聾盲,無可見奇異也。日以暗昧,君聾臣瘖,其禍不禁;臣昧君盲,姦邪橫行;臣瘖君聾,天下不通,善與惡不分別,天災合同,六極戰亂,天下並凶,可不慎乎哉?」
「唯唯。」
「故古者聖賢重災變怪,因自以繩正,故萬不失一者。實乃與要文大道同,舉事悉盡忠,無復凶,子重誡之,謹慎吾言。」
「唯唯。」
「然,夫天高且明,本非一精之功德也。帝王治得天心,非一賢臣之功。今吾之言,但舉其綱見始,凡事不可盡書說也,子自深計其意。」
「唯唯。」
「行去矣,說何極乎?勿復有可問也。」
「唯唯。」
右天諫正書訣。


《案書明刑德法第六十》


真人純謹敬拜,
「純今所問,必且為過責甚深,吾歸思師書言,悉是也,無以易之也。但小子愚且蒙,悃悒不知明師皇天神人於何取是法象?今怪師言積大□□,願師既哀憐,示其天證陰陽之訣、神祇之卜要效。今且不思,心中大煩亂,所言必觸師之忌諱。又欲言不能自禁絕,唯天師雖非之,願以天之明證法示教,使可萬萬世傳,昭然無疑,比若日中之明也,終始不可易而去也。」
「然,子固固不信吾言邪?子自若未善開通,知天心意也。子自若愚乎,愈於俗人無幾耳。以為吾言可犯也,犯者亂矣,逆者敗矣。吾且與子語,皆已案考於天文,合於陰陽之大訣乃後言也。子來者為天問事,吾者為天傳言制法,非敢苟空偽言佞語也。子生積歲月日幸不少,獨不見擾擾萬物之屬,悉盡隨德而居,而反避刑氣邪?此者,純皇天之明要證也。所以嚴勑人君之治,得失之效也。」
「唯唯。今若且覺而未覺,願重問其教戒。」
「然,夫刑德者,天地陰陽神治之明效也,為萬物人民之法度。故十一月大德在初九,居地下,德時在室中,故內有氣,萬物歸之也。時刑在上六,在四遠野,故外無氣而清也,外空萬物,士眾皆歸,王德隨之入黃泉之下。十二月德在九二之時,在丑,居土之中,而未出達,時德在明堂,萬物隨德而上,未敢出見,上有刑也。正月寅,德在九三,萬物莫不隨盛德樂闚於天地而生,時德居庭。二月德在九四,在卯,巳去地,未及天,讁在界上,德在門,故萬物悉樂出闚於門也。三月盛德在九五,辰上及天之中,盛德時在外道巷,故萬物皆出居外也。四月巳,德在上九,到於六遠八境,盛德八方,善氣陽氣莫不響應相生,擾擾之屬,去內室之野處,時刑在萬物之根,居內室,故下空無物,而上茂盛也,莫不樂從德而為治也,是治以德之大明效也。」
「今謹已聞用德,願聞用刑。」
「然,五月刑在初六,在午,地下,下內清無氣,地下空,時刑在室中,內無物,皆居外。六月刑居六二,在未,居土之中,未出達也,時刑在堂,時刑氣在內,德氣在外,擾擾之屬莫不樂露其身,歸盛德者也。七月刑在六三,申之時,刑在庭,萬物未敢入,固固樂居外。八月刑在六四,酉時,上未及天界,時德在門,萬物俱樂,闚於門樂入,隨德而還反也。九月刑在六五,在戌,上及天中,時刑在道巷,萬物莫不且死困,隨德入藏,故內日興,外者空亡。十月刑在上六,亥,時刑及六遠八境,四野萬物擾擾之屬莫不入藏逃,隨德行到于明堂,跂行(目)〔自〕懷居內,野外空無士眾,是非好用刑罰者見從去邪哉?但心意欲內懷以刑,治其士眾,輒日為其衰少也。故五月內懷一刑,一群眾叛。六月內懷二刑,二群眾叛。七月內懷三刑,三群眾叛。八月內懷四刑,四群眾叛。九月內懷五刑,五群眾叛。十月內懷六刑,六群眾叛。故外悉無物,皆逃於內,是明證效也。故以刑治者,外恭謹而內叛,故士眾日少也。是故十一月內懷一德,一群眾入從。十二月內懷二德,二群眾入從。正月內懷三德,三群眾入從。二月內懷四德,四方群眾入從。三月內懷五陽盛德,五群眾賢者入從。四月內懷六德,萬物並出見,莫不擾擾,中外歸之。此天明法效也。二月八月,德與刑相半,故二月物半傷於寒,八月物亦半傷於寒;二月之時,德欲出其士眾於門,刑欲內其士眾於門,俱在界上;故二月八月萬物刑德適相逢,生死相半,故半傷也。子今樂知天地之常法,陰陽之明證,此即是也。夫刑乃日傷殺,厭畏之,而不得眾力,反曰無人;德乃舒緩日生,無刑罰而不畏萬物,反曰降服,悉歸王之助其為治,即是天之明證,昭然不疑也。今人不威畏不可治,柰何乎哉?然古者聖人君子威人以道與德,不以筋力刑罰也。不樂為善,德劣者反欲以刑罰威驚以助治,猶見去也。夫刑但可以遺窮解卸,不足以生萬物,明擾擾之屬為其長也。今使人不內附,反欺詐,其大咎在此。

「今子比連時來學,問事雖眾,多畜積文,則未能純信吾書言也,得此寧解未哉?」純稽首敬拜,
「有過甚大,負於明師神人之言,內慚流汗;但愚小德薄至賤,學日雖多,心頓不能究達明師之言,故敢不反復問之,甚大不謙,久為師憂不也。」
「但為子學未精耳,可慎之。天乃為人垂象作法,為帝王立教令,可儀以治,萬不失一也。子欲知其意,正此也。治不惟此法,常使天悒悒,忿忿不解,故多凶災。子戒之。天將興之者,取象於德;將衰敗者,取法於刑,此之謂也。吾之言,謹與天地陰陽合其規矩,順天地之理,為天明言,紀用教令以示子也。吾之言,正若鋒矢無異也,順之則日興,反之則令自窮也。天法神哉神哉!是故夫古者神人真人大聖所以能深制法度,為帝王作規矩者,皆見天文之要,乃獨內明於陰陽之意,乃後隨天地可為以治,與神明合其心,觀視其可為也,故其治萬不失一也。

「今愚吏人民以為天法可妄犯也,自恣不以法度,故多亂其君治也,大咎在此也。今子得書,何不詳結心意,丁寧思之,幽室閑處。念天之行,乃可以傳天之教,以示勑愚人,以助帝王為法度也。將舉刑用之,當深念刑罰之所居,皆見從去,寂然無士眾獨處。故冬刑在四野無人,萬物悉叛之內藏,避之甚。夏刑在內,萬物悉出歸德,地下室內中空,刑寂然獨居,皆隨德到野處。德在外,則萬物歸外;德在幽空則物歸內。天刑其威極盛,幸能厭服人民萬物,何故反不能拘制其士眾,獨不怪斯耶?明刑不可輕妄用,傷一正氣,天氣亂;傷一順氣,地氣逆;傷一儒,眾儒亡;傷一賢,眾賢藏。凡事皆有所動搖。故古者聖人聖王帝主乃深見是天戒書,故畏之不敢妄為也;恐不得天心,不能安其身也。上皇天德之人,乃獨深見道德之明效也,不厭固,不畏駭,而士眾歸之附之,故守道以自全,守德不敢失之也。子德吾書誦讀之,而心有疑者,常以此書一卷,自近旦夕常案視之,以為明戒證效,乃且得天心意也。違此者,已與天反矣。是猶易之乾坤,不可反也;猶六甲之運,不可易也;猶五行固法,不可失也;猶日月之明,不可掩蓋也;猶若君居上,臣在下,故不可亂也。此所以明天地陰陽之治,有好行德者。或有愚人反好刑,宜常觀視此書,以解迷惑,務教人為善儒,守道與德,思退刑罰,吾書□□正天法度也。夫為道德易乎?為刑罰難乎?愛之則日多,威之反日無也。子疾去矣,為天傳吾書,毋疑也。吾書言不負於天地六合之擾擾也。」
「唯唯。誠歸思過,惟論上下,不敢失一也。」
「行,戒之慎之。子不能分別詳思吾書意,但觀天地陰陽之大部也。從春分到秋分,德居外,萬物莫不出歸王外,蟄蟲出穴,人民出室。從秋分至春分,德在內,萬物莫不歸王內,蟄藏之物悉入穴,人民入室;是以德治之明效也。從春分至秋分,刑在內治,萬物皆從出至外,內空,寂然獨居。從秋分至春分,刑居外治外,無物無氣,空無士眾,悉入從德;是者明刑不可以治之證也。故德者與天并心同力,故陽出亦出,陽入亦入;刑與地并力同心,故陰出亦出,陰入亦入。德者與生氣同力,故生氣出亦出,入亦入;刑與殺氣同力,故殺氣出亦出,入亦入。德與天上行同列,刑與地下行同列。德常與實者同處,刑與空無物同處。德常與興同處,故外興則出,內興則入,故冬入夏出。刑與衰死氣同處,故冬出而夏入。死氣者清,故所居而清也。故德與帝王同氣,故外王則出陰,內王則入刑;刑與小人同位,故所居而無士眾也。物所歸者,積帝王德,常見歸,故稱帝王也;刑未嘗與物同處,無士眾,故不得稱君子。是故古者聖人獨深思慮,觀天地陰陽所為,以為師法,知其大□□萬不失一,故不敢犯之也,是正天地之明證也,可不詳計乎?可不慎哉?自然法也,不以故人也,是天地之常行也,今悉以告子矣。子宜反復深思其意,動作毋自易。」
「唯唯,不敢負。」
「行,吾已悉傳付真法語於子,吾憂解矣;為天除咎,以勑至德,以興王者。子毋敢絕,且蒙其害。」
「唯唯。」
右案天法以明古今前後治者所好得失訣。


《起土出書訣第六十一》



「下愚賤生不勝,心所欲問,犯天師忌諱,為過甚劇。意所欲言,不能自止,小人不忍情願,五內發煩懣悃悒。請問一大疑,唯天師既待以赤子之分,必衰原其飢渴汲汲乎!」
「行道之。何謙哉?」
「唯唯。今天師乃(興)〔與〕皇天后土常合精念,其心與天地意深相得,比若重規合矩,不失毛髮之間也。知天地常所憂□□,是故下愚不及生冒慚,乃敢前具問,願得知天地神靈其常所大忌諱者何等也?」
「善乎,生精益進哉!子今且可問正入天地之心意,人得知之,著賢人之心,萬世不復去也。吾常樂欲言,無可與語。今得真人問之,心中訣喜,且為子具分別道之,不敢有可隱匿也。所以然者,乃恐天地神靈深惡吾,則為身大災也。真人但安坐明聽。」
「天地所大疾苦,惡人不順與不孝,何謂也?願聞之。」
「善乎,子之難也。夫天地中和凡三氣,內相與共為一家,反共治生,共養萬物。天者主生,稱父;地者主養,稱母;人者主治理之,稱子。父當主教化以時節,母主隨父所為養之,子者生受命於父,見養食於母。為子乃當敬事其父而愛其母。」
「何謂也?」
「然父教有度數時節,故天因四時而教生養成,終始自有時也。夫惡人逆之,是為子不順其父,天氣失其政令,不得其心。天因大惡人生災異,以病害其子,比若家人,父怒治其子也,其變即生。父子不和,恨子不順從嚴父之教令,則生陰勝其陽,下欺其上,多出逆子也。臣失其職,鬼物大興,共病人,姦猾居道傍,諸陰伏不順之屬,咎在逆天地也。真人是又可不順乎?此乃自然之術,比若影之應形,與之隨馬不脫也,誡之。」
「唯唯。」

「今謹已敬受師說天之教勑,願聞犯地之禁。」
「諾,真人明聽。」
「唯唯。」
「天者,乃父也;地者,乃母也;父與母俱人也,何異乎?天亦天也,地亦天也,父與母但以陰陽男女別耳,其好惡者同等也。天者養人命,地者養人形,人則大愚蔽且暗,不知重尊其父母,常使天地生凡人,有悔悒悒不解也。」
「何謂也?」
「善哉,子之言也,深得天地意,大災害將斷,人必吉善矣。」
「何謂也?唯天師分別之。」
「然,今天下之人皆共賊害,冤其父母。」
「何謂也?」
「四時天氣,天所案行也,而逆之,則賊害其父。」
「何謂也?」
「今人以地為母,得衣食焉,不共愛利之,反共賊害之。」
「何謂也?」
「然,真人明聽。人乃甚無狀,共穿鑿地,大興起土功,不用道理,其深者下著黃泉,淺者數丈。母內獨愁恚,諸子大不謹孝,常苦忿忿悃悒,而無從得通其言。古者聖人時運未得及其道之,遂使人民妄為,謂地不疾痛也,地內獨疾痛無訾,乃上感天,而人不得知之,愁困其子不能制,上愬人於父,愬之積久,復久積數,故父怒不止,災變怪萬端並起,母復不說,常怒不肯力養人民萬物。父母俱不喜,萬物人民死,不用道理,咎在此。後生所為日劇,不得天地意,反惡(大)〔天〕地言不調,又共疾其帝王,言不能平其治內,反人人自得過於天地而不自知,反推其過以責其上,故天地不復愛人也。視其死亡忽然,人雖有疾,臨死啼呼,罪名明白,天地父母不復救之也,乃其罪大深過,委頓咎責,反在此也。其後生動之尤劇乃過前,更相倣效,以為常法,不復拘制,不知復相禁止,故災日多,誠共冤天地。天地,人之父母也,子反共害其父母而賊傷病之,非小罪也。故天地最以不孝不順為怨,不復赦之也;人雖命短死無數者,無可冤也,真人豈曉知之邪?」
「唯唯。」

「今天使子來具問,是知吾能言,真人不可自易,不可不慎也。」
「唯唯。」
「今人共害其父母,逆其政令,於真人意,寧可久養不邪?故天不大矜之也。」
「今天師哀愚生為其具說,以何知天地常忿忿悒悒,而怨惡人數起土乎?」
「善哉,天使子屈折問之,足知為天地使子問此也。」
「諾。」
「吾甚畏天,不敢有可隱,恐身得災,今且使子昭然知之,終古著之胸心,不可復忘也。今有一家有興功起土,數家被其疾,或得死亡,或致盜賊縣官,或致兵革鬭訟,或致蛇蜂虎狼惡禽害人。大起土有大凶惡,小起土有小凶惡,是即地忿忿,使神靈生此災也。故天地多病人,此明證也,子知之邪?」
「唯唯。今或有起土反吉無害者,何也?」
「善哉,子之問也,皆有害,但得良善土者,不即病害人耳;反多四方得其凶,久久會且害人耳;得惡地者不忍人可為,得惡地者即害之也。復并害遠方,何也?是比若良善腸之人也,雖見冤,能強忍須臾,心不忘也,後會害之;惡人不能忍,須臾交行。」
「善哉善哉!今地身體積巨,人比於地,積小小,所為復小不足道,何乃能疾地乎哉?」
「善哉,子之難也!天使子分別不明,此以何知之,以其言大惓惓。子今欲云,何心中悃悒,欲言乃快。天地神精居子腹中,敬子趣言,子固不自知也。凡人所欲為,皆天使之。」
「諾。不敢有可匿也。」
「子明德。」
「唯唯。」

「今子言,人小小,所動為不能疾地。今大人軀長一丈,大十圍,其齒有齲蟲,小小不足道,合人齒。大疾當作之時,其人啼呼交,且齒久久為墮落悉盡。夫人比於天地大小,如此蟲害人也。齒尚善金石骨之堅者也。夫蟲但肉耳,何故反能疾是子,人之疾地如此矣。子知之邪?行,真人復更明開耳。」
「唯唯。」

「夫人或有長出丈,身大出十圍,疽蟲長不過一寸,其身小小,積小不足道也,居此人皮中,旦夕鑿之,其人病之,乃到死亡,夫人與地大小,比若此矣。此蟲積小,何故反賊殺此人乎?真人其為愚暗,何故大劇也,將與俗人相似哉?」
「實不及。」
「子尚不及,何言凡人乎?」
「有過有愚,唯天師願聞不及業,幸為愚生竟說其意。」
「諾,不匿也。吾知天地病之劇,故口口語子也。行復為子說一事,使子察察重明知之。」
「唯唯。」
「今大丈夫力士無不能拘制疥蟲,小小不足見也。有一斗所共食此人,病之疾痛不得臥,劇者著床。今疥蟲蚤蝨小小,積眾多,共食人,蠱蟲者殺人,疥蟲蚤同使人煩懣,不得安坐,皆生瘡瘍。夫人大小比於地如此矣,寧曉解不?」
「唯唯。」

「行,今子或見吾所說,如不足以為法也,今為子言之。人雖小,其冤愁地形狀,使人昭然自知,深有過責,立可見也。今一大里有百戶,有百井;一鄉有千戶,有千井;一縣有萬戶,有萬井;一郡有十萬戶,有十萬井;一州有億戶,有億井。大井一丈,中井數尺,小井三尺,今穿地下著黃泉。天下有幾何哉?或一家有數井也。今但以小井計之,十井長三丈,百井長三十丈,千井三百丈,萬井三千丈,十萬井三萬丈。天下有如此者凡幾井乎?穿地皆下得水,水乃地之血脈也。今穿子身,得其血脈,寧疾不邪?今是一億井者,廣從凡幾何里?子自詳計之。天下有幾何億井乎哉?故人為冤天地已明矣。子賊病其母,為疾甚劇,地氣漏泄,其病人大深,而人不愛不憐之,反自言常冤天地,何不純調也,此不反邪,是尚但記道諸井耳。今天下大屋丘陵冢,及穿鑿山阜,采取金石,陶瓦豎柱,妄掘鑿溝瀆,或閉塞壅閼,當通而不得通有幾何乎?今是水泉,或當流,或當通,又言閉塞穿鑿之幾何也?今水泉當通,利之乃宣,因天地之利瀆,以高就下。今或有不然,妄鑿地形,皆為瘡瘍;或有塞絕,當通不通。王治不和,地大病之,無肯言其為病疾痛者。地之精神,上天告愬不通,日無止也。天地因而俱不說喜,是以太和純氣難致也,真人寧解不邪?」
「唯唯。今人生天地之間,會當得室廬以自蓋,得井飲之,云何乎?」
「善哉,子之言也。今天不惡人有室廬也,乃其穿鑿地大深,皆為瘡瘍,或得地骨,或得地血,何謂也?泉者,地之血;石者,地之骨也;良土,地之肉也。洞泉為得血,破石為破骨,良土深鑿之,投瓦石堅木於中為地壯,地內獨病之,非一人甚劇,今當云何乎?地者,萬物之母也,樂愛養之,不知其重也,比若人有胞中之子,守道不妄穿鑿其母,母無病也;妄穿鑿其母而往求生,其母病之矣。人不妄深鑿地,但居其上,足以自彰隱而已,而地不病之也。大愛人使人吉利,今願聞自彰隱多少而可。凡動土入地,不過三尺,提其上,何止以三尺為法?然一尺者,陽所照,氣屬天;二尺者,物所生,氣屬中和;三尺者,屬及地身,氣為陰。過此而下者,傷地形,皆為凶。古者穴居云何乎?同賊地形耳。多就依山谷,作其巖穴,因地中又少木梁柱於地中,地中少柱,又多倚流水,其病地少微,故其人少病也。後世不知其過,多深賊地,故多不壽,何也,此劇病也。」

「今時時有近流水而居,不鑿井,固多病不壽者何也?此天地既怒,及其比伍,更相承負,比若一家有過,及其兄弟也。今人或有不動土,有所立,但便時就故舍,自若有凶,何也?是者行不利犯神。何神也?神非一,不可豫名也。真人曉邪?」
「唯唯。」

「是故人居地上,不力相教為善,故動作過反相及也。是者冤。今人或大遠流水,會當得井水飲之乃活,當云何乎?」
「善哉,子之言也。然有故井者,宜使因故相與共飲之,慎無數易之;既易,宜填其故,塞地氣,無使發泄;飲地形,令地衰,不能養物也。填塞故,去中壯,何謂也?謂井中瓦石材木也,此本無今有,比若人身中有奇壯以為病也。」
「可㤥哉!可㤥哉!卿不及天師詳問之,不但知是。」
「真人來前。」
「唯唯。」
「子問事,恆常何一究詳也?」
「所以詳者,比與天師會見,言人命在天地,天地常悅喜,乃理致太平,壽為後,是以吾居天地之間,常駭忿天地,故勉勉也。天地不和,不得竟吾年。」
「善哉,子之言也。吾所以常恐駭者,見天地毒氣積眾多,賊殺不絕,帝王愁苦,其治不平,常助其憂之,子何豫助王者憂是乎?」
「吾聞積功於人,來報於天,是以吾常樂稱天心也。」
「善哉子意。」
「今天師既開通愚生,示以天忌,願復乞問一疑事。今河海下田作室廬,或無柱梁,入地法三尺輒得水,當云何哉?」
「善乎,子之問也。此同為害耳,宜復淺之。此者,地之薄皮也,近地經脈。子欲知其效,比若人,有厚皮難得血,血出亦為傷矣;薄皮者易得血,血出亦為傷,俱害也。故夫血者,天地之重信效也;夫傷人者,不復道其皮厚與薄也,見血為罪名明白。夫人象天地,不欲見傷,傷之則怒,地何獨欲樂見傷哉?夫天地,乃人之真本,陰陽之父母也。(了)〔子〕何從當得傷其父母乎?真人宜深念是於赤心,愚人或輕易,忽然不知,是為大過也。今子當得飲食於母,故人穿井而飲之,有何劇過哉?子言已失天心明矣。今人飲其母,乃就其出泉之處。故人乳,人之泉坼也。所以飲子處,比若地有水泉可飲人也。今豈可無故穿鑿其皮膚而飲其血汁邪?真人難問甚無意。」
「愚生有過,觸天師忌諱。」
「不謙也。然難問不極,亦不得道至訣也。不惡子言也,此必皇天大疾,乃使子來,口口問是,此故子言屈折不止也。」
「今唯天師原之,除其過。愚生欲言,不能自禁止。」
「平行,何所謙。子既勞為天地遠來問,慎無閉絕吾書文也。」
「唯唯。凡人不見覩此書,不自知罪過重,反獨常共過罪天地,何不和也?治何一惡不平也?」
「不知人人有過於天地,前後相承負,後生者得并災到,無復天命,死生無期度也。真人努力,無滅去此文,天地且非怒人。」
「唯唯。」
「真人被其謫罰,則凶矣。」
「唯唯。」
「書以付歸有德之君,宜以示凡人,人乃天地之子,萬物之長也。今為子道,當柰何乎?俱各自深思,從今以往,欲樂富壽而無有病者,思此書言,著之胸心,各為身計,真人無匿也,傳以相告語。今天地之神,乃隨其書而行,察視人言,何也?真人知之邪?今以何知其隨人而行,以吾言不信也。子誡絕匿此書,即有病;有敢絕者,即不吉,是即天地神隨視人之明證也,可畏哉!」
「唯唯。」
「行去,自勵自勵!夫人命乃在天地,欲安者,乃當先安其天地,然後可得長安也;今乃反愁天地共賊害其父母,以何為而得安吉乎哉?前後為是積久,故災變不絕也,吾語不誤也。吾常見地神上自訟,未嘗絕也。是故誠知其□□見真人,比如丁寧問之,即知為天使。真人來問,是天欲一發覺此事,令使人自知,百姓適知責天,不知深自責也。」
「今天何故一時使吾問是乎?」
「所以使子問是者,天上皇太平氣且至,治當太平,恐愚民人犯天地忌諱不止,共亂正氣,使為凶害,如是則太平氣不得時和,故使子問之也。欲樂民不復犯之,則天地無病而愛人,使五穀萬物善以養之也;如忽之忿不愛人,不肯養之也。故將凶歲者,無善物;將興歲,其物善,此之謂也。真人知之邪?」
「善哉善哉!古者同當太平,何不禁人民動土地哉?」
「善乎,子之問事也。天地初起,未嘗有今也。」
「以何明之?」
「今者天都舉,故乃錄委氣之人神人真人仙人道人聖人賢人,皆當出輔德君治,故為未嘗有也。初陰陽開闢以來,錄天民仕之,未嘗有此也,故為最大也。」
「可駭哉,可駭哉!是故都出第一之道,教天下人為善之法也,人善即其治安,君王樂遊無憂。」
「善哉善哉!樂乎樂乎!是故教真人急出此書,慎無藏匿,以示凡民,百姓見禁且自息,如不止,禍及後世,不復救。得罪於天地,無可禱也。真人寧知之邪?」
「唯唯。」
「行去,書中有所疑乎,來問之。」
「唯唯。」
右解天地冤結。


《道無價卻夷狄法第六十二》



「天師將去,無有還期,願復乞問一兩結疑。」
「行,今疾言之,吾發已有日矣,所問何等事也?」
「願乞問明師前所賜弟子道書,欲言甚不謙大不事,今不問入,猶終古不知之乎?」
「行勿諱。」
「今唯明師開示下愚弟子。」
「諾。」
「今師前後所與弟子道書,其價直多少?」
「噫!子愚亦大甚哉!迺謂吾道有平耶?諾。為子具說之,使子覺悟,深知天道輕重,價直多少。然今且賜子千斤之金,使子以與國家,亦寧能得天地之歡心,以調陰陽,使災異盡除,人君帝王考壽,治致上平耶?今齎萬雙之璧玉以歸國家,寶而藏之,此天下之珍物也,亦寧能使六方太和之氣盡見,瑞應悉出,夷狄卻去萬里,不為害耶?今吾所與子道畢具,迺能使帝王深得天地之歡心,天下之群臣徧說,跂行動搖之屬莫不忻喜,夷狄卻降,瑞應悉出,災害畢除,國家延命,人民老壽。審能好善,案行吾書,唯思得其要意,莫不響應,比若重規合矩,無有脫者也。成事大□□,吾為天談,不欺子也。今以此天法奉助有德帝王,使其無憂,但日遊,其價直多少哉?子之愚心,解未乎哉?」
「諾。」
「復為子陳一事也。天下之人好善而悅人者,莫善於好女也,得之迺與其共生子,合為一心,誠好善可愛,無復雙也。今以萬人賜國家,莫不悅且喜,見之者使人身不知其老也,亦寧能安天地,得萬國之歡心,令使八遠響應,天下太平耶哉?吾道乃能上安無極之天,下能順理無極之地,八方莫不悅樂來降服,擾擾之屬者,莫不被其德化,得其所者也。是價直多少,子自深計其意。子欲樂報天重功,得天心者,疾以吾書報之。如以奇偽珍物累積之上柱天,天不為其說喜也,不得天之至心也。欲得天心,乃宜旦夕思吾書言,已得其意,即亦得天心矣,其價直多少乎?故賜國家千金,不若與其一要言可以治者也;與國家萬雙璧玉,不若進二大賢也。夫要言大賢珍道,乃能使帝王安枕而治,大樂而致太平,除去災變,安天下,此致大賢要言奇道,價直多少乎哉?故古者聖賢帝王,未嘗貧於財貨也,乃常苦貧於士,愁大賢(大)〔不〕至,人民不聚,皆欲外附,日以踈少,以是不稱皇天心,而常愁苦。若但欲樂富於奇偽之物,好善之,不能得天地之心,而安四海也;積金玉璧奇偽物,橫縱千里,上至天,不能致大賢聖人仙士使來輔治也。子詳思吾書,大賢自來,共輔助帝王之治。一旦而同計,比若都巿人一旦而會,萬物積聚,各資所有,往可求者;得行吾書,天地更明,日月列星皆重光,光照紘遠八方,四夷見之,莫不樂來服降,賢儒悉出,不復蔽藏,其兵革皆絕去,天下垂拱而行,不復相傷,同心為善,俱樂帝王。吾書乃能致此,其價直多少,子亦知之耶?

「故古者聖賢獨深知道重氣平也,故不以和土,但付歸有德。有德知天地心意,故尊道重德。愚人實奇偽之物,故天書不下,賢聖不授,此之謂也。子其慎之矣,吾言不誤也,子慎吾道矣。夫人持珍物璧玉金錢行,冥尚坐守之,不能寐也。是尚但珍物耳,何言當傳天寶祕圖書,乃可以安天地六極八遠乎?出,子復重慎之。」
「唯唯。」
「吾書乃天神吏常坐其傍守之也,子復戒之。」
「唯唯。」
「吾書乃三光之神吏常隨而照視之也。」
「唯唯。」
「吾書即天心也意也,子復深精念之。」
「唯唯。」
「子能聽吾言者,復為子陳數不見之事。」
「唯唯。」
「出口入耳,不可眾傳也。帝王得之天下服,神靈助其行治,人自為善,不日令而自均也。」
「唯唯。弟子六人悉愚暗,無可能言,必觸忌諱。今俱唯師自為皇天陳列道德,為帝王制作萬萬歲寶器,必師且悉出內事無隱匿,誠得伏受嚴教密勑,不敢漏泄。」
「諾。今且為子考思於皇天,如當悉出,不敢有可藏;如不可出,亦不敢妄行。天地之運,各自有歷,今且案其時運而出之,使可常行,而家國大吉,不危亡。所以不付小人,而付帝王者,帝王其歷,常與天地同心,乃能行此;小人不能行,故屬君子,令付其人也。」
右平道德價數貴賤解通愚人心。


《上善臣子弟子為君父師得仙方訣第六十三》



「真人前,凡為人臣子民之屬,何者應為上善之人也。真人雖苦,宜加精為吾善說之。」
「唯唯。但恐反為過耳。」
「何謙?」
「諾。誠言今為國君臣子及民之屬,能常謹信,未嘗敢犯王法,從生到死,訖未嘗有重過,生無罪名也,此應為最上善之人也。」
「噫!子說似類之哉,若是而非也;子之所說,可謂中善之人耳,不屬上善之人也。行,真人復為吾說最上善孝子之行當云何乎?宜加精具言之。」
「今所言已不中天師意,不敢復言也。」
「何謙?真人取所知而言之,不及者,吾且為子達之。」
「唯唯。然上善孝子之為行也,常守道不敢為父母致憂,居常善養,旦夕存其親,從已生之後,有可知以來,未嘗有重過罪名也,此為上孝子也。」
「噫!真人所說,類似之又非也,此所說謂為中善之人也,不中上孝也,不及為過,非過也。今乃以真人為師弟子行作法,真人視其且言何耳。今子言財如是,俗人愚闇無知,難教是也。積愚日久,見上善孝之人,或反怪之,子不及,為子說之。」
「唯唯。」
「行雖苦,復為吾具說上善之弟子。」
「今已有二過於天師,不敢復言也。」
「行,子宜自力加意言之。為人弟子見教而不信,反為過甚深也;但不及者,是天下從古到今所共有也。平說之。」
「唯唯。然為人弟子,旦夕常順謹,隨師之教勑,所言不失銖分,不敢妄說亂師之文,出入不敢為師致憂。從見教於師之後,不敢犯非歷邪,愉愉日嚮為善,無有惡意,不逆師心,是為上善弟子也。」
「噫!真人言,幾類似之,是非上善之弟子也,財應中善之弟子耳。」
「實不及。愚生見師嚴勑,自力強說三事,三事不中明天師意,為過責甚重,恐復有罪不除也。」
「凡人行有不及耳,子無惡意,無罪也。今天下人俱大愚冥冥,無一知是也。極於真人,說事常如此,今何望於俗夫愚人哉?」
「其常不達,信其愚心,固是也。天師幸事事哀之,既闓示之,願復見為〔達〕其所不及,恩惟明師師行。」
「吾將為真人〔具陳〕說之,子宜自力,隨而記之。」
「唯唯,諾。」
「然,夫〔上善〕之臣子民之屬也,其為行也,常旦夕憂念其君王也。念欲安之心,正為其疾痛,常樂帝王垂拱而自治也,其民臣莫不象之而孝慈也。其為政治,但樂使王者安坐而長游,其治乃上得天心,下得地意,中央則使萬民莫不懽喜,無有冤結失職者也。跂行之屬,莫不嚮風而化為之,無有疫死者,萬物莫不盡得其所。天地和合,三氣俱悅,人君為之增壽益筭,百姓尚當復為帝王求奇方殊術,閉藏隱之文莫不為其出,天下嚮應,皆言咄咄。善哉,未嘗有也。上老到于嬰兒,不知復為惡,皆持其奇殊之方,奉為帝王;帝王得之,可以延年。皆惜其君且老,治乃得天心,天地或使神持負藥而告,子之得而服之,終世不知窮時也。是所謂為上善之臣子民臣之行所致也。真人寧曉知之不邪?」
「唯唯。」

「子可謂已覺矣。是故太古上皇帝第一之善臣民,其行如此矣。以何能求之,致此治正也;以此道吾道,正上古之第一之文也。真人深思其意,即得天心矣,吾敬受是於天心矣,而下為德君解災除諸害,吾畏天威,敢不悉其言。天旦怒吾屬書於真人,疾往付歸之,上德君得之以治,與天相似,與天何異哉?」
「善乎善乎!見天師言,承知天太平之平氣真真已到矣。其所以致之者,文已出矣。樂哉復何憂?今民非子事,何故見善即喜,見惡則憂之乎?所以然者,善氣至,即邪惡氣藏;吾且常安,可無疾傷。夫惡氣至,則善氣藏;使吾畏災不敢行,天下皆然。故吾見善則喜也。」
「善哉,子之言也。」
「天師幸哀,已為說上善臣子民之法,願復聞上孝之術。」
「善哉,子難問也。然,上善第一孝子者,念其父母且老去也,獨居閒處念思之,常疾下也,於何得不死之術,嚮可與親往居之,賤財貴道活而已。思弦歌哀曲,以樂其親,風化其意,使入道也,樂得終古與其居,而不知老也,常為求索殊方,周流遠所也。至誠乃感天,力盡乃已也,其衣食財自足,不復為後世置珍寶也。反悉愁苦父母,使其守之,家中先死者,魂神尚不樂愁苦也。食而不求吉福,但言努力自愛於地下,可毋自苦念主者也。是名為太古上皇最善孝子之行,四方聞其善,莫不遙為其悅喜,皆樂思象之也。因相倣效,為帝王生出慈孝之臣也。夫孝子之憂父母也。善臣之憂君也,乃當如此矣。真人今旦所說,但財應平之行,各欲保全其身耳,上何益於君父師,而反言為上善之人乎?此財名為自祐利之人耳。真人尚乃以此為善,何況俗人哉?自見行謹信,不犯王法,而無罪名者,啼呼自言,不負天,不負君父師也。汝行適財自保全其身耳,反深自言有功於上,而啼呼天地,此悉屬下愚之人也,不能為上善之人也。今所以為真人分別具說此者,欲使真人以文付上德之君,以深示勑眾賢,使一覺悟,自知行是與非,亦當上有益於君父師不邪?太上中古以來,人益愚,日多財,為其邪行,反自言有功於天地君父師,此即大逆不達理之人也。真人亦豈知之耶?」
「唯唯。」
「子可謂已覺矣。今為行善,實大難也,子慎之。子不力通吾文,以解天地之大病,使帝王游而無憂無事,天下莫不懽喜,下及草木,子未能應上善之人也,財名為保全子身之人耳,又何以置天地乎?夫人欲樂全其身者,小人尤劇,子亦知之乎?」
「唯唯。」
「子可謂為已覺矣,慎之!」
「唯唯。今天師幸哀愚賤不達道之生,願復聞上善之弟子行也。」
「然,上善之弟子也,受師道德之後,念緣師恩,遂得成人。乃得長與賢者相隨,不失行伍,或得官位,以報父母,或得深入道,知自養之術也。夫人乃得生(為)〔於〕父母,得成道德於師,得榮尊於君,每獨居一處,念君父師將老,無有可以復之者,常思行為師得殊方異文,可以報功者。惟念之正心痛也,不得奇異也。念之故行,更學事賢者,屬託其師,為其言語,或使師上得國家之良輔,今復上長有益帝王之治。若此乃應太古上善之弟子也。及後生者明君賢者,名為上善之人。若真人,今且可言易教謹信,從今不達師心,此者,財應順弟子耳,但務成其身也。又何益於上,而言為善弟子乎哉?真人說尚言,而民俗夫愚人常自言有功於師,固是也。夫為人臣子及弟子為人子,而不從君父師教令,皆應大逆罪,不可復名也。真人所說善子民臣善弟子,其行財不合於罪名耳。愚哉子也,何謂為善乎?是故俗夫之人愚,獨已洞達久矣。今以真人說繩之,已知其實,失正路,入邪偽,迷惑久哉!是故天獨深知之,故怒不悅,災委積,更相承負是也。皆若真人言行,財保其身不犯非者,自言有功於天地旁人也,是其大愚之劇者也,子復慎之。子言未盡合於天心也,吾所以使真人言者,不以故子也。但欲觀俗人之得失,以何為大過乎?故使子言之,視其枉直非耳。子赤知之耶?」
「唯唯。」
「行,子已覺矣。本覺真人之時,不欲與真人語言也。見子惓惓,日致善也,故與子深語,道天地之意,解帝王之所愁苦,百姓之冤結,萬物之失理耳。今既為子陳法言義,無所復惜也,子但努力記之。」
「唯唯。」
「吾向睹幾何弟子,但不可與語,故不與研究竟語也;故吾之道未嘗傳出也,子知之耶?」
「唯唯。」
「行去,子曉矣。」
「然,天師既哀弟子,得真言不諱。君賢則臣多忠,師明則弟子多得不諱而言。」
「善哉,子之言也,得覺意,行言之。」
「今天地實當有仙不死之法,不老之方,亦豈可得耶?」
「善哉,真人問事也。然,可得也。天上積仙不死之藥多少,比若太倉之積粟也;仙衣多少,比若太官之積布白也;眾仙人之第舍多少,比若縣官之室宅也。常當大道而居,故得入天。大道者,得居神靈之傳舍室宅也。若人有道德,居縣官傳舍室宅也。天上不惜仙衣不死之方,難予人也。人無大功於天地,不能治理天地之大病,通陰陽之氣,無益於三光四時五行天地神靈,故天不予其不死之方仙衣也。此者,乃以殊異有功之人也。子欲知其大效乎?比若帝王有太倉之穀,太官之布帛也。夫太倉之穀幾何斗斛,而無功無道德之人不能得其一升也;而人有過者,反入其獄中,而正尚見治,上其罪之狀,此明效也。今人實惡,不合天心,故天不具出其良藥方也。反日使鬼神精物行考,笞擊其無狀之人,故病者不絕,死者眾多也。比若縣官治亂,則獄多罪人,多暴死者,此之謂。如有大功於帝王,宮宇積多官穀有布帛,可得常衣食也。夫人命帝王,但常思與善人為治,何惜愛哉?人君職會,當與眾賢柔共平治天下也。夫君無賢臣,父無孝子,師無順善弟子,其為愁不可勝言也。是故上古三皇垂拱,無事無憂也。其臣謹良,憂其君,正常心痛,乃敢助君平天下也,尚復為其索得天上仙方以予其君也,故其君得壽也。或有大功,功大尚得俱仙去,共治天上之事,天復衣食之,此明效也,不虛言也。夫中古以來,多妬真道,閉絕之;更相欺以偽道,使人愚,令少賢者;故多君臣俱愁苦,反不能平天下也,又多不壽。非獨今下古人過也,所由來久矣,或大咎在此,子亦豈知之耶?」
「唯唯。」
「故今天上積奇方仙衣,乃無億數也,但人無大功,不可而得之耳。比若人有縣官室宅,錢穀布帛,常當大道而居,為家不逃匿也。而無功德者,不能得穀一斗,錢一枚,布帛一寸,此明效也。故太古中古以來,真道日衰少,故真壽仙方不可得也。而人過得獨壽者,極是其天下之大壽人也,何也?真道德多則正氣多,故人少病而多壽也;邪偽文多,則邪惡炁多,故人多病而不得壽也,此天自然之法也。故古者三皇之臣多真道也,故其君多壽;五帝之臣少真道,故其君不若三皇之壽也;三王之臣復少真道,不能若五帝也;五霸之臣最上功偽文禍,無有一真道,故多夭死,是明效也。其中時時得壽者,極天下之壽人也,子重知之耶?」
「唯唯。」
「是故占者聖賢,但觀所得瑞應善惡,即自知安危吉凶矣;其得上善文應者,其治已最無上矣;其得中文應者,已象中人矣;其得下文應者,已象下人矣。」
「何謂也?」
「謂得文如得三皇之文者,即其上也;若得五帝之文者,即其中也;若得三王之文者,即其大中下也;如得五霸之文者,即其最下也。」
「何以明如斯文乎?」
「善哉,子之言也。教其無刑而自治者,即其上也;其出教令,其懼之小畏之者,即其中也;教其小刑治之者,即其大中下也。多教功偽,以虛為實,失其法,浮華投書,治事暴用刑罰,多邪文,無真道可守者,即是其下霸道之效也。古有聖賢,但觀可得天教勑,即自知優劣矣。願聞教者,使誰持往乎?然或為其生賢,輔助其治,此若人家將興,必生賢子也。或河洛為其出應文圖,以為券書,即是也。子知之耶?」
「唯唯。」
「復為真人更明之。家人且衰,生子凶惡;人君且衰,天不為生賢良輔也。人家且衰,子孫不好為真正道德,反好佞偽浮華,功邪淫法,即成凶亂家矣。且人家興盛,必求真道德,奇文殊方,可以自救者。君子且興,天必子其真文真道真德,善人與其俱共為治也。河洛尚復時或勑之,災害日少,瑞應日來,善應日多,此即其效也。」
「善哉善哉!」
「行去,真人勉之力之。當有功於天,當助德君為聰明。」
「何謂也?」
「欲有大功於天者,子今又去世之人也。不得譽於治,以何得有功於天乎?」
「今當柰何哉?」
「但以文書付歸德君。德君,天之子也,應天心。當以此治報天重功,而以安天下,興其身,即子亦得吉,保子壽矣。」
「善哉!唯唯。」
「行去,三行之說已竟矣。以是示眾賢凡人,後世為善,當若此也。」
「勿敢。但財利其身者,自言為善,上以置天君父師也。」
「真人所說人行也,尚可折中以上,及其大下愚為惡性惡行者積多,訖不可勝名,以書付下古之人,各深自實校為行,以何上有益於天君父師,其為行增,但各自祐利而已邪?天深知人心□□哉,故病者眾多也。」
「善乎!愚生得覩天心師言,已大覺矣。」
「子可謂易覺之人也,今世多下愚之人,自信愚心,不復信人言也,過在此毀敗天道,使帝王愁苦者,正起此下愚之士,反多妬真道善德,言其不肖而信其不仁之心,天病苦之,故使吾為上德之君出此文,可以自致,能安其身而平其治;得天心者,太古上皇之君深與天厚者,正以此也。真人寧曉不邪?」
「唯唯。」
「行,子已知之,去矣,行思之。」
「唯唯。願復請問一事。」
「行言。」
「天師陳此法教文,何一眾多也?」
「善哉,子之難也,可謂得道意矣。然天下所好善惡,義等而用意各異。故道者,大同而小異,一事分為萬一千五百二十字,然后天道小耳,而王道小備。若令都道天地上下八方六合表裏所有,謂此書未能記其力也。真人寧知之耶?」
「唯唯。」
「行,子已知之矣。以此書付道德之君,令出之,使凡人自思行得失,以解天地之疾,以安帝王,其治立平。真人曉邪?」
「唯唯。」
「行去,自厲勿忽也。」
「唯唯。」
右分別君臣父子師弟子知其善惡行得失占。


《服人以道不以威訣第六十四》



「真人前,凡人當以嚴畏智詐常威勝服人邪?不宜邪?子自精言之。」
「然人致當以嚴威智詐勝服人,何也?夫人以此乃能治正人。」
「噫!真人內但俗夫之人知耳,未得稱上真人也,其投辭皆類俗人,不入天心也。夫上真人投說,乃當與天心同也。今以嚴畏智詐勝服人,乃鬼神非惡之也,非獨鬼神非惡之也,乃陰陽神非惡之也,非獨陰陽神非惡之也。是故從天地開闢以來,天下所共病苦,而所共治者,皆以此勝服人者,不治其服者。故其中服而冤者,乃鬼神助之,天地助之,天地助之。故人者,亦治其勝人者,而助服其服者也。是故古者三皇上聖人勝人,乃以至道與德治人;勝人者,不以嚴畏智詐也;夫以嚴畏智詐刑罰勝人者,是正乃寇盜賊也;夫寇盜賊亦專以此勝服人,君子以何自分別,自明殊異乎,而真人言當以此,曾不愚哉?是正從中古以來,亂天地者也,子知之耶?是故上古有道德之君,不用嚴畏智詐治民也;中古設象,而不敢用也;下古小用嚴畏智詐刑罰治民,而小亂也。夫下愚之將,霸道大興,以威嚴與刑罰畏其士眾,故吏民數反也。是故以道治者,清白而生也;以德治者,進退兩度也;故下古之人進退難治,多智詐也。天以道治,故其形清,三光白;地以德治,故忍辱;人以和治,故進退多便,其辭變易無常故也。天正為其初,地正為其中,人正最居下,下極故反上也。以何知其下極也,以其言進退無常,出入異辭也。此三氣下極也,下極當反上,就道,乃后得太平也,與天相似;就德乃中平也,與地相似;就和乃得小亂也,與人相似;就嚴畏智詐刑罰乃日亂,故與霸君相似,刑罰大起也。今真人反言當以嚴畏智詐,此乃亂天義者也。」
「今天師言,不當以嚴畏刑罰也。天何故時遣雷電辟歷取人乎?」
「善哉!子之難也,得其意。然所以取之者,人主由所敬重,事欲施惡,以易冤人。人乃至尊重,反使與人六畜同食,故天治之也。而助其服人食,此人惡之也。是故天下無大無小,輕易冤人者也,悉共見治也,而怜助服者也。故君子勝服人者,但當以道與德,不可以寇害勝人冤人也。夫嚴畏智詐,但可以伏無狀之人,不可以道德降服,而欲為無道者,當下此也。比若雷公以取無狀之人,不可常行也。與天心逆治,欲得天地心者,乃行道與德也。故古者聖賢,乃貴用道與德,仁愛利勝人也,不貴以嚴畏刑罰,驚駭而勝服人也。以此邪枉安威駭服人者,上皇太平氣不得來助人治也。所以然者,其治理人不知,或有大冤結,而畏之不敢言者,比若寇盜賊奪人衣物也,人明知其非而不敢言,反善名字為將軍上君,此之謂也。或有力弱而不能自理,亦不敢言,皆名為閉絕不通,使陰陽天氣不和。天之命人君也,本以治強助劣弱為職,而寇吏反以此嚴畏之威之也,乃以智詐驚駭之,使平氣到,德君治,恐以是亂其正氣,故以此示真人也。以付上德君,以示諸賢及凡人,使吏民自思治,當有益於上,慎毋亂之也。真人覺曉知之邪?」
「唯唯。」
「行,子已覺矣;去,常慎言,毋妄語也,天非人。」
「唯唯。」
「凡人不及,不若好問也。」
「唯唯。」
右分別勝服天地人鬼神所非惡所助法。


《三合相通訣第六十五》


純謹再拜,
「請問一事。」
「真人所疑者,何等也哉?」
「朝學暮歸,常居靜處,思其要意,不敢有懈也。今天師書辭,常有上皇太平氣且至,今是何謂為上?何謂為皇?何謂為太?何謂為平?何謂為氣?」
「真人今且何睹何疑,一時欲難問微言意哉?」
「所以及天師徧具問書文意者,書上多道上皇氣且至,而不得其大要意。今不及天明師訣問之,恐後遂無從得知之,故敢不具問之也。」
「善哉子之言,萬世不可易也。夫天至道大德盛仁時已到,皇靈樂人急行之,故天氣諷子之心,使子旦夕問,天法察察,吾甚怪之。」
「諾。」
「真人安坐,為子具分解其字意,使可傳而無極時。然上為字者,一畫也,中央復畫一直,上行復抱一,一而上得三一,上行而不止,不復下行也,故名為上者,迺其字無復上也。反上為下,下者,一畫也,亦中央復畫直,下行復抱一,其行遂下,不得復上,故名為下也。夫志常欲下行者,久久最下,無復下也;比若濁者,樂下為地,故地最下,無復下也。上為字者,常上行,不得復下;比若清者,樂上行為天,天乃無上也。是故天之為法,名各各自字各自定,凡天下事皆如此矣。故聖人制法,皆象天之心意也。守一而樂上卜,卜者,問也,常樂上行而卜問不止者,大吉最上之路也。故上字一畫,直上而卜。下為字者,一下而卜,卜、問也,常思念問,下行者極無下,故樂下益者不復得上也。故上常無上字者,迺言其治當日上行,合天心,復無上也。」
「善哉善哉!明師幸哀為其解上字,願復聞皇為字者。」
「一日而王,日上一者,天也;天者數一,天得日,昭然大明則王,故為字一與日王并合成皇字也。一為天,天亦君長也,日亦君長也,王亦君長也,三君長相得成字名為皇。皇者,乃言其神盛煌煌,故名為皇也;皇天下第一,無復能上者也。」

「善哉善哉!師幸哀開以皇字,願聞其太平氣之字。」
「太者,大也,迺言其積大行如天,凡事大也,無復大於天者也。平者,乃言其治太平均,凡事悉理,無復姦私也;平者,比若地居下,主執平也,地之執平也。比若人種善得善,種惡得惡,人與之善用力,多其物。子好善,人與之鮮,鮮其物惡也。氣者,乃言天氣悅喜下生,地氣順喜上養;氣之法行於天下地上,陰陽相得,交而為和,與中和氣三合,共養凡物,三氣相愛相通,無復有害者。太者,大也;平者,正也;氣者,主養以通和也;得此以治,太平而和,且大正也,故言太平氣至也。」
「善哉善哉!此者乃獨言天地中和氣,當合相通共治耶?凡事皆當三合共事耶?」
「善哉善哉!子之言也,已得天法,帝王象之以治,比若神矣。然為真人具說之,自隨而記之。」
「唯唯。」
「元氣與自然太和之氣相通,并力同心,時怳怳未有形也,三氣凝,共生天地。天地與中和相通,并力同心,共生凡物。凡物與三光相通,并力同心,共照明天地。凡物五行剛柔與中和相通,并力同心,共成共萬物。四時氣陰陽與天地中和相通,并力同心,共興生天地之物利。孟仲季相通,并力同心,各共成一面。地高下平相通,并力同心,共出養天地之物。蠕動之屬雄雌合,迺共生和相通,并力同心,以傳其類。男女相通,并力同心共生子。三人相通,并力同心,共治一家。君臣民相通,并力同心,共成一國。此皆本之元氣自然天地授命。凡事悉皆三相通,迺道可成也。

「共生和,三事常相通,并力同心,共治一職,共成一事,如不足一事便凶。故有陽無陰,不能獨生,治亦絕滅;有陰無陽,亦不能獨生,治亦絕滅;有陰有陽而無和,不能傳其類,亦絕滅。故有天而無地,凡物無於止;有地而無天,凡物無於生;有天地相連而無和,物無於相容自養也。故男不能獨生,女不能獨養,男女無可生子,以何而成一家,而名為父與母乎?故天法皆使三合迺成。故古者聖人深知天情,象之以相治。故君為父,象天;臣為母,象地;民為子,象和。天之命法,凡擾擾之屬,悉當三合相通,并力同心,迺共治成一事,共成一家,共成一體也,迺天使相須而行,不可無一也。一事有冤結,不得其處,便三毀三凶矣。故君者須臣,臣須民,民須臣,臣須君,迺後成一事,不足一,使三不成也。故君而無民臣,無以名為君;有臣民而無君,亦不成臣民;臣民無君,亦亂,不能自治理,亦不能成善臣民也;此三相須而立,相得迺成,故君臣民當應天法,三合相通,并力同心,共為一家也。比若夫婦子共為一家也,不可以相無,是天要道也。此猶若人有頭足腹,迺成一身,無可去者也;去之即不足,不成人也。是天地自然之數也。故古者聖人取法於天,故男子須得順善女與為治,然且有善子。男者,君也;女者,臣也;子者,民也。故天命治國之道,以賢明臣為友,善女然後能和其子也,善臣然後能和其民也。善女然後能生善子,善臣然後能生善民,民臣俱好善,然後能長安其上也。真人欲樂知其效,天者,君也;地者,臣也;天雨周流,雨之善地,生物善;雨之惡地,生物惡,此之謂也。今父母君臣,尚但共持其大綱紀耳。大要實仰衣食於子,人無子,絕無後世;君少民,迺衣食不足,令常用心愁苦。故治國之道,迺以民為本也。無民,君與臣無可治,無可理也。是故古者大聖賢共治事,但旦夕專以民為大急,憂其民也。若家人父母憂無子,無子以何自名為父母,無民以何自名為君也。故天之法,常使君臣民都同,命同,吉凶同;一職一事失正,即為大凶矣。中古以來,多失治之綱紀,遂相承負,後生者遂得其流災尤劇,實由君臣民失計,不知深思念,善相愛相通,并力同心,反更相愁苦。夫君乃一人耳,又可處深隱,四遠冤結,實閉不通,治不得天心,災變怪異,委積而不除。天地所欲言,人君不得知之,大咎在此,不三并力,聰明絕,邪氣結不理。上為皇天大仇,下為地大咎,為帝王大憂,災紛紛不解,為民大害,為凡物大疾病,為是獨積久矣,非獨今下古人過所致也。真人亦知之乎?」
「知如此久矣,實不知其所由致,故問之誠冤,今當柰何之乎?」
「然,天太平氣方到,治當得天心,乃此惡悉自除去,故天使吾具言之。欲使吾救其失,為出正文,故使真人來悉問之也,此所由生凶也。不象天地元氣自然法,不三相通,并力同心,故致此也。若三相通,并力同心,今立平大樂,立無災。」
「願聞治之當云何乎哉?」
「急象天法,如比上為也。天法,凡事三并力同心。故天以三光為文,三光常相通共照,無復絕時也。天券出以來,人以書為文以治,象天三光,故天時時使河洛書出,重勑之文書人文也。欲樂象天洞極神治之法度,使善日興,惡日絕滅。書者,但通文書三道行書也。君宜善開導其下,為作明令示勑,教使民各居其處而上書,悉道其所聞善惡。因卻行,亦可但寄便足,亦可寄商車載來,亦可善自明姓字到,為法如此,則天下善惡畢見矣。君導天氣而下通,臣導地氣而上通,民導中和氣而上通。真人傳書,付有德之君,審而聆吾文言,立平立樂,災異除,不失銖分也。吾書敬受於天法,不但空陳偽言也。天誅殺吾子,亦知是讁重耶?」
「唯唯。」
「欲得吾書,信得即效司之,與天地立響相應,是吾文信也。以此大明效證,可毋懷狐疑。夫治國之道,樂得天心自安者,但行此效,與天響相應,即天與人談之明券也。吾但見真人常樂助有德之君,欲報天重功,故一二言之耳。吾知其失在此,閉不通□□得書,君為制作明教善令。言從今以往,吏民宜各居其處,力上書,悉道善惡,以明帝王治,以通天氣,勿得相止,止者坐其事三年。獨上書盡信,無欺文者,言且召而仕之。其仕之云何,各問其才能所長,以筋力所及署其職。何必署其筋力所能及乎?天之事人,各因其能,不因其才能,名為故冤人,則復為結氣增災。所以然者,人所不及,雖生之死,猶不能為也。今人所樂,極樂得善物金玉也。今使明君有教,言人有能撫手盡得天下縣官金銀奇偽之物,不以過汝,盡以與汝,其人極樂得之也,力而不及物,繫其兩手弊盡之,猶不能致也。今為人父母君,將署臣子之職,不以其所長,正交殺之,猶不能理其職事,但空亂其官職,愁苦其民耳;官職亂,民臣愁,則復仰呼天,自言冤,上動天,復增災怪。故古聖賢欲得天心,重慎署置,皆得人心,故能稱天心也。其稱天心云何?行之得應其民,吏日善且信忠,是其效也;則遷之以時,是助國得天心之人也。或但有樂,一旦貪名得官,其行無效,不稱天心無應者。夫帝王迺承天心而治,一當稱天心,不稱天心為過。故其治無善放應,當退使思過,如此則天已喜,而天下莫不盡忠信,盡其能力者也。幽隱遠方聞之,無藏其能者也。其上書急者,人命至重,不可須臾。人且復啼呼冤,今復結增怪變,疾解報之。其事可忍者須秋冬,何必須秋冬乎?然秋者物畢成,冬者物畢藏,天氣定也。物以仲秋八月成熟,其實核可分別,故當順天地之法,始以八月分別視之。九月者,天氣之究竟也,物到九月盡欲死,故當九月究竟讀視之,觀其善惡多少。十者,數之終也,故物至十月而反初。天正以八月為十月,故物畢成;地正以九月為十月,故物畢老;人正以亥為十月,故物畢死。三正竟也,物當復生。故乾在西北,凡物始核於亥,天法以八月而分別之,九月而究竟之,十月實核之,故天地人三統俱終,實核於亥。故十月而實核,下付歸之。所以然者,此八月九月十月三月也,天地人正俱畢竟,當復反始。不實不核,不得其意,天地且不悅喜,其災不除,復害來年。故八月而分別視之,九月而究竟之,十月而實核,下付歸之。令使吏民悉得更思過失,不敢復為也。來年吏民更謹,凡物悉善矣,不歸使思過固固,民臣居下失政令,不自知有過,其心不易。天道固固,惡不易矣,故當付歸之也。真人欲知其效,今年所付歸,因書一通自置之,亦教吏民自記一通置之,視善惡多少,名為天券;來年付歸,復置一通,視善惡多少;來年復付歸,置一通,視善惡多少;下踈與上所記置,當繇相應,名為天徵合符。令吏民更易心為善,得天意,所上當多善,若令大易當大善。若令固固,無變不易,所上固固,如令為惡不止,所上當益惡,吏民大欺忿天,所上當大惡增劇,故是天洞明照心之鏡也。不失銖分,以明吏民治行。夫天地比若影響,隨人可為不脫也。真人幸有善意,努力卒之慎之。子雖來問此,若無事無益,天內默視,子口可言,以何明之以言也?夫人言事,辭詳善,人即報之以善,響亦應之以善;其言凶惡不祥,人亦報之以惡,響亦應之以惡也。凡事相應和者,悉天使之也。子寧解耶?」
「唯唯。」
「夫天迺高且遠尊嚴,安可事事自下與人言語乎?故其法皆以自然應和之也。子心今開不?」
「唯唯。已解,願及天師復假一言。」
「行道之。」
「中古皇無文,不三相通,以何能安之乎?」
「善哉,子之言也。天運使其時人直質樸,其人皆懷道,而信又專一;但流言相通,人人各欲至誠信,思稱天心,迺無一相欺者也。故君臣民三,并力同心相通,故能相治也。如使不同心為一家,即亂矣。今者承負,而文書眾多,更文相欺,尚為浮華,賢儒俱迷,共失天心,天既生文,不可復流言也。但當實核得其實,三相通即天氣平矣。天法者,或億或萬,時時不同,治各自異,術各不同也。今者太平氣且至,當實文本元正字,迺且得天心意也。子不能分別,天地立事以來,其治億端,行其事,悉得天應者是也;不得天應者,非也;是即其大明天券徵驗效也。寧解耶?」
「唯唯。」
「行去,勿得復問。今非不能為子悉記,天地事立以來,事事分別解天下文字也,但益文難勝記,不可為才用,無益於王治,故但悉指授要道而言。夫治不理,本由天文耳,是天地大病所疾也,古時賢聖所共憎惡也。故道為有德君出,不敢作文,皆使還守實,求其根,保其元,迺天道可理,國自安。真人雖好問,勿復令益文也,去思之。」
「唯唯。」
右包裹元氣自然天地凡事三合相通并力同心天明券和皇平治法。


《急學真法第六十六》



「真人前,今良和氣且俱至,人但當游而無職事,當以何明其心而正其意,常使其忽然忘為邪惡,而日好為善,不知置。令帝王垂拱而無可治,上善之人滿其朝,忠信孝子皆畢備,當以何致之乎?真人有天性好善之心,常汲汲憂天道,宜自精,具陳說之。」
「然,但當急學之以真道真德真仁耳。」
「何以當學以真道哉?」
「然,道乃能導化無前,好生無輩量。夫有真道,乃上善之名字;夫無道者,乃最惡衰凋凶犯死喪之名稱也。」
「真人此今但說真善哉,吾無以加之。何以當學之以真德?」
「夫人有真德,乃能包養無極之名字。夫無德者,乃最劣弱困窮小人之名字也。」
「善哉,真人之言,吾復無以加之也,真真是也。何以當學之以仁道也?」
「仁者,乃能恩愛,無不包及,但樂施與無窮極之名字。夫不仁之人,乃好德反惡典與,是乃大貪鄙之名稱,與禽獸同志,無可以自別異也。」
「善哉!真人之言,吾復無以加此也。今真人說三事,吾無以加此也。今人當學為善邪?不當邪?」
「當力學為善。」
「夫為善,亦豈有名稱字不邪?」
「小子不及,唯師開示之。」
「然,夫為善者,乃事合天心,不逆人意,名為善。善者,乃絕洞無上,與道同稱;天之所愛,地之所養,帝王所當急,仕人君所當與同心并力也。夫惡者,事逆天心,常傷人意;好反天道,不順四時,令神祇所憎,人所不欲見父母之大害,君子所得愁苦也,最天下絕凋凶敗之名字也。故人之行,失吉輒入凶,離凶則入吉;一吉一凶,一善一惡,為不純謹之徒,子寧知之?」
「唯唯。」
「令於真人意,凡人之行當云何哉?」
「然,人今不力學道,輒為無可知道,輒名無道之人。夫無道之人人,最為惡凶人也。今不力學德,輒為無可知德,夫無德而好害傷之人,乃凶敗之符也。今人不力學仁,已不仁矣;夫不仁之人,乃與禽獸同路,人與禽獸同心,愈於死少耳。今人不旦夕力學善,失善即入惡。夫惡乃死凶之處,故凡人不力學吉,輒乃入凶,夫凶迺天下惡名稱。」
「善哉,子已長入真道,不復還反惡矣。今真人久懷智而作愚,何哉?」
「不敢行。」
「子幸有能,極陳子所言,吾甚喜之。今能極於此,子曾但見吾言說,反中棄而止耶?」
「不敢也。見師比勑使說,適意有所不及,不敢悉言之。」
「善哉子之言,常大謙。」
「今能極意真門,唯天師錄示所不及。」
「然,子向所言悉是也。是故古者大聖三皇,常自旦夕力學真道,見不好學真道者,名為無道之人。夫無道之人,其行無數,天之大重怨。夫無道之人,本天不欲覆蓋,地不欲載也,神靈精鬼所不欲祐,天下所共苦也。聖人賢者君子乃大疾無道之人。故古者上皇之時,人皆學清靜,深知天地之至情,故悉學真道,乃後得天心地意,人不力學德,名為無德之人。夫無德之人,天不愛,地不喜,人不欲親近之,其行常行事不為德;乃為王者致害,為君子致災,鬼神承天教,不久與為治。是故古者賢聖大儒,見無德之人,不與其通言語也;不力旦夕學仁,即且忽事為不仁。夫不仁之人,言即逆於凡事,傷人心,不合天意,反與禽獸相似,故古者聖賢不與其同路也。今人不事師,力學善,即且愚闇,不知為善也,反且恣其無知之心,輕為惡。夫惡人下愚蔽闇之人,其行乃不順天地之道,尚為君子得事,戮其父母,愁其宗親,為行無法,鬼神承天心為使不喜之,為害甚處三,法所當誅。古者聖賢以為大怨,故古者悉自實核其學問也,合於天心,事入道德仁善而已,行要當合天地之心,不以浮華言事。所以然者,且失天法,失之即入凶絕短命矣,或害後世。天道不誤,有格法。夫不力學大吉之道,反事者輕忽自易,必且入凶。夫凶者乃天地人萬物所疾惡,不可久存,是大患之本,禍之門戶,過而陷其中便死,不得還悔過反故也。天下莫不共知之,而下士大愚,常共笑道,不知守道,早避凶害,傳傳為愚,更相承負。後生愚闇,復劇於前。故真道閉而不通,令人各自輕忽,不能窮竟其天年,其大咎過,乃由此也。真人見吾書,宜深計之,慎無閉藏,以付賢柔明,使其覺悟。是故古道乃承天之心,順地之意。有上古大真道法,故常教其學道、學德、學壽、學善、學謹、學吉、學古、學平、學長生。所以盡陳善者,天之為法,乃常開道門;地之為法,常開德戶。古之聖賢為法,常開仁路。故古者聖賢,與天同心,與地合意,共長生養萬二千物,常以道德仁意傳之,萬物可興也;如以凶惡意傳之,凡物日衰少。故有道德仁之處,其人日多而好善;無道德仁之處,其人日衰少,其治日貧苦,此天地之格懸法。夫有至道明德仁善之心,乃上與天星曆相應,神靈以明其行。故古者聖賢常思為善無極,力盡乃以不敢有惡念凶路也。夫下愚之人,其心常閉塞,實無知,不可復妄假之以凶衰之惡路也,不自知大失天道,相隨為惡以為常,習俗不能自退還也。是以吾上敬受天書教勑,承順天心開闢之,大開上古太平之路,令使人樂為善者,不復知為惡之術。天下之人其志也常高,而其所成者反常下,不能應其本所志念也。故夫上士忿然惡死樂生,往學仙,勤能得壽耳,此上士是尚第一有志者也。中士有志,疾其先人夭死,忿然往求道學壽,勤而竟其天年耳,是其第一堅志士也。其次疾病多而不得常平平,忿然往學,可以止之者,勤能得復其故,已小困於病,病乃學,想能禁止之,已大病矣。其次大病劇,乃求索道術,可以自救者已死矣。是故吾書教學人,乃以天長壽之法,旦夕自力為之,纔得且平平耳;如以平平之法學,凡人已入凶矣。愚者不知天下凡人,其本志所為,常念善高已者,不能應其所志,故為其高舉之,上極於仙,即纔得保其天年耳。夫大賢者志十得十,必與吾道書相應;中賢者志十,或中止更懈,纔得五,小人朝志之,暮忘其所言。故大高舉者,樂使其上中下各得其心所志念。今下古人大愚,去真道遠,力學以天正文法,纔不陷於偽欺耳;學以平平之文,已大欺矣;學以習文好言,大偽姦猾已起矣。天以帝王為子,惡下欺上。夫人行下多邪偽,即上道德仁君無所信,下民人無所附歸其命。夫力旦夕教學以真道耳,力學以善道,纔得平平之道也;力學以平平之道,已入浮華矣;入浮華,凡人大迷惑窮困矣,便成大凶惡之路。帝王為愁苦,人不可治。真人欲知是信,比若人家慈父母,日教其子為善,自苦絕衣食養之老,尚固固為惡,何況凡人乃相示教以浮華之文哉?以吾書不信也,使凡人見吾書者,各自思所失。中古以來,有善道者皆相教閉藏,不肯傳與其弟子,反以浮華偽文教之;為是積久,故天道今獨以大亂矣。天地災怪,萬類不空也。賢儒宜各深思□□。然吾今雖不旦夕與俗人同處,昭然已知之矣。天下大疾苦之,故使吾出此文以告屬之,吾不空也。真人實宜重慎之,且有天讁。」
「唯唯。不敢也。每見天師言,常駭慄。」
「子之言是也,即天且大悅大喜,不害子也。」
「唯唯。」
「凡人雖力旦夕學,勑教以真德,尚纔得平平之德耳;學以平平之德,已入邪偽德矣;學以邪偽德,愚人已無復數矣。無有真德,恣心而行,此純君子之賊。力學以上仁,纔得成中仁耳;力學以中仁,其行纔平平,無有仁也;學以不仁,愚人已成盜賊矣。不自知殺傷無復數。恣意而行,不用道理,是正天怨地咎,人之大賊。力旦夕學以大吉之道,纔得中吉耳;學以中吉,纔得小吉耳;學以小吉,此已入凶道矣;學以凶道,已不復救矣。俱大闇昧無一知,見天道言其不真,但欺誷純信,其愚心妄言,上千天文,下亂地理,為百姓害災。是故吾道書學凡人也,乃大學之,使其上列真仙,如不能及真仙,可得平安,不為有德之君憂,真人宜深思惟吾言,勿復反怪之。」
「唯唯。」
「今吾乃為天談,當悉解天地開闢以來承負之責,不能大張之,以上大道大德之法,上壽之術,上善之路。人失諸闇昧,誠久信其愚蔽之心,人會為惡,不可禁止,猶復不能解其承負天地之讁過。真人寧曉吾言耶?」
「唯唯。」
「夫聖賢高士,見文書而學,必與吾書本相應,不失絲髮之間;中士意半達,必得其半;下士自力,勤能不失法,所以大舉天民。凡人者樂其上下中無失法者,皆得正道,各自愛,不敢輕事為大憂。上士得吾道,學之不止,可為國之良臣,久久得其要意,可以度世,不復爭訟事視權也;中士學吾道,可以為良善小臣,可以竟其天年;小人學吾道,可以長謹,父慈母愛,子孝兄良,弟順,夫婦同計,不相賊傷,至死無怨,魂神居地下,尚復長,不復見作事,不見名為惡子,無夭年戮死者也。夫古者本元氣天生之時,人盡樂學欲仙,尚不能壽;纔使人各畏死,不犯刑法耳。夫下古人大愚,反誦浮華相教,共學不壽之業,生時忽然,自言若且無死,反相教,無可愛惜,共興凶事,治死喪過生,生乃屬天也,死乃屬地,事地反過其天,是大害也。吾以是行占之,知其俱愚積久,無一知也。凶事興,即鬼大盛,共疾殺人,人不得竟其天命。夫力學真道,纔得偽道;力學真德,尚纔得偽德耳。何況下古之人,反相學以浮華之文,其去道遠哉!困窮不得復相拘制,反相教為章奏法律,辯慧相持長短。夫教其為仁,尚愁其不仁,及教其學為不仁之路。天乃為人垂法,天自名為大道,地自名為德。所以然者,夫天地,乃萬物之父母,凡事君長;故常導之以善,不敢開昌導,教之以凶惡之路,而況人乎?人者,天之子也,當象天為行。今乃失法,故人難治。教導之以道與德,乃當使有知自重自惜自愛自治。今反開之以刑法,使其視死忽然,尚勇力自輕,令使傳相治,因而相困,反更相剋賊,迭相愁苦,故天下人無相愛者,大咎在此。真人知之耶?慎之。」
「唯唯。」
「夫力勑教其仁,尚苦不仁,下古之人反相教數書,已大薄矣,其相憎怨不得絕。力教其為吉,尚苦不吉,下古之人反相勑力學死喪之具,豫與凶事以待之,日死不以其壽,幾滅門矣;而不自知過誤,臨時呼天號地,自言冤,王治不平,使我失年內行自得之。愚人不防其本,罪定乃悔,不為謹以無益也,雖號死其口,猶不復救矣。故吾今力勑教以大仙經道,纔開其壽階耳;學人以德,纔使其仁;學人以仁,纔使其平平保;其故不敢相欺奪人財物也。學人以平平,已失法矣;學人以法,已失相剋賊矣;學人相剋賊,已入大武矣;入大武,即民已無罪而欺矣,困窮也成盜賊。故吾承天道法,開大吉之門,閉其凶惡之路,開天太平之階,人人誦之,且各自謹,無可復治也;致令天時運轉,樂王者乃長游而無事。是故吾書悉考凡事之本元,纔得其中也;考其中,已得其下矣;學愚人以下,已大亂矣。今下古,所以帝王雖有萬萬人之道德,仁思稱天心,而凶不絕者,乃承負流災亂以來獨積久,雖愁自苦念之,欲樂其一理,變怪盜賊萬類,夷狄猾夏,乃先王之失,非一人所獨致,當深知其本。是以天使吾出書,為帝王解承負之過。真人以吾道不與天相應,今但案吾文行之,不失銖分,立相應矣。是吾文大信,不力行以解冤結,天道安能默空相應乎?夫愚不學,安能賢乎?夫貧而不耕,安能收耶?學輒日賢,耕輒有收。行吾書,其□□如是矣。吾保之,不學無求賢,不耕無求收,子知之乎?」
「唯唯。」
「真道以正也,大德興盛仁,各得其所矣。治平而言,莫不失一。真人解未?幸欲報天地之功而得壽者。努力信道勿懈。」
「唯唯。今愚生欲復有所問,不敢卒言。」
「平行。」
「今天師以何知人大無道德仁也?」
「善哉子之言,觀其人行言云何。」
「願聞之。」
「然,覩道人而忿然反非之,以知其洞無道之人;覩德而非惡之,以知為大無德之人;覩仁而非之,以知為大惡不仁之人;覩善謹而非之,以知為不謹不善之人。天性:凡同志者相愛,異志者相憎,善人亦疾苦惡人,惡人亦疾苦善人。真人寧解不?」
「唯唯。」
「夫古者聖賢見人,不即與其語,但精觀占視其所好惡以知之矣。正以此鏡其行,萬不失一。」
「善哉!」
「故夫道者,乃與皇天同骨法血脈,故天道疾惡好殺,故與天為重怨;地者與德同骨法血脈,故惡人傷害,與地為大咎;夫仁與聖賢同骨法血脈,故聖賢好施仁而惡奪,故與聖人仁為大仇。是故昔者聖賢,深知此為三統所案行,故其制法,不敢違離真道與德仁也。故天行者與四時并力,天行氣,四時亦行氣,相與同心,故逆四時者,與天為怨;地者與五行同心并力,共養凡物,未當終死,而見傷害,與地為大咎;聖賢與仁同心并力,故游居常尊道而貴德,倚附仁而處,如人好奪而不仁,與聖賢為怨仇。故火為心,心為聖。故火常倚木而居,木者仁而有心。火者有光,能察是非,心者聖而明。故古者大聖賢,常倚仁明而處,歸有道德仁之君,故吾重戒。真人以吾書付歸有道德仁明之君,必且樂好吾道,深知其意,案而效之,與神無異,吾不自譽於真人也;行之得應,必如重規合矩,乃後下古之人且念吾言。」
「唯唯。」
「行去,力之勉之,力學道德與仁,餘者無可為者,出此書,無令藏。」
「唯唯。」
右重明賢人心以解愚闇書疑者宜取訣於此。


《去邪文飛明古訣第六十七》


六端真人純稽首再拜謹具,
「敢問上皇神人求真,吾欲使天地平安,陰陽不亂,常順行,災害不得妄生,王者但日游冶,為大樂之經,雖所問上下眾多,豈可重聞乎?」
「善哉深乎!子之所問也,何其密達也!正問此要會,子其欲進至道而退去邪文邪?」
「諾。」
「今且悉說之。子積善於天,吾何敢匿之。今為子眷眷其善,究於神明之心,吾不言不行,恐逆天意。若天故使子求問之也,為子具分別言,自隨而記之,慎無遺也。帝王能力用吾書,災害悉已一旦除矣,天下咸樂,皆欲為道德之士,後生遂象先世,老稚相隨而起,盡更知求真文校事,浮華去矣;心究洽於神靈,君無一憂,何故不日游乎哉?如是天地凡事,各得其所,百神因而歡樂,王者深得天意,至道往祐之,但有日吉,無有一凶事也。吾言誠誠□□,萬不失一也。但恐得之不行,眾邪結也,災異浮華,天地陰陽之大病也;大病而不治,以何得解愈哉?子既來問事,為天語言,子詳思吾書上下之辭,幸有至意,慎無亂之。」
「唯唯。」
「誠得歸便處,日夜惟思,得傳而記之,反覆重䟽,冀其萬世無有去時也。天地開闢,言語書文,前後相因事,同氣者以類相明,求其類而聚之,其道日以彰明,無有衰時也。故自古到今,眾聖共為天談,眾賢者同其辭,共為聖謀帝王者,天之貴子也。子承父教,當順行之,以除天地之憂,因得其祐,故(言思之力之)〔常思力行之〕。吾道□□哉?見事當覺,不覺天地神明,當更求億億萬萬、千千百百、十十一一、事皆當相應,然後乃審可用也。為不相應,急復求索,其兄弟比類,且有相應,不失一者,是也。凡事皆當如斯,以何審知其相應乎哉?相應者,乃當內究於心,外應於神祇,遠近相動,以占事覆下,則應者是也;不相應者,說皆非也。慎之無妄言,令使人無後世也。所以然者,其說妄語無後,不可久用,故使人無後也。治道日衰,乖逆皆異言,此實非也,皆應亂天文地理,不應聖人心者,神不可使也。故言者,當內究於人情心,乃後且外洽,究於神祇也。是者,即拱得失,天文之戒也。積文以類相從,使眾賢聚之,撰其中十十相應,應於人心神祇者以為文,共安其意,試之以覆下,如此乃萬世不可易也。覆者,乃謂占事則應,行之則應至是也。然後可以困成天經法,是正所謂以調定陰陽,安王者之大術也。此乃可以轉凶禍以為福,使人民更壽,何故乎?天文地理正,則陰陽各得其所;陰陽各得其所,則神靈俱大喜;神靈喜,則祐人民,故帝王長安而民壽也,可不力勉乎哉矣?

「飛明者,三光之小者也,皆連於地下,乃上懸繫於天,其動與地人民萬物相應和,是要文之證也。其書文占事,百百十十相應者是也,不相應和者非也。以是升量平之,其邪文邪書悉盡絕去矣。取過事以效今事,隨天可為,視天可興,無亂天文,與天同力,可謂長吉。夫天但可順不可逆也,因其可利而利之,令人興矣;逆之者令人衰,失天心意亡矣。」


《移行試驗類相應占訣第六十八》


凡移徙轉行之文,天行書也,陰陽交合,天文成。帝王人民萬物,皆以其理中行,得其意者吉,失其意者悉凶。事有逆順,不可不謹善詳也。欲知其審,以五五二十五事試之,取故事二十五,行事二十五家,詳記其歲日月時所從來,其五音屬誰手,以占吉凶,驗百百十十相應者是也。此審得天地之分理安,王者不疑也。民臣不失其職,萬物各得其所,不若此書言,亂邪之文不可用也。以升量之,誤人之文,有敢用者,後世無子。所以然者,賊傷人民,失天地之分部。天地主生,人反亂其陰陽,故令使人無後也。古者無文,天反原之,已出天行書之後,皆已知天道意,而故為之犯者,死多不壽而凶,正此也。
施有兄弟,以類相應和,五嶽萬里相應,以精詳念思,其中事善善相應,賤賤相和,其多少高卑,萬不失一也。常效以五五二十五氣,應為二十五家,二十五丘陵,書十百相應,地讖也。比其氣相加,兄弟地也。其人民好惡同。又諸色禽獸草木相類,此即同氣地也。以此分明,地審相應,不水氣兄弟者,其魚鱉相類,以是為占,分別其所出,萬物凡事,其可知矣。其象同者,其形同也;其象異者,其形異,是非正此也。


《丹明耀禦邪訣第六十九》


丹明耀者,天刻之文字也,可以救非禦邪。十十相應愈者,天上文書,與真神吏相應,故事效也;十九愈者地文書,與陰神相和;十八相應愈者,中和人文也。以此效之,其餘皆邪文也,不可用也,所以拱邪之文也,乃當與神相應,不愈者皆誤人,不能救死也。或有鬼神所使書文,不可知而治愈者,是人自命祿為邪之長也,他人不能用其書文也,以此效聚眾刻書文也邪?乃可刻而盡使之無人之野處也。是文宜一一而求之,不可卒得也。


《草木方訣第七十》


草木有德有道而有官位者,乃能驅使也,名之為草木方,此謂神草木也。治事立愈者,天上神草木也,下居地而生也。立延年者,天上仙草木也,下居地而生也。治事立訣愈者,名為立愈之方;一日而愈,名為一日而愈方;百百十十相應愈者是也。此草木有精神,能相驅使,有官位之草木也;十十相應愈者,帝王草也;十九相應者,大臣草也;十八相應者,人民草也;過此而下者,不可用也,誤人之草也。是乃救死生之術,不可不審詳。方和合而立愈者,記其草木,名為立愈方;一日而愈者,名為一日愈方;二日而治愈者,名為二日方;三日而治愈者,名為三日方。一日而治愈者方,使天神治之;二日而治愈者方,使地神治之;三日而治愈者方,使人鬼治之。不若此者,非天神方,但自草滋治之,或愈或不愈,名為待死方。慎之慎之。此救死命之術,不可易,事不可不詳審也。


《生物方訣第七十一》


生物行精,謂飛步禽獸跂行之屬,能立治病。禽者,天上神藥在其身中,天使其圓方而行。十十治愈者,天神方在其身中;十九治愈者,地精方在其身中;十八治愈者,人精中和神藥在其身中。此三者,為天地中和陰陽行方,名為治疾使者。比若人有道而稱使者,神人神師也。是者天地人精鬼使之,得而十十百百而治愈者,帝王上皇神方也;十九治愈者,王侯之神方也;十八治愈者,大臣白衣至德處士之神方也;各有所為出,以此候之,萬不失一也。此三子皆為天地人行神藥以治病,天使其各受先祖之命,著自然之術,其中不得去也。比若鳳凰麒麟,著德其身;比若蜂蠆,著毒其身,此之謂也。當深知天道至要意,乃能明天道性,有益於帝王治,使人不惑也。如不知要文,但言天下文書,悉可用也。故十七中以下皆為邪,不與三瑞相應,為害其深。故治十傷一者,不得天心意;十傷二者,不得地意;十傷三者,不得人意;十傷六七以下,皆為亂治。陰陽為其乖逆,神靈為其戰鬭。是故古者聖王帝主,雖居幽室,深惟思天心意,令以自全,自得長壽命。吾書辭上下相集廁以為文,賢明讀之以相足,此乃救迷惑,使人長吉而遠凶害,各當旦夕思其至要意,以全其身。夫古今百姓行兒歌詩者,天變動,使其有言;神書時出者,天傳其談,以付至德,救世失也。夫天道惡殺而好生,蠕動之屬皆有知,無輕殺傷用之也;有可賊傷方化,須以成事,不得已乃後用之也。故萬物芸芸,命繫天,根在地,用而安之者在人;得天意者壽,失天意者亡。凡物與天地為常,人為其王,為人王長者,不可不審且詳也。


《去浮華訣第七十二》


欲得知凡道文書經意,正取一字如一竟。比若甲子者何等也?投於前,使一人主言其本,眾賢共違而說之,且有專長於天文意者,說而上行,究竟於天道;或有長於地理者,說而下行,洽究於地道;或復有長於外傍行,究竟四方;或有坐說,究於中央;或有原事,長於萬物之精,究於萬物;或有究於內,或有究於外,本末根基華葉皆已見,悉以類象名之。書凡事之至意,天地陰陽之文,略可見矣。其頭足皆具,上繫下連,物類有自然,因共安其意,各書其辭,善者集成一說。是以聖人欲得天道之心意,以調定陰陽,而安王者,使天下平,群神遍悅喜;故取眾賢榮貫中而制以為常法,萬世不可易也。今所以失天道意者,夫賢者一人之言,知適達一面,明不盡覩,不能用流六方,洽究達內外七處,未能源萬物之精,故各異說,令使天書失本文,亂迷惑者,正此也。凡事欲正之者,各自有本可窮,陰陽不復易,皆當如此矣。不者,名為孤說獨言,不得經意,遂從一人之言,名為偏言。天地之性,非聖人不能獨談通天意也。故使說,內則不能究於天心,出則不能解天文明地理,以占覆則不中,神靈不為其使,失其正路,遂從惑道,故曰就浮華,不得共根基至意,過在此,令使樸者失其本也。令天道失正,陰陽內獨為其病,乖亂害氣數起,帝王愁苦,其心不能禁止,變氣連作,人民不壽,以此為大咎,賢明共失天心。又去聖人流久,遂不能得其分理,此名為亂道。所以然者,經道凡書記,前後參錯,為天地談。凡事之頭首,神靈之本也,故得其本意者,神靈不復戰怒而行害人也;則惡氣閉藏,盜則斷絕;盜賊止,則夷狄卻降,風雨為其時節,是天悅喜之明效也。喜則愛其子。是故帝王延命也,澤流其人民,則及其六畜禽獸,究達草木,和氣俱見,則邪惡氣消亡,則正氣更明,是陰陽自然之術法。猶比若晝日用事,則夜藏;小人逃亡,則君子行。詐思此言,此言所以益命,分明陰陽而說神也。以為吾書不然也,道以試成,欲知其得失。今試書一本,字投於前,使眾賢共違而說之,及其投意不同,事解各異,足以知一人之說,其非明矣,安能理陰陽,使王者游而無事樂乎哉?是故執本者少,而說者眾,則無不窮矣;執本者眾而說者少,日使道浮且淺,淺而不止,因而亂矣;亂而不止,陰陽不喜,邪氣便起。故聖王乃宜重本,君子正始也,則無不理矣。不重尊其本,不正其始,則凡事失紀,萬物雲亂,不可復理,精之明之,惑道邪書去矣。


《天文記訣第七十三》


天地有常法,不失銖分也。遠近悉以同象,氣類相應,萬不失一。名為天文記,名曰天書。億億萬萬千千百百十十,若十二日一周子亦是也,十二歲一周子亦是也,六十歲一周子亦是也,百二十歲一周子亦是也。或億子而同,或萬子而同,或千子而同,或百子而同,或十子而同,俱如甲子也。其氣異,其事異,其辭異,其歌詩異,雖俱甲子,氣實未周,故異也。以類象而呼之,善惡同氣同辭同事為一周也。精考合此,所以明古,復知今也;所以知今,反復更明古也。是所以知天常行也,分明洞達,陰陽之理也。書辭誤與不前後宜,當以相足,歌音聲事事同,所謂大周中周小周法也。得其意,理其事,以調和陰陽,以安王者,是可以效天常法書也。比猶若春秋冬夏,不復誤也。今後生皆用命少,未覩一周,何知大小中有三周哉?古常神道乎?故遂失正路,覩須臾之間,又未通洞古今神文,遂從偏辭,自言是也。正猶春兒生而死,不覩秋事;夏生而終,不覩冬事。說者當時各見其目前可覩者□□,故雖十辯之,猶不知也,內不然此也。使天文不效者,正是也。故事不空見,時有理亂之文,道不空出,時運然也。故古詩人之作,皆天流氣,使其言不空也。是故古者聖賢帝王,見微知著,因任行其事,順其氣,遂得天心意,故長吉也。逆之則水旱氣乖迕,流災積成,變怪不可止,名為災異。眾賢迷惑,不知但逆氣,不順時務所為也,不可不重慎哉。
天所以使後世有書記者,先生之人知旦壽知自然,入虛靜之道,故知天道周終意,若春秋冬夏有常也。後生氣流久,其學淺,與要道文相遠,忘前令之道,非神聖之人,不能豫知周竟,故天更生文書使記之,相傳前後,可相因樂,欲使其知之以自安也。逢其太平,則可安枕而治;逢其中平,則可力而行之;逢其不平,則可以道自輔而備之。猶若夏至則為其備暑,冬至則為其備寒,此之謂也。天道有常運,不以故人也。故順之則吉昌,逆之則危亡。天道戰鬭,其命傷,日月失度,則列星亂行;知順時氣,日月得度,列星順行,是天之明證也。能用者自力,無敢閉藏,慎無賊傷;天之祕書,以歸仁賢,原明上下,令以自安。


《灸刺訣第七十四》


灸刺者,所以調安三百六十脈,通陰陽之氣而除害者也。三百六十脈者,應一歲三百六十日,日一脈持事,應四時五行而動,出外周旋身上,揔於頭頂,內繫於藏。衰盛應四時而動移,有疾則不應,度數往來失常,或結或傷,或順或逆,故當治之。灸者,太陽之精,公正之明也,所以察姦除害惡也。針者,少陰之精也,太白之光,所以用義斬伐也。治百中百,治十中十,此得天經脈讖書也,實與脈相應,則神為其驅使;治十中九失一,與陰脈相應,精為其驅使;治十中八,人道書也,人意為其使;過此而下,不可以治疾也,反或傷神。甲脈有病反治乙,名為恍惚,不知脈獨傷絕。故欲樂知天道神不神,相應與不也,直置一病人前,名為脈本文,比若書經道本文也。令眾賢圍而議其病,或有長於上,或有長於下,三百六十脈,各有可覩,取其行事,常所長而治訣者以記之,十十中者是也,不中者皆非也,集眾行事,愈者以為經書,則所治無不解訣者矣。天道制脈,或外或內,不可盡得而知之也,所治處十十治訣,即是其脈會處也;人有小有大,尺寸不同,度數同等,常以窞穴分理乃應也。道書古今積眾,所言各異,名為亂脈也;陽脈不調,反治陰脈,使人被咎,賊傷良民,使人不壽。脈乃與天地萬物相應,隨氣而起,周者反始。故得其數者,因以養性,以知時氣至與不也,本有不調者安之。古者聖賢,坐居清靜處,自相持脈,視其往來度數,至不便以知四時五行得失,因反知其身衰盛,此所以安國養身全形者也,可不慎乎哉!人惑隨其無數灸刺,傷正脈,皆傷正氣,逆四時五行,使有災異;大人傷大,小人傷小,盡有可動遙不居其處者,此自然之事也。是故古聖賢重之,聖帝王居其處,候脈行度,以占知六方吉凶,此所(調)〔謂〕以近知遠,以內知外也,故為神要道也。


《神祝文訣第七十五》


天上有常神聖要語,時下授人以言,用使神吏應氣而往來也。人民得之,謂為神祝也。祝也祝百中百,祝十中十,祝是天上神本文傳經辭也。其祝有可使神伭為除疾,皆聚十十中者,用之所向無不愈者也。但以言愈病,此天上神讖語也。良師帝王所宜用也,集以為卷,因名為祝讖書也。是乃所以召群神使之,故十愈也。十九中者,真神不到,中神到,大臣有也。十八中者,人神至,治民有也。此者,天上神語也,本以召呼神也,相名字時時下漏地,道人得知之,傳以相語,故能以治病,如使行人之言,不能治愈病也。夫變事者,不假人須臾,天重人命,恐奇方難卒成,大醫失經脈,不通死生重事,故使要道在人口中,此救急之術也。欲得此要言,直置一病人於前,以為祝本文,又各以其口中密祕辭前言,能即愈者,是真事也;不者,盡非也,應邪妄言也,不可以為法也。或有用祝獨愈,而他傍人用之不決效者,是言不可記也;是者鬼神之長,人自然使也,名為孤言,非召神真道也。人雖天遙遠,欲知其道真不?是與非相應和,若合符者是也,不者非也。


《葬宅訣第七十六》


葬者,本先人之丘陵居處也,名為初置根種。宅,地也,魂神復當得還,養其子孫,善地則魂神還養也,惡地則魂神還為害也。五祖氣終,復反為人。天道法氣,周復反其始也。欲知地效,投小微賤種於地,而後生日興大善者,大生地也;置大善種於地,而後生日惡者,是逆地也;日衰少者,是消地也。以五五二十五家冢丘陵效之,十十百百相應者,地陰寶書文也;十九相應者,地陰寶記也;十八相應者,地亂書也,不可常用也;過此而下者,邪文也,百姓害書也。欲知其審,記過定事,以效來事,乃後真偽分別。可知吾書,猶天之有甲,地之有乙,萬世不可易也。本根重事效,生人處也,不可苟易,而已成事,□□邪文為害也,令使災變數起,眾賢人民苦之甚甚。故大人小人,欲知子子孫孫相傳者,審知其丘陵當正,明其故,以占來事。置五五二十五丘陵以為本文,案成事而考之,錄過以效今,去事之證以為來事。真師宜詳惟念書上下,以解醉迷,名為占陰覆文,以知祖先,利後子孫,萬世相傳,慎無閉焉。


《諸樂古文是非訣第七十七》


諸樂者,所以通聲音,化動六方八極之氣,其面和則來應順善,不和則其來應戰逆。夫音聲各有所屬,東西南北,甲乙丙丁,二十五氣各有家。或時有集聲,相得成文辭,故知聲。聆聲音以知微言,占吉凶,舉音與吹毛律相應,乃知音絃聲,宮商角徵羽,分別六方遠近,以名字善惡云何哉?精者,乃能見其精神來對事也。故古者聖賢調樂,所以感物類,和陰陽,定四時五行。陰陽調則其聲易聽,陰陽不和,乖逆錯亂,則音聲難聽。絃又當調,宜以九九,次其絲絃,大小聲相得,思之不傷人藏精神也。不調則舞亂,無正聲音,不可聽,傷人藏精神也。故神祇瑞應奇物不來也。故得其人能任,長於聲音者,然後能和合陰陽化也。以何知之也?為之神明來應,瑞應物來會,此其人也;不者,皆亂音,不能感動,故不來也。故凡事者,當得其人,若神;不得其人,若妄言;得其人,事無難易,皆可行矣;不得其人,事無大小,皆不可為也。是故古聖賢重舉措求賢,無幽隱,得為古。得其人則理,不得其人則亂矣。古文眾多,不可勝書。以一事況十,十況百,百況千,千況萬,萬況億,億況無極;事各自有家類屬,皆置其事本文於前,使曉知者執其本,使長能用者就說之,視其相應和,中者皆是也,不應又不中者,悉非也。欲知古聖人文書道審不也,此比若呼人,得其姓字者皆應。鬼神亦然,不得姓字不應,雖欲相應和,無緣得達,故不應也。故古者名學為往精,精者,乃精念其事象,可宜復思其言也;極思惟此書策,凡事畢矣。書卷上下眾多,各有事,宜詳讀之,更以相足,都得其意,已畢備,不深得其要意,言道無效事,故見變不能解陰陽戰鬭。吾書乃為仁賢生,往付有德,有德得之,以為重寶,得而不能善讀,言其非道,故不能樂其身,除患咎也。夫大道將見,其如無味乎?用之不可既乎?眾賢原之,可以和剛柔,窮陰陽位乎?諸文書畢定,各得其所,不復憒憒乎?惡悉去矣,上帝大樂,民無祟乎?澤及小微,萬物擾擾,不失氣乎?復反於太初,天地位乎?邪文已消,守元炁乎?一者,道之綱;二者,道之橫行;三者已亂,不可明也。吾道即甲子乙丑,六甲相承受。五行轉相從,四時周反始。書卷雖眾多,各各有可紀。比若人一身,頭足轉相使。一字適遺一字起,賢者次之以相補。合其陰陽以言語,表裏相應如規矩。始誦無味有久久,念之不解驗至矣。災害去身神還聚,人自謹良無惡子,名之為無刑罰,道化美極也。明案吾文以卻咎,姦禍自止民自壽,原未得本無終始。十十相應,太陽文也;十九相應,太陰文也;十八相應,中和文也;十七相應,破亂文也;十六相應者,遇中書也;十五相應,無知書也,可言半吉半凶文也,十四中者,邪文也;十三中者,大亂文也;十二中者,棄文也;十一中者,迭中文也;十十中者,以下不可用,誤人文也。隨傷多少,還為人傷,久久用之不止,法絕後滅門,此十十文也。
右卻邪而致正文法。


《校文邪正法第七十八》


純稽首戰慄再拜。
「子復欲問何等哉?」
「純今見明師正眾文諸書,迺為天談也,吾恐㤥驚,不知可先後,當以何能正得此書實哉?」
「子欲樂得其實者,但觀視上古之聖辭,中古之聖辭,下古之聖辭,合其語言,視其所為,可知矣。復視上古道書,中古道書,下古道書,三合以同類相召呼,復令可知矣。」
「今凡書文,盡為天談,何故其治時亂時不平?願聞之。」
「然能正其言,明其書者理矣;不正不明,亂矣。正言詳辭必致善,邪言凶辭必致惡。今子難問不止,會樂欲知之,欲致善者但正其本,本正則應天文,與聖辭相得,再轉應地理,三轉為人文,四轉為萬物;萬物則生浮華,浮華則亂敗矣。天文聖書時出,以考元正始,除其過者置其實;明理凡書,即天之道也。得其正言者,與天心意相應,邪也致邪惡氣,使天地不調,萬物多失其所,帝王用心愁苦,得復亂焉,故當急為其考正之。今念從古到今,文書悉已備具矣,俱愁其集居而不純,集廁相亂,故使賢明共疑迷惑,不知何從何信,遂失天至心,因而各從其忤是也。使與天道指意微言大相遠,皆為邪言邪文,書此邪,致不能正陰陽,災氣比連起,內咎在此也。吾見子問之,積眷眷不忍,故反覆為子具道其意,疾䟽吾辭,自深思念之。夫凡事者,得而不能專行,亦無益也;若能行之,除大謫也。」
「夫天文亂,欲樂見理,若人有劇病,欲樂見治也,何以乎哉?」
「然子自若愚耳,誠無知乎?劇病不以時治也,到于死亡;天文不治正,至於大亂,四時為其失氣,五行逆戰,三光無正明,皆失其正路,因而毀敗;人民雲亂,皆失其居處,老弱負荷,夭死者半,國家昏亂迷惑,至道善德隔絕,賢者蔽藏,不能相救,是不大劇病邪?故當力正之。今愚人日學遊浮文,更迭為忤,以相高上,不深知其為大害,以為小事也,安知內獨為陰陽天地之大病乎哉?天下不能相治正者,正此也。夫神祇有所疾苦,故使子來反復問之也,見書宜旦夕宿夜,深惟思其要意,不可但自易,不為皇天重計也。今帝王無所歸心,其咎甚大。吾今雖與子相對二人而談,以為小事,內迺為皇天是正語議,不敢苟空妄言,其咎在吾身罪重,不可除也。神祇之謫人,不可若人得遠避而逃也。子敢隨吾輕辭便言,若俗人陳忤相高上也。」
「唯唯,不敢也,見天〔師〕言,且㤥且喜,誠得盡力,冀得神祇之心,以解天下憂,以安帝王,令使萬物各得其所,是〔吾〕願也。」
「子願何一獨善,不可復及也,然吾所以常獨有善意者,吾學本以思善得之,故人(乎)〔悉〕老終,吾獨得在;而吾先人子孫盡已亡,而吾獨得不死。誠受厚命,慚於倉皇,無以自效,報之復之也,常思自竭盡力,不知以何效哉?見天地不調,風雨不節,知為天下大病,常憐之。」
「今得神人言,大覺悟,思盡死以自效於明天,以解大病,而安地理,固以興帝王,令使萬物各得其所,想以是報塞天重功,今不知其能與不哉?願復乞問,不及於明師。」
「善哉,子之言也。今見子言,吾尚喜,何言天哉?吾書□□,萬不失一也。子但努力勿懈而理之,是可以復天功,不復疑也。帝王行之,尚且立得其力,何況於子哉?吾連見子之言,吾不敢餘力也;吾雖先生,志不及子也。今俱與子共是天地,願與子共安之。吾欲不言,恐得重過於子,反得重謫於天。子更詳聆之,復為子反復悉分別道之。正文者,迺本天地心,守理元氣。古者聖書時出,考元正字,道轉相因,微言解,皆元氣要也。再轉者,密辭也;三轉成章句也;四轉成浮華;五轉者,分別異意,各司其忤;六轉者,成相欺文。章句者,尚小儀其本也,過此下者,大病也。乃使天道失路,帝王久愁苦,不能深得其理,正此也。子幸欲報天恩,復天重功。天者,不樂人與其錢財奇偽之物也,但樂人共理其文,不亂之耳。今吾見覩子初來學之時,以為子但且問一兩事而去,何意乃欲畢天道乎?吾言而不正,天道略可見覩矣。子樂欲正天地,但取微言,還以逆考,合於其元,即得天心意,可以安天下矣。拘校上古中古下古之文,以類召之,合相從,執本者一人,自各有本事,凡書文各自有家屬,令使凡人各出其材,圍而共說之,其本事字情實,且悉自出,收聚其中要言,以為其解,謂之為章句,得真道心矣。可謂為解天之憂,大病去矣,可謂除地之所苦矣,可謂使帝王遊而得天心矣,可謂使萬物各得其所矣。是者,萬不失一也。吾見子之言□□,知為天使,吾不敢欺子也;今欺子,正名為欺天。令使天不悅喜,反且減吾年,名為負於吾身,又上慚於皇天,復無益於萬民,其咎甚大,子努力記之,但記吾不敢有遺力也。」
「唯唯,見師言也,心中恐駭。既為天問事,不敢道留止也,猶當竟之耳。師幸原其不及,示告其難易,故敢具問其所以。」
「今文書積多,願知其真偽然故,固若子前日所問耳。十百相應者是也,不者,皆非也;治而得應者是也,不者,皆偽行也。欲得應者,須其民臣皆善忠信也。何以言之?然子賢善,則使父母常安,而得其所置;妻善則使夫無過,得其力;臣善則使國家長安;帝王民臣俱善,則使天無災變,正此也。子寧解耶?不解耶?行,吾今欲與子共議一事,今若子可刺取吾書,寧究洽達未哉?」
「小子童蒙,未得其意。」
「子試言之,吾且觀子具解不?」
「今若愚生意,欲悉都合用之,上下以相足,儀其事,百以校千,千以校萬,更相考以為且可足也;不者,恐不能盡周古文也。」
「然,子今言真是也。子前所記,吾書不云乎,以一況十,十況百,百況千,千況萬,萬況億,正此也。」
「唯唯。願聞其校此者,皆當使誰乎?」
「各就其人而作,事之明於本者,恃其本也。長於知能用者,共圍而說之,流其語,從帝王到于庶人,俱易其故行,而相從合議。小知自相與小聚之,歸於中知,中知聚之,歸於上知,上知聚之,歸於帝王。然後眾賢共圍而平其說,更安之,是為謀及下者,無遺筭,無休言,無廢文也。小賢共校聚之,付於中賢,中賢校聚之於大賢,大賢校聚之,付於帝王。於其□□成理文,是之無誤,真得天心,得陰陽分理,帝王眾臣,共知其真,是迺後下於民間。令天下俱得誦讀正文,如此天氣得矣,太平到矣,上平氣來矣,頌聲作矣,萬物長安矣,百姓無言矣,邪文悉自去矣,天病除矣,地病亡矣,帝王遊矣,陰陽悅矣,邪氣藏矣,盜賊斷絕矣,中國盛興矣,稱上三皇矣,夷狄卻矣,萬物茂盛矣,天下幸甚矣,皆稱萬歲矣。子無閉塞吾文!」
「唯唯,不敢蔽匿也。既受師辭,誠報歸之,匿之恐為重罪成事也。」
「善哉,子之言也。已得天心,子名為已報天重功。」
「唯唯。誠得退歸閑處,思其至意,不解懈也。」
「行去矣,勿復疑也。」
右考文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