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


通典卷第一百十三 禮七十三 開元禮纂類八 吉禮五


   皇帝仲春仲秋上戊祭太社
攝事附
  齋戒 陳設 鑾駕出宮 奠玉帛 進熟 鑾駕還宮
  季冬〈礻昔〉太社
  皇帝仲春仲秋上戊祭大社
攝事附
  齋戒
如前祭方丘儀。
  陳設
  前祭三日,尚舍直長施大次於社宮西門之外道北,南向,尚舍奉御鋪御座。衛尉設文武侍臣次於大次之後,文官在左,武官在右,俱南向。設諸祭官次於齋坊之內。
攝事無設大次儀,但守宮設祭官次。
三師於北門之外,道西,諸王於三師之北,俱東向南上。文官從一品以下九品以上於齋坊南門之外,重行,東向北上;介公、酅公於北門之外道東,西向,以南為上。諸州使人,東方南方於諸王西北,東面;西方北方於介公、酅公東北,西面:俱重行南上。武官三品以下九品以上於東門之外道北,南向,以西為上。諸國之客於東門之外,東方南方於武官東北,南向;西方北方於道南,北向:俱以西為上。
攝事無三師以下至此儀。
  前祭二日,太樂令設宮懸之樂於壇北,東方西方磬簴起南,鐘簴次之;南方北方磬簴起東,鐘簴次之。設十二鎛鐘於編懸之間,各依辰位。樹靈鼓於南懸之內,道之左右。植建鼓於四隅。置柷敔於懸內。
柷在左,敔在右。
設歌鐘歌磬各於壇上近北,南向,皆磬簴在東,鐘簴在西。其匏竹者各立於壇下,重行南向,相對為首。
凡懸皆展而編之。
諸工人各位於懸後,東方西方以南為上,南方北方以東為上。右校清掃內外。又為瘞埳二於南門之內,於稷壇西南,
攝事為埋坎二於樂懸之北。
方深取足容物,北出陛。
  前祭一日,奉禮設御位北門之內,當社壇之北,南向。
將祭,奉禮郎一人守之,在版位東北立五步所,南向。
又設望瘞位西門之內,當瘞埳,南向。
攝事無御位以下至此儀。
設祭官、公卿位於西門之內道北,執事位於其後少北,每等異位,俱重行東面,以南為上。設御史位於壇上,正位於太社壇東北隅,西向;副位於太稷壇西北隅,東向。
攝事令史陪後。
設奉禮位於樂懸西北,贊者二人在北,差退,俱東面南上。又設奉禮、贊者位於瘞埳西北,東向北上。
攝事無奉禮位。
設協律郎位各於壇之上東北隅,俱西向。設太樂令位於南懸之間,南向。設從祭官位、三師位於北門之內道西,諸王位於三師之西,俱南面東上。設介公、酅公位於道東,南面西上。文官從一品以下九品以上位於執事北,每等異位,俱重行東向;武官三品以下九品以上位於東方,值文官,每等異位,重行西向:皆以南為上。諸州使人位,東方南方於北門之內道西,於諸王西北,重行南向,以東為上;西方北方於道東,於介公、酅公東北,重行南向,以西為上。諸蕃客位於北門之內,東方南方於諸州使人之西,每國異位,俱重行南面,以東為上;西方北方於諸州使人之東,每國異位,俱重行南面,以西為上。
  設門外位。祭官、公卿以下皆於西門之外道南,每等異位,重行北向,以東為上。三師位於北門之外道西,諸王於三師之北,俱東向;介公、酅公位於道東,西向:皆以南為上。文官從一品以下九品以上位西門之外,祭官之南,每等異位,重行北面,以東為上;武官三品以下九品以上位於東門之外道北,每等異位,重行南面,以西為上。諸州使人位,東方南方於諸王西北,重行東面;西方北方於介公、酅公東北,西面:俱南上。設諸國客位,東方南方於武官東北,每國異位,俱重行南向;西方北方於道南,每國異位,重行北向:皆以西為上。
攝事無三師北門內位至此儀,但設祭官門外之位。
  設酒樽之位。太社太樽二、著樽二、罍二在壇上西北隅,南向;設后土氏象樽二、著樽二、罍二於太社酒樽之西。俱南向東上,各置於坫,皆加勺幂。
爵皆置於樽下。
設太稷后稷酒樽於其壇上,如太社后土之儀。設御洗各於太社太稷壇之西北,南向,亞獻之洗又各於西北,南向,俱罍水在洗西,篚在洗東,北肆,
篚實以巾爵。
執樽罍篚幂者位於樽罍篚幂之後。各設玉幣之篚於壇上樽坫之所。
  晡後,謁者引光祿卿詣廚省饌具訖,還齋所。
  祭日未明十刻,太官令帥宰人以鸞刀割牲,祝史以豆取毛血,
攝事齋郎取毛血。
置於饌所,遂烹牲。
牲皆用黝。
  未明五刻,太史令、郊社令各服其服,升設太社太稷神座,各於壇上近南,北向。設后土氏神座於太社神座之右,后稷氏神座於太稷神座之左,俱東向,席皆以莞。設神位各於座首。
  鑾駕出宮
如方丘之儀。
  奠玉帛
  祭日未明三刻,諸祭官各服其服。郊社令、良醞令各帥其屬入實樽罍玉幣。
太樽為上,實以醴齊;著樽次之,實以盎齊;山罍為下,實以清酒。配座之樽亦如之。齊加明水,酒加玄酒,各實於上樽。禮神之玉,太社太稷俱以兩珪有邸。幣皆以玄。
太官令帥進饌者實諸籩豆簠簋,皆設於神廚。
  未明二刻,奉禮帥贊者先入就位。贊引引御史、諸太祝及令史、祝史與執樽罍篚幂者入自西門,當太社壇北,重行南面,以東為上。
凡引導者每曲一逡巡。
立定,奉禮曰:「再拜。」贊者承傳,
凡奉禮有詞,贊者皆承傳。
御史以下皆再拜。訖,執樽者各升自西陛,立於樽所,執罍洗篚幂者各就位。贊引引御史、諸太祝詣太社壇西陛,升,行掃除於上,令史、祝史行掃除於下。降,又詣太稷壇行掃除,如太社之儀。訖,各引就位。駕將至,謁者、贊引各引祭官,通事舍人分引從祭群官、客使先置者,俱就門外位。
  駕至大次門外,迴輅南向,將軍降,立於輅右。侍中進,當鑾駕前跪奏稱:「侍中臣某言,請降輅。」俛伏,興,還侍位。皇帝降輅,之大次。謁者引文武五品以上從祭群官皆就門外位。
攝事,謁者、贊引引祭官各就位,無駕將至至此儀。
太樂令帥工人、二舞次入就位,文舞入陳於懸內,武舞立於懸北道東。謁者引司空入就位,立定,奉禮曰:「再拜。」司空再拜訖,謁者引司空詣壇西陛,升,行掃除於上,升稷壇亦如之。訖,降,行樂懸於下。訖,引就門外位。
  皇帝停大次半刻頃,謁者、贊引各引祭官,通事舍人分引從祭文武群官、介公、酅公、諸國客使先入就位。太常博士引太常卿立於大次門外,當門北向。
  侍中版奏:「外辦。」皇帝服繡冕出次,華蓋侍衛如常儀。
侍中負璽陪從如式。
博士引太常卿,太常卿引皇帝,
凡太常卿前導,皆博士先引。
至社宮西門外。殿中監進大珪,尚衣奉御又以鎮珪授殿中監,殿中監受進。皇帝搢大珪,執鎮珪,華蓋仗衛停於門外,近侍者從入如常儀。謁者引禮部尚書、太常少卿陪從如常。皇帝至版位,南向立。
每立定,太常卿與博士退立於左。
謁者、贊引各引祭官次入就位。立定,太常卿前奏稱:「請再拜。」退復位。皇帝再拜。奉禮曰:「眾官再拜。」在位者皆再拜。
其先拜者不拜。
  太常卿前奏:「有司謹具,請行事。」退復位。
攝事,謁者白太尉。下倣此。
協律郎跪,俛伏,舉麾,
凡取物者,跪俛伏而取以興。奠物則跪奠訖,俛伏而後興。
鼓柷,奏順和之樂,乃以函鐘為均,文舞八成,偃麾,戛敔,樂止。
凡樂,皆協律郎舉麾,工鼓柷而後作,偃麾戛敔而後止。
太常卿前奏稱:「請再拜。」退復位。皇帝再拜。奉禮曰:「眾官再拜。」在位者皆再拜。
  諸太祝俱取玉幣於篚,各立於樽所。太常卿引皇帝,太和之樂作,
皇帝每行,皆作太和之樂。
皇帝詣太社壇,升自北陛,侍中、中書令下及左右侍衛量人從升,
以下皆如之。
皇帝升壇,南向立,樂止。太祝加玉於幣以授侍中,侍中奉玉幣西向進,皇帝搢鎮珪,受玉帛。
凡授物,皆搢鎮珪,奠訖,執珪,俛伏,興。
登歌,作肅和之樂,乃以應鐘之均。太常卿引皇帝進,南向跪奠於太社神座,俛伏,興,太常卿引皇帝少退,南向再拜,太常卿引皇帝立於東方,西向。太祝以幣授侍中,侍中奉幣南向進,皇帝受幣,太常卿引皇帝進,西向跪奠於后土氏神座,俛伏,興,太常卿引皇帝少退,西向再拜訖,登歌止。
  太常卿引皇帝降自北陛,樂作,太常卿引皇帝詣太稷壇,升自北陛,南向立,樂止。太祝加玉於幣以授侍中,侍中奉玉帛西向進,皇帝受玉帛,登歌作,太常卿引皇帝進,南向跪奠於太稷神座,俛伏,興,太常卿引皇帝少退,南向再拜訖,太常卿引皇帝立於東方,西向。又太祝以幣授侍中,侍中奉幣南向進,皇帝受幣,太常卿引皇帝進,西向跪奠於后稷氏神座,俛伏,興,太常卿引皇帝少退,西向再拜訖,登歌止。太常卿引皇帝降自北陛,樂作,皇帝還版位,南向立,樂止。
  初群官拜訖,祝史各奉毛血之豆立於門外,於登歌止,祝史奉毛血入,各由其陛升,諸太祝迎取於壇上,俱進奠於神座前,諸太祝與祝史退立於樽所。
  進熟
  皇帝既升奠玉帛,太官令出,帥進饌者奉饌陳於西門外,謁者引司徒出詣饌所,司徒奉太社之俎。初皇帝既至位樂止,太官令引饌入,太社太稷之饌入自正門,配座之饌入自左闥。俎初入門,雍和之樂作,以太蔟之均,饌至陛,樂止。祝史各進,徹毛血之豆,降自西陛以出。太社太稷之饌升自北陛,配座之饌升自西陛,諸太祝迎引於壇上,各設於神座前。
籩豆,蓋幂先徹乃升。簋簠奠訖,卻其蓋於下。
設訖,謁者引司徒以下降自西陛,復位。諸太祝還樽所。
  太常卿引皇帝詣罍洗,樂作,其盥洗之儀並如圓丘。太常卿引皇帝,樂作,皇帝詣太社壇,升自北陛,樂止。謁者引司徒升自西陛,立於樽所;齋郎奉俎從升,立於司徒之後。太常卿引皇帝詣太社酒樽所,執樽者舉幂,侍中贊酌醴齊,壽和之樂作,
皇帝每酌獻及飲福,皆作壽和之樂。
太常卿引皇帝進太社神座前,南面跪奠爵,俛伏,興,太常卿引皇帝少退,南向立,樂止。太祝持版進於神座之右,西面跪讀祝文曰:「維某年歲次月朔日,子嗣天子某,
攝事云「謹遣太尉封臣名」。下同。
敢昭告於太社:惟神德兼博厚,道著方直,載生品物,含弘庶類。謹因仲春,
仲秋。
祗率常禮,敬以玉帛、一元大武、柔毛、剛鬣、明粢、薌合、薌萁、嘉蔬、嘉薦、醴齊,備茲禋瘞,用申報本,以后土句龍氏配神作主,尚饗。」興。皇帝再拜。初讀祝文訖,樂作,太祝進,奠版於神座前,還樽所,皇帝拜訖,樂止。
  太常卿引皇帝詣后土氏酒樽所,執樽者舉幂,侍中取爵於坫,進,皇帝受爵,侍中贊酌醴齊,樂作,太常卿引皇帝進后土氏神座前,西向跪奠爵,俛伏,興,太常卿引皇帝少退,西向立,樂止。太祝持版進於神座之左,南面跪讀祝文曰:「維某年歲次月朔日,子開元神武皇帝某,敢昭告於后土氏:爰茲仲春,
仲秋。
揆日惟吉,恭修常事,薦於太社。惟神功著水土,平易九州,昭配之義,實惟通典。謹以制幣、一元大武、柔毛、剛鬣、明粢、薌合、薌萁、嘉薦、醴齊,陳於表位,作主侑神,尚饗。」訖,興。皇帝再拜。初讀祝文訖,樂作,太祝進,奠版於神座,還樽所,皇帝拜訖,樂止。
  太常卿引皇帝進太社神座前,南向立,樂作。太祝各以爵酌上樽福酒,合置一爵,一太祝持爵授侍中,侍中受爵東向進,皇帝再拜受爵,跪祭酒,啐酒,奠爵,俛伏,興。太祝帥齋郎進俎,太祝減太社神座前三牲胙肉,各置一俎上,太祝以俎授司徒,司徒持俎東向以次進,皇帝每受以授左右。皇帝跪取爵,遂飲卒爵,侍中進受爵以授太祝,太祝受爵復於坫,皇帝俛伏,興,再拜,樂止。太常卿引皇帝,樂作,皇帝降自北陛,詣罍洗,樂止。謁者引司徒降壇西陛以從。
  皇帝至罍洗,盥手洗爵,侍中、黃門侍郎贊洗如常。訖,太常卿引皇帝,樂作,皇帝詣太稷壇,升自北陛,樂止。謁者引三公,三公與齋郎奉俎升自西陛,立於樽所。皇帝詣太稷酒樽所,執樽者舉幂,侍中贊酌醴齊,樂作,太常卿引皇帝進太稷神座前,南向跪奠爵,俛伏,興,太常卿引皇帝少退,南向立,樂止。太祝持版進於神座之右,西向跪讀祝文曰:「維某年歲次月朔日,子嗣天子某敢昭告於太稷:惟神播生百穀,首茲八政,用而不匱,功濟萌黎。茲惟仲春,
仲秋。
恭以玉帛、一元大武、柔毛、剛鬣、明粢、薌合、薌萁、嘉薦、醴齊,式陳瘞祭,備脩常禮,以后稷棄配神作主,尚饗。」訖,興。皇帝再拜。初讀祝文訖,樂作,太祝進奠版於神座,還樽所,皇帝拜訖,樂止。
  太常卿引皇帝詣后稷氏酒樽所,執樽者舉幂,侍中取爵於坫,進,皇帝受爵,侍中贊酌醴齊,樂作,太常卿引皇帝詣后稷氏神座前,西向跪奠爵,俛伏,興,太常卿引皇帝少退,西向立,樂止。太祝持版進於神座之左,南面跪讀祝文曰:「維某年歲次月朔日,子開元神武皇帝某,敢昭告於后稷氏:爰以仲春,
仲秋。
式揀吉辰,敬脩恒禮,薦於太稷。惟神功協稼穡,闡脩農政,允茲從祀,用率舊章。謹以制幣、一元大武、柔毛、剛鬣、明粢、薌合、薌萁、嘉薦、醴齊,陳於表位,作主配神,尚饗。」訖,興。皇帝再拜。初讀祝文訖,樂作,太祝進奠版於神座前,還樽所,皇帝拜訖,樂止。
  太常卿引皇帝進太稷神座前,南向立,樂作,皇帝飲福受胙,如太社之儀。訖,樂止。太常卿引皇帝,樂作,皇帝降自北陛,還版位,南向立,樂止。謁者引司徒降自西陛,復位。
  文舞出,鼓柷,作舒和之樂,出訖,戛敔,樂止。武舞入,鼓柷,作舒和之樂,立定,戛敔,樂止。
  皇帝獻后土氏將畢,謁者引太尉
攝事則引太常卿。下同
詣罍洗,盥手洗爵訖,謁者引太尉自西陛升壇,詣太社酒樽所,執樽者舉幂,太尉酌盎齊。武舞作。謁者引太尉進太社神座前,南向跪奠爵,興,謁者引太尉少退,南向再拜。謁者引太尉詣后土氏酒樽所,取爵於坫,執樽者舉幂,太尉酌盎齊。謁者引太尉進后土氏神座前,西向跪奠爵,興,謁者引太尉少退,西向再拜。謁者引太尉進太社神座前,南向立。太祝各以爵酌罍福酒,合置一爵,一太祝持爵進太尉之右,東向立。太尉再拜受爵,跪祭酒,遂飲卒爵。太祝進受爵,復於坫。太尉興,再拜。謁者引太尉降自西陛,詣罍洗,盥手洗爵,詣太稷壇升獻,如太社之儀。訖,引降復位。
  初太尉獻后土將畢,謁者引光祿卿
攝事同與光祿卿為終獻。
詣罍洗,盥手洗爵,升酌盎齊終獻,如亞獻之儀。訖,謁者引光祿卿降復位。武舞六成,樂止。
  舞獻俱畢,諸太祝各徹豆,還樽所。奉禮曰:「賜胙。」贊者唱:「眾官再拜。」在位者皆再拜,已飲福受胙者不拜。順和之樂作,太常卿奏稱:「請再拜。」退復位。皇帝再拜。奉禮曰:「眾官再拜。」在位者皆再拜。樂一成,止。
  太常卿前,奏:「請就望瘞位。」太常卿引皇帝,樂作,皇帝就望瘞位,南向立,樂止。群官將拜,諸太祝各執篚進神座前取玉幣,齋郎以俎載牲體、稷黍飯、爵酒,各由其陛降壇南行,當瘞埳,西行,諸太祝以玉幣、饌物置於埳。訖,奉禮曰:「可瘞。」埳東西面各四人窴土。半埳,太常卿前奏:「禮畢。」
  太常卿引皇帝還大次,樂作,皇帝出門,殿中監前受鎮珪以授尚衣奉御,殿中監又前受大珪,華蓋侍衛如常儀,皇帝入次,樂止。謁者、贊引引祭官,通事舍人分引從祭群官、諸方客使以次出。贊引引御史以下俱復執事位,立定,奉禮曰:「再拜。」御史以下皆再拜。贊引引工人、二舞以次出。其祝版燔於齋所。
  鑾駕還宮
如方丘之儀。
  季冬〈礻昔〉太社
如上儀。
  太社祝文曰:維神降祐,百穀時登,謹以玉帛犧齊,粢盛庶品,恭薦於太社,以后土句龍氏配神作主,尚饗。
  后土氏祝文曰:今時和年登,恭薦〈礻昔〉祀於太社。惟神功協水土,作主配神,謹以云云。
  太稷祝文曰:惟神主茲百穀,粒此黎元。謹率常禮,恭以玉帛云云。
  后稷祝文曰:今時和年登,敬薦〈礻昔〉祀於太稷。惟神功協稼穡,作主配神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