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四 方鎮表一


 

公元   京畿 興鳳隴 涇原 邠寧 渭北鄜坊 朔方 東畿
710 景雲元年              
711 二年              
712 先天元年              
713 開元元年              
714 二年              
715 三年              
716 四年              
717 五年              
718 六年              
719 七年              
720 八年              
721 九年           置朔方軍節度使,領單于大都護府,夏、鹽、綏、銀、豐、勝六州,定遠、豐安二軍,東、中、西三受降城。  
722 十年           朔方節度增領魯、麗、契三州。  
723 十一年              
724 十二年              
725 十三年              
726 十四年           朔方節度領關內支度營田使。  
727 十五年           朔方節度兼關內鹽池使。  
728 十六年           廢達渾都督府。朔方節度兼檢校渾部落使。  
729 十七年              
730 十八年              
731 十九年              
732 二十年           朔方節度增領押諸蕃部落使及閑廄宮苑監牧使。  
733 二十一年              
734 二十二年           朔方節度兼關內道採訪處置使,增涇、原、寧、慶、隴、鄜、坊、丹、延、會、宥、麟十二州,以匡、長二州隸慶州,安樂二州隸原州。  
735 二十三年              
736 二十四年              
737 二十五年              
738 二十六年              
739 二十七年              
740 二十八年              
741 二十九年           朔方節度兼六城水運使。  
742 天寶元年           朔方節度增領邠州。  
743 二年              
744 三載              
745 四載              
746 五載              
747 六載              
748 七載              
749 八載           朔方節度兼隴右兵馬使。  
750 九載              
751 十載              
752 十一載              
753 十二載              
754 十三載           以豐州置九原朔方節度、隴右兵馬使。  
755 十四載              
756 至德元載 置京畿節度使,領京兆、同、岐、金、商五州。是年,以金、商、岐州隸興平鳳翔,同州隸河中。         別置關內節度使以代採訪使,徙治安化郡。 置東畿觀察使,領懷、鄭、汝、陝四州,尋以鄭州隸淮西。
757 二載              
758 乾元元年           置振武節度押藩落使,領鎮北大都護府、麟勝二州。 陝州隸陝虢華節度,汝州隸豫許汝節度。
759 二年       置邠寧節度使,領州九:邠、寧、慶、涇、原、鄜、坊、丹、延。     置陝虢華節度,領潼關防禦、團練、鎮守等使,治陝州。
760 上元元年   置興鳳隴節度使。   罷領鄜、坊、丹、延。 置渭北鄜坊節度使,治坊州,並領丹、延二州。   改陝虢華節度為陝西節度,兼神策軍使,尋置觀察使。
761 二年 以華州置鎮國節度,亦曰關東節度。         廢關內節度使,罷領單于大都護,以涇、原、寧、慶、坊、丹、延隸邠寧節度,麟、勝隸振武節度。 陝西節度罷領華州。
762 寶應元年 京畿節度使復領金、商。是年,廢節度使。         振武節度增領鎮北大都護府,以鎮北隸朔方。 陝西觀察使增領都防禦使。
763 廣德元年 罷鎮國軍節度。           懷州隸昭義,陝西觀察使增領虢州。
764 二年 置京畿觀察使,以御史中丞兼之。         朔方節度復兼單于大都護,罷河中、振武節度,以所管七州隸朔方。 罷東畿觀察使。
765 永泰元年 以御史大夫兼京畿觀察使。       渭北鄜坊節度使罷領丹、延二州,增領綏州,以丹、延二州別置都團練使,治延州。是年,增領安塞軍使,尋升為觀察使。    
766 大曆元年              
767 二年              
768 三年     置涇原節度使,治涇州。 罷邠寧節度使。   朔方節度增領邠、寧、慶三州。  
769 四年              
770 五年     涇原節度使馬璘訴地貧軍廩不給,遙領鄭、潁二州。        
771 六年         渭北鄜坊節度使更名渭北節度使,復領丹、延二州,廢丹延觀察使。    
772 七年              
773 八年              
774 九年              
775 十年              
776 十一年              
777 十二年              
778 十三年              
779 十四年     潁州隸永平節度使。 復置邠寧慶節度使。 罷渭北節度,置都團練觀察使。 析置河中、振武、邠寧三節度,朔方所領靈鹽夏豐四州、西受降城、定遠天德二軍。振武節度復領鎮北大都護府及綏銀二州、東中二受降城。 復置東畿觀察使,以留臺御史中丞兼之,復領汝州,廢陝西防禦觀察使 。
780 建中元年              
781 二年     鄭州隸永平節度。       以汝州隸河陽,尋復舊。復置陝西防禦使。置河陽三城節度使。以東都畿觀察使兼之,領懷、鄭、汝、陝四州,尋置使,增領東畿五縣及衛州,亦曰懷衛節度使 。
782 三年              
783 四年 置京畿渭南節度觀察使,領金、商二州。是年,兼渭北、鄜坊、丹、延、綏五州。未幾,罷五州及金州,為京畿商州節度使。 興鳳隴節度賜號保義節度。是年,罷保義,以隴州置奉義軍節度使,尋廢 。     復置渭北節度,如上元之舊,尋罷。未幾復置,徙治鄜州,其後置都團練觀察防禦使。   罷觀察,置東畿汝州節度。
置陝西都防禦使,尋升為節度使。
784 興元元年 罷京畿節度使,以同州為奉誠軍節度,領同、晉、慈、隰四州。是年罷,以華州置潼關節度使。           廢陝西節度使。
785 貞元元年   保義節度增領臨洮軍使。         廢東都畿汝州節度,置都防禦使,以東都留守兼之,增領唐、鄧二州。置陝虢都防禦使,治陝州。踰月,又為都防禦觀察陸運使。罷河陽節度,置都團練使。
786 二年             升東都畿汝州都防禦使為都防禦觀察使。
787 三年     罷保義節度,置都團練觀察防禦使。未幾,復置節度,兼右神策軍行營節度使。初,隴右節度兵入屯秦州,尋徙岐州,及吐蕃陷隴右,德宗置行秦州,以刺史兼隴右經略 使,治普潤,以鳳翔節度使領隴右支度營田觀察使。   復置渭北節度使,以綏州隸銀夏節度。 置夏州節度觀察處置押蕃落使,領綏、鹽二州,其後罷領鹽州。 唐、鄧二州隸山南東道。
788 四年              
789 五年             罷東都畿汝州觀察使,置都防禦使,汝州別置防禦使。
790 六年     涇原節度領四鎮北庭行軍節度使。        
791 七年              
792 八年              
793 九年 罷潼關節度。            
794 十年              
795 十一年              
796 十二年           朔方節度罷領豐州及西受降城、天德軍,以振武之東、中二受降城隸天德軍,以天德軍置都團練防禦使,領豐會二州、三受降城。 復置河陽懷節度,治河陽。
797 十三年              
798 十四年              
799 十五年              
800 十六年              
801 十七年              
802 十八年              
803 十九年              
804 二十年              
805 永貞元年              
806 元和元年   升隴右經略使為保義節度,尋罷保義,復舊名。是年,增領靈臺、良原、崇 信三鎮。     析丹州置防禦使。    
807 二年              
808 三年             罷東都畿汝州都防禦使。
809 四年     涇原節度增領行渭州。        
810 五年              
811 六年              
812 七年              
813 八年              
814 九年           夏州節度增領宥州。 河陽節度增領汝州,徙治汝州。
815 十年              
816 十一年              
817 十二年              
818 十三年             汝州隸東畿,復置東都畿汝州都防禦使,兼東都留守如故,罷河陽節度。
819 十四年              
820 十五年              
821 長慶元年             東都畿防禦罷領汝州。
822 二年             東都畿復領汝州。
823 三年              
824 四年              
825 寶曆元年              
826 二年              
827 大和元年              
828 二年              
829 三年             以陝虢地近京師,罷陝虢都防禦使。
830 四年              
831 五年              
832 六年              
833 七年           以銀州刺史領銀川監牧使。  
834 八年              
835 九年              
836 開成元年             復置陝虢都防禦觀察使。
837 二年              
838 三年           夏州節度使領採造供軍、銀川監牧使。  
839 四年              
840 五年              
841 會昌元年              
842 二年           天德軍使賜號歸義軍節度使,尋廢。  
843 三年           改單于大都護為安北都護。 復置河陽節度,徙治孟州。
844 四年             河陽節度增領澤州。
845 五年              
846 六年              
847 大中元年              
848 二年              
849 三年       邠寧節度以南山平夏部落叛,徙治寧州,及內附,復徙故治。      
850 四年   增領秦州。          
851 五年   罷領隴州,以隴州置防禦使,領黃頭軍使。   增領武州。      
852 六年              
853 七年              
854 八年           朔方節度增領威州。  
855 九年              
856 十年           夏州節度使增領撫平党項等使。  
857 十一年              
858 十二年              
859 十三年              
860 咸通元年              
861 二年              
862 三年              
863 四年              
864 五年   秦州隸天雄軍節度。          
865 六年              
866 七年              
867 八年              
868 九年              
869 十年              
870 十一年              
871 十二年              
872 十三年              
873 十四年              
874 乾符元年              
875 二年              
876 三年              
877 四年              
878 五年              
879 六年              
880 廣明元年              
881 中和元年              
882 二年         渭北節度賜號保大軍節度,增領翟州,以延州置保塞軍節度。 夏州節度賜號定難節度。  
883 三年   隴州防禦使增京甸神勇軍使。         升陝虢防禦觀察使為節度使。
884 四年              
885 光啟元年       邠寧節度賜號靜難軍節度。     置東畿觀察兼防遏使。
886 二年              
887 三年             升東畿觀察兼防遏使為佑國軍節度。
888 文德元年              
889 龍紀元年             賜陝虢節度為保義軍節度。
890 大順元年              
891 二年              
892 景福元年              
893 二年              
894 乾寧元年 以乾州置威勝軍節度。 鳳翔節度增領乾州,未幾罷。 涇原節度賜號彰義軍節度,增領渭、武二州。       汝州隸忠武軍節度。
895 二年 升同州為匡國軍節度。            
896 三年              
897 四年              
898 光化元年 以華州置鎮國軍節度,領華、同二州,兼興德尹。       更保塞軍節度曰寧塞軍節度,後又更名衛國軍節度。罷丹州防禦使,以丹州隸衛國軍。    
899 二年              
900 三年 罷鎮國軍節度及興德尹。           復置東畿觀察使兼防遏使。置佑國軍節度。河陽節度罷領澤州。
901 天復元年   升隴州防禦使為保勝節度使。          
902 二年              
903 三年              
904 天祐元年 以京畿置佑國軍節度使,領金、商二州。           罷東畿觀察使兼防遏使。
905 二年              
906 三年 置義勝軍節度使,領耀、鼎二州,罷匡國軍。            
907 四年